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模拟试卷(7)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Z?1、偏摩尔量:ZB??定义为偏摩尔量 ??n???b?T,p,nc(c?B)2、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体系。
3、离子的迁移数:把离子B所运载的电流与总电流之比称为离子B的迁移数,用符号
def IBI。tB是无量纲的量,数值上总小于1。 tB表示。其定义式为:
tB4、可逆电池:在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时,转化是以热力学可逆方式进行的电池。 5、相图:表示多相系统的状态如何随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变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图。 6、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在标准压力下,由稳定单质生成1 mol化合物时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值,称为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7、对峙反应:在正、逆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称为对峙反应。
8、理想稀溶液:两种挥发性物质组成一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溶剂服从Raoult定律,溶质服从Henry定律。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零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是:浓度-1?时间-1
(×)2、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 + W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3、一切物质蒸发时,摩尔熵都增大。
(×)4、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
(√)5、根据二元液系的p~x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体系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物。 (×)6、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 rGm < 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7、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8、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9、强电解质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第1页
(√)10、升高温度,对平行反应中活化能大的反应有利
三、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B)1、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 A(g)+B(g)=C(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A 向右移动 B 不移动 C 向左移动 D 无法确定 (D)2、三相点是:
A、 某一温度,超过此温度,液相就不能存在 B、 通常发现在很靠近正常沸点的某一温度
C、 液体的蒸气压等于25℃时的蒸气压三倍数值时的温度 D、 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
(A)3、313K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纯液体B的21倍,二者能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若气相中A和B的摩尔分数相同,则液相中A和B的摩尔分数之比xA:xB为 A、 1:21 B、 21:1 C、 22:21 D、 1:22 (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系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而作功 B、热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向高温热源 C、功全部转变成热的逆过程不可能发生
D、功可以全部转变为热而不在环境中留下其它变化
(B)5、电池反应中,当各反应物及产物达到平衡时,关于电池电动势E的判断,哪些是不对的:
A、 E=E B、 E=0 C、 E=(RT/nF)lnKa D、 不一定 (D)6、下列电解质溶液中,何者离子强度最大: A、 0.01M NaCl ; B、 0.01M CaCl2 ; C、 0.01M LaCl3 ; D、 0.02M LaCl3
(A)7、通电于含有Fe2+、Ca2+、Zn2+、Cu2+ 的电解质溶液中,已知φ(Fe2+/Fe) = -0.4402V,φ(Ca2+/Ca) = -2.866V,φ(Zn2+/Zn) = -0.7628V,φ(Cu2+/Cu) = 0.337V , 当不考虑过电位时,在惰性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A、 Cu → Fe → Zn → Ca ; C、 Ca → Fe → Zn → Cu ;
B、 Ca → Zn → Fe → Cu ; D、 Ca → Cu → Zn → Fe ;
第2页
(C)8、反应CO(g)+2H2(g)
CH3OH(g)不存在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平衡常
数为K。若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此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E′a,平衡常数为K′,则
A、K=K′ Ea=E′a B、K>K′Ea<E′a C、K=K′ Ea>E′a D、K>K′ Ea>E′ (B)9、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 A、 液体 ;
B、 气体 ;
C、 固体 ;
D、 气体或固体 。
(C)10、某放热、熵增大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自发 B、低温自发 C、任何温度均自发 D、任何温度均非自发
四、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25℃ NH4HCO3(s)在恒容真空容器中分解达平衡: NH4HCO3(s) = NH3(g) + H2O(g) + CO2(g) 该体系的组分数 C = 1 ,f * = 0 。
2、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其Q = 0,W = 0,△U = 0,△S > 0
3、A物质溶解于互不相溶的?和? 两相中,当两相达平衡时,该物质在两相中的化学
?势有下列关系: ??A??A 。
4、可逆电池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能量可逆 , 物质可逆 。
5、300K下,1molA与1molB形成理想溶液,此过程的⊿mixV = 0 ; ⊿mixH = 0 ; ⊿mixS = 11.53J?K-1 ; ⊿mixG = 3457.7J 。
??U???A?5、热力学基本公式dH=TdS+Vdp;P=?????????V?S??V?T??S???P?;????? ?V??T??T?V6、浓度为0.1 mol·kg-1 的MgCl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__0.3__ mol·kg-1 。
7、在300K、101.325kPa下取等物质的量的C与D进行反应:C(g) + D(g) =E(g)。达到平衡时测得体系的平衡体积只有原始体积的80%,如上述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则平衡混
第3页
合物的组成yC=0.375, yE=0.25。
8、一级反应以 lnC 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直线的 斜率 等于速率常数。
五、简答题(共3题,每题4分,共12分) 1、证明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U???0。 ??V?T证明:根据基本公式:dU=TdS-pdV。求等温条件下上式对体积的偏微商,得:
??U???S??T?????p
??V?T??V?T??S???p?根据Maxwell关系式,?????
?V?T??T??V代入上式,得
??U???p????T???p??V?T??T?V?nR??T?? V???p?p?0证毕。
2、简述弱电解质电导率与摩尔电导与电解质浓度的关系。
答:电导率基本不随浓度增大而改变,因为浓度增大但解离度减小,导电粒子数目基本不变;摩尔电导率随c的减小先缓慢增大,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急剧增大,在一定浓度时稀释,粒子间距离增大导电能力缓慢增大,当浓度稀释到一定过程度后,继续稀释,会使溶液的电离度急剧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急剧增大。
3、从同一初态(p1、V1)分别经等温可逆膨胀与绝热可逆膨胀至终态体积都是V2时,气体压力相同吗?为什么?
答:压力不同。在等温可逆膨胀过程中,气体的压力降低只是因为体积膨胀所致,而在绝热可逆膨胀过程中气体的压力降低不仅是由于体积膨胀所致,而且还受温度降低的影响。所以绝热可逆膨胀后的压力低于等温可逆膨胀的压力。
第4页
六、计算题(共4题,第一二题每题5分,第三四题每题6分,共26分)
1、在298K时,饱和AgCl水溶液的电导率是2.68×10-4 S?m,而形成此溶液的水的
-1电导率是0.86×10-4 S?m,硝酸、盐酸及硝酸银水溶液在298 K时极限摩尔电导率(用
-1S?m2?mol-1表示)分别是4.21×10-2,4.26×10-2,1.33×10-2,计算在此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
溶解度。
解:k(AgCl)= k(AgCl溶液)-k(H2O)= 2.68×10-4-0.86×10-4=1.82×10-4S?m Λ(AgCl)= Λ(Ag+)+Λ(Cl-)=4.26×10-2+1.33×10-2-4.21×10-2=1.38×10-2 C= k(AgCl)/ Λ(AgCl)= 1.82×10-4/1.38×10-2=1.32×10-2mol·L-1
2、分析相土图并填写表格。
-1
相区 1 2 3 4 相态 气态 平衡 平衡 液态 相数 1 2 2 1 自由度 2 2 2 2 3、在301K时,鲜牛奶大约4小时变酸,但在278K冰箱内可保持48小时。假定反应速率与变酸时间成反比,试估算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
k2t1? 解:根据题意
k1t2由阿累尼乌斯公式得:
k2Ea?T2?T1?ln??? k1R?TT12?
第5页
?TT?t1?278K?301K?48h?1?112Ea??Rln??8.314J?mol?Kln???T?Tt301K?278K4h ???21?2?75.2KJ?mol?14、计算0.116kg某理想气体(分子量MB=0.058kg·mol-1)从298.2K、p°下等压加热至473.2K、p°的W、Q、ΔH、ΔU、ΔS。该理想气体的Cp,m=18.23+303.6×10-3T。(每项2分)
解:n=
-1
=2mol
W?p(V2?V1)nRT2nRT1?)pp?nR(T2?T1)?p(?2mol?8.314JK?1mol?1?(473.2K?298.2K)?2.91kJ?H?Qp??nCp,mdTT1T2
?2?473.2298.2(18.23?303.6?10?3)dT1?2?18.23?(473.2?298.2)J?2??303.6?10?3?(473.22?298.22)J2?47.405kJ
?U?Q?W?47.405kJ?2.91kJ ?44.495kJ?S??T2nCp,mT473.2T1dT(18.23+303.6?10-3T)?2??dT298.2T473.2???2??18.23?ln?303.6?10-3(473.2?298.2)?
298.2???16.84JK?1?106.26JK?1?123.1JK?1
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