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页 全国课标卷1课标卷2

2025-04-28

——2015全国15套卷高考佳作巡展——

★全国新课标卷Ⅰ(河北、河南、山西、江西、陕西)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命题解析◢

今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题,依然延续了材料作文的方式,并且所给材料也像去年一样,是一个有争议的、引发了人们广泛深入讨论的“事件”。审题时,应该注意三个方面。

一、分析材料的构成要素,选定切入点。这一则作文材料所叙之事,看似比较简单,但涉及到多个人物。要准确立意,首先要认真分析材料的构成要素:老陈违章在高速公路上接电话,是事件的起因;小陈向警方举报自己的父亲,是事件的核心;警方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布在官方微博上,是事件的结果;这件事引发了网友的不同看法,媒体报道后又引发了更大范围的讨论,是事件的余波。每个节点都可以是作文立意的着眼点,要综合考虑各点之间的联系,抓住要害点来切入,这是立意的关键。

二、把握材料的倾向性,选择正确的立场。老陈的违章行为,属于明显的错误,对此,不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小陈、警方的做法,材料中已经明示:有人“点赞”,也有人质疑。可见二者的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是非分明,是肯定,还是否定,或者一分为二地看待,需要考生深入思考,全面把握,然后作出自己的判断,并依此确定作文的立意。

三、注意写作的文体与表达的要求。书信体,是明文规定的,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有不少考生没有写成一封书信)并且写信的对象要明确。还要注意作文题的要求中“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句话,其实这给写作提示了表达方式,最好是议论、说理。

【立意角度】

材料中事件的核心,是小陈举报父亲老陈违章。抓住这一点,可以从“情与法”方面立意,其中“情”指的是人之常情,生活情理,“法”指的是法律法规。考生作文可围绕或关联“情与法”,对小陈、老陈或相关方的行为表明态度,阐述看法。可以批评老陈的漠视法规,不顾

1

自己、他人(包括家人)的生命安全;也可以赞扬小陈的坚守法规,不徇私情;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亲情;还可以在肯定小陈坚守法规的基础上,对小陈的违背人情伦理的作法提出质疑、批评,倡导理性尽孝。

从警方发布官方微博的做法入手,可以肯定其主观上弘扬了正能量,同时指出这种做法客观上给当事人造成了更大的压力,缺少了人情味,也有侵犯当事人隐私的嫌疑。可以借此倡导文明执法,减少矛盾,创建和谐社会。

网友及更多民众的讨论,从社会舆论角度看,网民点赞(小陈讼亲)、质疑(小陈讼亲、警方不保护当事人隐私),体现的是现代公民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监管意识,所要注意的是,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媒体,是社会正向思想的传播者,对社会新闻,不仅是报道,还需要引导,体现正向思想的力量。要警惕炒作、煽动甚至推波助澜,传递负面的东西。

材料内容丰富,含意很多,涉及法规、伦理、公德、生命安全、社会舆论等许多方面。立意可从这些方面切入,例如举报背后亲情在;道是无情却有情;敬畏法律,珍爱生命;遵守法规,担当责任;依法执法,合情合理等,均切合题意。

(解析/孙夫振)

◣考场佳作◢

写给老陈的一封信

河北一考生

尊敬的陈先生:

您好!前些日子您开车接电话而被女儿举报的事引发了广泛关注,我通过您的微博发现,您对女儿的做法仍有不解,对此,我想向您表达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书信体平稳开头。)

您女儿的做法与此事引发的讨论,看似稀松琐碎,实则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情感与法律之辩。我认为小陈的做法是正确的,她对您的举报由情而生,由法而成,合情合法,值得肯定与赞誉。(一笔点开情与法之辩,随之亮明态度,入题极快。)

法,由情而生。歌德有言:“一部恒久与健全的法律,必然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斯言不谬。在当今社会,法律不是为帝王专制、滥杀无辜而服务的爪牙,而是社会公民共同制定与遵守的契约。它由人而生,必然包含人性与人情,您因受法律教育而产生的处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为您的生命安全而生,且为您的家庭幸福保驾护航。当您因被自己女儿举报而有所愤愤时,何妨看看家人们眼底的挚爱,何妨感受法律严肃面孔上的温情目光。(以法为核心,阐述法由情而生,法律中有温情,此为第一层。)

情,寓法而约。世上多少人怀着对您开车时接电话这种行为的纵容,任由您违章危险驾驶,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多么令人悲叹。情感一旦超出了法律的约束,就不再是爱,而成了害。当少年天才李某某起先因一些轻微违法行为被拘留时,其母见到儿子非但不晓之以理,反而一味亲吻安慰他,我想,这母亲不辨是非的泛滥溺爱也注定了孩子在歧路中越走越远。(以情为核心,讲泛滥情感带来的恶果,递进延展,层层剥笋,此为第二层。)

无法治不足以明是非,无法治不足以辨黑白,无法治不足以振纲纪。一个真正崇高的人,可以做到情与法的统一;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亦是如此。高尚的人,懂得以法律约束自己澎

2

湃的情感,亦明白以情感包裹法律的刀锋。而社会是一个个人的集合体,只有以法律为强健的筋骨,以情感为温润的血液,社会才能焕发活力,阔步而前!(一笔双写,收于情与法的辩证、和谐统一中,可谓高度认知。)

有人把您女儿的做法解读为“大义灭亲”,我不敢苟同。这说明当下中国仍有人将情与法割裂开,看不到情与法的和谐统一。中国自古讲究忠信孝悌,重情重义,但在依法治国的当代,何妨既入则孝、出则悌、兄友弟恭,又铁面无私、崇纪遵法呢?希望您能理解女儿的做法,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事例涌现出来,缔造一个情法并重的文明中国!(语言简洁,温情脉脉,让人难以拒绝这样的劝说,可谓文笔老到。)

你的朋友 明华 2015年6月7日

【写作借鉴】

文章写得极为深刻。这次作文命题,限定为一封信,按出题者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考生戴着镣铐跳舞,而且该材料的新鲜度让考生的万能素材集体失灵,可以有效防止宿构。今年的高考作文,就是要展现考生的思辨能力。这位考生站在非常理性的视角审视当下世相,可谓高屋建瓴;文章笔锋如刀,切割现实,准确犀利,绝无拖泥带水。纵横捭阖,古今中外,信手拈来,酣畅淋漓,可谓层层延展,鞭辟入里;本文语言语蕴深情,娓娓道来,不疾不徐,既贴合了书信体这一特征,又把观点顺势带出,文笔非常老道。

本文评分: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59分。(一类上)

(点评/高艳哲)

给小陈的一封信

河北一考生

小陈:

你好!虽然你我素昧平生,我却不禁为你这番义举而感动!故寄书一封,聊表我支持之心!(符合书信体要求,开篇明义。)

一条微博,惊起了一池名为“公共道德”的沉水。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有鲜花,则必有荆棘;有掌声,则亦有嘘声。何不让这些皆随风而去。我知道在你毅然按下报警键那一刻,正义的阳光一定正轻柔地倾泻在车窗上。王阳明说:吾心光明,亦复何求。(引用得好!)

那一刻也许你是柔软的女儿,但那一刻,你更是一个坚如磐石的公民,维护着最基本的规则意识。纵身后议论又何妨?你是对的,这是每个公民肩上的责任。(“柔软的女儿”与“坚定的公民”对照,一下子就阐释清楚了亲情与规则的关系。)

有人指责你多管闲事。本是父亲开车,大家各顾各的便好。世上本无事,何必自扰之?可君不见,正是多了这种看似“多管闲事”的人,才会描绘出更和谐的城市蓝图。那个在路口主动提醒司机莫闯单行道的男子,那个提醒司机避让却蒙受辱骂的中学生,可不谓“多管闲事”?殊不知,只有他们存在,才会将“闲事”变为更多的好事。(由“这一个”到普遍,到一般,议论走向深入。正面论述。)

3

有人诋毁你不通情理。有人冷笑: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孝顺”二字,不顺,何来孝?可我欲疾呼:孝顺二字,有孝,方有时不顺。君不见古时亦有大义灭亲之人,石碏忍痛斩爱子,铸千古贤大夫之名;君不见今日亦有不通情理之人,董明珠坚持不给亲兄弟一分回扣,不欲狼狈为奸,作犯法之事,得今世正直“铁娘子”之誉。通的若是情理,堵的却可能是法理。众人通之愈甚,法理塞之愈苦,一日决壅,社会之秩序,怎能不溃退千里?(古今典型事例,将亲情与法理的辩证关系揭示得清楚而深刻。)

有人指责你冷酷无情。难道除了报警,让老父受训诫之苦,别无他法?可我知道,这不是冷酷,而是更温暖的爱护。爱护父亲,所以不愿他在高速公路上于繁忙的应酬中迷失了规则之心;爱护家庭,所以不愿让路上一颗颗悬着的心无处安放;爱护这个社会,所以不愿给素昧平生的人们在旅途中埋下长久的隐患,所以愿意用柔软的身躯抵抗一切风雨,为社会敲响规则的警钟。心中有大爱,怎敢纵小家。齐家治国平天下,你用大爱让人们的灵魂熔铸进正义的力量。(更深入地揭示情与法的关系,揭示爱的含义。)

有人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那么,每个公民,也都应该是社会的小棉袄,是规则的钢铁盔甲,是秩序的不倒长城!(女儿与父母,公民与社会,亲情与规则,通过精彩的比喻与对照阐释得清楚明白,精警深刻。)

愿这个社会多一些如你的人,用行动斩去规则之路上的荆棘; 愿这个社会多一些如你的人,用行动唤醒道德长河沉睡的涟漪;

愿这个社会多一些如你的人,用行动铺就文明社会不朽的阳光!(气势如虹,激情昂扬,这热烈的颂歌一下子使主题得到深化与升华。)

此致 敬礼

你的支持者 明华

2015年6月7日

【写作借鉴】

如同《红楼梦》所描写的大观园里的贾探春一样——“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文章写得端庄秀丽,神采飞扬,卓尔不俗。

文章体式规矩典范,大气得体。行文如行云流水,流丽自然,似乎不事雕琢,实则安排布置,精巧构思,思维缜密,思路清楚。文章开宗明义,对小陈的肯定之意、颂扬之情溢于言表。然后针对材料中的人们对小陈做法的议论逐一做了合理的演绎,以“有人指责你多管闲事”“有人诋毁你不通情理”“有人指责你冷酷无情”领起三个段落,引出自己洋洋洒洒的独到而深刻的评论,然后水到渠成地流泻出“有人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这一段的结论性的评述,形象地总结出情与法的关系,最后是热情洋溢的歌颂与号召。一泻直下,又一以贯之,中心明确突出,浑然天成。

当然,更出色的是文章的语言。准确,恰当,文采斐然,又流丽天成,少雕琢之痕。论辩时,无论是取自寓言故事,还是现实生活,似乎不假思索,冲口而出,显得积累丰厚,思想认识深刻。这是一篇考场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作文。

4

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59分。

(点评名师 刘翠贤)

★全国新课标卷Ⅱ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海南)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解析◢

首先,从内容上看,材料提供的题意符合时代精神,这三个人属于不同的领域,分别呼应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建设美丽中国这三种当代梦想;而且他们三位都是经过个人的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代表人物。无论是科学家、工匠还是给人留下美好影像的摄影师,传达的都是正能量,说明在社会每个领域都有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考生只需要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无论选谁都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命题要求选出三人中“谁更具风采”,要“权衡与选择”,“体现你的思考”,暗示考生在选出之后要说明理由。三个人都是风采人物,而且是最后三名候选人,说明呼声很高。对考生来说,凭什么你心目中所选定的人更具风采?从给定的材料提供的信息看,哪些是这三个人各有所长、人无我有的信息?抓住这些信息,才能体现“更具风采”的“更”字的含义。仔细审题,我们会发现,这则材料的重点内容应该在学术、技术和艺术的成就三者之间,选一个立意进行作文。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本身对这三个人没有任何褒贬之意,而是要求阐述理由,说出你认为哪个更具风采。选择其中一个,分角度去阐述即可。学术,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当然是最前沿的。技术,只要勤于钻研,就可以行行出状元,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就是英雄。艺术,是热爱生活的表现,艺术可以为生活、为他人带来美,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立意角度】

根据以上思考,以下立意比较切合题意一些。

一、大李更具风采。因为他的工作难度最大,并具有创新精神,在科学上作出了重大贡献。选大李为风采人物,可以激励更多的知识分子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5

二、老王更具风采:因为老王是普通工人,通过努力成为焊接大师、“大国工匠”。而我国与西方国家产品上的差距,更多的是表现在技术的精细方面,选老王为风采人物,能激励平凡劳动者积极向上,更具有普遍意义。

三、小刘更具风采:因为小刘的工作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人类不是仅仅靠物质生活的,当今科技已足以满足人们物质生产的需要,精神享受弥足珍贵。

(解析/杨廷珺)

◣考场佳作◢

大李这边风采更好

辽宁一考生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这三人中,谁更具风采?我坚定地呼喊:大李这边风采更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了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我为大李这种专注科学研究的精神点赞,为他的重大贡献点赞,更为他身上体现出的创新风采点赞!(点明原因,总领下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这在21世纪已经成为共识。环顾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本质上是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才能引领世界潮流。当代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期,对科技创新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指出创新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引出下文。) 为此,我国早已把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重大决策进行部署。令人鼓舞的是,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在很多领域都取得成就,尤其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成就令世界震惊。“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天宫一号”成功绕月,至今还让国人心情澎湃。这些科技创新成就的取得,是和大李这样的创新人才的努力分不开的,我为大李点赞,也是为科技创新点赞!(强调创新人才对当代中国科研成就的贡献,点明选择大李的具体原因之一。) 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的科研人员并不都是“大李”,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前些日子,媒体上曾经报道大批国人蜂拥到日本买马桶盖,结果事后证明所谓的日本马桶盖都是“中国制造”。这是一条令国人尴尬的新闻。它说明了什么?除了说明国人的盲目,还说明国人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还不满意,说明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还有待提高。我为大李点赞,就是希望中国科技创新水平迅速提高!(直面严峻现实,点明选择大李的具体原因之二。) 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为什么还不能令人满意?当然有历史方面的因素,但现实因素也不容忽视。一个表现就是现实生活中像大李那样甘心坐冷板凳,一心搞科研的人太少了,像他那样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扭转这种不好的社会风气,设法给科学研究以鼓励,就成为国家需要考虑的迫切问题。我为大李点赞,就是希望国家尽可能给科技工作者以扶持,给他们创造一定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推动他们的科技创新发展。(表达希望,点明选择大李的具体原因之三。)

我为大李点赞,就是期望当代中国有更多“大李”出现。当我的愿望实现,我相信不仅在

6

当代中国,大李这边风采更好,而且在世界,当代中国这边风采也会更好!(篇末总结,表达信心,巧妙点题。) 【写作借鉴】

文章化用诗句,以“大李这边风采更好”为题,从肯定“创新”的角度立意,把脉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现状,构思新颖,立意高远,切合材料内涵。

从论证结构看,全文思路清晰,文脉顺畅。开篇三言两语,站稳立场:“大李更有风采”。论证部分,由对大李个人的点赞,写到对大李创新精神的点赞,再由此宕开一笔,指出创新水平不高的现实,进而分析原因,提供改变的办法,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结尾一段,三言两语,呼应开头,表达期望,升华立意,总结全文。

文章的分析论证视野开阔,始终着眼于整个国家、民族,着眼于整个社会、时代,而不局限于个人;既有对现状的描述,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分析论证可谓大气磅礴、雄辩有力。

本文评分: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18分=55分。(一类上)

(点评/公维建)

活出自己的风采

贵州一考生

微博上曾经有一个热门帖子:“在繁忙的社会中,你是否找到了自我?”记得当初此话题刚一抛出,立刻引起网络上一片沸腾。网友们分成了“是”和“否”两派,观点泾渭分明,唇枪舌剑,争论十分激烈,似乎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

其中,有一位网友的话独树一帜,他说:“有些人喜欢每一天都换一副眼镜,而有些人却喜欢一副眼镜坚持戴一辈子。这种现象中是不是也有不同的自我呢?”

我很喜欢这种不随风动摇、标新立异的人。他的观点引起了我的深思。在今天面对这道作文题时,我不禁又想起了这个网络上曾经火极一时的争论。面对当代活出风采的三位候选人,确实也有些难分伯仲。你看,一位是高精尖科学家中的“千里马”,一位是爱岗敬业的普通劳动者中的“老黄牛”,一位则是同孔子弟子曾点差不多的酷爱自己的爱好、喜欢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摄影爱好者。你能说他们之中有谁没有找到自我吗?

说实话,倘若要根据我的内心,我确实比较喜欢哪位摄影爱好者一些。对这位“时尚驴友”,有人可能会说他“不务正业”。但是我要说,在当今这压力山大的社会中,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说不定,在旅途中就有可能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呢!

或许有的家长,会把摄影家小刘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对孩子说:“你看,你以后不好好读书,就会和这个姓刘的一个样子,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只有当啃爹族,成天游手好闲,做个纨绔子弟了!”

我要奉劝这些家长们,君不见,小刘能在各种冷嘲热讽中坚持自己的方向,生活的起点不是很高吗?他懂得生命的真谛,他善于去寻找并发现世间的美景,并把这些美景通过手中的相机呈现给爱美的人们,这完全不是“独乐乐”,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众乐乐”啊!在这个过程中,他当然少不了要流很多汗水,要付出不少辛劳,但是他收获的却是丰硕的果实,是大家一起分享美的乐趣。

7

是啊,在当今社会中要做到像小刘那样,在与大自然的对接中洗涤心灵的蒙尘,把一幅幅世间美景变成永恒,定格在世人心中,这不是一种最具魅力的风采吗?

我这样说,你一定会知道我手中的选票要投给谁了。 【考场得分】

内容19分+表达18分+发展19分=56分。(一类上) 【得分关键点】

这篇文章的写法有独到之处:它不像很多作文那样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引用材料,而是先从网上的一个帖子写起,这个帖子,虽与作文题目貌似无关,却能同自己文章的标题紧紧相连。然后由此引出作文材料,再进一步展开对文章中心论点的论述。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吸人眼球的是文章对名言“独乐乐”“众乐乐”的巧妙引用,评卷老师读到此处时定会会心一笑,然后心甘情愿地判以高分。

(点评名师 杨廷珺)

【备用文】

谁最有风采

辽宁一考生

大李、老王、小刘这三人,无论哪个获得“当代风采人物”的称号,都可谓当之无愧。生物学家大李的风采在于开拓创新,焊接大师老王的风采在于精益求精,摄影师小刘的风采则在于观察分享。但若要选出一个最具风采的人物,我会选择生物学家大李。

破解生命之谜是人类面对的终极问题。大李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在生命科学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是全人类共享的。他服务的对象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他工作的全部意义就是让所有人都过得更好。焊接大师的技艺虽也精微,却不免局限;摄影达人的分享虽也广泛,却略显浅薄。唯科学家大李,虽无吹影镂尘的工匠技法,其工作的精微细致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虽没有博客网友的一片叫好,却能走到国际前沿,让学界对中国的科研水平大为赞叹。其境界之高超、视野之开阔、影响范围之广泛是其他二人不能相比的,他的风采也应是更胜一筹。

此外,从三人所做事情的性质上来看,老王是“改进者”,小刘是“分享者”,而大李则是“开拓者”。开拓者通过尝试、思考、猜想、总结来探索人类未知的事物的内在规律,用自己的智慧将这些我们曾经不能理解、不能驾驭的事物逐步纳入能认知的范围之内,甚至逐渐变为普及的知识或是社会运转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拓展着人类智慧的疆界,是人类进步的引路人。当然,这不是说这些职业、这些人要更加高尚或者伟大,对已知技术的改进也提升着我们的生产效率,对自然美景的分享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愉悦多彩,但开拓者们工作奠基性的、无可取代的意义是其他人不能比拟的。因此在我看来,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开拓者是更具风采的人。

总而言之,三人各有所长,都活出了自己的风采。但大李的境界、高度、视野和影响略胜一筹,权衡之下,我认为他是三人中最具风采的人。

8


9-10页 全国课标卷1课标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突发公共卫生培训资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