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4T65E自动变速器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专业院系:汽车工程系专业班级:作者姓名:过成凡学生学号:指导老师:王岑
13-12班 G20130546 2016年2月日 - 1 -
15目 录
一.摘要...................................................................... 二. 油泵............................................................
三.主油路系统.................................................... 四.换挡信号系统................................................. 五.换档阀系统.................................................... 六.缓冲安全系统................................................. 七.液力变矩器控制装置......................................... 八.参考文献......................................................
九.结语............................................................
- 2 -
一.摘 要
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控制是靠液压系统来完成的。液压系
统由动力源、控制机构、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动力源是被液力变距器驱动的油泵,它除了向控制器提供冷却补偿油液,并使其内部具有一定压力,除此之外还向行星齿轮变速器供润滑油。 控制机构大体包括主油系统、换档信号系统,换档阀系统和缓冲安全系统。根据其换档信号系统和换档阀系统采用的是全液压元件还是电子控制元件可将控制机构分为液控式和电控式两种。
执行机构包括各离合器制动器的液压缸。
- 1 -
二.油 泵
自动变速器中油泵是重要总成之一,它技术状况的好坏,对自变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油泵通常装在变距器的后端,有的是在变速器的后端,但是不管何位都 是变距器的泵通过轴套或轴来驱动,转速与发动机相同。
常见泵的型式有内啮合轮泵,摆线转子泵,和叶片泵等定量泵,也有少数车型采用变量泵(叶片)。 1) 内啮合齿轮
内啮合齿轮在自动变速器应最为普遍,它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流量脉动小、噪声低特点。内啮合齿轮主要由起主动作用的小齿轮,从动的内齿轮、月牙隔板、泵壳、泵盖等组成。 当小齿轮被 发动机到动旋转时,与其啮合的内齿轮也一起转动月牙隔板将工作腔分开成吸油腔和出油腔,在下端的吸油腔,随着齿轮退出啮合,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将油液带到上端的出油腔;出油腔则由于齿轮进入啮合,工作容积减少,压力增加而将油液排出。决定液压泵使用性能的主要是齿轮的工作见间隙,特别是齿轮端面间隙影响最大,在这些间隙处,总有一定的油液泄漏如果,如果因装配成磨损的原因使得工作间隙过大,油液泄漏量就会增加,严重时会造成输出 油液压力过低而影响系统正常
- 2 -
工作。摆线转子泵摆线转子泵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噪声小,运转平稳高速性能良好等优点;其缺点是流量脉冲大,加工精度要求高。它是由一对内啮合的转子及泵壳、泵盖等组成。 内转子不同心,有一定的偏心距,且外转子比内转子多一个齿,发动机运转时,带动油泵内外转子朝同向旋转,但内转子的转速大于外转子。从而在工作腔的容积随着转子的旋转而不断变化,当转子顺转时,内外转子中心线右侧的各个工作腔的容积由小变大,形成真空吸油;中心线左侧的各个工作腔的熔剂由大变小,将液油压出。 2) 叶片泵
叶片泵具有运转平稳、噪声小、泵油流量均匀、容积效率高等优点;但它结构复杂,对液压油的污染比较敏感。叶片泵是由定子、转子、叶片及、壳体组成。转子绕中心转动,定子固定不动,二者不同心,有一定的偏心距,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及叶片底部的油压作用下向外张开,紧贴在定子表面上,并随转子的转动,在转子叶片槽内作往复运动,这样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密封腔,转子转动工作腔由大变小把油压出。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