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精品教案

2025-07-29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第一课时 《6和7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9页、第40页,第43页练习九第2题、第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 通过学今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个数能够表示数字的经验和使学生知道数字对比大小的经验。 教学重点:

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教学难点:

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设想:

通过主题图使学生对6、7数字的感知和认读、书写、以及通过点子图的多少来比较数字大小,再通过练习对数字进行顺序的排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引导学中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可用指名数、齐数、拍手数等方式进行)

2 、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3、按顺序读数:( )2( )4( )。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A、电脑课件展了第39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l个女同学。 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交流、汇报。 师: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了、椅子等。 师: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生:图l: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组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有6人,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是7人;还可以先数学生人数,再数老师,共7人。 师:你又是怎样数椅子的数目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再数又搬来的1把,一共是7把。 D、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 6表示) 板书:6

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 数字7表示) 板书:7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数一数主题图内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

b小组合作,用小棒或学具摆出6和7,并上展示台展示,进一步加强认识。 c.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

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使学生明确6、7的基数意义) 3、教学数序。

A、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

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学生上台操作,发现是6颗。再拨一颗是多少呢? B、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教师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 提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让学生自己上发现7以内的数的顺序。 4、比较大小。

A、利用学具,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很容易发现:5个圆片比6个圆片少,6个圆片比5个圆片多。 板书:5<6 6>5

5、明确6、7的序数意义。分组进行,边观察边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A、 先让学生找准起点。从第一瓶数到第七瓶。再观察第六瓶里有几条金鱼。 B、认真观条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边数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四瓶。

C、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学具,从感性认识上明确6与7的大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做抢答练习。

5后面的数是几? 6后面的数是几? 7前面的数是几? 2 、练习43页2、3

A、完成第2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自行完成题目。

B、完成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统习。适当引导 生对“6只”和“7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巩固对6、7意义的理解。】 四、指导书写

电脑课件展了6、7的形象,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6和7像什么? 6像哨子,7像拐杖等。)

电脑课件展示6、7的书写笔顺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学生观察学习。 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6、7。 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6、7。

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数字6、7。知道了6、7表示几个和第几个,及6、7的写法,这些内容大家要很好地掌握。 五、板书设计: 6、7的认识 6、7

六、教后记:

第二课时 《6、7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做一做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直观的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6、7的组成 教学设想:6

6的组

6的组成。学生在一张纸上涂完所有6

6

的组成并更好地记忆。 7组

4

3

1组想到另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教学过程:

1、按顺序数1—7 2 0 1 34

5 3

) 6

5

( ) (

1—7

3 2 5 7 7 6

1 0 6 4 5 5

4 7 1 6 6 3 二、 新授 学习6(1(2

来表示6的组成。

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

7

7

P40圆片图涂颜色。

6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5 2、学习7

12教师板书7

7 7 7 7 7 7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3)

1

15

1

6的组成。”

1和5组成6。”

7的组成。

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72、做一做

P41 做一做 第1、2题

教后记

6、7的组成

第三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第42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九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4、使学生掌握添上一个用加法,去掉一个用减法的经验。 教学重点:

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草地(自制)。 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6只小鸡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教学设想:

通过课件引入情境,使学生掌握对来了的动物就合起来用加法,走了的就去掉用减法的方法对6、7的加减法的理解,并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印象,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6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动物乐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动物乐园玩一玩!(课件:一片草地,音乐响起)动物乐园里有一片美丽的大草地,上面还有美丽的秋干呢!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这么一片美丽的草地!拿起来看一看,美丽吗?现在就让我们请小动物上去玩一玩,行吗?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的进入课堂当中。】 二、探究新知课 1、加法。

请1只青蛙和5只小鸡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吧!(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式)。 b.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课件出示) C.读一读你的算式。板书:5+l= 6 d.谁和他不一样?板书:1+5= 6

咦!都是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空间。)

a.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上。 C.谁想说一说请了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学生到前边展示) d怎样看图列式的?

e.有和他们摆的不一样的吗?(展示小鸡、青蛙)

f.怎样列式的?板书:3+ 3= 6 g.为什么只能写一道算式? 3、 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猫?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b.说给同位听一听。板书:5+2= 7 2+5= 7 4、减法。(出示课件:草地)

7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累了,想回家,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回家? b.小青蛙走后,还剩几只小鸡?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6-1= 5 C.如果小鸡先走,还剩几只小青蛙?算式怎样列?板书:6-5= l D、(出示:虚线)虚线是什么意思?

小结:6里面去掉1还剩5,去掉5还剩1,所以,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5、摆一摆:你们的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a.那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先走?用小棒表示虚线,看着它们,你能列出几道减法算式?

写在纸上(学生展示)。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怎样列算式的?板书:6-2= 4 6-4—2 C.你是怎样看图列式的?

d.谁和他们不一样?怎样列式的?板书:6-3=3 e.为什么只列一道算式? 6、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山羊?

b.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7—2=5 7-5=2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使学生理解对来了和走了的意思,并会使用相应的方法计算。 】 三、练习

1 、看屏幕:(课件出示)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2、在你们的抽屉里,有一张练习纸,上面有四幅画,每幅图下面有两道算式,你喜欢哪幅图就把下面的算式写完(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这些都是6、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a.谁想当小老师,指算式,领大家读一读。 b.如果把得数擦了,你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吗?

C.5十1 等于几?怎样想的?1+5呢?6一1呢?6-5呢? 3、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出示口算卡片)。看算式,报得数。

8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4、在小组内玩一玩。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四、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

5+1=6 6-1=5 4+2=6 6-2=4 5+2=7 7-2=5 1+5=6 6-5=1 2+4=6 6-4=2 2+5=7 7-5=2 六、教后记:

第三课时 《用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的“用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使学生掌握大括号表示一共;“?”表示求什么的意思的经验。 教学重点: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练习用题卡。 教学设想:

通过情境图使学生掌握看图理解“?”要求什么的意思,并理解题意能够列出算式写出得数。

教学过程:

9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 生:想。

师:好!我们出发。 (课件:美丽的郊外)

师:看,多美的乡村风光,美丽的草地、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丰收的果树,多美啊!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出示课题:用数学) 生:能。

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第一幅图并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汇报: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蝶,又来了2个(课件演示)。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课件出示大括号)

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

生大胆地发言,对说出大括号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课件出示:?个)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 ”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分小组讨论研究一下,要勇敢地说出子上。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1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生:我们小组的列式是:4十2= 6,草地上一共有6人。 师:谁有问题要问?

生: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

生:原来有4人,又来了2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把4和2合并在一起用加法来计算。 生:4和2可以组成己所以4+2=6.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太佩服你们了。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叔叔家,看他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幅画。)

师:看这幅画与第一幅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幅画大括号下面是“?”号,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画大括号下面是7个,?在上面。

师:你说得很好,那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2个,还剩几个? 师:这个问题我们分小组来解答。

师:请小组汇报,说清楚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列式?

生:我们小组用减法来计算。因为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2个,就是从7里去掉2个,还剩5个,所以用减法计算。列式7-2= 5。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这次郊游你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它们。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秋天的心情,愉悦的进入到学习的气氛当中,并通过老师出示的大括号和问号明白要求什么的意思。】 二、反馈强化

(课件出示石榴树)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大家快来看,谁飞来了?(课件出示蝴蝶图) 师:你们能解决蝴蝶的问题吗?

1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学生写算式,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后面几副情境图的练习加深巩固学生对用数学练习的掌握。】 三、当堂巩固

师: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想。

师出示一组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选一题让学生说想法,对做对的同学及时表扬。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帮助老师解决这么多问题,非常感谢大家。那么通过今天的郊游,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吗,

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现在让我们回家吧。

完成书上第49页的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

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 五、板书设计: 用数学

4+2=6 7-3=4 5+2=7 6-3=3 六、教后记:

1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精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第3课 盛唐气象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