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目录)

2025-04-29

2017-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目录)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

2017-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目

录)

【出版日期】2017年

【关 键 字】跨境电商 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现状 市场运行态势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2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网 址】http://icandata.com/view/287368

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为5.2万亿元,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率为30.2%;预计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为8万亿元,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率为35%,近两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率有望不低于35%。

2010-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

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跨境电商的界定及意义 1.1 跨境电商的定义及优势 1.1.1 跨境电商定义 1.1.2 跨境电商流程 1.1.3 跨境电商企业类型 1.1.4 跨境电商发展优势 1.2 跨境电商分类 1.2.1 以服务类型分类 1.2.2 以平台运营方分类 1.2.3 以产业终端用户类型分类 1.3 跨境电商的特征 1.3.1 全球性 1.3.2 无形性 1.3.3 匿名性 1.3.4 即时性

1.3.5 无纸化 1.3.6 快速演进

1.4 跨境电商对外贸转型升级的意义 1.4.1 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1.4.2 促使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1.4.3 提升中小企业外贸经济效益

第二章 2014-2016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政策环境分析(Political) 2.1.1 整体市场政策 2.1.2 海关监管政策 2.1.3 出口电商政策 2.1.4 进口电商政策 2.1.5 跨境支付政策 2.1.6 行业指导意见 2.1.7 行业税改方案 2.1.8 区域政策特色

2.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2.2.1 全球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2.2.2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2.2.3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规模

2.2.4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状况 2.2.5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2.3 社会环境分析(Social) 2.3.1 人口环境分析 2.3.2 居民收入水平 2.3.3 居民消费水平 2.3.4 网购的普及化

2.4 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2.4.1 网络技术 2.4.2 安全技术 2.4.3 数据库技术 2.4.4 电子支付技术 2.4.5Web浏览技术

第三章 2014-2016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深度分析 3.1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3.1.1 跨境电商1.0阶段(1999-2003年) 3.1.2 跨境电商2.0阶段(2004-2013年) 3.1.3 跨境电商3.0阶段(2014年至今) 3.2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运行分析 3.2.1 总体发展分析

3.2.2 市场发展特点 3.2.3 市场发展规模 3.2.4 市场变革特征 3.2.5 消费群体分析

3.3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格局分析 3.3.1 市场结构状况 3.3.2 区域发展格局 3.3.3 营销方式结构 3.3.4 品类结构状况

3.4 国内外两大跨境电商企业的比较 3.4.1 平台的比较 3.4.2 集货模式比较 3.4.3 物流服务比较 3.4.4 清关模式比较 3.4.5 价格优势比较

3.5 中国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的探析 3.5.1 电商与知识产权 3.5.2 纠纷的特点分析 3.5.3 产权存在的问题 3.5.4 知识产权的风险 3.5.5 应对策略的分析

3.6 中国跨境电商市场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3.6.1 通关方面的问题 3.6.2 物流方面的问题 3.6.3 信用方面的问题 3.6.4 产品国际竞争力 3.6.5 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3.7 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步骤 3.7.1 确定模式及经营场所 3.7.2 获得相关部门认可 3.7.3 海关注册及备案 3.7.4 数据对接

第四章 2014-2016年出口电子商务市场分析 4.1 中国出口电子商务市场参与主体分析 4.1.1 买家的分布及规模 4.1.2 卖家环境分析

4.2 中国出口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4.2.1 整体发展状况 4.2.2 行业生命周期 4.2.3 市场规模状况 4.2.4 市场发展热点

4.2.5 主流模式分析 4.2.6 服务市场状况 4.2.7 市场发展趋势 4.3 出口电商产业链分析 4.3.1 产业链简况 4.3.2 产业链上游 4.3.3 产业链中游 4.3.4 产业链下游

第五章 2014-2016年进口电子商务市场分析 5.1 进口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分析 5.1.1 市场发展态势 5.1.2 市场规模状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进口贸易中的电商渗透率持续增长。2015年,进口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9千亿元,增长率为38.5%,渗透率达8.6%。预计2018年进口电商交易规模达19千亿元,增长率为28.20%,渗透率达19.40%。

2012-2018年中国进口电商市场交易规模

5.1.3 市场投资潜力 5.2 进口电商消费者分析 5.2.1 消费者属性分析 5.2.2 跨境购物动机偏好 5.2.3 跨境购物的频率 5.2.4 主要跨境购国家 5.2.5 跨境购品类偏好 5.2.6 海淘平台的选择 5.2.7 产品的注重因素 5.2.8 支付方式的选择 5.2.9 物流方式的选择

5.3 进口电商主要竞争主体分析 5.3.1 国内电商企业 5.3.2 国外电商企业

5.3.3 物流/支付企业

第六章 2014-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重点区域格局分析 6.1 广东省跨境电商市场发展分析 6.1.1 区域政策环境 6.1.2 国内发展地位 6.1.3 市场发展规模 6.1.4 企业分布状况 6.1.5 区域行业特色 6.1.6 市场发展动态

6.2 浙江省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6.2.1 国内发展地位 6.2.2 整体市场情况 6.2.3 市场发展规模 6.2.4 主要产业园区 6.2.5 主要县市发展 6.2.6 区域市场规划

6.3 福建省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6.3.1 政策发展环境 6.3.2 市场发展规模 6.3.3 市场动向分析

6.3.4 主要市县发展

6.4 江苏省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6.4.1 政策发展环境 6.4.2 市场竞争格局 6.4.3 主要市县发展

第七章 2014-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分析 7.1 中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整体分析 7.1.1 试点城市分布 7.1.2 试点城市规模 7.1.3 发展模式对比 7.1.4 试点条件分析

7.2 上海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7.2.1 相关鼓励政策 7.2.2 市场结构分析 7.2.3 市场发展规模 7.2.4 发展态势分析

7.3 重庆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7.3.1 行业发展政策 7.3.2 市场发展特点 7.3.3 市场发展规模

7.3.4 市场发展动力 7.3.5 未来发展展望

7.4 杭州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7.4.1 建立综合试验区 7.4.2 发展态势分析 7.4.3 商务园区布局 7.4.4 市场动态分析 7.4.5 未来发展展望

7.5 宁波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7.5.1 行业发展政策 7.5.2 市场发展规模 7.5.3 市场发展动态 7.5.4 发展经验借鉴

7.6 郑州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7.6.1 行业发展政策 7.6.2 市场发展规模 7.6.3 市场发展概况 7.6.4 未来发展规划

7.7 广州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7.7.1 行业扶持政策 7.7.2 市场规模状况

7.7.3 出口模式分析 7.7.4 市场发展动态 7.7.5 面临的问题

7.8 深圳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7.8.1 行业相关政策 7.8.2 市场发展规模 7.8.3 市场发展特点 7.8.4 市场发展优势 7.8.5 市场发展动态

7.9 苏州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7.9.1 行业扶持政策 7.9.2 市场发展态势 7.9.3 面临的问题

7.10 青岛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 7.10.1 行业发展鼓励 7.10.2 市场发展环境 7.10.3 市场发展规模 7.10.4 市场发展条件 7.10.5 市场发展动态

7.11 其他试点城市跨境电商的发展 7.11.1 长沙

7.11.2 银川 7.11.3 西安 7.11.4 北京 7.11.5 哈尔滨

第八章 2014-2016年出口跨境电商主要平台分析 8.1eBay

8.1.1 平台发展概况 8.1.2 重点产品分析 8.1.3 区域投资分布 8.1.4 国内市场特点 8.1.5 区域分布特征 8.1.6 战略发展动态 8.2 亚马逊 8.2.1 平台发展概况 8.2.2 平台发展优势 8.2.3 经营状况分析 8.2.4 战略发展动态 8.3 速卖通 8.3.1 平台发展概况 8.3.2 平台交易规模

8.3.3 平台发展态势 8.3.4 战略动态 8.4 敦煌网 8.4.1 平台发展概况 8.4.2 市场发展规模 8.4.3 业务模式分析 8.4.4 平台盈利模式 8.4.5 平台核心竞争力 8.4.6 平台SWOT分析 8.5Wish

8.5.1 平台发展概况 8.5.2 平台盈利模式 8.5.3 平台融资状况 8.5.4 战略发展动态 8.6 兰亭集势 8.6.1 平台发展概况 8.6.2 平台发展优势 8.6.3 主要产品品类 8.6.4 战略发展动态 8.7 大龙网 8.7.1 平台发展概况

8.7.2 平台发展模式 8.7.3 平台融资状况 8.7.4 战略发展动态

8.8 其他出口电商平台的发展 8.8.1 唯一品 8.8.2 零米海淘 8.8.3 宝贝格子

第九章 2014-2016年进口跨境电商主要平台分析 9.1 进口电商平台类型分析 9.1.1 海淘插件类 9.1.2 资讯导购类 9.1.3 一站代购类 9.1.4 平台类平台 9.1.5 自营类平台 9.2 天猫国际 9.2.1 平台发展概况 9.2.2 运营模式分析 9.2.3 平台经营状况 9.2.4 发展面临挑战 9.3 京东海外购

9.3.1 平台发展概况 9.3.2 平台品类特征 9.3.3 运营模式分析 9.3.4 平台经营状况 9.3.5 战略发展动态 9.4 苏宁易购 9.4.1 平台发展概况 9.4.2 品类产品特征 9.4.3 平台运营模式 9.4.4 产业链的布局 9.4.5 跨境电商发展 9.5 洋码头 9.5.1 平台发展概况 9.5.2 产品品类特征 9.5.3 平台经营状况 9.5.4 运营模式分析 9.5.5 平台融资规模 9.5.6 物流体系建立 9.5.7 服务保障体系 9.6 其他进口电商平台 9.6.11号店

9.6.2 唯品会 9.6.3 顺丰海淘 9.6.4 聚美海淘 9.6.5 考拉海购 9.6.6 万国优品 9.6.7 蜜芽宝贝

第十章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分析 10.1 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类型 10.1.1 通关服务平台 10.1.2 公共服务平台 10.1.3 综合服务平台 10.2 平台建设流程分析 10.2.1 平台建设调查 10.2.2 设立建设团队 10.2.3 客户体验障碍

10.3 提高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信任度的策略 10.3.1 客户的推荐和评论 10.3.2 专业的设计外观和用户体验 10.3.3 国际第三方资质认证和服务 10.3.4 全面的内容和网站基本信息

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年度固定资产:亿元502005.00446294.10374694.70311485.10251683.80224598.80172828.40137323.90109998.2088773.6010000070477.400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度固定资产: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比1-11月份提高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04515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4681亿元,增长0.7%,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66918亿元,增长13.5%,增速与1-11月份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2916亿元,增长17.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86669亿元,同比增长21.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6.5%,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3.1%,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3%,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6%,增速回落8.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227452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41644亿元,增长17.2%,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25980亿元,增长17.5%,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477023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1986亿元,增长8.7%,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11090亿元,下降0.3%,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25371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3.5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476634亿元,增长15.9%,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68785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1-11月份持平;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6478亿元,增长13.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30833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1%,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8.6%,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4.4%,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6.3%,降幅缩小1.3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下降5.1%,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4年1-12月份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2014年1-12月份 指 标 绝对量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502005 161629 同比增长(%) 15.7 13.0

分项目隶属关系 中央项目 地方项目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设备工器具购置 其他费用 分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分行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25371 476634 341412 99680 60913 11983 208107 281915 14697 14681 4682 4023 1690 1636 2046 166918 10027 4463 5306 10.8 15.9 18.1 12.2 8.7 33.9 13.2 16.8 31.3 0.7 -9.5 6.1 2.6 2.9 13.9 13.5 18.7 22.0 12.4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制造业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纺织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14584 5205 5914 15867 4789 5770 8620 12132 11388 10099 3147 10364 7952 22916 17538 4450 42984 7801 24566 46274 6290 38183 6678 10.5 15.1 13.2 15.6 -5.9 4.1 21.4 16.4 14.1 8.3 16.1 12.9 10.7 17.1 19.4 27.2 18.6 16.6 20.3 23.6 26.5 23.1 24.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其中: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其中:水利管理业 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3983 6192 6652 477023 11986 11090 968785 406478 530833 25411 64092 4042 370016 67272 27.6 18.9 13.6 16.3 8.7 -0.3 11.1 13.6 10.6 14.1 8.6 -6.3 14.4 -5.1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分注册类型 其中: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分施工和新开工项目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到位资金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2015年至2017年将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艰难期和下阶段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期,2015年房地产调整的幅度依然在可控区间之中,中国外部不平衡的调整触底回升,地方投资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部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以及小微企业将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幅度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冲击,金融改革将与“强监管”一起来推动中国“去杠杆化”,中国整体性通货紧缩的压力加大,“强监管”+“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常态化的微刺激”将在2015年进一步实施。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目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