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阅读参考答案 (二)(13分)
17、象牙微雕(或?一粒米?、?米粒?)(1分)?我现在明白了……而是一种精神(2分) 18、、插叙 (1分)交代事件原委,升华文章主旨(意符即可)(2分) 1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分) 20、围绕着?持之以恒?、?坚持、逆境中不放弃?回答均可 (2分)
21、作为学生礼物的轻重就以是否有意义来评价,从这个角度来说,爸爸的礼物
是合适的,因为它教育?我?做一件事如果有毅力,有执着的精神就能取得成功。 (3分) (三)(10分)
22、B C A (3分)
23、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 (2分) 24、晾晒蚜虫卵 喂养小蚜虫(2分)
1、充满活力 2、略
3、作者自己的心情(或感受、思想感情等)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4、人不仅在顺利时应尽显才华,在失意时也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1.十
1.不好。标题?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既包含着安锐对母亲真挚的爱,又包含了安锐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了解了安锐家里的情况后,对安锐的理解和关爱。(1分) 标题?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点明了文章叙事的重点,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而?一节公开课?可写的范围很大,中心不明确。(1分) 标题?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吸引读者;而?一节公开课?则显得平淡无味。(1分) 2.运用心理描写,突出了我渴望在公开课上取得好成绩,从而得到奖杯的急切而兴奋的心情。为后文情节的陡变做铺垫。(3分) 3.示例:他坚持不改自己的画,不允许别人污辱自己的母亲,在公开课上表明自己不爱秋天和冬天的观点,表明他对自己的母亲充满了真挚的爱。 秋天他和母亲
第16页 / 共18页
一起去扫落叶,冬天他和母亲一起去铲雪,他小小的年级,手心却有硬币似的茧子,表明他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对母亲格外体贴,和母亲一起支撑起穷困的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2分) 4.一方面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安锐看到大家最终理解了自己爱母亲的情感后幸福无比的心情;另一方面,通过?我?的心理感受,表现了由于自己的耐心和细心使一颗纯真而幼小的心灵得到呵护的幸福感受。(2分) 5.安锐感受到的?爱?是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理解和关爱;?我?体会到的?爱?是安锐对母亲真挚的爱。(2分)
22.文章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即人际关系、政治、经济、外交、人与自然。 23.不是。这里用?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是形容由于?和谐?促进了新事物、新思想的产生的繁荣局面。 24.此题是开放性的,如?贞观之治?,由于休养生息的政策,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社会的政治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25.(1)体现了文章中的?和谐?观点。 (2)爱好和平,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大国形象。 26.此题是开放性的,但要联系自己所参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回答。如,我们只有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爱自然,自然才爱能我们,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丰厚富足的自然资源。如果我们掠夺自然,自然就会报复我们,掠夺我们。这样,我们与自然就势不两立。所以,?和谐?是我们与自然相处的一个基本原则。 27.春天的心是一颗纯真的心,是一颗仁爱的心。(意对即可) 28.一方面表现早春的优美景色,一方面以此衬托春天中孩子们的美好心灵。 29.(此题要根据情境进行想象)小女孩儿提醒小男孩儿,摄像时不能伤害那个有残疾的女孩儿的心。小男孩儿皱眉是在想主意,活动的形式既要让大家一起开心地玩儿,又要不露声色让那个有残疾的小女孩儿留下对春天的美好记忆。(意对即可) 30.此题是开放性的,符合题意即可。如,?我?开始时的纳闷儿,后来明白了孩子们那样做的原因,这组照应,为?我?后来抒发情感进行了铺垫。小女孩儿与小男孩儿商量与后面的活动形式,最后揭出谜底进行了照应,这样既制造了悬念,又表现孩子们的美好心灵。 31.(1)倾泻,写出阳光的灿烂明媚,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感受。 (2)钻,写出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动作敏捷,充满活力。(言之成理好可) 32.此题是开放性的,如,这篇文章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春色,更表现了孩子们的美好心灵,他们同样构成了一道风景线。在写作上,作品多处设臵悬念,前后照应,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1.①关爱女子;
第17页 / 共18页
②善于引诱、教育子女。
2.不能听天由命,要用自己的双手开掘出幸运之泉。
3.自己不努力,整天无所事事,却还要埋怨母亲,埋怨命运,让母亲承受这么大的精神压力。
母亲对我的种种表现感到吃惊, 感到迷惑不解。 4.命运把我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
第18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