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校园无线信号场强特性分析实验报告

2025-04-29

校园内无线信号场强

北Beijing特性研究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日期:

京邮电大学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的测试方法 2. 研究校园内各种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

3. 掌握在室内环境下场强的正确测试方法,理解建筑物穿透损耗的概念 4. 通过实地测量,分析建筑物穿透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5. 研究建筑物穿透损耗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无线通信系统有发射机、发射天线、无线信道、接收机、接收天线所组成。对于接收者,只有处在发射信号的覆盖区域内,才能保证接收机正常接收信号,此时,电波场强大于等于接收机的灵敏度。因此,基站的覆盖区的大小,是无限工程师所关心的。决定覆盖区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发射功率、馈线及接头损耗、天线增益、天线架设高度、路径损耗、衰落、接收机高度、人体效应、接收机灵敏度、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同波、同频干扰。

无线信道 发射接收发射机 接收机

2.1大尺度路径损耗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路径损耗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用于测量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信号的平均衰落,即定义为有效发射功率和平均接收功率之间的(dB)差值,根据理论和测试的传播模型,无论室内还是室外信道,平均接收信号功率随距离对数衰减,这种模型已被广泛使用。对于任意的传播距离,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表示为:

PL(d)dBn依赖于具体的传输环境) [?]PLd(10dlgdo( /o?)n ()即平均接收功率为:

Pr(d)[dBm]?Pt[dBm]?PL(d0)?10nlg(d/d0)?Pr(d0)[dBm]?10nlg(d/d0)其中,n为路径损耗指数,表明路径损耗随距离增长的速度;d0为近地参考距离;d为

发射机与接收机(T-R)之间的距离。公式中的横岗表示给定值d的所有可能路径损耗的综合平均。坐标为对数—对数时,平均路径损耗或平均接收功率可表示为斜率10ndB/10倍程的直线。n值依赖于特定的传播环境。例如在自由空间,n为2,当有阻挡物时,n比2大。

决定路径损耗大小的首要因素是距离,此外,它还与接收点的电波传播条件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引进路径损耗中值的概念。中值是使实测数据中一半大于它而另一半小于它的一个数值(对于正态分布中值就是均值)。人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归纳总结出各种电波传输模型。下边介绍几种常用的描述大尺度衰落的模型。

2.2 常用的电波传播模型 2.2.1自由空间模型

自由空间模型假定发射天线和接收台都处在自由空间。我们所说的自由空间一是指真空,二是指发射天线与接收台之间不存在任何可能影响电波传播的物体,电波是以直射线的方式到达移动台的。

自由空间模型计算路径损耗的公式是:

Lp?10lg?Pt/Pr??32.4?20lgd?20lgf

其中Lp是以dB为单位的路径损耗,d是以公里为单位的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距离,f是以MHz为单位的移动工作频点或工作频段的频率。

空气的特性近似为真空,因此当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距离地面都比较高时,可以近似使用自由空间模型来估计路径损耗。

2.2.2布灵顿模型

布灵顿模型假设发射天线和移动台之间是理想平面大地,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d远大于发射天线的高度ht或移动台的高度hr。

布灵顿模型的出发角度是接收信号来自于电波的直射和一次反射,也被叫做“平面大地模型”。

该模型的路径损耗公式为:

Lp?120?40lgd?20lght?20lghr

单位: d(km) ht(m)hr(m)Lp(dB)

系统设计时一般把接收机高度按典型值hr=1.5m处理,这时的路径损耗计算公式为: Lp?116.5?40lgd?20lght

按自由空间模型计算时,距离增加一倍时对应的路径损耗增加6dB,按布灵顿模型计算时,距离增加一倍时对应的路径损耗要增加12dB。

2.2.3 EgLi模型

前述的2个模型都是基于理论计算分析得出的计算公式。EgLi模型则是从大量实测结果中归纳出来的中值预测模型,属于经验模型。

其路径损耗公式为:

Lp?88?40lg( d)?20lg(ht)?20lg(hr)?20lg(f)?G单位: d(km) ht(m) hr(m) f(MHz)G(dB) Lp(dB) 其中G是地下修复因子,G反映了地形因素对路径损耗的影响。EgLi模型认为路径损耗同接收点的地形起伏程度?h有关,地形起伏越大,则路径损耗也越大。当?h用米来测量时,可按下式近似的估计地形的影响:

??0 ?h?15m??h?G??2.43(1?) ?h?15m 150MHz频段

15??h?2.43(1?) ?h?15m 150MHz频段?15?若将移动台的典型高度值hr=1.5m,代入EgLi模型则有:

Lp?84.5?40lgd?20lght?20lgf?G

2.2.4 Hata-Okumura模型

该模型也是依据实测数据建立的模型,属于经验模型。当hr=1.5m时,按此模型计算的路径损耗为:

市区: Lp1?69.55?26.2lgf?13.82lght?(44.9?6.55lght)lgd 开阔地: Lp2?Lp1?4.78(lgf)2?18.33lgf?40.94 单位: d(km) ht(m)f(MHz)Lp(dB)

一般情况下,开阔地的路径损耗要比市区小。

2.3阴影衰落

在无线信道里,造成慢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对电波的遮挡。在测量过程中,不同测量位置遇到的建筑物遮挡情况不同,因此接收功率不同,这样就会观察到衰落现象,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衰落也叫“阴影衰落”或“阴影效应”。在阴影衰落的情况下,

移动台被建筑物遮挡,它收到的信号是各种绕射、反射、散射波的合成。所以,在距基站距离相同的地方,由于阴影效应的不同,它们收到的信号功率有可能相差很大,理论和测试表明,对任意的d值,特定位置的接收功率为随机对数正态分布即:

Pr(d)[dBm]?Pr(d)[dBm]?X??Pr(do)[dBm]?10nlog(d/do)?X?

其中,X?为均值为0的高斯分布随机变量,单位为dB,标准差为?,单位也是dB。 对数正态分布描述了在传播路径上,具有相同T-R距离时,不同的随机阴影效应。这样利用高斯分布可以方便地分析阴影的随机效应。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

f(x)?12??2e?(x?m)22?2

应用于阴影衰落时,上式的x表示某一次测量得到的接收功率,m表示以dB表示的接收功率的均值或中值,?表示接收功率的标准差,单位为dB。阴影衰落的标准差同地形、建筑物类型、建筑物密度有关,在市区的150MHz频段其典型值是5dB.

除了阴影衰落外,大气变化也会导致慢衰落。比如一天中的白天、夜晚,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天晴时、下雨时,即使在同一地点上,也会观察到路径损耗的变化。但在测量的无线信道中,大气变化造成的影响要比阴影效应小的多。下表列出了阴影衰落分布的标准差,其中的?s(dB)是阴影效应的标准差。

表1 阴影衰落分布的标准差 频率(MHZ) 准平坦地形 城市 150 450 900 3.5~5.5 6 6.5 郊区 4~7 7.5 8 50 9 11 14 ?s(dB) 不规则地形?h(米) 150 11 15 18 300 13 18 21 2.4建筑物的穿透损耗

建筑物的穿透损耗的大小对于研究室内无线信道具有重要意义。穿透损耗也称为大楼效应,一般是指建筑物一楼内的中值电场强度和室外附近街道上中值电场强度dB之差。

发射机位于室外,接收机位于室内,电波从室外进入室内,产生建筑物的穿透损耗,由于建筑物存在屏蔽和吸收作用,室内场强一定小于室外的场强,造成传输损耗。室外至室内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定义为:室外测量的信号平均场强减去在同一位置室内测量的信号平均场强。用公式表示为:

1?P?N?i?1PiN(outside)1?M?j?1PjM(inside)


北邮校园无线信号场强特性分析实验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