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全册

2025-05-0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第一单元 认识上、下、前、课 型 后(教材P1-2页)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教学目标 用实际生活。 2、培养初步的空间方法。 3、培养学生乐学、爱学。 教学 重点: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 重难点 难点: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学法指导 观察、引导、当堂训练。 学具准备 实物 教学流程 教师复备 一.课前导习。 (学生生成) 游戏:(1)用手比出上、下、前、后。 (2)用手比比相反的口令。 二.课堂研习。 1、订正完成课前准备。 2、引导学生完成自觉要求: (1)请小朋友看课本第1页,看课本主题图。 (2)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3)卡车在谁的上面?火车在谁的上面? (4)小朋友根据图再说一说,问一问,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汇报交流。 4、用课本,学习用具比一比位置。(上、下) 5、引导学生认识前后 - 1 -

(1)观察第2页的主题图。 (2)同桌互说图上有什么?(说位置) (3)说位置,引导学生完成: (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根据左边格式 张宁在李林的( )面,王英在张宁的( )面 说一说。 我在( )的前面 ( )在我的( )面 6、汇报交流。(小组交流) 三、当堂训练。 (一)必做题。 1.听口令摆一摆。(完成教材做一做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二)选做题。 你会填吗? 1. (1)太阳在树的( )面。 (2)小鸟在小鸡的( )面。 (3)小鸡在小鸟的( )面。 (4)太阳在小鸡的( )面。 2. (1)小明的前面有( )个人,后面有( )个人。 (2)最前面是( ),最后面是( )。 (3)把小东前面的5个同学圈起来。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2 -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第一单元 2.认识左右 (教材P3-4页) 课 型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 教学 重点:左、右位置关系。 重难点 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学法指导 引导、自主、当堂训练 学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流程 教师复备 一.课前导习。 (学生生成) 1、听口令,摆一摆(上、下、前、后)。 2、游戏: 听口令,让学生做出来,比一比谁最快。 二.课堂研习。 1、订正,完成课前准备 2、出示自学提示 (1)请把你的右手举高,说一说我们平常都用右手做什么? (2)请把你的左手举高,说一说我们平常都有左手做什么? 3、汇报交流 4、游戏活动,体验左右 听口令做动作: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 3 -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5、体会左右相对性 师和生面对面站着,师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举的是哪只手。 三、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完成教材P4做一做第2题。 (2)按顺序数一数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从左往右数,把第3个三角形圈起来,从右往左数,在第5个三角形下面画0。 2、选做题。 (1) 排在从右边数的第( )个,从左边数的第( )个,与它相邻的动物是谁?请你在与它相邻的动物下面画“ ”。 (2)左面的小动物是谁?请你用“○”把它圈起来。右面的小动物是谁?请你用“□”把它圈起来。 的左面一共有( )个小动物,右边有( )个小动物。一共有( )个小动物。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4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第一单元 2.确定位置 (教材P5-6页) 课 型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2、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从两个角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 重点:物体的相对位置。 重难点 难点:根据行、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学法指导 观察、引导、合作、探究 学具准备 课本主题图 教学流程 教师复备 一.课前导习。 (学生生成) 同桌互说一下你所坐的位置。 二.课堂研习。 1、订正,完成课前准备 2、谈话提示课题 3、出示自学提示: (1)看课本第5页的图; (2)请同学们根据第5页的图,把用红线连着的同学在第( )组第( )个填空。 (3)小组合作讨论: 你的座位是第( )组、第( )个。 你前面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 你左边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 你右边的同学是第( )组、第( )个。 4、汇报交流 - 5 -

5、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玩游戏:请第4组第2个同学站起来 请第2组第1个同学拍拍手 ×××同学在哪里? 第3组第4个同学是谁? 三、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完成第6页“做一做”。 (2)说说生活中交通方面哪些地方要考虑位置关系。 2、选做题。 把下列水果放在相应的格子里(画图)。 4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3 2 1 1 2 3 4 例:把 放在第3层第2格。 (1)把 放在第2层第2格。 (2)把 放在第4层第1格。 (3)把 放在第一层最后一格。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6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第二单元 课时一:十几减9 课 型 (教材P10-12页)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从情境图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正确计算十几减9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 10 15 18 14 19 9 ( ) 10 ( ) 10 ( ) 10 ( ) 10 ( ) 2、9+( )=13 9+( )=12 9+( )=17 9+( )=16 9+( )=11 9+( )=20 二.课堂研习。 1、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提示 (1)看第10页主题图。说说图意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图中的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 ( )○( )= ( ) (4)讨论计算方法 。 - 7 -

3、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4、检测自学情况 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的例1 指名说算法。 三、当堂训练。 1、11-9= 16-9= 13-9= 17-9= 15-9= 18-9= 12-9= 14-9= 2、圈一圈,算一算。 13-9= 18-9=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3、连一连。 9-6 15-9 6+3 2+6 18-9 12-9 4、思考题。 11-9=1+( ) 12-9=2+( ) 14-9=4+( ) 17-9=8+( )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8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第二单元 课时二:十几减几 课 型 (教材P15页)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 正确熟练计算退位减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 10 10 10 10 10 7 ( ) 4 ( ) ( ) 5 ( ) 2 1 ( ) 2、6+( )=12 ( )+8=15 5+( )=11 9+( )=13 ( )+7=11 4+( )=12 3、说说看可以怎么计算 12-9=( ) 二.课堂研习。 1、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提示 (1)观察教材第15页例2主题图,同桌互说图意。 (2)列式计算。 (3)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4)归纳计算方法。

- 9 -

3、检测自学情况 14-5= 三、当堂训练。 1、我会算 14-6= 11-5= 16-9= 13-4= 18-9= 12-7= 17-8= 15-8= 2、我会填 8+( )=12 9+( )=13 6+( )=11 ( )+7=13 6+( )=12 ( )+5=14 3、在○里填“+”或“-”。 6○5=11 17○8=9 15○9=6 12○5=7 3○7=10 14○6=8 4、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 □+□=□ □+□=□ □+□=□ □-□=□ □-□=□ □-□=□ □-□=□ 四、课堂小结 给同桌说说计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10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第二单元 课时三: 用数学解决问题 课 型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学会分析解决简单的求总数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学习目标1、2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7+5= 15-6= 18-9= 4+8= 2、□□□□□□□ ○○○○○○ □和○一共有多少个? □○□=□ 3、 还剩多少个苹果? □○□=□ 二.课堂研习。 1、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提示 (1)观察教材第19页主题图,同桌说说图意。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3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 11 -

(1)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列式: (2)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 列式: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3)归纳小结: 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 2、小明一共拿了12个气球,左手拿了5个,右手拿几个? 3、 ?个 4、圈圈算算 13-9= 5、选做题 13个同学排成一排,小丽左边有9人,小丽右边有几人?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12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三单元 课时一:平面图形的拼组 课 型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正确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自主学习、观察操作 长方形、正方形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你知道它们是谁吗? 2、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3、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二.课堂研习。 1、交流课前准备 2、明确学习目标 3、自学指导: (1)拿出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说说两条相对的边怎么要,角怎么样?再左右对折,说说两条相对的边怎么样?角怎么样? (2)方法同上,用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说说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角怎么样? (3)学做风车: - 13 -

①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 ②参照P27的内容,自己学做一个风车。 4、交流展示 5、你能将一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吗?自己试试看,把你的方法说明给小朋友听?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猜猜它是什么图形? (1)它有三条边、三个角。 ( ) (2)它有4个角,4个角相等,4条边也相等。 ( ) (3)它相对的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 ) 2、判断题 (1)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 ) (2)长方形对边相等。 ( ) (3)3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 ) (4)4个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 ) 4、选做题。动手分一分 分成3个长方形 分成4个正方形 分成3个三角形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4、选做题。 用一个长方形,两个三角形,拼你喜欢的图案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表现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14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三单元 课时二:平面图形的转换 课 型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点,并能辨别这些图形。 2、动手拼一拼,经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过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目标1、2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请你给下列图形分类: 1 2 3 4 5 6 7 长方形( ) 圆( ) 正方形( ) 三角形( ) 2、请你用小棒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 2、明确学习目标 3、自学指导: (1)拿出两张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纸,拼一拼,会拼成什么样的图? (2)拿出四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拼一拼,有几种拼法? (3)拿出12张小棒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 15 -

4、汇报交流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完成课本P28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P29页第2题。 2、选做题 (1)完成课本P29页第5题 (2)下面的各图像什么?由哪些图形线成?这些图形各有多少个? 1、 2、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像( ) 像( )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 3、 像( ) 像( )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 ( )个( )形 3、思考题:拆纸飞机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16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三单元 课时三:立体图形的拼组 课 型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动手,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目标1、2 观察引导、动手操作、当堂训练 长方体、正方体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数一数 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 2、自学提示: (1)用2个正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2)用4个长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3)用3个正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4)用8个正方体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3、汇报交流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完成课本P28页“做一做”。 - 17 -

(2)完成课本P29页第3、4题。 (3) 做成一个正方体 数字4的对面是数字( ) 数字1的对面是数字( ) 数字6的对面是数字( ) 2、选做题 3、思考题:P30页第4题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18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第四单元 1、数数、数的组成(教材P31-33) 课 型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熟练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教学目标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3、体会数位的意义。 教学 重点:计数单位“一”和“十”,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重难点 难点:掌握接近整十数时,确定一个整十数是几。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观察、引导等 学具准备 小棒等 教学流程 教师复备 一.课前导习。 (学生生成) 1、6个一和1个十组成(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9。 2、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由( )个十组成的。 二.课堂研习。 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自学: (1)画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2)图中的羊大概有几只? (3)学生交流汇报,怎么数数。 小结:用小棒数10根一捆,10个是( ) 20个是( ) 100个是( ) 2、从三十五到一百(数小棒) 三十五:由3个( )和5个( )组成。 四十二:由4个( )和2个( )组成。 六十七: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 19 -

八十九:由( )个( )和( )个( )组成。 五十三:由( )个( )和( )个( )组成。 八十六:由( )个( )和( )个( )组成。 当堂训练。 1、填数: (1)76、77、( )、79( )、( )、82、83。 (2)46、45、( )、43、42、( )、( )、( )。 (3) 0 10 20 30 ( ) ( ) 60 70 80 ( ) ( )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2、8个十是( ),10个十是( )。 5个十和8个一是( )。 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69后面的一个数是( )。 3、连一连 58 69 100 73 十位是7 十位是5 10个十 十位是6 个位是3 个位是8 个位是9 4、选做题 同学们站队做操,李英从前面数和从后面数都是第6个,李英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20 -

3、归纳小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1)我会算。 54-2= 45-3= 59-30= 46-4= 67-4= 48-20= 78-40= 85-50= 78-5= 69-50= 99-60= 56-5= (2) 被减数 减数 差 87 40 46 5 58 50 75 4 96 70 44 20 69 7 97 80 35 10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2、选做题。 手拉手,连一连。 36-20-6 42+5-30 90-40+6 75-70+42 47 10 56 17 3、思考题。 79与4相差多少?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46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课题五: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退位) P68 课 型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 42 30 54 63 ( ) 32 20 ( ) 44 ( ) ( ) 53 2、38-5= 64-30= 76-3= 93-70= 20+4= 12-7= 15-8= 13-6= 50+3= 7+60= 8+40= 14-9= 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指导,看课本P68页例2。 (1)一架飞机( )元。 小男孩有8元钱,想买一架飞机,还要再攒(zan)多少钱? 列式: (2)小组交流汇报。 列式: - 47 -

(3)尝试练习。 32-5= 46-9= 57-8= ( )( ) ( )( ) ( )( ) ( ) ( ) ( )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63-7= 83-9= 72-30= 63-7= 55-8= 36-7= 64-6= 35-9= 2、选做题。在○里填上“>”“<”或“=” 35-6○39 42-8○35 82-9○73 55-8○63 75-7○68 58-50○80 3、思考题。 80连续减8,写出每次减得的差 80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 48 -

数学教学导学案

课题 执教 主备 人 年 级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学法指导 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课题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P72-73) 课 型 上课时间 新授课 . . 审 核 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1、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学会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问题。 目标1、2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一.课前导习。 1、76-8= 97-60= 54+7= 59-30= 16+50= 47+30= 53-6= 46+4= 2、看一看、填一填。 比 多( )个 比 少( )个 ○○○○○○○○○○ ○比□少( )个 □□□□□□□ □比○少( )个 二.课堂研习。 1、检查课前准备,明确学习目标。 2、自学指导,看课本例3、例4。 (1)作业评比中,小雪得了( )朵小红花,小磊得了( )朵,小华得了( )朵。 (2)请你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 49 -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a b c 3、小结: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也就是另一个数经这个数少几,都用减法计算。 当堂训练。 1、列式计算。 (1)70比40多多少? (2)8比32少多少? 2、灰兔有9只,白兔有21只,灰兔比白兔少几只? 3、拍球比赛中,上军拍了57下,小芳拍了40上,小强拍了8下。 (1)小军比小芳多拍了多少下?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教师复备 (学生生成) - 50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导学案全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行政执法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