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回族B.满族C.壮族D.珞巴族
2.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 A.回族B.满族C.壮族D.珞巴族
3.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汉族人口() A.约为7亿B.约为10亿C.约为13亿D.约为15亿 4.对汉族思想影响最为深刻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阴阳家
5.春节的节日活动持续的时间是()
A.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B.正月初一至十五 C.腊月二十三至初五D.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 6.元宵耍灯起源于()
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
7.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盛行于()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8.端午节胡起源,最为广泛胡说法是()
A.纪念屈原B.源于腊祭C.源于赛龙舟D.源于避五毒 的活动
9.清以后端午之神被认定为() A.秦琼B.尉迟恭C.钟馗D.张天师 10.钱塘观潮的最佳时节为()
A.元宵节前后B.清明节前后C.端午节前后D.中秋节前后 11.中秋节始定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 D.明
12.我国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时间是( )。
A.1986年 B.1989年 C.1997年 D.2001年
13.2009年农乐舞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农乐舞出自( )。
A.满族 B.回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14.素有“白衣民族”之称的是( )。
A.满族 B.回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15.朝鲜族的( )是佐餐的主要菜肴。
A.泡菜 B.咸菜 C.辣酱 D.豆瓣酱
16.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的是( )。
A.《蒙古密码》 B.《蒙古黄金史》 C.《蒙古源流》 D.《蒙古秘史》
17.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的《江格尔》出自( )。
A.回族 B.藏族 C.蒙古族 D.朝鲜族
18.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举行的时间是( )。
A.初春季节 B.春夏交际时节 C.夏季 D.夏秋季节
19.蒙古族喜欢的颜色和数字为( )。
A.尚绿崇三 B.尚黄崇五 C.尚黑崇七 D.尚白崇九
20.去蒙古族人家做客时,忌讳坐蒙古包的( )。
A.东北角 B.东南角 C.西北角 D.西南角
21.去蒙古族人家做客时,睡和坐时脚忌伸向( )。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22.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 )。 A.满族 B.回族 C.蒙古族 D.朝鲜族
23.回族信仰( )。
A.伊斯兰教 B.藏传佛教 C.萨满教 D.道教
24.中国的清真寺采用的建筑风格是( )。 A.阿拉伯建筑风格 B.中亚建筑风格 C.四合院为主的建筑样式 D.印度建筑风格 25.老年男人戴“号帽”的民族是( )。
A.苗族 B.回族 C.朝鲜族 D.蒙古族 26.回族女子戴绿色肩盖头的是( )。
A.未成年的女孩子 B.年轻的姑娘 C.已婚中年妇女 D.老年妇女 27.用以灌溉农田,建成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经济的“坎儿井”,创建它的是( )。 A.藏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满族
28.有“维吾尔音乐之母”的誉称,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宋作名录》的维吾尔族艺术是( )。
A.“十二木卡姆” B.“独他尔” C.“赛乃姆” D.“达瓦孜” 29.维吾尔族的传统贸易及时称( )。
A.达瓦孜 B.巴拉曼 C.满族 D.朝鲜族 30.“口袋房、曼子炕”的房屋布局特点属于( )。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满族 D.朝鲜族 31.满族人所喜食的点心是( )。
A.喜饼 B.萨其马 C.自来红 D.起酥 32.藏族的传统民居称( )。
A.碉房 B.碉楼 C.窑洞 D.四合院
33.藏族牧区住帐篷,冬暖夏凉,移动方便。帐篷是用( )并搭建的。 A.牛皮制成 B.羊皮制成 C.羊毛织成 D.牦牛毛织成 34.藏族男女都喜爱戴的帽子是( )。
A.金花帽 B.乃帕 C.狗皮帽 D.号帽
35.雪顿节被认为是( )。
A.和青稞酒的节目 B.是吃酸奶子的节目
C.是庆祝丰收的节目 D.是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的节目 36.著名的叙事长诗《阿诗玛》出自( )。
A.藏族 B.黎族 C.彝族 D.白族 37.云南白药为清代曲焕章所创,他是( )。
A.彝族人 B.黎族人 C.白族人 哈尼族人 38.彝族人忌吃( )。
A.生姜 B.辣椒 C.葱 D.蒜 39.外出时男女都喜欢穿披风的民族( )。
A.苗族 B.维吾尔族 C.黎族 D.彝族 40.有“抢婚”之俗的民族是( )。
A.傈僳族 B.彝族 C.白族 D.纳西族 41.到彝族家里做客,要坐在( )。
A.进门左边的位置 C.正厅主桌右侧 B.火塘的上方活右方 D.火塘的下方 42.苗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是( )。
A.唢呐 B.长笛 C.葫芦丝 D.芦笙 43.苗族的楼房为( )。
A.碉楼 B.吊脚楼 C.土楼 D.竹楼 44.苗族民间传统节日是( )。
A.芦笙节 B.泼水节 C.火把节 D.三朵节 45.丽江坝区纳西族的房屋,普遍采用的形式为( )。 A.四合院 B.“三房一照壁 C.土楼 D.吊脚楼 46.以“披星戴月”为女子传统服饰披肩的民族是( )。 A,苗族 B.彝族 C.纳西族 D.白族 47.“披星戴月”披肩代表的含义是( )。 A.象征循环往复 B.距离日月最近
C.人们如蜂似蝶地奔忙,以辛勤的劳动换区甜蜜的生活 D.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48.至今仍保留着“阿夏”“阿注”走婚制的摩梭人属于( )。 A.白族 B.苗族 C.彝族 D.纳西族 49.纳西族传统节日为( )。
A.火把节 B.三朵节 C.泼水节 D.芦笙节 50.大理一带的白族最负盛名的宴席佳肴是( )。 A.砂锅弓鱼 B.托托肉 C.酸菜鱼 D.酸鸭子 51.白族人家神圣的地方是( )。 A.神位 B.火塘
C.大门两旁所立的石头“门神” D.主人的正房 52.傣族普遍信奉的佛教为( )。
A.藏传佛教 B.汉传佛教 C.北传佛教 D.上座部佛教 53.傣族地区中外驰名的茶品是( )。
A.紫顶甘露 B.滇红 C.普洱茶 D.恩施玉露
54.傣族住房形式的特点是( )。
A.干栏式 B.土楼 C.竹楼 D.四合院
55.喜欢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以青苔入菜的民族是( )。 A.白族 B.苗族 C.纳西族 D.傣族 56.有镶牙套你、染齿和纹身习俗的民族是( )。 A.白族 B.纳西族 C.傣族 D.苗族 57.傣族的年节称( )。
A.泼水节 B.浴佛节 C.关门节 D.开门节 58.被人们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的是( )。 A.白族的吹吹腔 B.蒙古族的二人台 C.满族的八角鼓 D.土家族的摊戏 59.土家族迷信鬼神,崇拜( )。
A.土王 B.观音菩萨 C.老子 D.鬼神 60.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嗜好有( )。 A.喜蒜蓉 B.辣椒当盐 C.麻味浓郁 D.醋味当先 61.壮族最常用的烹饪方法是( )。
A.烧烤 B.油煎 C.清蒸 D.水煮 62.妇女有嚼槟榔习俗的名族是( )。
A.苗族 B.白族 C.壮族 D.彝族 63.歌玗节是壮族的民间传统歌节,时间是( )。 A.二月二 B.三月三 C.五月五 D.六月六 64.壮族人认为,“干”与“舌”是( )。
A.盈利之意 B.幸运之意 C.亏本之意 D.灾祸之意 65.黎族独特的乐器是( )。
A.鼻萧 B.葫芦丝 C.芦笙 D.唢呐 66.黎族日常生活中采用独特的野炊方法制成的特色食品是( )
A.叫花鸡 B.烤羊肉 C.串烧 D.竹筒烧饭
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至四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1. 狭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共同体,其具有() 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经济生活D:共同信仰E:共同心理素质 2.民俗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 A:礼仪B:规矩C:风尚D:习俗E:讲究 3.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A:分布明显B:大杂居C:小聚居D.以水为中心E.相互交错居住 4.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
A.黄河流域B.青藏高原C.东北平原D.长江流域E.珠江流域
5.中国少数民族虽然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分布的地区却很广,主要分布在() A.东北B.华中C.华北D.西北E.西南
6.“汉族”是因中国的汉王朝得名,在汉朝以前称() A.秦B.中华C.华D.夏E.华夏
7.除中国大陆(包括港澳台地区)外,汉族也有较多分布在() A.东南亚B.澳洲C.北欧D.北美洲E.西欧 8.汉字,又被称为()
A.汉人字B.中文字C.中国字D.国字E.国文字 9.现代汉字分为()
A.正规字B.简化字C.规范字D.繁体字E.简体字 10.汉族古老的图腾是() A.狮B.麒麟C.天马D.龙E.凤
11.汉族人烹饪中除讲究色香味之外,还追求() A.质B.形C.器D.意E.境
12.古老的汉服最大的特点是()
A.衣袖宽大B.下摆开叉C. 交领D.中间开襟 E.右衽 13.春节俗称“新年”,古称()
A.“正旦”B.“溯旦”C.“元旦”D.“团圆节”E.“迎新” 14.除汉族、蒙古族外,过春节的民族还有()族。 A.壮B.布衣C.朝鲜D.侗E.藏 15.春节的节日活动中有()
A.祭祖B.迎神C.吃团圆饭D.守岁E.踏青 16.春节期间,最常见的吃食是()
A.家常饼B.饺子C.面条D.年糕E.元宵(或汤圆) 17.春节期间主要的庆祝活动有()
A.演杂技B.舞狮C.踩高跷D.扭秧歌E.玩花灯 18.元宵节之夜的活动有()
A.赏灯B.迎神C.猜灯谜D.祭祖E.吃元宵 19.清明节又称()
A.鬼节B.冥节C.感恩节D.春耕节E.踏青节 20.中国三大鬼节是指()
A.清明节B.中元节C.中秋节D.寒衣节E.冬至节 21.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
A.扫墓B.烧“包袱”C.祭祖D.荡秋千E.踏青 22.踏青也称()
A.审春B.探春C.赏春D.游春E.春游 23.端午节又称()
A.重阳节B.端午节C.重五节D.五月节E.中元节 24.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是()
A.腊八节B.春节C.元宵节D.端午节E.中秋节
25.除汉族、蒙古族、回族外,过端午节的民族还有()族。 A.乌孜别克B.苗C.彝D.壮E.布衣 26.关于中秋节起源的说话是()
A.起源于古代对嫦娥飞天故事的敬仰B.起源于古人对兔爷的崇拜 C.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D.起源于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 E.起源于古代秋季拜土地神的习俗
27.中秋节节日期间民间活动主要有() A.祭祖B.吃团圆饭C.祭月D.赏月E.舞龙灯 28.重阳节又称()
A.团圆节B.晒秋节C.仲秋节D.重九节E.老人节 29.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活动有()
A.登高远眺B.祭祖C.饮菊花酒D.吃重阳花糕E.插茱萸 30.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汉族人忌讳() A.扫地B.倒垃圾C.踢门槛D.串门E.嗑瓜子
31.汉族人将农历无“立春”节气的年份称为“哑年”,这一年中忌讳() A.结婚B.生子C.砌灶D.外出E.迁居
32.朝鲜族的歌舞蜚声全国,著名的歌舞有() A.伽倻琴弹唱B.手玲舞C.农乐舞D.长鼓舞E.扇子舞 33.朝鲜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是() A.骑马B.摔跤C.踢足球D.荡秋千E.跳板
34.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A.摔跤B.跳板C.秋千D.踢足球E.骑马 35.形容朝鲜族男性传统服装的是()
A.短上衣B.右衽C.坎肩D.下身穿大裤E.鸭舌帽 36.朝鲜族肉食中最喜欢的是() A.牛肉B.猪肉C.羊肉D.鸡肉E.狗肉
37.朝鲜族饮食的调味品中,最爱用的是() A.辣椒B.豆酱C.香油D.豆瓣E.大蒜
38.朝鲜族招待客人的特制食品主要有() A.石锅拌饭B.冷面C.打糕D.松饼E.烧饭 39.朝鲜族中专属家庭的节日有()
A.周岁生日节B.花甲节C.回甲节D.回婚节E.耄厽节 40.历史上称蒙古族为()
A.“神勇的民族”B.“草原雄鹰”C.“草原骄子”D.“马背上的民族” E.“草原铁骑”
41.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是()
A.《蒙古史记》B.《蒙古历史》C.《蒙古秘史》D.《蒙古黄金史》E.《蒙古源流》 42.蒙古族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的项目是()
A.马头琴音乐B.摔跤C.那达慕D.长调民歌E.呼麦 43.蒙古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有() A.摔跤B.游泳C.射箭D.踢球E.赛马
44.蒙古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有() A.马头琴音乐B.摔跤C.祭敖包D.那达慕E.安代舞 45.蒙古族忌讳的食物有() A.虾B.动物内脏C.蟹D.鱼E.海味
46.蒙古族饮食的类别大致可分为() A.粮食B.蔬菜C.奶食D.肉食E.蛋类 47.蒙古族的服饰大体可分为() A.头饰B.首饰C.长袍D.腰带E.靴子 48.蒙古族葬式大体有()
A.水葬B.树葬C.野葬D.火葬E.土葬 49.蒙古族的主要节日有()
A.鬼节B.那达慕大会C.中秋节D.敖包祭祀E.白节 50.在经济生活中,回族工匠较为著名的领域是()
A.制香B.制药C.制革D.矿产的采冶E.玉雕 51.回民风味小吃有()
A.豆汁儿B.羊杂碎汤C.酿皮D.焦圈E.白水鸡 52.回民喜爱吃的油煎食品有() A.油香B.油饼C.油条D.排叉E.馓子 53.回民的盖碗茶种类有()
A.福建白茶B.红糖砖茶C.白糖清茶D.冰糖窝窝茶E.八宝茶 54.按伊斯兰教教规,回族丧葬实行() A.火葬B.天葬C.速葬D.薄葬E.土葬 55.回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
A.开斋节B.春节C.古尔邦节D.中秋节E.圣纪节 56.回民禁食的肉类品种有() A.猪肉B.马肉C.骡肉D.羊肉E.驴肉
57.“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 A.幸福B.快乐C.坚强D.团结E.联合
58.农业上,维吾尔族最闻名的产品是() A.小麦B.水稻C.棉花D.瓜果E.蔬菜 59.传统的维吾尔族的住房特点是()
A.砖木结构B.开天窗C.屋顶平坦D.室分夏冬室E.大门开在西侧 60.维吾尔族的主要饮食有什么() A.炒饭B.奶茶C.馕D.抓饭E.羊肉串 61.满族嗜()
A.烟B.酒C.茶D.豆汁E.听戏
62.满族人在节日期间的传统体育活动有() A.射箭 B.摔跤C.跳马 D.跳骆驼E.滑冰 63.满族人饮食中喜欢的有()
A.白肉血肠 B.猪肉酸菜炖粉条C.饺子D.手扒饭E.麻婆豆腐 64.满族的禁忌有()
A.不准杀狗 B.不吃牛肉 C.不带狗皮帽子D忌讳打喜鹊和乌鸦E.忌讳坐西炕 65.藏族有较高水平的艺术种类的是() A.唐卡B.历算C.建筑D.天文E.热贡 66.中国三大史诗是()
A.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B.傣族的《厘俸》 C.纳西族的《黑白之战》 D.蒙古族的《江格尔》 E.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67.藏族文化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
A.锅庄舞B.藏戏C.热贡艺术D.唐卡E.格萨尔王传 68.藏族同胞喜饮()
A. 酥油茶B.奶茶C.甜茶D.青稞酒E.米酒 69.藏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有()
A.羊皮船B.牛皮船C.独木舟D.铁索桥E.溜索 70.藏族的葬仪形式有()
A.塔葬B.火葬 C.海葬D.水葬E.土葬
71.藏族佛教徒遇到特别重要的设施时,必须下马并从左往右绕行,这些设施是
()
A.寺院B.圣杆C.玛尼堆D.佛塔E.佛像 72.藏族的民族节日有()
A.藏历史B.雪顿节C.望果节D.赛马节E.那达慕 73.被藏族人视为圣物的有()
A.念珠B.活佛的身体C.佛像D.帐篷E.钟鼓 74.藏族忌食()
A.牛肉B.猪肉C.狗肉D. 马肉E.驴肉
75.彝族的文化遗产中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有() A.刺绣B.银饰C.阿诗玛D.火把节E.雕刻 76.彝族的口味上爱好() A.酸B.甜C.苦D.辣E.咸
77.彝族男人喜欢的装扮是( )。
A.头顶留一小块“天菩萨” B.穿白色对襟衣 C.文身 D.以无须为美 E.左耳戴大耳珠
78.火把节是( )拉祜族、基诺族等彝语民族传统节日。 A.藏族 B.白族 C.彝族 D.纳西族 E.蒙古族 79.苗族的三大方言的是( )
A.湘西方言 B. 黔东方言 C.黔西方言 D.川黔滇方言 E.湘北发言 80.苗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是( ) A.银饰工艺 B芦笙舞 C.苗绣 D.蜡染技艺 E.吊脚楼 81.苗族妇女以银饰为主,分为() A.明饰 B.头饰 C.颈饰 D.胸饰 E.腕饰
82.苗族妇女以银饰为主,银饰美的标准为()
A.以大为美 B.以贵为美 C.以繁为美 D.以重为美 E.以多为美 83.苗族的禁忌有()
A.忌狗肉 B.忌乱砍伐“神树” C.忌刀口朝上 D.忌用凶器指人 E.忌在屋里煮蛇肉
84.纳西族的灿烂民族文化遗存有()
A.丽江古城 B.《创世纪》等三部史诗 C.东巴音乐 D.东巴舞蹈 E.吊脚楼 85.纳西族的特色食品()
A.托托肉 B.沪沽湖的鱼干 C.火腿粑粑 D.琵琶猪 E.沪沽湖的酸鱼 86.纳西族的禁忌有()
A.忌吃羊肉 B.忌用凶器指人 C.不能将马栓在祭天堂的地方 D. 忌乱砍伐“神树”
E忌在家里唱山歌
87.白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A.霸王鞭 B.扎染技艺 C.八角鼓舞 D.绕三灵习俗 E.《创世纪》 88.白族驰名中外的水果特产有() A.雪梨 B.荔枝 C.芒果D.香蕉 E.橘柑
89.白族传统的品茶艺术和接客礼仪讲究() A.清 B.苦 C.甜 D.香 E.回味 90.崇尚白色的民族有()
A.苗族 B.彝族 C.纳西族 D.白族 E.朝鲜族
91.白族人的节日有()
A.三月街 B.元宵节 C.绕三灵 D.春节 E.要海杰 92.白族人的生活中的讲究有()
A.倒茶忌满杯,倒酒忌半杯B.门襟也忌违坐人
C.农历七月十五接送先亡祖灵,不能出门D.忌乱砍伐“神树” 93.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项目内容是() A.三月街 B.泼水节 C.绕三灵 D.孔雀舞 E.要海节
94.土家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项目有() A.“八宝铜铃舞” B“茅古斯” C.织锦 D.傩戏 E.“摆手舞” 95.土家族的婚姻中仍保留一下原始婚俗的残余,如()
A“以山歌为煤” B.抢婚 C.走婚 D.长辈做主 E.“哭嫁” 96.以下属于土家族的禁忌是()
A.禁食狗肉B.忌触摸妇女头上的发簪
C.脚踩灶D忌违将衣裤、鞋袜和其他脏物放在灶上 E.忌在家里吹口哨
97.壮族地区最为著名的特产是()
A.南珠 B.三七 C.蛤蚧 D.虫草 E.玉石 98.“中国四大名锦”是指()
A.杭锦 B.壮锦 C.竹芒锦 D.蜀锦 E.宋锦
99.壮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
A.刘三姐歌谣 B.织锦技艺 C竹芒编 D.歌圩 E.铜鼓习俗 100.以下属于壮族的禁忌是() A.忌食羊肉 B.忌食牛肉和蛙肉
C.忌筷子跌落地上 D.忌把筷子插到碗里 E.夜间行走禁止吹口哨
101.彝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是()
A.鼻箫 B.“竹杆舞” C.纺染织绣技艺 D.“打柴舞” E.“三月三”节日 102.以下属于彝族的禁忌有()
A.忌筷子跌落地上 B.忌头朝门口睡觉 C.忌食狗、马等动物 D.忌违影子被别人踩踏
E.忌把筷子插到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