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为落实“改进教学常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上级要求,贯彻学校“向教学管理过程要质量”的工作思路,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为实事求是地评价各教师的常规工作量,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一、检查内容分为;
学期教学计划与总结、各科教案与作业、作业批改与听课笔记、 教研记录、理论读书笔记、班主任工作记录(班级班会记录、好人好 事、请假记录)。 二、检查原则
检查过程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
检查人检查时不定人不定项,以免出现人情分关系分保证教师的公平。 三、检查内容 (1) 教案:
要有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思维发展目标,符合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学习水平,与教学同步,课后要写教学反思。
教案的内容应包括: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课型(新授、练习、复习、讲评、实践、作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借用旧教案,则需另行写出缺少的环节以及板书设计和课后反思。 (2) 作业:
要求教师全批全改,批改符号规范,并且有日期。作业次数与数量要符合学校规定。要有作业批改记录,语文还包括作文批改记录。练习册应批改及时、认真,有批改日期。 (3) 听课笔记
每学期不少于10节。听课记录必须认真、详实,有过程及评价等。 (4) 理论读书笔记
每月至少一次,内容为摘抄或读书心得等。 (5) 教研活动
每周四下午进行教研。每周要有记录。 (6) 课堂教学
教师要严格要求按学校课程表上课,未经教务处批准不得随意调课。无故旷课者按规定进行处理。教师不能坐着上课。下课铃响后应该立即下课,禁止拖堂。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检查形式、时间
教学常规检查实行定期检查的办法。各项常规检查定于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