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rime使用说明1
这是一份老师给我的学习资料,应该是从网上找到的,现在把它放上来,算作转载。通过自习阅读这篇文章,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你可以基本理解E-Prime的使用方法和过程。
简介
E-Prime有许多功能,包括编写程序(E-Studio)、执行程序(E-Run)、整理data(E-DataAid)、修复data(E-Recovery)、合并data(E-Merge)。一般来说,要编写程序我们会使用E-Studio。在程序集中执行E-Studio后会出现选单(如下右图),除了可以选第一项开启一个新的空白实验或是选第二项使用范例模式一步一步建立实验程序,也可以选第三项开启一个已存在的实验程序来进行编辑。
基本操作接口
通常我们选择开启一个新的空白实验后,会出现如下图之画面。 1.工具箱(ToolBox) : 在下图最左边的蓝色区域就是工具箱,工具箱里的对象(包括图片、声音、文字、反应回馈…等)都可以依照实验的设计和需求,自行加入到实验之中。
2.结构窗口(Structure) : 结构窗口中会以树形图的形式,显示出用户在实验结构中放入了哪些工具箱中的对象。实验执行时,程序会依据此窗口中(由上而下)之顺序,先后呈现出用户所放置的对象。
3.属性窗口(Properties) : 在结构窗口下方的属性窗口,可显示在结构窗口中被用户所点选(用鼠标左键在对象上点一下)之对象的属性。我们可以藉由属性窗口来更改结构窗口中对象的名称、呈现时间长短及位置、数据收集方式…等基本属性。
4.工作区 : 下图画面中右侧的区域为工作区。当我们用鼠标左键在已放
1
置于结构窗口中之对象上点两下时,则此对象就会呈现在工作区之中,此时也可以对对象的属性进行编辑。
编辑实验程序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现在的实验,想请受试者先看一个中文字中的部件(如:言),再看一个中文字(如:试),并请受试者判断先前看到的部件,是否有出现在后来看到的中文字中。
因此,本实验的呈现顺序为: 指导语画面→练习开始画面→练习(5个trial)→练习结束画面→正式实验(10个trial)→实验结束画面
练习trial为: 哔声→部件→遮蔽(mask)→中文字→回馈→全黑画面 正式实验trial为: 哔声→部件→遮蔽(mask)→中文字→全黑画面 开始编辑
1.时间轴 : 首先,在SessionProc图标上按鼠标左键一下,会出现属性窗口。按鼠标左键两下,则工作区中会出现一条时间轴(如下图)。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依照上述的实验设计,将工具箱中的对象放在这个时间轴上,E-Prime就会由左而右依序去呈现出时间轴上的对象(下图)。 2.物件 : 实验一开始必须先有指导语,所以我们得在时间轴放上一个对象,由此对象来呈现指导语。在工具箱中,对象的种类包括: 文字(TextDisplay)、图片(ImageDisplay)、声音(SoundOut)、或是可同时呈现文字加上图片与声音的Slide…等等。但是由于E-Prime目前并不支持中文字显示(PS:如果在
2
TextDisplay或Slide中输入中文字,在存盘时会造成程序错误,实验程序会损毁无法开启),所以不论是指导语或是实验中如果要呈现中文字,就必须将中文字储存成图形文件,以图片的形式来呈现。
因此,我们将工具箱中的ImageDisplay以拖曳的方式(在图标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拉到时间轴上(此时放开鼠标左键),ImageDisplay1(E-Prime会自动将第一个建立的对象命名为***1,第二个建立的对象则会被名名为***2,以此类推)就成功建立在时间轴上了(如下图右侧)。接着点选ImageDisplay1就会出现ImageDisplay1的属性窗口,只要点选下图中的灰色按钮,就会出现属性编辑窗口。
3. 属性编辑窗口 : a)General:在属性编辑窗口中,点选”General”字段中右上方的档案夹图形,即可选择所要呈现的图片文件。利用”General”字段下方(下左图)中的选项,来调整所要呈现图片的位置及背景的颜色;
AlignHorizontal可调整图片在水平坐标轴上的位置,AlignVertical可调整图片在垂直坐标轴上的位置;BackColor可调整背景的颜色,BackStyle则可调整透明度。
b)Frame:利用”Frame”字段(下右图)中的选项,Width可调整图片的宽度,Height可调整图片的高度;X、Y、XAlign、YAlign则分别可以调整图片呈现时在XY轴上的位置。
3
c) Duration/Input:在”Duration/Input” 字段中,可以设定图片呈现的时间长短、数据的纪录方式…等。 i. Input设定
如果需要受试者作反应,则按下画面中的Add键(下左图),并点选我们希望受试者用来作反应的设备(鼠标、键盘、麦克风或是其他输入设备都可以,也可以同时使用多项设备)并按OK。原本不能输入的Response Option就会显示为
4
Keyboard或Mouse。本实验我们选择让受试者用键盘作反应,所以Response Option显示为Keyboard(下右图)。
接着在Allowable字段输入{ANY},也就是受试者可藉由按键盘上的任何一个键来作反应。如果想要受试者只使用某些按键作反应,就在Allowable字段输入所欲使用的按键(例如:想使用键盘上的D和K作为反应键,则输入”dk”即可。如果要使用名称超过一个英文字母的按键如Space或Enter键,则必须用大写输入”{SPACE}”或”{ENTER}”。若要同时使用以上按键,则输入”dk{SPACE}{ENTER}即可”)。
如果受试者的反应需要检查正确与否,则在Response Option中的Correct字段输入正确的反应即可(例如:”d”或”k”,若是正确反应是根据List中的”answer”字段,则必须输入[answer],稍后会再详述)。
而End Action字段点选为”Terminate” ,表示受试者在作反应之后,这张图片就结束呈现,接着会呈现时间轴上的下一个对象。 ii. Duration设定
呈现时间Duration(下右图左上方选项)的单位为毫秒(ms),我们可以直接点选E-Prime预设的秒数,也可以在Duration字段中自行键入我们想要的呈现时间。
因为是指导语,我们希望能让受试者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实验程序,所以将呈现时间点选为infinite,也就是无限时间,直到受试者按任一键才会结束。 d) DataLogging:Data Logging是数据纪录方式,在此字段元中可以选择”none”不作纪录、”Standard”标准纪录模式 、”Response only”只记录反应 、”Time Audit Only”只记录时间标记或”Custom”自定义要记录的项目。通常在实验中的对象,我们会选择”Standard”标准纪录模式,但在指导语中并不需要纪录受试者的反应,因此选择”none”不作纪录。 设定完毕,按下最下方的OK即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