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金融危机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作者:吴菁菁 张倬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11期
摘 要:会计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通过高质量的会计工作,企业的资本运行会更加的稳健,在市场中的运行风险也会得到一定的降低,所以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会计工作一直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点。从具体作用上来看,会计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提升资本运作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做到资本投入的优化,有效的减少浪费,所以说会计工作是企业成本控制和安全提升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正在不断的加深,而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周期性的金融危机,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市场开放水平越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会越明显。所以积极的对金融危机中的会计工作进行研究,可以深入的发现会计工作的不足,也可以从会计措施中找到有效的减少或者规避金融危机的办法。本文就金融危机中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目的是要强化会计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关键词:金融危机 会计问题 研究
高质量的会计工作可以有效的规避金融风险,从而提高企业发展的安全性。但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会计工作的客观基础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会计工作中也会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问题。强化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金融危机中的经济走向,从而为更好的做出金融政策打下基础。从2008年美国次信贷危机发生以来,国际金融的振荡至今未能恢复,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进行会计问题的积极分析,无论是对于企事业的更好发展,还是对于国民经济的安全保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中的会计问题
1.在金融危机中是否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金融资产的计价。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金融情况会发生严重的混乱,而一贯坚持的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便会失去其平衡性。这时候,是否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资产的计价便成为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就目前的研究来看,部分人仍然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因为这是市场公平化发展的保障。但是也有人认为需要打破这种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因为公允价值已经失去的其物质基础,所以其标准的衡量作用不复存在。因为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中,经济也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
2.对于市场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是否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在金融危机中,会计问题的另一个焦点便是对于市场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是否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其实,从会计实务的目标来看,公允价值的计价主要解决的是市场流通中的金融资产,但是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原本活跃性较高的流通产品会出现流动性的降低甚至停滞,而部分流动性较差的产品则会进入流动的频繁期。这种情况的出现造成了对流动性资产的界定困难,所以是否要按照公允价值对流动性不强或者不流动的金融资产进行计价便成为了一个争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