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于精子细胞变形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精细胞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B. 细胞内的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顶体 C. 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
D. 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体,叫做原生质滴。 【答案】B
【解析】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A项正确;细胞内的高尔基体演变为精子的顶体,中心体演化为精子的尾部,B项错误;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为精子的活动提供动力,C项正确;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体,叫做原生质滴,D项正确。
【点睛】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但二者存在差异。一、精子的形成过程,细胞均等分裂,而卵细胞形成过程存在不均等分裂;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精细胞经过变形过程形成精子,卵细胞无需变形过程。 2. 关于高等动物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自然条件下,受精是在雌性的输卵管内完成的 B. 精子入卵后,卵子才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C. 精子入卵依靠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 精子与卵子相遇后,会发生顶体反应,防止多精入卵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受精是在雌性输卵管内完成的,故A正确。精子进入时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进入后卵子才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故B正确。精子入卵类似于胞吞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故C正确。精子与卵子相遇后,会发生顶体反应,但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受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3. 当卵细胞达到什么时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A.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1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成熟 【答案】C
【解析】动物排出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C正确 【考点定位】受精前的准备阶段
4. 下图为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发育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过程需细胞表面蛋白相互识别 B. ②过程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 C. ②③过程细胞的核/质比逐渐增大
D. 发育过程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表达可以说明细胞已经分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形可知,受精作用时需精卵细胞表面蛋白相互识别,A正确;②过程为卵裂,其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B正确;②③过程中细胞逐渐变小,细胞的核/质比逐渐增大,C正确;发育过程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表达不能说明细胞已经分化,奢侈基因表达说明细胞开始分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发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5. 下列各组物质组成不全部属于哺乳动物胚胎培养液成分的是 A. 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激素 B. 血清、激素、维生素、有机盐 C. 核苷酸、维生素、血清、无机盐 D. 有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生长素 【答案】D
【解析】哺乳动物胚胎的培养液含有水、无机盐、有机盐、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动物血清等,但是不含生长素。 6. 野生或经济动物收集精子的方法多用
A. 假阴道法 B. 手握法 C. 电刺激法 D. 化学诱导法 【答案】C
2
【解析】收集精子的方法有假阴道法、手握法、电刺激法等,对于大型家畜一般采用假阴道法或手握法,而野生或经济动物收集精子的方法多用电刺激法,C项正确。 7. 精子获能所利用的化学物质可以是 A. 一定浓度的肝素 B. 一定浓度的ATP C. 一定浓度的葡萄糖 D. 一定浓度的血清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对于啮齿动物、家兔和猪等动物的精子,一般采用培养法,即将取自附睾的精子,放入人工配置的获能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精子就可获能;对于牛、羊等家畜的精子常采用化学法,即将精子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 考点:胚胎移植
8. 下列过程哪些发生在精子入卵后
①精子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雄原核 ②精子发生顶体反应
③发生卵细胞膜封闭作用
④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雌原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①次级精母细胞在睾丸内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经过变形形成成熟的精子;②精子遇到卵细胞后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破坏透明带,使精子入卵;③精子入卵后,发生卵细胞膜封闭作用,阻止其它精子入卵,④精子入卵后,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雌原核,因此,精子入卵后进行的变化是③④,C项正确。 9. 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 ②穿越透明带 ③顶体反应 ④ 释放第二极体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②④⑤⑥①
3
C. ④⑤②①③⑥ D. ③④②⑤⑥① 【答案】B
【解析】精子通过阴道,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精子发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溶解透明带,打开一条通道,精子穿越透明带,到达卵细胞膜,进入卵细胞,卵细胞发生卵细胞膜反应,防止多精入卵。精子释放细胞核,形成雄原核;卵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雌原核,并释放第二极体,紧接着,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受精卵,不久第一次卵裂开始。因此题中受精作用的过程为③②④⑤⑥①,B项正确。
10. 下列关于牛体外受精及胚胎工厂化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采集的卵母细胞立即与精子在获能培养液中共同培养即可受精 B.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后应立即移入受体母牛子宫 C. 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D. 早期胚胎的培养通常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血清 【答案】D
................................................
考点:本题考查体外受精及胚胎的早期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试管动物的培育离不开核移植技术 B. 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C. 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遗传特性相同的后代
D. 利用某一胚胎的干细胞进行多组核移植,理论上产生子代的雌雄个体的比例为1:1 【答案】C
【解析】胚胎移植技术是胚胎工程的基础,试管动物的培育离不开胚胎移植技术,A项错误;一般地说,受精卵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B项错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遗传特性相同的后代,C项正确;利用某一胚胎的干细胞进行多组核移植,其基因
4
型已经固定,理论上产生子代全雄或全雌,D项错误。
【点睛】易混提示:核移植技术是细胞工程的范畴,常用于动物克隆,而试管动物的培育是胚胎工程的内容,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手段。 12. 下列说法符合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的是
A. 供受体的发情时间要一致,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 B. 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 C. 受体子宫与外来胚胎发生排斥反应,是胚胎移植过程需要重点克服的难题 D. 胚胎移植产下的个体在质基因控制的性状上与受体母亲相似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供体与受体相同的生理变化,为供体的胚胎植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A正确;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不需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B错误;子宫不对外来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C错误;胚胎遗传性状不受受体基因的任何影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 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 ①转基因 ②核移植 ③体外受精 ④体细胞克隆 ⑤胚胎移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⑤ D. ③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试管动物技术涉及到的技术有体外受精、体外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试管动物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 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B. 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 C. 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
5
D. 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答案】A
【解析】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A正确;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成熟的卵母细胞和精子在受精溶液中发生受精作用,B错误;丙过程在早期胚胎培养液中进行,而乙过程则在受精溶液中进行,C错误;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健康的代孕母羊子宫内既可,无须保持性状一致,D错误。 【考点定位】胚胎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名师点睛】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的异同
(1)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性状不同:前者由父本和母本共同决定,后者一般与核供体相同。 (2)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不同:前者是有性生殖,后者是无性生殖。
(3)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产生过程不同:前者经过了体外受精过程,后者经过了核移植过程。
(4)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细胞核遗传物质来源不同:前者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于母本和父本两个个体,后者细胞核遗传物质仅来自一个个体。
(5)获得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相同之处:二者都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环节。 15.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 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 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进入卵子 D. 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受精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6. 关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合子形成后立即进入子宫内进行有丝分裂
6
D. 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答案】A
【解析】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A正确;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成熟的卵母细胞和精子在受精溶液中发生受精作用,B错误;丙过程在早期胚胎培养液中进行,而乙过程则在受精溶液中进行,C错误;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健康的代孕母羊子宫内既可,无须保持性状一致,D错误。 【考点定位】胚胎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名师点睛】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的异同
(1)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性状不同:前者由父本和母本共同决定,后者一般与核供体相同。 (2)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不同:前者是有性生殖,后者是无性生殖。
(3)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产生过程不同:前者经过了体外受精过程,后者经过了核移植过程。
(4)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细胞核遗传物质来源不同:前者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于母本和父本两个个体,后者细胞核遗传物质仅来自一个个体。
(5)获得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相同之处:二者都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环节。 15.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 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 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进入卵子 D. 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受精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6. 关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合子形成后立即进入子宫内进行有丝分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