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假如没有灰尘,到底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尘埃(āi ) 直径(jìng ) 散射(sǎn) 较(jiào)短
削(xuē)弱 朝(zhāo)晖 单调(diào) 调(tiáo)节气候
3.交流:假如没有灰尘,到底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看看为什么没有灰尘就会这样,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灰尘的特点: ①小。从哪儿感受到?
句子: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这句话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庞然大物”是指庞大的东西。这段话首先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说明的事物更加具体、真实、生动。) 朗读体会。
②散射光线(散射七色阳光) ③具有吸湿性能
(2)灰尘的作用:
①阳光变柔和 ②天空色彩富于变化 ③形成小水滴(小水滴形成云雾、雨、雪、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自然现象) (3)默读,思考: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画出相关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