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

2025-04-30

1.《观潮》导学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自然奇观 课 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李丽娜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理解生词的意思。

(2)学会默读。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了解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情分析

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需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

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

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资源与建议

本篇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儿童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变现的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课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地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教学时,可以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江潮的变化,体验观潮者心情的变化。教师可以“天下奇观”的“奇”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深入研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方式来突破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体会文中有关语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评价任务

1.阅读课文检测生字词评价目标1。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课文来评价目标2、3、4。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同学们喜欢游山玩水,一、情境导入,图片激趣 老师板书课题时,学生跟教师书写课题。 听说过美丽的西湖,还听说过秀丽的漓江,那么你听说过壮丽的钱塘江大潮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观潮。 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尽快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 评价要点 板书课题:观潮

1.听录音朗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指名谈谈你对江潮的感受。

二、 自主读课文,了解大意

3.简单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只要学生的小标成因及观潮的由来。 4.检查预习情况 (1)我会读:

题符合每一部分的内容,语言简洁、概括准确即

闷雷 薄雾 风号浪吼 涨可。 起 颤动

(2)我会理解下列词语: 横贯 人声鼎沸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漫天卷地

1.引导学生合作读文,提学习课文1-2自然段: 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1、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这两自然段写了什

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指导学生写批注同桌相互讨论

时,教师可相机

2、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展示优秀批注,(1)观潮的时间、地点、人鼓励学生自主阅物各指什么?

(2)作者在潮来之前看到了哪些自然景观? (3)第2自然段作者观察

读。

三、合作读文,初

(2)找到文章用词用句精妙之处,不懂、不理解的地方用横线画出。

谈感悟 (3)指导学生写批注,简

要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

的顺序是什么? 3、全部交流 1.回忆自己在上课开始时提小组情境表演时,启发学生在小组里要研究好汇报形式,合理分工。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这样有利于更多学生进行展示。 畅谈学习收获中,对于本节课1.组织学生回答自己在四、动情朗读,解决问题 上课开始提出的问题。 2.指导朗读重点句,有感情的读课文第3、4自然段。 。 出的问题,自主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作者是如何描写美丽的景物和观潮人焦急的心情的?(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3、指导有感情朗读。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五、总结设疑,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 2、今天,我们了解了钱塘的学习方法要进江大潮潮来前的美丽,雄伟行梳理,例如理的景象,那么当大潮到来之解词语的方法、时,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运用小标题概括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课文内容的方法 第二课时 等。 教学环节 一、交流提问,复习导入(用时:6分钟) 二、自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钱塘江在江潮来之前是检测词语有助于如此美丽,那么当大家潮到教师掌握学生的来之时,又是一种怎样的景学习情况,便于象呢?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开展下一步的学习。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1.学生圈点、勾主合作,深

请你找一找,写潮来时的景画时,提示学生象主要在哪几自然段?并思进行批注,及时考以下问题:

记录自己的感

入读文

(1)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受。

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2.指导学生抓住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关键词语品味课

文内容。

读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

(2)画出你听到的句子和你看到的景象的句子。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潮来之时景象的? (4)潮来过后的景象又是怎样?

(1)作者主要从到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三、细读品味,体会品质

2、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天崩地裂 形态:一条白线——横贯江面——两丈水墙——千军 万马

(2)理解“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班上解惑。

四、关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比较句子

注写法,归了; 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纳特点 量; 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总结 评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大潮的感受?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板书设计】

钱塘江——天下奇观, 江面宽阔

潮来之前 壮美平静 薄雾笼罩

观潮 万马奔腾 由远及近,盛赞钱塘大潮 潮来之时 气势雄伟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潮退之后 余波汹涌 风号浪吼 【作业设计】

一、生字组词。

二、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谈出体会。 三、积累。 【教后反思】

1.《雅鲁藏布大峡谷》导学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自然奇观 课 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李丽娜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2.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3.学情分析

学生从《观潮》一文学习中,感受到了祖国的腾飞、山河的壮丽及富饶,为学习本文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而地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文本中的名词术语,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应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在教学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质疑,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重点理解感悟第三自然段,从山和水的变化感受形态之多样,景观之奇异,利用媒体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神来之笔。 学习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能够运用文中描

写景物的优美字词。

2、自主合作,探究,共同学习并感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资源与建议】

1、对教材的的简单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2、对资源的分析、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的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并把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内容。 3、本课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通过 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评价任务

1、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我认为语文是由语言与文字组成的,学语习文应该成为终极目标,唯有立足于语言习得表达,才能体现学科的本位。 2、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否充分体现,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教师是否是学生的合作者,伙伴者,促进者。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图片激趣 二、 自主读课文, 老师板书课题时,学生跟教师书写课题。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尽快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 只要学生的小标题符合每一部分的内容,语言简 板书课题: 了解大意

1.引导学生合作读文,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三、合作读文,初谈感悟

(2)找到文章用词用句精妙之处,不懂、不理解的地方用横线画出。 (3)指导学生写批注,简要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

洁、概括准确即可。

指导学生写批注时,教师可相机展示优秀批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小组情境表演时,启发学生在

四、动情朗读,解决问题

小组里要研究好

汇报形式,合理分工。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这样有利于更多学生进行展示。 畅谈学习收获

五、总结设疑,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

中,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要进行梳理,例如理解词语的方法、运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交流提问,复习导入(用时:6分钟)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检测词语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下一步的学习。 1.学生圈点、勾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画时,提示学生进行批注,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 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课文内容。 二、自主合作,深入读文 三、细读品味,体 会品质 四、关注写法,归纳特点 总结 评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农村小学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现状调查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