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2025-09-19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分数:100

试卷说明:试卷共两部分:第一部分:题号(1-12题 60分)第二部分:题号(13-17

题 40分)。

第Ⅰ卷(客观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2.下列图象均能正确皮映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则在t=2s内物体位移最大的是

3. 如图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弹簧秤(弹簧秤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弹簧秤下吊一光滑小球一起放在斜面上,木板固定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弹簧秤的示数是F2,测得斜面的倾角为θ。则( ) A.放手后弹簧为拉伸状态,小球加速度为gsinθ-?gcosθ B.放手后弹簧为压缩状态,小球加速度为gsinθ-?gcosθ C.木板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F2F1cot?F2mgcos?

D.木板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4.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

第4题图 越短

5.如图所示,质量m1?20kg和m2?50kg的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40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200N/m,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为m1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质量为m2的物体上,使它缓慢地向墙壁一侧移动,取g=10m/s,当移动0.50m时,两物体间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F 的大小为 A.80N

B.280N

C.380N D.100N

第5题图

6.如图,一物体从光滑斜面AB底端A点以初速度v0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A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v0): A.若把斜面CB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

B.若把斜面AB变成曲面AEB,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点 C.若把斜面弯成圆如图中的弧形D,物体仍沿圆弧升高h

D.若把斜面AB与水平面的夹角稍变大,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

7.如图所示,一演员表演飞刀绝技,由O点先后抛出完全相同的三把飞刀,分别垂直打在竖直木板上M、N、P三点.假设不考虑飞刀的转动,并可将其看做质点,已知O、M、N、P四点距离水平地面高度分别为h、4h、3h、2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把刀在击中板时动能相同

B.三次飞行时间之比为1∶2∶3 C.三次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之比为3∶2∶1

D.设三次抛出飞刀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θ1、θ2、θ3,

2

第6题图

第7题图

则有θ1>θ2>θ3

8.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体在t=0到t=12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A.18m C.72m

B.54m D.198m

第8题图

9.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有固定转轴O,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转轴O无摩擦转动.已知小球通过最低点Q时,速度大小为v = 2gl,则小球的运动情况为

A.小球不可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

B.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但在P点不受轻杆对它的作用力 C.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且在P点受到轻杆对它向上的弹力 D.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且在P点受到轻杆对它向下的弹力

10.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

第9题图

第10题图

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 B.质点做匀变速运动

C.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11.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以地面为参考系,v2?v1,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v-t图像可能的是

第11题图 第11题图

12.如图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8㎏,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2,随即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a 发生变化

F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2

C.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75 m/s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D.小车以1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12题图

第Ⅱ卷(主观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包括两个小题,总分15分)

13.如右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地面上,

每块石块的两个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7°。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块石块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为: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而后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则: (1)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 (2)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

三、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5分) 15.(7分)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取g =10 m/s2).求: (1)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

(2)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B点的高度h应调为多大?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max为多少?

(3)若图中H=4 m,L=5 m,动摩擦因数μ=0.2,则水平运动距离要达到7 m,h值应为多少?

16.(8分)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m/s,距离s0=100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通过计算说明两车在0~9s内会不会相撞?

1.B 2.B 3. ACD 4.D 5.C

6.BD 7.D 8.B 9.C 10.BC

11.ABC 12. AC

二、填空题: 13.

45

14.(1).Mg (2). (3m+M)g 三、计算题:

15.解析:(1)运动员由A点运动到B点由动能定理得:

L12

mg(H-h)-μmgcosθ·=mvB①

cosθ2

所以vB=2g?H-h-μL?.②

(2)运动员离开B点后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1

h=gt2③ 2

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s′=vBt④

从A点出发,运动员水平方向运动距离s=s′+L⑤ 由②③④⑤得:s=2-h2+?H-μL?h+L=L+ 2

H-μL?2?H-μL?-?h-+⑥ ?2?4

2

H-μL

时,s有最大值,smax=H-μL+L. 2

(3)将H=4 m,L=5 m,μ=0.2,s=7 m代入⑥式得 7=2-h2+?4-0.2×5?h+5

3+53-5解得h==2.62 m或h==0.38 m.

22

H-μL

答案:(1)vB=2g?H-h-μL? (2)h= smax=H-μL+L (3)2.62 m或0.38 m

2

22

16. 解析:公式解法:令a1=-10m/s,a2=5m/s,a3=-5m/s2,t1=3s末,甲车速度:v1=v0+a1t1=0; 当h=

设3s过后经过t2 s 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此时距离最近:a2t2 =v0+a3t2;

等速之前,甲车位移:x甲?v02t1?12a2t2,乙车位移:x乙?v0t1?v0t2?212a3t2④

2解得x乙-x甲=90m<s0=100m,不会相撞。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助学资助感谢信回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