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线 ? ? ? 号?学? ? ? ? ? ? ? ?名订姓? ? ? ? ? ? ??级?班? ? ? ? ? 装 ? ? 校?学??????????
2014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第3、4单元测验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内 容 积累与运用(35%) 阅读一(13%) 阅读二(17%) 写作(35%) 总 分 得 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根据拼音按顺序在方格内写出词语。(5分)
原以为黄山gāo bù kě pān,经过一个上午的奋力攀登,现在,我站在gāo shān zhī diān——光明顶,心中漾起一丝骄傲。放眼远眺,一座座山峰shèng qì líng rén,一棵棵黄山松在风中舞动着qiào lì的手臂,真是美丽极了!但向下望去,不免让人xīn jīng dǎn zhàn。
2、用带有“光”字的词语填空。(所填词语不能重复)(3分)
早晨,太阳的( )照耀着大地,他穿了一身特别鲜艳的衣服,( )照人,晚上,四周黑洞洞的,只有萤火虫那一盏“小灯笼”发出了微弱的( )。 3、根据情境写词语。(4分)
“六一”庆祝活动那天,我们用了各种颜色的彩纸、气球、灯光等来装扮教室,走近这样的教室,我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来称赞教室的色彩丰富。活动中,许多同学表演了诗朗诵、讲故事,还演唱了动听的歌曲,我禁不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他们声音的美妙。
3、按要求完成练习。(7分)
(1)A指 导 B舞 蹈 美 C小 老 虎 (圈出读音为第二声的汉字。)(3分) (2)这件事他没有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1分) (3)读句子,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在科学实验中,( )不怕失败,坚持实验的人( )能获得成功。从载人航天到载人登月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 )攻克技术难题,( )能实现我们登月的愿望! (4)秋天的香山吸引了无数的成千上万的游人。(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分) 5、根据3、4单元所学内容完成填空。(16分)(1—3题每空0.5分;4—6题每空1分) (1)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_________,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______________。30万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第三单元中,我们认识了《采蒲苔的苇》的作者_____________和《林海》的作者_____________。 (3)第四单元让我们了解了______________的形成过程,知道了“蛇与庄稼”是一种____________的联系,常州公园里的一块陨石是一部“_____________”;此外我们还阅读了古希腊的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两个故事中,我们
1
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的普罗米修斯和_________________的嫦娥。
(4)“ , ,”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 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驻守边关战士生活的同情。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 。”成为思乡之情的概括。 6.正确填写关联词。
(1)( )困难有多大,我们 ( )能完成这项任务。
(2)洪水过后的几年中,( )风调雨顺,( )得不到好收成。 (3)( )考试前加班加点搞突击,( )平时刻苦学习。 (4)( )掌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飞夺泸定桥(节选)(13分)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55公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来,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问:“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起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10多公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
1、文中划“﹏﹏﹏”的句子是两句比喻句,请分别说明他们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比的作用?(6分)
(1)把 _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_______ 。 (2)把 ____ 比作 __ 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___。 2、简要回答问题。
(1)红四团的战士为什么要与对岸的敌人赛跑?(2分)
(2)第二节中的“仍旧”是针对什么情况说的?反映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2分) (3)第二节中“抛”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2分)
3、第二小节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可以按“对话——赛跑——敌停我进”分三层,请用“/”
2
在文中分层。(1分)
(二)殊死搏斗(17分)
我回到家里,发现屋檐下蜘蛛结起了一张捕虫网。这网结得真好看,蛛丝很有规律地一层层结在网上。从远处看,整张蜘蛛网像一座摆好的八卦阵。
一只红头苍蝇飞来飞去, 我一巴掌打去,苍蝇向上一飞,正好撞到了蜘蛛摆下的“八卦阵”上,被网粘住了。整张网颤动着。
蜘蛛伸出八只细长的腿,钩住蛛丝,轻快而敏捷地来到了苍蝇附近。在离苍蝇约一寸的地方,蜘蛛停了下来,左右来回走了几步,观察对方,制定擒敌方案。
半分钟后,蜘蛛发起了进攻。它向前一步,一条腿一下子钩住了苍蝇。苍蝇也毫不示弱,猛地向前一冲,挣脱出来,然后拼命振动翅膀挣扎,无奈身上缠着蛛丝,飞不起来。蜘蛛猛冲上前,几条腿同时抓紧了苍蝇,然后围着苍蝇转圈。每转一圈,苍蝇就挣扎一阵子。怎么回事呢?我再仔细一看,原来,聪明的蜘蛛用丝把苍蝇缠紧,以防对方逃跑呢。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我亲眼目睹了这场殊死搏斗,想起了幼时的一首歌谣:“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1、“殊死搏斗”指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搏斗。 (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筋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一句比喻句,用“﹋﹋”画出一句拟人句。(2分) 4、细读并理解文中画线的歌谣,完成下面填空。(4分)
文中的“诸葛亮”指______________;“中军帐”指______________;“八卦阵”
指______________;“飞来将”指_______________。
5、 蜘蛛是怎样捕食网上的苍蝇,享用到美餐的?用简要的语句进行概括。(4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3分)
三、习作天地(30+5分) 题目:我真没想到______
提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往往会发生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想一想,都是
3
些什么事情出乎你的意料?这样的事情使你又有怎样的感受?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题目按一定顺序把一件事情写具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