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10803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包括(ABCD)。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08040】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说来就是要和(ABC)。 A.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B. 中国历史相结合 C. 中国文化相结合 D. 中国国情相结合
【108043】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BC)。 A.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B. 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 C. 在实践中创造些新的东西 D. 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108048】党的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党在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方面走了一段弯路,其主要问题是(AD)。 A.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B.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化 C. 把马克思主义经验化
D.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10805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BD)。 A. 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 B.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 D.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805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BCD)。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08056】我们党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所围绕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BCD)。 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08058】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是(AD)。 A. 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B.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 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108059】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做到(ABD)。 A. 不动摇 B. 不懈怠 C. 不彷徨 D. 不折腾
【108167】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是“新”的,是因为(ABC). A. 它有新的革命前途 B. 它有新的革命领导力量
C. 它有新的革命依靠力量,即主要依靠工农阶级 D. 它有新的革命对象
【108168】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CD)。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D. 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10817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主要是( ABC)。 A. 帝国主义 B. 封建地主阶级 C. 官僚资产阶级 D. 一切剥削阶级
【10817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ABD )。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 没收外国资产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10817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ABC )。 A. 统一战线 B. 武装斗争 C. 党的领导 D. 根据地建设
【10817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AB)。 A.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 B. 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C. 过渡时期社会形态的开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108175】我国实施的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基本政策是(ABCD)。 A.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108180】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ACD )。 A.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 B. 关系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C. 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 D. 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
【10818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是(ABCD). A.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B.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D.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
【108320】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概括,其主要内容是(ABD )。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832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体现了(ABCD)。 A.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 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D.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108323】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基本含义是(ABC )。 A.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B.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C. 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D. 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1083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含义是指( BC )。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C. 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D. 我国政治体制不健全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108325】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BD )。 A. 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B. 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C. 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产生的前提
D. 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108327】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CD)。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833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其基本特征是(ABC )。 A.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社会
B.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更全面的社会
C.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发展更均衡的社会 D. 城市化水平更高的社会
【10834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原因在于(ABD )。 A. 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B. 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不是修补 C. 改革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
D. 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108347】胡锦涛指出中国政策选择中的“两个没有出路”具体是说(AB )。 A. 不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没有出路
B. 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出路 C. 不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出路 D. 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出路
【108348】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B )。 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之间的矛盾
【108349】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是(ABC)。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是否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108351】我们的对外开放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这里的“全方位”开放是指(CD )。 A. 对城市和农村都要开放 B. 经济和政治领域都要开放
C. 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要开放 D. 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
【10835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是(ABCD)。 A.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具有制度属性 B. 计划与市场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要优势互补 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D.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冲突
【10835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BCD)。 A. 以公有制为基础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D. 宏观调控能力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10835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是(AB )。 A. 公有制为主体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按劳分配为主体 D.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836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是(ABCD)。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10836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是(ABC )。 A. 坚持党的领导 B.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 坚持依法治国 D. 坚持民主集中制
【108372】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