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河北邯郸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组 高凤文
一、试题特点
本次化学试题涵盖了化学科的主干知识,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突出高考热点的考查。选择题中的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Ⅱ卷中17、18题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考查、19题有机推断均为高频考点。
2.突出学科内的综合。大多为知识点的综合题,如第13题涉及中和滴定曲线、反应热、酸式盐和碱的反应、速率图像。20题以工业制备氯化铁为载体,考查的知识点有胶体制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盐类水解、Ksp及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如果学生没有比较扎实的基础,恐怕很难顺利地完成相应的试题。
3.重视化学实验的考查。有关的试题有8、11、15、20题,15题提供青铜器锈蚀过程,考查相关实验操作方法以及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等。
4.试题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主观题量较大,造成相当多的同学感觉时间比较紧。试题安排上来说第一个大题15题就不好上手,两种化合物比较陌生,有机也一改较为典型的官能团之间的转化的考查,代之以新信息解读能力的考查,最后两问难度偏大,这在部分学生的应试心理上可能会造成发怵的感觉,对后面的答题造成一些的影响。从试卷难度值(0.4)数据分析来看试卷难度偏大,能力要求偏高,大多学生较难适应。
二、试题内容分布
三、成绩分析表
题号 涉及主要知识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化学用语 物质分类 同系物、核素概念:原子分子结构 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应用 离子共存 元素位—构—性关系 离子方程式 液溴保存 ,Cl2、I2及Ag+检验 金属冶炼、溶液稀释后PH变化等 原电池原理、反应反向、电解质溶液酸碱性 重要元素化合物性质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图像:中和滴定、反应热、速率曲线 水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高铁电池充放电原理 实验装置设计,试剂选择,分子式确定 重要元素化合物性质,离子反应顺序及电子守恒计算 氧化还原配平,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计算、盖斯定律、燃料电池 平衡移动和陌生化学和离子方程式书写, 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有机合成 无水氯化铁制备工艺流程、氧化还原滴定计算、Ksp计算 邯郸市2012年高三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分析表 题号 k1 k2 k3 k4 k5 答案 D C D A D 满分 3 3 3 3 3 平均分 2.49 1.928 1.112 1.749 1.874 难度 0.83 正确率 区分度 83.017% 0.46 0.26 0.37 0.52 0.33 分值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0 9 8 10 11 0.643 64.252% 0.371 37.055% 0.583 58.314% 0.625 62.47%
k6 k7 k8 k9 k10 k11 k12 k13 k14 D C A C C B C A C 3 3 3 3 3 3 3 3 3 2.565 2.205 2.508 1.931 1.696 2.683 1.65 1.236 2.444 Ⅱ卷 0.855 85.511% 0.735 73.515% 0.836 83.61% 0.36 0.46 0.45 0.34 0.32 0.37 0.43 0.36 0.4 0.644 64.371% 0.565 56.532% 0.894 0.55 89.43% 54.988% 0.412 41.211% 0.815 81.473% 题目 15 16 17 18 19 20 满分 10 10 9 8 10 11 均分 2.29 4.8 4.73 4.24 2.36 1.49 均分 47.96 难度 0.23 0.48 0.53 0.53 0.24 0.14 难度 0.48 标准差 区分度 通过率 1.14 2.73 2.36 2.43 1.67 1.52 0.06 0.5 0.47 0.59 0.25 0.2 22.86% 47.96% 52.53% 52.97% 23.55% 13.53% 最高分 最低分 81
9 标准差 区分度 14.79 0.37
四.学生答题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卷的 1、2、6、8、11、14 是学生主要的得分点,难度系数在0.7左右、区分度在0.4以上,正答率低的题有3、4、5、9、10、12、13。
第3题正确答案为D。学生主要错选A或C。说明学生对同系物和核素的概念掌握不准确。 第4题正确答案为A,学生错选BCD的都有,不会依据最简式相同的乙烯和环丙烷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计算所含碳原子数,放弃A,没有考虑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的错选B,没有注意到缺少溶液的体积而错选C。不知道卤代烃三氯甲烷的状态错选D,说明学生考虑问题缺乏严密的思维。
第5题正确答案D,主要错选B。没有记住ClO-和SO32-因发生氧化还原不共存,而错误的认为D中的铵根会和硝酸发生氧化还原不共存。
第9题正确答案是C,学生主要错选D,NO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过程中,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不是酸性氧化物。
第10题正确答案为C,学生主要错选A或B.一是对原电池电极判断要考虑介质没有掌握,其实这点很重要,如在燃料电池及使用电池的电极方程式书写中都要考虑介质。二是要知道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12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该题要求学生根据溶液中盐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电荷守恒等化学变化的规律,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错选A比较多,A中比较的是水电离出的H+个数,应用越弱越水解的规律判断HCO3-、CO32-对水的电离促进程度,而学生比较水解后溶液的PH大小得出相反的答案,错选A。这一题错误率高,也说明学生审题能力欠缺,思维不够灵活,学习基础不够扎实。
第13题图像题,学生对中和滴定曲线的分析,认为终点的PH不准确而放弃A,错选B 的比较多。错选C是不理解酸式盐和碱反应的实质,而错选D往往是没有从平衡点(交点)往后分析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所致。反映出学生从图像中的获得有效信息能力比较弱。
Ⅱ卷分析:
15题难度系数0.21,很多学生在此题上耗费了很多时间却无果而终,以至于影响了后面的发挥,此题中学生对X1铜绿的成份有所了解,但对X2,碱式氯化铜的判断是极其困难的,此题区分度为0.06,是全卷中最低的。
主要错误(1)将B中的无水氯化钙改为无水硫酸铜。(2)X1和X2的分子式错误。
16题考查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错误(1)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没配平。(2)不理解离子反应的顺序导致产生现象的顺序错误。(3)不能敏锐的观察到分解产物中SO2和N2的量满足电子守恒,导致失分。
17题为化学原理的综合题,重点考查了原电池,化学平衡,热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错误:(1)计算反应速率忽略体积(2)不会熟练应用三段式计算各平衡浓度,导致平衡常数错误(3)不会根据温度和平衡常数的关系判断反应放热还是吸热。(4)热化学
方程式单位错(写成kJ)或漏写单位,漏写物质状态,有的H2O(l)错写成H2O(g),反应热前漏写正,负号,部分同学计算错误,部分同学未配平反应方程式。
(5)正极的电极反应式错误
O2 +2H2O – 4e- = 4OH- (得失电子判断错误) O2 +4H+ – 4e- = 2H2O (审题不清,介质不明) 4OH-– 4e-= O2 +2H2O (原电池,电解池分不清)
18题(1)陌生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2)不会用电子守恒法确定还原产物中Cr的化合价,导致离子方程式写错。此题反映出学生计算能力差,思维不灵活。
19题有机推断题,主要错误:(1)加聚产物书写错误(2)同分异构体不符合题意的“4个峰”即四种氢。
(3)第4、5小题错写或不会,是主要失分点。第4小题学生不会利用给出的三种分子式推出产物中除了C14H15NO3还有一分子水,实是氨基和羧基之间的反应。第(5)小题
学生对羟醛缩合的信息不理解,无法利用信息得到丙烯醛,而导致合成失败。至于流程图的写法中也有很多不规范的,如有的只写反应物,有的只写条件或条件写错等。此题反映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
20题可能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加之学生对工业流程题型不熟悉,导致难度系数最小(0.14).主要错误:(1)没用等号,漏写加热符号和胶体
(2)小题:没有加盐酸抑制Fe3+水解 (3)分子式不会或写错。
(4)主要错答成pH=11,原因直接用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求负对数。 (5)吸收剂错误
(6)学生对字母表示的计算题的计算能力较弱。
通过上述典型错误反映出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知识遗忘程度高、知识结构零散 、书写不规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五、我校高三化学备考措施
针对这次考试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我们在备考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依据考纲,回归教材,全面夯实基础,特别是主干知识及高考热点知识。正在进行的一轮复习是学生查漏补缺的好机会,复习中力求避免低层次重复,要引导学生由点到面,整合知识,梳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通过知识的回顾、整理、应用、拓宽与辐射进行综合渗透,为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 2、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突出主干知识的运用,学会迁移,提高能力。
采用章节和专题交叉复习的方式,在强化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归纳解题规律,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1)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再现能力 (2)基本概念的复习,要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3)基本理论的复习,要培养学生的熟练应用能力 (4)化学实验的复习,要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法 (5)选考模块的复习,要做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 3.注重实验的复习,强化实验设计。
复习中要重视课本上的实验,弄清课本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装置、操作方法、注意事
项,并将课本实验进行深化、重组、据此培养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类推、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强化化学计算的复习。今年的高考学生在化学计算上栽了跟头,一方面与题目设置的计算繁杂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平时的训练不到位。为了攻克这个薄弱环节,我们把计算贯穿于整个化学复习过程中,抓实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与规律,严格规范解题习惯,在减少解题失误上下功夫。 5.强化规范性训练,提升学科素养。
每次评卷时都能看到一些考生在多处因为书写不规范而丢分,学生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多
为:化学逻辑能力低下、语言表达能力差、书写不规范、解题套路不熟 、答非所问、随意猜测等。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强化学科意识,培养学科素养,如: (1)有毒气体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尾气处理 (2.有效数字的应用
(3)填空式计算题中物理量与单位的关系 (4)定量实验多次测定,取平均数思想 (5)称量灼烧后沉淀,恒重操作 (6)审题时——关键字、词准确把握的意识和习惯 (7)析题时——正逆向思维,多角度分析的习惯(8)答题时——明确题意再回答的习惯 (9)书写时——规范、整洁的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检测,我们要从中找到平时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定好下一段的复习方向,使得复习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复习效率,以促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以上的总结难免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帮助指正,谢谢!
(1)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再现能力 (2)基本概念的复习,要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3)基本理论的复习,要培养学生的熟练应用能力 (4)化学实验的复习,要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法 (5)选考模块的复习,要做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 3.注重实验的复习,强化实验设计。
复习中要重视课本上的实验,弄清课本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装置、操作方法、注意事
项,并将课本实验进行深化、重组、据此培养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类推、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强化化学计算的复习。今年的高考学生在化学计算上栽了跟头,一方面与题目设置的计算繁杂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平时的训练不到位。为了攻克这个薄弱环节,我们把计算贯穿于整个化学复习过程中,抓实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与规律,严格规范解题习惯,在减少解题失误上下功夫。 5.强化规范性训练,提升学科素养。
每次评卷时都能看到一些考生在多处因为书写不规范而丢分,学生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多
为:化学逻辑能力低下、语言表达能力差、书写不规范、解题套路不熟 、答非所问、随意猜测等。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强化学科意识,培养学科素养,如: (1)有毒气体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尾气处理 (2.有效数字的应用
(3)填空式计算题中物理量与单位的关系 (4)定量实验多次测定,取平均数思想 (5)称量灼烧后沉淀,恒重操作 (6)审题时——关键字、词准确把握的意识和习惯 (7)析题时——正逆向思维,多角度分析的习惯(8)答题时——明确题意再回答的习惯 (9)书写时——规范、整洁的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检测,我们要从中找到平时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定好下一段的复习方向,使得复习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复习效率,以促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由于个人的水平有限,以上的总结难免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帮助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