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25-04-30

【中考试题】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自然及生活中许多光现象都是由于光不同的传播特点而形成。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的倒影B.阳光下的影子 C.水面“折断”的笔 D.放大镜中的景物 2.(3分)人们应用不同的简单机械来辅助工作,正常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说法正确的是( )

A.筷子可以省距离 B.所有剪刀都一定省力 C.定滑轮可以省力 D.撬棒越短一定越省力

3.(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实验装置的一部分,置于水平桌面的小磁针上方有一根与之平行的直导线。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首次通过本实验揭开电与磁关系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当直导线通电时,小磁针会离开支架悬浮起来 C.小磁针用于检验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D.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N极的指向不变

4.(3分)灯泡L与定值电阻R的I﹣U图象如图所示。若将L与R串联在8V的电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的电阻是10Ω B.灯泡两端的电压是8V C.电路中的电流是1.5A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4W

5.(3分)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ν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

第1页(共19页)

析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 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νA>νB>νC D.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

6.(3分)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甲固定于水平绝缘支架上,另一带正电的小球乙从甲正上方A点由静止释放(图中虚线表示两球球心的连线)。已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它们之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若乙运动至B点时,所受重力恰好等于甲对它的排斥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对小球乙下落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到达B点前增加的动能等于减小的重力势能 B.到达B点后它能保持平衡状态

C.从A到B的过程中,它始终受到平衡力作用 D.从A点到B点,重力做的功比排斥力的功多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7.(2分)水不同状态的循环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生机,雪花就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之一,它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冰晶。

8.(2分)一种被称为“笑气”的成瘾性麻醉气体(N2O)已开始毒害青少年,不法分子利用气体分子在不断 的特点,使人不知不觉中毒上瘾。长期吸食“笑气”会导致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瘫痪。同学们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9.(4分)用手机通话和面对面说话,都是信息交流方式,传递信息时前者主要靠电磁波,后者主要靠声波。从传递能量的形式看,电磁波传递的是 能,声波传递的是 能。

10.(4分)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与水平面上的木块相连。推动木块压缩弹簧,其左端至A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5J;松手后,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复运动若干次后静止,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J,则木块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 J.整个运动过程中木块速度最大时其左端可能位于 (选填:“B“、“C”或“D”)点。

第2页(共19页)

11.(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移动滑片P至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示数为1V.若I1:I2=4:3,前后两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2:3,则电源电压为 V。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2.(3分)一种名为“Line﹣X”的新型涂料能让物体表面变得“韧性十足”,将普通西瓜从高处扔下会摔碎,而涂有涂料的西瓜扔下后却完好无损。展望未来,请你列举两个“Line﹣x”涂料发挥实际作用的设想。

13.(3分)小明在空玻璃杯中盛满开水,将水倒掉后,杯中有很多水蒸气。迅速将杯口倒扣在一个气球上,一段时间后慢慢拿起杯子,发现气球被杯子紧紧地“吸住”(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气球被杯子“吸住”的原因。

14.(3分)“怀丙捞铁牛”的故事中,为了捞起陷入河底淤泥中的铁牛,怀丙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根粗木头固定在两只装满泥沙的船之间,再用粗铁链分别套在木头和铁牛上且使铁链绷直。逐渐抛卸出船上的泥沙,铁牛被铁链从淤泥中拔出。请你分析说明抛沙后铁牛能被拔出的原因。(不考虑水的流动,泥沙对水密度的影响)

四、作图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5.(2分)如图所示,是一个未完成连接的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

第3页(共19页)

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L1与L2并联,开关S控制两盏灯,导线不能交叉。

16.(2分)如图所示是氦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其核外有两个电子绕核旋转,请你在图中用“⊕”表示质子,根据电子数在相应位置画出数量对应的质子。

17.(2分)如图所示,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平板小车右端放置一小木块,当使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滑出小车。请你作出:(1)木块滑出小车前受重力的示意图:(2)木块从离开小车到落地这一过程的运动轨迹。

18.(2分)如图所示为俯视图: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在同一直线上相距较远地放置两个条形磁铁A、B.现在A上施加水平力F使其沿直线向磁铁B运动,假设当A运动一段时间后,两磁铁间才出现吸引力,直至它们吸在一起后共同向右运动一段时间。若整个过程保持A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画出在上述过程中,作用于磁铁A上的力F其大小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只需画出一种可能的情况)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19.(9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到了如下器材:白纸、玻璃板、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一枚细针。 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如图甲所示将白纸铺于水平桌面上,再把玻璃板竖直置于白纸上,即保证

第4页(共19页)

玻璃板与白纸是相互 的,并在白纸上记录下玻璃板所在位置。

(2)将物块a竖直置于玻璃板前的白纸上,记录下物块底部所在的位置CD,如图乙所示。此时,在一定光线条件下,便可透过 观察到物块a正立的像,接下来,小明将物块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 。

(3)小明记录下物块b底部所在的位置CˊDˊ,取出白纸并沿玻璃板底部所在的直线对折后,用一枚细针沿线段CD扎数个眼,打开白纸,发现线段CˊDˊ上也布满了针眼。结合步骤(2)的结论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 关系。

(4)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以乙图的视角来看,小明将物块a绕C点顺时针旋转至乙图虚线所示的位置后,为了再次确定像的位置,物块b应绕Cˊ点 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记录下位置。

20.(9分)实验小组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后,得到“电源两端电压总大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结论,这与之前“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猜想不符。老师引导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了深入探究:

(1)测量电源及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接在CD两点,是为了测量灯泡 的电压,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V。

(2)测量电路中导线的电压。测出导线BC间的电压大约为0.05V,由此得知导线分压可能是造成结论与猜想不符的原因。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应选择较 (选填:“粗”或“细”)的导线,原因是 。

(3)完成以上步骤后,他们准备测量开关两端的电压,你认为这一步骤是否有必要,理由是 。

第5页(共19页)

21.(9分)如图甲所示,是科技迷小明制作的“真空炮”模型:在一根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弹丸;管口两端各有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靠近管口右端连接一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管右端射出。

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弹丸的形状有关 B:与弹丸的直径有关 C: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 小明在塑料管壁两侧安装了多套光电传感计时器,用于测量弹丸在管中不同位置的运动速度。

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抽出挡板1时,弹丸受到的动力来自于其两端气体的 。

(2)探究猜想A时,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分别用球形与弹头形弹丸进行实验,测得弹丸速度大小随运动位置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出口速度较大的是 弹丸。

(3)探究猜想B时,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弹头形弹丸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直径越小的弹丸,出口速度越小。你认为直径小的弹丸出口速度小的原因可能是 。

第6页(共19页)

21.(9分)如图甲所示,是科技迷小明制作的“真空炮”模型:在一根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弹丸;管口两端各有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靠近管口右端连接一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管右端射出。

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弹丸的形状有关 B:与弹丸的直径有关 C: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 小明在塑料管壁两侧安装了多套光电传感计时器,用于测量弹丸在管中不同位置的运动速度。

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抽出挡板1时,弹丸受到的动力来自于其两端气体的 。

(2)探究猜想A时,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分别用球形与弹头形弹丸进行实验,测得弹丸速度大小随运动位置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出口速度较大的是 弹丸。

(3)探究猜想B时,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弹头形弹丸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直径越小的弹丸,出口速度越小。你认为直径小的弹丸出口速度小的原因可能是 。

第6页(共19页)


【中考试题】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汇龙中心敬老院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