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重庆市江津八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水变成水蒸气 C.矿石粉碎 D.蜡烛熔化 2.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 A. B. C. D.
3.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豆浆 B.酱油 C.食醋 D.蒸馏水
4.以下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5.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的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 ) A.+5 B.+3 C.+1 D.﹣3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少量液体 C. 加热液体 D. 称取氯化钠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8.“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则铀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235 B.143 C.92 D.327
9.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伸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0.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烟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1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6” B.元素名称为“硫”
1
C.元素符号为“S” D.核电荷数为“32.06”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主要实验步骤有:①加热,②向试管中装药品,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④⑥⑤ B.③②④①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③②①④⑤⑥
14.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0 mL B.小于10 mL C.等于10 mL D.无法确定
15.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0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2:3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1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性质不发生改变 B.能使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C.同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D.任何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1分)
17.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完成下列空格: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4个硫原子______;②3个铝离子______;③五氧化二磷______
④单质镁______;⑤6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18.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 (3)钠原子和氯原子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质子数②电子数③电子层数④最外层电子数.
19.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B中的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 (2)写出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3)仔细观察图中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
20.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电解水______.
21.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源,人们要有关心水、爱护水、节约水的意识.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2)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再用如图过滤液体,指出如图中任意两处错误.______,______. ②最后进行蒸馏,所得蒸馏水是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可以用______来鉴别.
2
22.N2O和NO2是氮的氧化物家庭中的两名成员.
(1)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NO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常温下,N2O是无色气体,NO2是红棕色气体,以上描述了两种物质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两个小题,共13分)
23.为了制取氧气,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仪器装置. 【药品】①二氧化锰②氯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④高锰酸钾 【装置】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C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试写出验满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结论)_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的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如果用G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进入.
24.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多一滴水,就可能多一条生命.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水的组成,请回答:
(1)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___, (2)实验后小明得出了多条结论,请你说出一条______.
(3)已知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强于氢气,那么,在a、b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的测得结果比理论值会偏______(填“小”或“大”)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3分)
25.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大地震.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其中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
(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亚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多少克亚氯酸钠中含有71克氯元素?
3
2015-2016学年重庆市江津八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水变成水蒸气 C.矿石粉碎 D.蜡烛熔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 A. B. C. D.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约占),氧气占21%(约占). 故选A.
【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空气的组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
3.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豆浆 B.酱油 C.食醋 D.蒸馏水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解答】解:A、豆浆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酱油中含有水、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D.
【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
4.以下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4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即原子核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远远大于电子的质量,要注意理解.
5.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的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 ) A.+5 B.+3 C.+1 D.﹣3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题意,C的化合价为+4,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少量液体 C. 加热液体 D. 称取氯化钠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分析】A.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瓶塞要倒放;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
【解答】解:A.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故A正确;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瓶塞要倒放,故B不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不正确; D.使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要左物右码,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四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掌握相应的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5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考点】水的组成;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A、根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分析判断; B、根据水污染的途径考虑;
C、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解答; D、根据水的构成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说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故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没有氢分子,故错误. 答案:D.
【点评】要知道物质的构成相关知识,分子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还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
8.“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则铀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235 B.143 C.92 D.327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计算即可.
【解答】解: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可知:铀的核内质子数为9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可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38﹣92=146,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熟悉原子的结构中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9.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伸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都为无色气体;故A不适合;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伸入二氧化碳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故B适合;
C、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此法不可取.故C不适合;
D、二氧化碳加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和空气加入澄清石灰水都无明显现象.故D不适合; 故选B
6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考点】水的组成;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A、根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分析判断; B、根据水污染的途径考虑;
C、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解答; D、根据水的构成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说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故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没有氢分子,故错误. 答案:D.
【点评】要知道物质的构成相关知识,分子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还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
8.“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则铀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235 B.143 C.92 D.327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计算即可.
【解答】解: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可知:铀的核内质子数为9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可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38﹣92=146,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熟悉原子的结构中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9.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伸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都为无色气体;故A不适合;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伸入二氧化碳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故B适合;
C、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此法不可取.故C不适合;
D、二氧化碳加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和空气加入澄清石灰水都无明显现象.故D不适合; 故选B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