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政府预算的含义
政府预算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按资金的性质,分门别类地将财政资金编制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财政收支表格中;就内容而言,政府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规模;究其效力来说,政府预算必须经过立法机关的审批才能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十五、政府预算的特征
(一)年度计划性。政府预算是对未来一个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和支出的计划做出安排。计划具有预测性,预测性是指政府通过编制预算可以对预算收支规模、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做出事前的设想和预计。
(二)法律性。政府预算的法律性,是指政府预算的成立和执行结果,都要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政府预算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审批之后,就形成反映国家集中性分配资金的法律性规范。
(三)集中性。为了保证履行各级政府职能的需要,预算资金必须统筹兼顾、重点安排。各级政府预算资金的规模、来源、去向、收支结构比例和平衡,由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加以确定。
(四)公开性。预算作为公开性的法律文件,其内容必须明确,以便于全社会公众及其代表能理解、审查;同时,政府预算收支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决算的全过程也须向公众全面公开。政府预算的公开性所采用的形式是向全社会公布其预、决算报告。政府预算不仅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审批,预算草案经审议通过后还要通过新闻媒介向全社会公众公布。
十六、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目标 (一)经济增长
在经济学界,经济增长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剔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说法是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加。和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经济增长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追求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追求经济增长并不是谋求经济的高增长,而是经济的适度增长。
一般而言,经济的增长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的扩张,即一国GDP的增长。但是一国的经济增长必须与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
(二)保持市场物价稳定
保持市场物价稳定通常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物价总水平过高或过低,对于经济的发展与稳定都是不利的。因此各个都把物价稳定作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收入公平分配
公平分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和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下,社会成员之间和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公平分配是促进社会安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一种重要目标。 (四)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凡是有工作能力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工作资格的人均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就业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许多国家的政府之所以要将充分就业作为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目标,其原因有三:首先,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其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人们工作的权力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保障其公民的工作权力得以实现;再次,充分就业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安定与稳定的重要前提。 (五)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平衡则是指在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在量上平衡对等关系。 十七、国际税收的含义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分别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权益分配关系。国际税收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一)国际税收是一种税收活动,不能脱离国家而存在;
(二)国际税收是有特定含义的税收活动,凡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财权利益的税收活动才属于国际税收;
(三)国际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文章来源:www.beitone.com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