他们出主意。
1、在学生讨论以后,再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与同学合作。 2、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体会感受“团结就是力量”。让学生明白一切都是为了集体,在自己的意见并不正确的情况下,如何听取他人的意见,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接受好的意见。
3、引导同学之间遇到分歧能够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表达各自的愿望,能够互相沟通,相互理解,根据各自的实践想办法解决问题。
讨论二:让学生看教室里的奖状、流动红旗,说说本班历次获奖的经历,讨论这些奖状、锦旗是怎样通过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得来的。
1、让学生举一些通过合作取得巨大成功的事例。
2、引导学生发现班中为集体争光而努力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事例。 3、欣赏或唱一唱《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团结的歌声中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合大家的智慧,才能获得成功,增强集体凝聚力。 [教学后记]:
21
主题三 我们要做最棒的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班级,给集体制定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
2、通过给班级制作手册,增强自豪感,激发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大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尽力为集体做些有益的事。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畅所欲言,设想自己向往的理想班级,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引起共鸣。 活动准备
采访各科老师、别班同学,写下采访记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用一种或多种色彩形容自己的集体,涂上颜色,说说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
2、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班集体是怎样的集体,可记下体现班风的一个小故事或同学们的一句共同格言,认识班级的优点和不足,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交流采访稿。
请学生汇报各自的采访结果,听听在老师、同学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心中,
22
我们的班级是怎样的?
思考自己心目中和别人心目中的我们班集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候不同? 4、有条件可以进行现场采访,听听其他人的评价,也可请教在场的其他人,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有哪些不足需改正?
5、想一想:我们的不足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准备怎样克服困难? 6、制定约定。把各种意见收集起来,制定出全班共同的约定。
7、宣读约定。 8、“制作班级手册”。
(1)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对班级的祝愿和要求,根据自己的理想为班级选择吉祥物,起个名字。
(2)组织大家讨论,哪些内容可以收入班级手册当中:如班级的所有成员名单、同学的活动、老师的话、取得的荣誉和奖励、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事例、感人的事迹、大家共同的理想,以及为实现理想制定的约定,等等。
(3)组织学生合作完成。 [教学后记]:
购物有学问 教学目标:
23
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 2、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独立的购买能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价格的秘密 一、导入
1、师出示图片
从这几幅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
2、自己在生活中碰到过价格变化的情况吗?讨论:商品的价格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化? 二、深入探究
1、制作一个调查表,可以根据调查的内容,把“商场”一栏换成“时间”“品牌”等。
2、按照表格所列的方法调查商品价格的变化。
让学生明白价格是变化的,购物场所不同,时间不一样,价格不一样,如果了解了其中的奥秘,就能买到比较实惠的商品。 三、拓展
小小辩论会,你赞成哪种观点?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24
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 。 四、总结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买东西看什么 社会实践
一、成立小分队,自取队名,自设队标,自定调查项目。
1、访问:访问家长或其他人,请他们谈谈辨别物品的经验,要访问那些买到过假货的人,他们在买到假货后采取的行动。
2、查询:可到图书馆、资料室查询相关书籍、资料,摘录其中的相关内容,也可直接利用电脑上网搜索,获取更新、更全的信息。
3、讨论:在小队中间组织讨论购物经验,筛选出其中的好点子。 二、邀请消费者协会、工商局、社区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工作人员或家长担任顾问,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有针对地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等一些相关法律法规。
三、组织学生进行辨别真伪的活动,针对一些常用商品,或当地可能有的假冒伪劣产品,收集有关信息、知识。通过对商品“看一看、闻一闻、认一认、摸一摸、尝一尝”等手段,让学生去实地辨别商品,懂得甄别“三无”产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各小组分别侦察不同市场或不同商品,记录下活动过程和调查结果,对存在问题的商品,写出报告,上交有关部门,要求予以取缔。
四、举行“假货就在你身边”展览会,通过照片、实物标本、数据等资料向大家展示假货的危害,教会大家一些辨别假货的方法。
五、活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每个小组应派1~2名指导老师,并且事先要选好活动地点;在收集辨别商品知识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开拓多种渠道;活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