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各研究所

2025-04-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各研究所

简 介

临海市科学技术局 二○○八年十月

- 1 -

目 录

1、电子科学研究院 ............................................................................................ 5 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西北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 .................. 6 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电视电声研究所 RITVEA).................. 6 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CESI) ..... 7 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8 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所(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 NCSE) .... 8 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广州通信研究所) ................................ 9 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安徽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所)........ 10 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11 1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SWIET) 12 1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NCRIEO) ... 13 1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二研究所(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 BVERI) ...... 14 1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河北半导体研究所) .................... 14 1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 15 1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NCI) .......... 16 1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合肥低温电子研究所) ................ 16 1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天津电源研究所) ....................... 17 1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 ................ 17 1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上海微电机研究所) ................ 18 2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 18 2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上海传输线研究所 STL) ........ 19 2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 20 2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 SIPAT)........................................................................................................................ 21 2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中原电子技术研究所)............... 22 2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南京电子工程研究所)............... 22 2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中国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 SWIEE)........................................................................................................................ 23 2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西南通信研究所) ......................... 23 2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24 2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太原磁记录技术研究所............... 25 3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 25 3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六研究所 江南电子通信研究所 ........................... 26 3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 27 3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NWIEE 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 27 3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蚌埠接插件继电器研究所............... 28 3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 ........... 28 3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华东微电子研究所) .................. 30

- 2 -

3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 30 3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平凉半导体专用设备研究所........ 31 3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 天津电子材料研究所 .................. 32 4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东北微电子研究所 North East Microelectronics Institute NEMI) ...................................................................... 32 4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长沙半导体工艺设备研究所 ......... 33 4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东北传感技术研究所)............... 33 4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 .................. 34 4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一研究所(上海微波设备研究所)...................... 35 4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 杭州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 35 4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 .................... 36 4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CTI) ........ 36 4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 38 4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无锡微电子科研中心)............... 39

- 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员单位一览表

电科院 北京 电子科学研究院

2所 太原 西北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 3所 北京 7所 广州 8所 淮南 9所 绵阳 10所 成都 11所 北京 12所 北京 13所 石家庄14所 南京 15所 北京 16所 合肥 18所 天津 20所 西安 21所 上海 22所 新乡 23所

上海

24所 重庆 26所 重庆 27所 郑州 28所 南京 29所 成都 30所 成都 32所 上海 33所 太原 34所 桂林 36所 嘉兴 38所 合肥 39所 西安 40所 蚌埠 41所 蚌埠 43所 合肥 44所 重庆 45所 平凉 46所 天津 47所 沈阳 电视电声研究所 广州通信研究所

安徽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所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 河北半导体研究所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合肥低温电子研究所 天津电源研究所 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 上海微电机研究所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上海传输线研究所

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

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 中原电子技术研究所 南京电子工程研究所 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 西南通信研究所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太原磁记录技术研究所 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 江南电子通信研究所 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 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 蚌埠接插件继电器研究所 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 华东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 平凉半导体专用设备研究所 天津电子材料研究所 东北微电子研究所

- 4 -

48所 长沙 长沙半导体工艺设备研究所 49所 50所 51所 52所

哈尔滨 上海 上海 杭州

东北传感技术研究所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 上海微波设备研究所

杭州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

53所 锦州 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

54所 石家庄 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

55所 南京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58所 无锡 无锡微电子研究所(无锡微电子科研中心) 信息化工程总体研究中心 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中电华通通信有限公司

中电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中电科技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北京中电科卫星导航系统有限公司 中电科技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 长江数据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通信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科控微电子工程公司

1、电子科学研究院

http://www.caeitedu.com/index.asp

地址:北京石景山八大处科技园区双园路10号

电子科学研究院(CAEIT) 是经江总书记亲自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它于1984年创建于北京,是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大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总体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及新技术发展的科研实体,是国有一类事业单位。

办公地点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电子大厦。除此,还建立了科研开发基地,它坐落在北京著名的西山风景区—八大处山脚下,是北京市石景山高科技园区,占地8万平米,现有资产超过7亿元,科研实验条件完备,配套设施齐全,堪称国内一流的科研基地。

研究院总编制810人,现有员工300余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高级工程师80人(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0人);拥有博士后、博士及硕士40余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全院的82%。

研究院由系统总体一室、系统总体二室、系统总体三室、系统软件室、系统电磁兼容室、系统仿真室、共性技术室和战略研究室等科研机构及职能部门和院直属公司等组成。

现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系统总体研发任务。当前的主要任务及发展方向为: 1、电子信息技术与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和重大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的先期开发论证; 2、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平台电子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及核心技术研发; 3、电子信息系统总体技术及核心技术的预先研究;

- 5 -

4、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的总承及开发。

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每年都有数百名国内知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来院讲学、交流和合作开发各类研究课题。研究院也十分重视国家学术交流与合作,每年都有不少国外专家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每年都要派数十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国外进行技术交流、考察和执行对外合同任务。

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研究院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总体与集成、系统软件、系统仿真及系统网络等专业和技术领域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建立了严格的科研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了一支团结奋进、能打硬仗的科研队伍。

通讯地址:北京64信箱《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杂志社

邮编:100846 联系人:王晓雪

电话: 010—68207307/08 传真: 010-68207356

E-mail: dkyxuebao@126.com

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西北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

http://www.ersuo.com/index.asp

地址:中国太原和平南路115号

成立于 1962年,专业从事电子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和电子专用设备开发制造。

主要产品类别为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半导体生产设备、元器件生产设备、清洗与洁净产品、真空设备、表面处理设备、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LED生产设备等,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和整机制造中,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信誉。产品遍及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远销日、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太原风华公司是其控股公司。2006年7月 ,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太原风华公司作为山西省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入选第一批试点企业名单。

中国电子学会生产分会、电子工业工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行业组织的挂靠单位,《电子工艺技术》的主办和出版单位。

电话:0351-6524057

电话:0351-6526883 联系人:石华 传真:0351-6526883 6523506 手机:13703580618

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电视电声研究所 RITVEA)

http://www.ritvea.com.cn

http://www.sansuo.com.cn

地址: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乙7号

- 6 -

创建于1960年,是一家集电视电声及相关领域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试制、产品销售、工程集成、质量检验认证、标准制定、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下设军工部、民品部、系统工程部、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泰瑞特质量认证中心5个主要业务部门,同时设有6个职能部门和若干经济实体。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有科研楼、质检大楼、声学楼、中试生产线等,固定资产近亿元。

专业研究领域涵盖了消费电子、声音广播及电视图像的处理和传输、交互式多媒体、电视跟踪与制导、电视监控、抗噪声通信指挥、遥感侦察、声探测定位、电声器件等电视电声综合性军民两用专业。尤其以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记录及显示技术为重点,技术开发与行业服务相结合,科研生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已有360余项成果获得部级以上奖励,16项成果申请并取得了国家专利。

在系统工程集成方面,工程范围覆盖了广播电视、卫星接收、专业音响、安全监控以及技术服务与电子工程监理。

在质量检测认证方面,国家广播电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国家级检验机构,是第一批承担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检验机构,是第一批通过国际电工认证委员会认可的CB实验室,同时得到了UL、FCC、Nemko等国际著名认证机构的认可。是国内最早开展音视频产品整机全性能检测的检验机构,是国内最早开展出口产品国际认证的检验机构。内部设置安全与环境试验室、电磁兼容试验室、整机室、仪器计量校准试验室等专业测试部门,同时设有国家唯一的数字电视用户端产品检测实验室和国际DVD论坛授权的A级DVD格式验证实验室。中心可以为国内外客户生产的音视频产品、信息技术设备、家用电器及照明设备等产品进行CCC、CE、FCC、UL等认证服务。中心还承担大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

是国内多个行业组织(学会、协会、标准化组织等)的挂靠单位,并编辑出版有《电视技术》、《电声技术》2个国家核心期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乙7号 信箱:北京743信箱

邮编:100015

电话:010-64363131 传真:010-64362324

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CESI)

http://www.cesi.ac.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1号

成立于1963年。是电子工业综合性技术基础研究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中立的第三方技术支撑服务机构。30多年来,CESI已从原来单一从事标准化科研与管理发展成为人订电子技术领域的标准化、计量/测试、试验检测、质量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基础科研实体。 在标准化工作方面,CESI是全国电子行业各专业标准技术业务的总归口单位,是电子行业标准化的中心工作机构,又是电子工业国际化工作总归口单位,承担着标准研制和组织管理两大方面的任务。

在计量测试方面,CESI是电子工业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也是国防微电子元器件计量一

- 7 -

级站。

在试验检测方面,CESI设有分别由国际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安全与电磁兼容检测中心’、‘中文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破坏性物理分析(DPA)重点实验室’、‘IC卡检测中心’。

在质量管理方面,CESI充有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中国电子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电子行业质量体系认可委员会审查一分部’、‘国防校准/测试实验室认可工作部’。

联系人: 郭建宇 何鹏林

联系电话:010-84029118 84029115 传真:010-64007690 010-64052147 Emial:guojiany@cesi.ac.cn hepl@cesi.ac.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1号 邮编:100007

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http://www.ceprei.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路110号 (华南理工大学西秀村旁)

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也是中国唯一专业从事电子信息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研究的综合技术服务机构。

五十年来,获国际国内授权认可近50项。在电子信息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技术领域,支撑政府、服务行业;引领技术发展,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向市场、服务企业,与企业共同发展,为电子信息产业做出贡献。已形成一个从材料到元器件到设备到大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产品检测试验、分析评价、认证审核、计量维修、信息服务、技术培训、专用设备和专用软件研发的综合质量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五所代表国际和国家有关组织行使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职权,肩负着国家质量卫士的职能。已经成为国内公认的电子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科研试验基地和最具权威的认证检测机构,并逐步成为国际著名的可靠性科研和质量管理机构。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路110号

邮编(Zip):510610 电话(Tel.):+8620-87236881,87236201 传真(Fax):+8620-87236812

电邮(E-Mail):market@ceprei.com,info@ceprei.com

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所(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 NCSE)

http://www.ncse.com.cn/

- 8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25号

成立于1965年,长期致力于通信、计算机、控制三大学科技术为基础的研究开发、产品制造、系统工程承包和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专注集散型自动控制系统、软件与服务、教育与出版等方面集科技开发、生产、系统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内最大的高技术企业集团。六所正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软件与系统领域“国际一流研发平台,国际一流企业集团”。 四十多年来,六所以计算机、通信、控制系统技术与产品研发为核心,在微机、工作站、工业控制机、程控交换机、计算机软件和工业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等方面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了优异的科技成果,荣获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150项。六所在科研院所的基础上,以产业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其产品和应用系统工程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颇得用户信赖、享有极高商誉。尤以长城0520B微型机、CCDOS、汉字化软件、华胜工作站、华科程控交换机、和利时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和火电站/核电站监控、电力网监控、各行业的工业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网络等饮誉中外。

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委员会、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微型机与应用分会挂靠单位,并建有中国JAVA中心、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工业自动化培训中心等机构。经常组织全国计算机应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等学术交流、计算机及应用方面的软科学研究,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服务。

传真:010-82306030

Email:ncse@ncse.com.cn 邮编:10008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25号

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广州通信研究所)

http://www.mc21st.com/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是战术通信专业研究所,创建于l959年,地处风景秀丽的广州珠江之滨。

它是战术通信总体研究单位,研制战术通信新技术、新系统和新设备,负责研究和参与制订战术通信系统和设备的体制、标准。

研究所现有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在近50年的科研生产工作中,培养造就了一批学术带头人和掌握专业前沿技术的科研生产骨干群体以及技术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优秀人才。

自1975年研究所确定为以战术通信为主专业以来,承接了大量纵向及横向军、民用科研任务,取得数百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或显著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其中有90余项成果获国家级和部局级科技成果奖,有10余项为战术通信领域的国内首创。九十年代中研制出我国首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SM手机,为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十一五”期间,研究所将深化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基础、以科研促产业,努力组建成为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的科技企业,争取在对外销售和经济效益上有较

- 9 -

大增长,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所拥有一个控股公司——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两个独资公司——广州弘宇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通广科技公司。

杰赛公司(www.chinagci.com)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业务范围涵盖电子信息和通信领域。提供的产品包括电子系统工程设计优化、移动通信直放站产品、室内分布系统、天馈线、电子陶瓷器件和PCB印制电路等。

移动通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弘宇公司 www.mcnerc.com)是国家计委组织实施、信息产业部主管的信息高科技实体,是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生产、研究基地。

通广公司主要从事电缆和晶体的生产,并从事进出口业务。

单位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381号 邮政编码:510310 电 话:020-84118484 传 真: 020-84212273/84281062 网 址:http://www.cetc7.com

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安徽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所)

http://www.basuo.com.cn

地址: 安徽省淮南市国庆中路369号

1970年筹建于甘肃省徽县。1982年成建制搬迁到安徽省淮南市。是从事光纤光缆技术的专业化研发机构,主要专业有:光纤光缆及连接器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光纤光缆工艺专用设备技术和光纤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等。

筹建后,隶属关系及名称多次变更。筹建时,隶属国防科工委第十四院,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408研究所,1982年12月更名为电子工业部第八研究所,1988年9月更名为机械电子工业部第八研究所,1993年6月更名为电子工业部第八研究所,1998年4月更名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八研究所,2002年8月更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建所30多年,已成为我国光纤通信研究开发基地之一,在科研生产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共完成科研试制项目200多项,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100多项。是国内最早从事光纤光缆研制、开发、推广、应用的单位,其科研和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特别是光缆技术,光缆成缆机代表国家水平。国内第一台光纤拉丝机、第一台光缆成缆机、第一套实用化光纤传输系统、第一条实用化浅海光缆、第一条军用陆上光缆贯标生产线、第一条军用海底光缆贯标生产线及国家第一期光纤通信试点示范工程等,均为八所成果,并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在普通光缆系列产品设计制造、军民用特种光缆设计制造,如大长度无中继特种光缆以及军民用特种光纤传感器设计制造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具备中小型系统工程设计施工能力,已建成光纤光缆专用设备中试基地,基本满足国内各领域光通信事业发展的需求。

地 址:安徽省淮南市国庆中路369号 邮政编码:232001

电 话:0554-6642191

光缆专用设备销售电话:0554-6642069 光纤光缆销售电话:0554-6669131

- 10 -

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地址:四川绵阳绵州南路356号 网址:www.siam.cn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SIAM)主要从事磁性功能材料与特种器件的研制、开发、中试生产以及应用磁学基础研究,是我国磁学领域最大的综合性应用磁学研究所研究机构;现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又简称\电子九所\。

西磁所长期致力于磁性材料、磁光材料及器件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其主要研发专业涉及磁性功能材料(微波毫米波单晶及多晶铁氧体材料、抗电磁干扰和射频铁氧体软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磁性元器件(微波毫米波单晶及多晶铁氧体器件、射频宽带高功率及抗EMI器件、稀土永磁元件及组件);在国家磁性功能材料与元器件技术领域专业发展方向上具有支撑地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应用磁学专业研究、开发、生产、服务基地之一。

西磁所在我国磁性行业中起着学科与学术带头作用。西磁所是电子工业磁性材料及器件情报网网长及秘书处单位;是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及器件分会理事长及秘书处单位;是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学会挂靠单位;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51国内技术归口单位;是全国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及秘书处单位;是信息产业部磁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挂靠单位。

西磁所长期坚持“靠科技创新、树北斗名牌、以诚信服务、让用户放心”的质量方针,1999年获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认证证书、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证委员会CNAB证书。2002年又首批通过了2000版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本所的研制技术与产品及其管理规范已过渡到了国际通行的质量保证模式。

其主要产品:

·微波、毫米波铁氧体单晶器件系列; ·微波、毫米波铁氧体多晶器件系列;

·微波、毫米波铁氧体集成电路(MIC)组件系列; ·微波、毫米波铁氧体材料系列;

·烧结钐钴稀土永磁材料与器件系列; ·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与器件系列; ·粘结钕铁硼稀土永磁磁粉系列; ·粘结钕铁硼稀土永磁磁体系列; ·磁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系列;

·薄膜磁存储、磁记录材料与器件系列; ·磁性测量仪器与专用设备制造系列; ·磁性保健产品系列等等。

·软磁铁氧体材料与器件系列、EMI抗电磁干扰材料与器件系列;

- 11 -

西磁所在把握发展主线、积极面向国内外市场、以高新科学技术促进磁性产业发展和进步中,愿与社会同仁真诚合作,携手共进!

联 系 人: 陈浩

电子邮件: sale@siam.cn

电 话: 0816)2868015/09/58 传 真: (0816)2869007 地 址: 四川绵阳市105信箱(621000)

1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SWIET)

http://www.swiet.com.cn/

地址:金牛区茶店子东街48号

于1955年5月25日在北京组建,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第一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属于国家一类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以来,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国防部、第四机械工业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1982年隶属于电子工业部, 1998年隶属于信息产业部。

现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成都天奥实业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十所本部主要从事军用电子装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及售后服务,拥有三个研究部、三个中心、一个装备事业部和一个制造事业部,在职员工约1700名。

建所至今,十所先后荣获了20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8获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所把“追求卓越品质,超越顾客期望”作为企业的质量方针,先后荣获过1项国家质量金质奖、4项国家质量银质奖,97年获GJB/Z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04年取得“一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2005年获“军工电子装备生产许可证”。

1999年,十所被中央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2005年因“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两次荣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集体奖”,2004年被人事部、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十五”期间,十所经济收入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 2006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2010年度预计经济收入将达到20亿。

现有职工1200多名,其中高级工程师400多人,研究员级高14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45人,工程师700多人;下设有航空电子及通信事业部,测控及情报侦察事业部,雷达研究部,航天电子设备研究部等4个系统研究部门以及情报信息研究部,标准化和档案研究部,计量技术研究部,工艺研究部,结构研究部,电源技术研究部,天线技术研究部,化工研究部,微电子技术研究部,晶体技术研究部等10个基础研究部门;有近1000台/套仪器设备, 34万册图书资料,出版刊物《电讯技术》,双月刊。科研方向与任务:该所主要从事航空、航天、通信、侦察、识别等领域电子系统工程及设备的研究和生产。科研成果及获

- 12 -

奖情况: 40多年来,该所曾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20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获国家质量金奖1项,银奖4项;部优产品2项。

总部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外西茶店子东街48号 通信地址:成都市九四信箱

邮政编码:610036

联系电话:86-28-87555114(咨询台)

86-28-87555000(综合办公室) 86-28-87555243(人事教育处) 86-28-87555160(发展处) 86-28-87555151(科技计划处) 86-28-87555275(物资处) 86-28-87555250(质管处) 传 真:86-28-87538378

办事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36号百朗园公寓A2段19层1911室 邮政编码:100039

联系电话:86-10-88204433 传 真:86-10-88204180 E-mail:dianxunjishu@china.com

1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NCRIEO)

http://www.ncrieo.com.cn/index1.htm

成立于 1956 年,是中国第一家电子元器件和材料研究所,电子工业系统最早成立的几家研究单位之一。

自 1970 年以来,以激光和红外技术为科研发展主向,逐步成为我国最早从事光电技术综合研究、集激光与红外技术于一体的骨干科研单位。现已具备材料、器件、整机和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的综合实力,并拥有光、机、电、理化分析、专用仪器和设备制造、科技情报、电子计算机应用、标准化等配套技术,是我国重要的光电技术研究机构。

长期致力于光电领先技术研究和前沿产品开发,取得了丰硕成果,自 1970 年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 500 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军工、医疗、教学、科研、生产等多个领域,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产品:激光晶体、脉冲氙灯与连续氪灯、激光电源、固体激光器、激光测距机、激光加工设备、红外热成像设备、红外测温仪器等,具有高技术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制造能力。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 4 号

联系人:于宏 联系电话: 010-64361875 E-mail: zp@ncrieo.com.cn

- 13 -

1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二研究所(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 BVERI)

地址: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13号

成立于1956年,该所主要从事超高频真空器件、微波、激光、精密加工等技术的研究,在国防军工方面起着举足轻的作用。在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同时,研究所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在军转民方面先后开发了医疗电子、光机电一体化等民用电子产品,并与国内外一些公司、大学和产业集团建立了良好的科技贸易合作关系。

本公司科研及产品方向:1.微波电子技术应用设备及器件。2.医疗电子设备。3.真空电子技术专用设备。4.生产线自动控制和光机电一体化设备。5.各种高压电源和脉冲调制器。 主要产品有:MH-I型微波热疗机、医用及工业检测加速器微波系统、工业微波加热设备、高功率微波器件、毫米波器件等,广泛应用于军事及民用各个领域。

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位于北京中关村一园五区之一的东郊电子城科技园区内,是一个以真空电子技术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所,所区占地面积2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3000平方米,是我国真空微波电子器件主要研发基地之一。

研究领域为大功率微波和毫米波真空器件、真空微电子技术、真空技术与表面物理、彩色显象管技术、气体激光、电子陶瓷、医疗电子设备、非标设备。产品已广泛的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通讯、导航、微波医疗、测量设备等领域。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为我国的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做出重要贡献,在我国的核试验、人造卫星发射、运载火箭、测量船等尖端科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共获得科研成果 700余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50余项,部级成果奖160余项。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现有在职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80人,中高级职称占 60 %。 单位地址: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13号 通信地址: 北京749信箱4分箱 邮政编码: 100016

联系电话: (010)64371497 (010)64361731-2606 传 真: (010)64362878 E - MAIL: bverirsc@sina.com

1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河北半导体研究所)

地址: 河北石家庄市新合街106号

http://www.hsri.cn

1956年筹建于北京,1963年迁至石家庄。它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结构配套的产业部门的综合性半导体研究所。由建所初期单一的半导体技术研究,发展成为覆盖整个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领域及小整机系统研制开发的、规模较大的、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综合性半导体研究所。自建所以来已取得20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荣获国家级奖励的科研成果51项,获得部、部(省)级奖励的科研成果348项。十三所主要从事于微波,光电,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部件,整机,材料,设备的研制开发,生产,技术

- 14 -

咨询服务及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等。我所的主要产品有:微波、毫米波半导体器件(硅、砷化镓、磷化铟);砷化镓超高速集成电路;半导体光电器件(激光器、发光管)及光电集成;微波集成模块、组件、小整机;微电子机械器件(MEMS);MCM微组装电路;场控电力电子器件及模块;特种高可靠器件(抗辐射加固);新型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封装及功能陶瓷等。目前,我所产品如:微波和毫米波半导体器件、砷化镓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和光电集成、场控电力电子器件和模块、微波集成电路和小整机等产品,在其相关领域均有良好的信誉和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本单位是2003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现申请复审,请批准为盼。

产品介绍:

半导体分立器件 Semiconductor Discrete Devices 摸拟集成电路 Analog ICs 数字集成电路 Digital ICs

半导体光电器件 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Semiconductor LEDs 微电子机械系统及新器件 MEMS & New Devices 混合集成电路 Hybrid ICs 模块和组件 Modules & Assemblies 半导体材料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电子封装 Electronic Packages

1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古平岗4号

位于钟灵毓秀的江南名城南京,是我国电子系统工程领域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覆盖面最广、研发力量最强、技术成果最为丰富的大型综合性高科技研发基地,在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功勋卓著,硕果累累,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近五千人,占地面积达一百余万平方米,分设十四个专业研究部,七个加工制造分厂、一个装备部、一个通信产品研究中心以及两座大型电子系统工程试验场。所内设有国家级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研究机构,拥有国内最大的微波暗室、雷达系统仿真与集成试验室、微电子组装技术中心、柔性加工制造中心等一流研发设施,从事专业和开发产品覆盖了雷达、通讯、信息系统、天线微波、高功率设备、软件、信号处理、射频仿真、电子对抗、应用磁学、微电子、电子仪器仪表、交通电子、显示系统工程、工业自动化、特种元器件等数十个专业领域。

在长期从事国防尖端技术研究的科学实践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形成了一支既有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又有强大的整体综合优势,老、中、青相结合的科学研究队伍。目前全所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五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五十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九十一名,高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六百余名,高级技师二十名,技师七十余名,同时拥有多个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培养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主办了《现代雷达》、《微波学报》、《电子机械工程》等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学术期刊,在相控阵、脉冲多普勒、单脉冲、微波成像、数字脉冲压缩、超低副瓣天线、收发

- 15 -

组件、固态功率合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高性能光栅显示、微电子组装、高可靠性、热设计、表面安装等技术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数十年的奋力拼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先后研制出百余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大型电子系统工程产品,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三峡水利”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试验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和嘉奖,在位“神六”保驾护航的八部雷达当中,有七部是我所研制的;在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其电子系统工程产品已出口至包括美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迄今为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已取得科研成果两千余项,其中国家级成果一百余项,部、省级成果二百余项,多个项目先后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联系电话: (025)83772092 传真: (025)83772092

1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NCI)

www.nci.ac.cn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中路211号

从1958年成立起就确定了为国防服务的方向,1987年组建太极计算机公司,进入了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47年来,硕果累累、业绩辉煌,为国防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所目前主要从事军口型号研制、基础研究、国家科技攻关、军事指挥自动化、航天测控等重大军事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为国防信息化建设提供计算机及系统装备,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开发和提供计算机应用系统。

我所始终坚持“军民结合”的方针;始终保持着一支专业配套、综合实力雄厚的科研技术队伍;一直是国家重大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和工程建设的牵头单位;是我国计算机行业的排头兵,代表国家行使多种行业管理职能。

电话:(010)51616309

1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合肥低温电子研究所)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439号

十六所始建于1966年6月16日,为国家一类研究所,隶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全所在职职工554人,技术人员300多人,总资产11152.19万元,占地8.74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601万平方米,工作区2.4万平方米。主要从事低温制冷技术、低温电子技术、超导电子技术研究。已通过GJB9001A-2001质量体系认证,取得军工电子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军用电子元器件合格供应商证书、兵器合格供应商证书、国家二级保密资格证书,是全国低温与情报网网长单位,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和中国电源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 16 -

的挂靠单位。

电子邮件: hcryoel@mail.hf.ah.cn

电 话: (0551)5526354 传 真: (0551)5547444 地 址: 安徽合肥市濉溪路439号(合肥市1019信箱科技市场部)(230043)

1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天津电源研究所)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凌庄子道18号

本所成立于1958年,经过四十多年努力,现已成为我国最大、水平最高的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生产的综合性研究所。

本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毗邻风景如画的水上公园,与奥林匹克中心接壤,占地9万余平方米。

本所现有职工13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0%;教授级高工26人,高级工程师100余人,中青年科技人员成为科技攻关的主体。我所主要从事军用、民用电源生产研制。

联系方式:联系人:王立军

电话:022-23959210(tel) 23383783(fax) 天津市296信箱34分箱 300381

Email: zhongdian18suo@eyou.com

1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

http://www.cetc-20.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白沙路1号

位于中国名城西安的西南郊、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著名学府相邻。是隶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大型高新技术骨干研究所之一。

创建于1961年,占地4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无线电导航、雷达、通讯、计算机应用等大型系统工程以及民用系统工程的研究、设计与生产,有着雄厚的电子技术优势和生产制造能力。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21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12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5名,教授级工程师40余名,高级工程师300余名,工程师500余名。是国防系统首批通过质量认证单位,陕西省文明单位。

二十所是我国无线电导航与卫星导航研发基地、海用火控雷达研发基地、数据通讯研发基地。下设十一个研究室、八个职能部门、九个服务保障中心和一个具有综合加工生产能力的装备制造部,是一个配置齐全,具有科学研究、开发设计、批量生产、销售服务等综合能力的科研实体。通信工程,电子工程,无线电技术,微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方向),微波与电磁场,电路与系统,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计算数学,

- 17 -

导航,制导与控制,机械电子结构与工艺等多种学科专业。

通信地址 西安市92信箱 邮政编码 710068

党政办公室 029-88788111、88788110 人力资源部 029-88788249 市场开发部 029-88788227 质量管理部 029-88788899 计量仪器中心 029-88788342 信息技术中心 029-88788693

1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上海微电机研究所)

http://www.sh-motor.com.cn/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漕路30号

1963年成立.是我国微特电机行业技术力量最强、产品品种最多的专业所,开发手段先进、各种加工、检测设备精良,年生产各类微特电机和机电组件产品500多品种规格。我国微特电机行业协会、检测中心也在我所,是机电技术相互渗透、技工贸一体的科研先导型现代企业 详细信息主营产品或服务: 各类微特电机; 电动医疗器械; 电机驱动控制器; 开关电源; 机电组件; 电动车驱动器; 机电控制系统; 主营行业: 低压控制器; 电工电气产品加工; 发电机、发电机组; 工控系统及装备; 电动机; 开关电源; 其他电动机; 其他发电机、发电机组; 仪用电源; 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

员工人数: 501 - 1000 人

年营业额: 人民币1亿元/年以上

年进口额: 人民币 500 万元 - 1000 万元 年出口额: 人民币 1000 万元 - 5000 万元 研发部门人数:100 人以上 厂房面积: 40000 平方米 月产量: 50000 套

2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网址:www.crirp.ac.cn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荣校路34号

是我国惟一专门从事电波环境特性观测和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所,也是国际上规模较大的电波传播研究机构之一。

专业研究方向是电波环境特性的观测和研究、应用。研究空域从地下到高层大气,研究频段从极长波到毫米波。在为各种电子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数据、传播模式、论证报告和信息

- 18 -

服务的同时,重点进行较大型软硬结合的信息化系统装备研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雷达、通信、导航、测控、遥感、航天、频谱管理、电磁兼容、广播电视、石油电子等领域。

属全民所有制科研事业单位,拥有新乡所本部、青岛分所、北京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以及遍布全国11个城市和南极长城、中山站的13个常年电波观测站;设有“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内惟一的国家电波观测实验网站和电波环境数据库;于1997年通过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且一直运行良好。

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37人,研究员级高工40人,高级工程师140余人。

先后承担过260余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以石油电子测井系统、天线系列工程、通信工程等为代表的产品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中央领导和省部级领导的重视。

至2002年底,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近900项,其中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190余项。先后被评为“AAA级信用企业”、“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94河南研究与设计单位综合实力三十强”、“八五军事电子工作先进单位”等。

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多次举办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是中国电子学会电波传播分会的挂靠单位,并主办该学会的学术刊物《电波科学学报》和《全球定位系统》;是国家授权的电波传播预测和电离层骚扰预报业务的发布机构;是国际电信联盟(ITU-R)第三研究组国内对口组长单位;是出任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F委员会和G委员会的中国代表单位;是国际无线电科联及世界日服务(IUWDS)的一个区域中心;代表中国同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进行每天的电离层资料交换。

地址:上海市虹漕路30号 联系电话: 021-64367300 传真:021-64752471

2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上海传输线研究所 STL)

http://www.stl.com.cn/cn/about/index3.asp 地址:上海市逸仙路135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又称上海传输线研究所(简称STL), 1963年1月建所,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研究光、电信息传输线技术的应用研究所,也是一个从事各种光、电信息传输线、连接器及组件、光纤、光缆、光器件、光电传输系统和线缆专用设备研究、开发和批量生产的科研生产实体,现设有1个科研中心,8个事业部。

目前,在职职工700余人,其中工程师技术人员400多人,高级工程师110多人。建所40年来共取得800余项科技成果,其中200余项成果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11月通过GB/T19001-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产品质量保持国内领先” 的质量方针得到持续和发扬,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电传输领域主要产品有移动通信用电缆,物理发泡射频同轴电缆,泄漏电缆,特种电缆,耐辐照、耐高温安装线,连接器,转换器及其附件,波导、微波器件;光纤通信领域主要产品有光纤、光缆、光纤连接器、光纤放大器、光纤耦合器、光电转换端机、光隔离器等。这些产品已被广泛地使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系统、数字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技安防

- 19 -

范系统等国防重点工程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我所是信息产业部信息传输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中国电子元件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是中电元协光电线缆分会的理事长单位,是全国电子设备用高频电缆及连接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电子工业光纤光缆及连接器标准化归口组织组长单位,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TC46“通信和信号用电缆、电线、波导、射频连接器及其附件”和IEC TC86“纤维光学”的国内归口单位。我所卓有成效的行业工作在我国光电线缆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光电线缆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产品:电缆组件、电缆产品、特种线缆产品、电连接器产品、波导产品、光缆光纤产品、光器件产品、、光电传输系统 、光电线缆设备

地址:上海市逸仙路135号 邮编:200437

电话:(021)65421305 传真:(021)63248975 E-mail:stl@stl.com.cn 宝山所区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铁山路230号 邮编:201900 电话:(021)33792888 传真:(021)33792777

2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

http://www.analog.com.cn/

地址: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坪花园路14号

国内最早成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模拟集成电路专业研究所,1968年组建于四川省永川县,1993年搬迁至重庆市南坪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微电路模块、电子部件的开发与生产,技术实力雄厚。拥有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生产线、混合微电路生产线,是我国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和生产的重要基地。

24所位于重庆市南坪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面积61亩,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主要产品领域有:A/D&D/A转换器、高性能放大器、驱动器、电源与电源控制电路、模拟开关、频率信号处理电路、车用电子及通信电子等。 24所的发展战略:按照行业标准,建设先进的、独特的设计、工艺、检测技术平台,成为我国高性能模拟、模/数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并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

电话 62803160 邮编 400060 传真 62805385 联系人 巫向东

- 20 -

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使五十二所发展成为我国信息产业领域具有相当知名度、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军民结合的国内一流高科技集团公司。

地址: 杭州市马塍路36号 信址: 杭州1215信箱 传真: 0571-88075951 电话: 0571-88076001 Email: cetc52@cetc52.com 邮编: 310012

网址: http://www.cetc52.com

4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31信箱

地处沿海开放城市辽宁锦州市市中心,是专门从事系统总体技术研究、课题研发的国家重点骨干研究所。目前,又在京东燕郊建立了光电工程总体部,主要从事光电工程总体设计、系统测试、系统仿真、基础研究等工作。 联 系 人: 朱秀杰

区 号: 0416 邮 编: 121000 电 话: 2811914 传 真: 2815074

4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CTI)

http://www.cti.ac.cn/

地处华北交通枢纽石家庄市。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所内设有七个事业部,三个直属研究室,五个生产厂,四个国家级和部级研究开发中心。拥有先进的CAD开发设计环境,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良好的例行试验条件,完善的检测手段,丰富的技术情报资料。97年4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创建于1952年10月,原为电子工业部第十七、十九研究所。1983年,为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两所科研生产的综合优势,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泽民将两所合并为一个所,现已成为我国从事通信测控规模最大、专业门类最全的综合性研究所,是国家授权的电子工程甲级设计单位。以研究通信和测控技术为主,主要从事卫星通信、散射通信、微波接力通信、移动通信、综合业务数字网及程控交换、广播电视、办公管理自动化、天线、伺服、跟踪、测量、侦察对抗、遥控、遥感、网络管理与监控等专业领域的科研

- 36 -

生产和技术开发。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近40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专家70人,研究员级高工60余人,工程师1000多人,各类技术工人近千人。

多年来,五十四所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良好的产品信誉和可靠的设备质量,与我国电子行业的多个“第一”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测控设备 我国第一套出口国外的7GHz彩电节目源传输系统 我国第一套卫星同步控制系统 我国第一套卫星通信地球站卫星电视传输设备 我国第一套高性能多波束反射面天线 我国第一座码分多址卫星通信地球站 我国唯一散射通信设备研制单位 我国第一座大型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 我国第一套干线节点交换机 我国第一批大型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 我国第一套大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我国第一套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

我国第一套林火监测、信息传输系统 我国第一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收发设备 我国第一套13米Ku波段卫星通信天线 我国第一套红外激光毫米波雷达

我国第一台千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技术攻关 我国第一套国产化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 我国第一套群组合器设备 2.4米-7.3米各种口径环焦天线均为国内首创

周围设有三个市外测试场。全所科研建筑面积约为25万m2,其中:具有能够同时进行百辆装备车辆(方舱)系统联试的厂房两个,能够承担大型系统的室内联试;建有亚洲最大的微波测试暗室,可以对1~18g馈源进行精确测量;市外测试场建有大型天线测试转台,测试天线口径最大可达到25m。

五十四所是一个以军品研发为主的大型军工电子研究所,设有七个专业部,天线加工、精密加工、钣金模具加工、化工电装和机电修理等五个试制工厂。另外,所内还设有国家级通信导航设备质检中心(含国家级商检实验室)、通信软件与专用集成电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atm技术开发中心、通信和三遥情报研究中心、节能技术开发监测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部级行业中心。

五十四所具有完善的科研生产保障手段。建有国际水平的cad开发设计中心,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系统设计和仿真工具,大大提高了设计实现能力;设有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拥有完善的检测手段,配备了齐全的环境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元器件老化筛选、环境应力综合试验等各种平台,具有良好的例行试验条件;设有信息中心,50余名专业人员从事技术情报资料的搜集、翻译和整理工作,储备了丰富的技术情报资料;同时,拥有一支相当数量的专职质量、质检、测试、工艺和标准化队伍,可以很好地保证从研制开始到出所鉴定各个阶段的产品质量和设计。

建所50年来,五十四所致力于通信、测控、通信对抗、情报侦察等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先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海洋浮标数据测报系统、第一套军事卫星管理控制系统、第一套航天情报分发系统、第一代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第一代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第一个数字卫星通信地球站、第一套车载式卫星电视广播接收站、第一套国际海事卫星a型标准船站(获得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型号批准证书)、第一套大型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第一套码分多址cdma船载卫星通信地球站、第一套大型船载ibs/idr卫星通信地球站(远望号测量船站)、第一套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第一座卫星通信地球站卫星电视传输系统(云南昆明电视上行站)、第一套出口国外的彩电节目源传输系统(缅甸电视上行站)、第一个vsat卫星通信数据网(中国人民银行卫通数据网)、第一颗人造卫星测控设备、第一套核试验遥控设备、第一套中高精度外弹道测量系统、安全遥控系统和时间统一勤务系统、第一套返回式卫星遥控设备、第一套跳频通信侦察、干扰、测向设备、第一套通信对抗情报侦察分析系统、第一套13米ku波段卫星通信天线、第一套活动式弹星通用遥控站、第一套无人驾驶飞机综合无线电系统、第一套大型船载、车载、机载卫星通信地球站、第一套军级情报处理设备等

- 37 -

重要系统装备,为我国通信、测控、情报侦察、通信对抗等技术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五十四所逐步形成了多专业的综合技术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生产经验。

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五十四所坚持发挥综合技术优势,在军事电子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方面继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近年来,先后完成了载人航天通信、测控系统、“国土资源二号卫星”地面系统管理控制分系统、“返回式科学探测卫星”管理控制分系统、“北斗一号”地面应用信号收发分系统、“远望四号”s波段统一测控系统等一大批重点军事电子系统工程项目。特别是在我国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号”飞行试验中,五十四所共承担12大项任务,其中包括统一测控系统、遥控分系统、安全遥控系统、天地通信地面系统、天地通信系统监控中心、天地数字电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通信网管系统以及地面和船载卫星通信站等近百套设备,分布于包括四艘测量船在内的所有场站,为飞船的成功发射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在整个任务中成绩突出,受到有关部门的嘉奖。

优秀的人才资源,雄厚的研究基础,带来了累累硕果。截止到2003年底,共取得各种科研成果2082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l55项,国内首创190项,国内先进水平646项,有121项获国家级奖,318项获部(省)级奖。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89号 通信:石家庄市174信箱 邮编:050081

电话:(0311)86928999(总机) 传真:(0311)83635440(所办公室)

4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524号 210016

始建于1958年,地处江苏省南京市,系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半导体、平板显示器件和特种真空电子等三个主要专业领域及信息系统工程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生产的国家骨干性研究所。全所现有职工约1600人,其中,国家级专家4人,部级专家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余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0多人,高级工程师约200人,工程师400多人,科技人员约占60%,固定资产3亿多元,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

建所40多年来,取得150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国家级奖60多项,部省级奖300多项,并已广泛应用于通讯卫星等领域中。

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524号 信箱:南京1601信箱 邮编:210016

电话:(+86)025-8685-8600 (+86)025-8685-8601 (+86)025-8685-8603 传真:(+86)025-8685-8602

- 38 -

4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无锡微电子科研中心)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5号

以集成电路(含数字、模拟和数模混合)研制、开发和批量生产为主的国家骨干研究所。 位于风景秀丽的无锡太湖之滨,锡惠山麓,京杭大运河畔,拥有发展微电子的优越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科研生产条件。全所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级高工和高级工程师120余人,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联合硕士培养点。

拥有集成电路设计、掩模制版、工艺加工、测试、封装、可靠性检测等完整的科研和生产能力,曾在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的各个阶段、多个领域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开发工作,创造出代表我国集成电路各个发展阶段的领先水平。

1986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9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CMOS万门门阵电路; 1999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0.8微米万门级ASIC;

2000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DSPC30(32位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 200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DDS9854(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

2000年以来,每年承接近百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科研生产收入每年平均以30%以上的速度向前递增,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地址:无锡市惠河路5号 电话:0510-85869986 传真:0510-85802157

- 39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各研究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小学四年级主题班会活动记录全学期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