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高原飞行Microsoft Word 文档

2025-04-26

无人机高原航测飞行研究和应用

高原一般指长期连续的大面积地壳抬升运动中隆起的海拔1000m以上的广大地域。我国青藏、内蒙、云贵、黄土四大高原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四十,尤其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高原地区飞行,由于受地形、气候、气压、大气密度等因素的影响,飞机的气动性能、操控特点、发动机工作状态、气象条件以及机载设备运行等,与低海拔地区飞行有着明显的区别。特别是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飞行,其特点表现相当明显,实施飞行有一定的难度,高度越高,难度越大。而这些地区往往是地理信息建设的薄弱区域,因此,研究以无人机为平台的高原地区航测飞行,对于加强现代化地理信息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近,我们在西部海拔4000m左右的高原进行了无人机航测的实飞,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无人机高原飞行的有关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证明,使用目前比较通用的常规固定翼航测无人机,在海拔4000至4500米的高原实施航测飞行,是可以做到的。

一、 任务剖面

实施时间2014年10月下旬,测区在我国西部青藏高原某地,海拔高度4000至4200米,地形为起伏不大的丘陵,测区范围内的高差230米。拍摄主体为相对集中的居民区,获取分辨率1:500的用于制作三维影像的多视角基础数据。

影像获取设备为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多视立体航摄系统”。该系统由五台索尼NEX-7数码相机集合组成,其中一台相机的镜头光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其余四台按飞行方向分别为向前、向左、向右和向后倾斜,倾斜角45°。相机感光元件成像面积23.4mm×15.6mm,分辨率2400万(3:2像幅规格时像素6000×4000)。相机搭载35mm定焦镜头,等效于全画幅相机的50mm左右焦距。设计飞行高度470m(相对高度),实际飞行的绝对高度4500-4750m。根据三维影像的制作需要,航线设计航向重叠度80%,旁向重叠度80%,航线间距40m。采用定点曝光模式。

二、飞行平台

使用单发固定翼无人机,机身和机翼均为轻木结构加蒙布表面,采用常规气动布局,上单翼,前置发动机,后三点起降装置。机身长204cm(含发动机),最宽处21cm,机身最大截面积462cm 2,自前往后分别为机载设备舱、油箱、任务设备舱、伞舱。飞机可以采用滑跑、弹射、车载三种起飞方式,以及滑降、伞降两种降落方式,具有较高的机动性能。翼展261cm,翼型为梯形平直机翼,平凸形截面翼型,平均空气动力弦约于弦长26%处。单幅机翼的长度120cm,翼根弦长39.6cm,翼尖弦长29cm,面积4116cm2,机翼总面积8232cm2。机翼安装角约1.5o,上翻角约1o。飞机的动力装置为一台国产DLA-64双缸两冲程活塞式发动机,配置22×10英寸的木质螺旋桨。此前未发现该发动机海拔4000m以上使用的相关记录。

该飞机设计和制作工艺比较成熟,具有较好的气动特性,起降距

离短,飞行状态稳定,抗侧风能力较强,保持常用的90-120km/h速度巡航时,纵向和横测安定性都有良好表现。飞机和发动机震动较小,使用1/100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进行航拍,成像效果未发现明显的径向模糊现象。

三、前期测试

进驻高原前,我们在海拔1070m的场地对飞机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试飞验证。

1、测试环境。海拔1070m,实测场压897 hPa,温度8oC,相对湿度40%,起飞方向275o,气象风向240o,风速6m/s。

2、飞机重量。全载状态17.2kg,其中燃油2.46kg。

3、发动机拉力。地面最大油门时,转速6940r/min,拉力12.4kg,推(拉)重比为0.72。

4、起飞方式。车载起飞,将飞机安装在汽车顶部的专用发射架上,汽车沿跑道直线加速至100km/h,启动发射架的开锁机构,飞机离架升空。

5、起飞实测结果。汽车从“0”加速至100km/h,行驶320m;汽车保持100km/h速度时,可以认为飞机真速也是100km/h,此时地面站显示飞机速度(表速)在95km/h附近跳动,可见在1070m高度上,真速与表速有5km/h左右的差值。

6、在150m飞行高度进行了小速度试飞。飞机起飞后爬升至150m高度,保持速度100km/h,平飞状态,将油门收至最后,随着速度减小逐步增加拉杆量,使飞机继续保持平飞。速度降至70km/h前,飞

机比较平稳,操控性能也基本正常。降至70km/h以下时,飞机操纵性和安定性都开始下降,继续降至52km/h,飞机进入明显的“失速飘摆”状态,说明飞机已接近或超过临界迎角。

四、气动特性分析

1、小型民用无人机普遍没有经过风洞实验,因而没有升力系数的可靠数据,我们在进行必要的计算时,只得采用“空气动力相似”的方法,参考雷诺数接近的相似翼型的参数进行尽可能真实的测算。

2、该机的翼型为Clark-Y翼型,最大厚度14.1%,在27.2%弦长;最大弯度3.2%,在41%弦长。经在低海拔地区(≦50m)多次试飞,车载起飞离架速度≧80km/h才能确保飞行状态比较稳定。初始爬升时地面站显示飞机仰角5o-6o,此时的飞行迎角应为4-5o。从 Clark-Y翼型中与本机最为接近的相关资料查得,迎角5o的升力系数约0.70。

3、空气密度,海平面标准空气密度为1.226kg/m3,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及气压气温的变化,空气密度也会发生变化。其概略数值为每上升1000m高度,空气密度降低约0.1317kg/m3,4000m高度的标准空气密度约0.6992kg/m3。

4、从经验得知,海平面车载起飞的安全离架速度应不小于80km/h(22.2m/s),我们可以通过升力公式反推出海拔4000m高度的安全离架速度。

升力公式:L=ρV2SCL/2

式中:L——升力,牛(飞机全重17.2kg,换算成力的单位约168.7牛)

ρ——空气密度(海平面及标准大气条件下1.226kg/m3,海拔4000m高度的空气密度约0.7kg/m3)

V——飞行速度(飞机与气流的相对速度,米/秒) S——机翼面积,米2(本机为0.8232m2)

CL——机翼升力系数(假定离架后保持5o的迎角爬升,升力系数约0.70)

显然,起飞时升力必须大于重力,飞机才能上升,也就是说,这架飞机起飞离架时的升力必须达到168.7牛以上。用以上参数代入升力公式可以算出,飞机离架时的速度不得低于28.9m/s,即104km/h。这个结论数据虽然不是以原型机吹风数据为基础算出来的精确数据,但我们认为具有相当高的可靠性,完全可以用于指导飞行实践。实际飞行时,不可能用最低安全离架速度起飞,而应留有一定的安全余度,我们认为在海拔4000m高度车载起飞,离架速度110km/h-120km/h比较合适。

五、表速(IAS)与真空速(TAS)换算

表速(IAS)是指飞机仪表指示的速度。在无人机上,表速是由皮托管(空速管)测量得到的空气动压与静压的差值,经解算成km/h的数值,再传到地面站显示出来的。真速(TAS)是飞机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表速是以海平面标准气压和空气密度为计算基准的,在海平面高度,表速等于真速。当飞行高度升高,外界气压和密度降低,表速就不能反映飞机的真实飞行速度。

对于飞机操控性能来讲,表速更应当引起重视。在低海拔地区进


无人机高原飞行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超星尔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后习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