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高一年级化学科试卷上学期期中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a:23 Mg:24 Al:27 Cl:35.5 He:4 Ba:137
P:31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学院将化学诺贝尔奖颁给哈佛大学的利伯以及钱学森的堂侄、加州圣迭戈
大学任教的钱永健。前者致力研究纳米金属线和纳米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分散系的胶体粒子直径一般都大于100nm
B、用特殊方法把金属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即可制得纳米材料
C、区别溶液和胶体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外观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到饱和的NaOH溶液中就可以得到Fe(OH3胶体 2、区别强弱电解质的标准是 A.导电能力 B.溶解度 C.物质的质量
D.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还原剂是一种能够得到电子的物质 C.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上层液体将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称量时,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
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 C.NaOH 的摩尔质量是40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6、下列几种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时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一氧化碳 B.氯化氢
C.二氧化碳 D、氢气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64g
D.标准状况下,0.5molH2和0.5molO2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约为22.4L 8、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 H2O B.Fe+2FeCl3=3FeCl2
C.2Na + 2H2O == 2NaOH + H2↑ D.CO2 + CaO=CaCO3
9、现有三组溶液:①色拉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
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10、电解质发生电离时一定相等的是 A.阴、阳离子数
B.阳离子、阴离子的质量 C.正电荷、负电荷总数
D.每个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1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 氯化镁固体 B. 氯化钠溶液 C. 氨气
D. 熔融氢氧化钾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氧化性一定强 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D.氧化剂与还原剂在一起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3、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 A C.通常状况下,1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 A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1 L 1 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1 B.制成0.5 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0.5 L 2 mol·L-1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个
D.10 g 98%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0 mL 18.4 mol·L-1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15、关于a g氢气和b g氦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氢气与氦气的体积比为a∶2b
B.同温、同压下,若a=b,则氢气和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体积相同时,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氦气的质量
D.在相同的温度下,若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其体积也相等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低的是 A.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B.定容时,平视观察到液面高点和刻度线相平即停止加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凹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17、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该农药中的硫酸铜反应,在该反应中铁做
A.氧化剂 B.还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