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数学语言、术语,即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的关系。
3、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超市图,让学生例举日常生活中了解的物品的价格,接着教师展示一张超市收银条,让学生主动去发现一些与该课题有关的信息,从而引出这三个数量名称。强调:单价就是单个物品的价钱。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认识收银条上面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进而推导出总价=单价×数量这一关系式。 1、出示收银条
2、 发现相应的规律
让学生通过对该收银条的观察,去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总价=单价×数量这一规律。
20+20=402 X 20 = 40
22+22=44 2 X 22 = 44 小结: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3、出示:把下面的数据填入适当的位置
名称 可乐 奥利奥 果冻 4、汇报交流
单价 3元 8元 数量 6瓶 7包 总价 24元 35元 通过大家对第三项的交流与汇报,老师板书: 35÷5=7------总价÷单价=数量
再出示不同的表格让学生深入了解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 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果冻 7包 35元 老师板书: 35÷7=5------总价÷数量=单价 三、巩固练习
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60元,一共用多少钱?
题目已知( )和( ),求( ),数量关系式( ) 2、学校买排球共花了240元,每个排球60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 题目已知( )和( ),求( ),数量关系式( ) 3、学校买4个排球花了240元,平均每个排球多少钱?
题目已知( )和( ),求( ),数量关系式( )
4、买6本同样的笔记本一共用了108元,这种笔记本每本多少钱?
5、买7个单价为58元的足球 ,总共需要多少钱?
四、总结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