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题精练(2) 化学试题
(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其中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A.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位素 B.比黄金还贵的18O2和普通的16O2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常温常压下,0.1mol D216O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为NA
222D.对人体有害的氡的放射性同位素86Rn,其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36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B.O2―半径比F―的小 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 D.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3.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XY2型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可溶于强碱溶液 4.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非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B.短周期元素中,元素符号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的元素共有7种 C.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D. 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5.下列对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都叫气态氢化物 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⑤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ROb)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⑥除惰性元素外,周期表中共有16种非金属元素 A.②⑤④ B.①③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6.X、Y、Z分别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M、N、R是常
见的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具有高熔点,而且有如下反应(条件未标出,方程未配平): ⑴X + Z → N; ⑵M+X → N; ⑶ M+Y→ R+X 。 若X是非金属,则组成Y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ⅣA族 B.第二周期ⅥA族 C.第三周期ⅡA族 D.第三周期ⅣA族 7.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A.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 = –57.3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C.由C(石墨)→C(金刚石);△H = +73 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
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 = –285.8kJ/mol 8.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 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C. 图③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的ΔH大于0 D. 图④装置可以用来除去SO2中的HCl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pH=1的溶液中,Cu2+、Fe2+、NO3-和SO42-能大量共存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Cl- + 2H+ = H2↑+ Cl2↑
-+
C.镁铝合金被碱液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Mg — 2e = Mg2
-
D.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SO42时,应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10. 下列与氯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35Cl与37Cl间的相互转化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1mol电子
11.用下图Ⅰ所示装置通电10分钟后,去掉直流电源,连接成图Ⅱ所示装置,可观察到U
形管左端铁电极表面析出白色胶状物质,U形管右端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装置Ⅰ中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多
--
B.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
+-
C.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D.装置Ⅰ通电10分钟后铁电极周围溶液pH降低
1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两极产生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 13.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14. 利用右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
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若X为碳棒,Y为饱和NaOH溶液,开关K置于N处,
保持温度不变,则溶液的pH保持不变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
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
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15.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
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
充电 放电 3Zn(OH)2+2Fe(OH)3
+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
---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5OH-3e=FeO42+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相邻两个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为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类 B.短周期元素中同主族元素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Y的2倍 C.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36种元素
17.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有色物质(其组成的元素均属短周期元素),摩尔质量
依次增大,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或Y均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B.1molY或Z与足量水完全反应时,均转移1mol电子 C.Z为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共价键,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D.X和Y均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B.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但低
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会给生物造成伤害 C.2011年5月份起,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 、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
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D.地沟油由于混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杂质而不能食用,可加工制成生物柴油,生物柴
油的成分与从石油中提取的柴油成分不同
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分子式为 C32H16N8Co)恢复了磁性。已知该物质主要用于有机反应中的催化剂以及光电子等高新技
术领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B.该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此项工作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D.此项研究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
3.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 要使溶
液中 +
c(H)/c(CH3COOH)比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CH3COONH4固体 B.降低温度 C.加少量NaCl固体 D.升高温度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 B.1mol C5H1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6NA
C.1L 0.5mol/L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小于0.5mol D.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b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bNA
44 5.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B.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SO42-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
较纯净的FeCl3溶液
6.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
热 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Na)>r(Al)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 C.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D.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7.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
向
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
-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 e 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8.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
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 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与SO2反应,当n(NaOH):n(SO2)=4:3时,
4OH- + 3SO2 = SO32-+ 2HSO3- + H2O B.CuCl2溶液与Na2S溶液2:1反应,
-
Cu2++ S2-= CuS↓ C.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
2Fe2+ + 4Br- +3Cl2 = 2 Fe3+ + 2Br2 + 6Cl-
D. 1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3+2AlO?2+5H=Al?OH?3?+Al+H2O
10.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 mL浓度为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
B.n(Na)∶n(Cl) 可能为7∶3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 ? n ? 0.25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11.25℃时,Kw =1.0×1014;100℃时,Kw =5.5×1013。对有关溶液pH说法正确的是
A.100℃时,pH=12的NaOH(aq)和pH=2的H2SO4(aq)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B.25℃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aq)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C.100℃时,0.2 mol/L Ba(OH)2(aq)和0.2 mol/L HCl(aq)等体积混合,所得
溶液的pH=7
D.25℃时,0.2 mol/L NaOH(aq)与0.2 mol/L CH3COOH(aq)恰好中和,所得溶
液的pH=7
12.室温时,向10mL的醋酸稀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稀溶液至过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B.当溶液呈中性时,反应恰好完全 C.当反应恰好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10mL D.当溶液呈碱性时,其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c(Na+)>c(OH-)>c(Ac-)>c
(H+)
13.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PCl5(g) PCl3
(g)+Cl2(g)经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0 n(PCl3)/ 0
mol
50 0.16 150 250 350 0.19 0.20 0.20
-
-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 mol·L1·s1
-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Cl2,达
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和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
的转化率小于80%
14、在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能体现出直观形象、简明易记的特点。下列用数轴表示正确
的是
A.平衡常数与转化率关系: B.Cl2与CH4取代反应后的产物: C.25℃时,不同pH值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D.AlCl3 和NaOH反应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沸点却依次升高 B.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
离子化合物 C. 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是1:2且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D.NCl3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16.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2份,1份加适量水,另1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的适
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稀溶液中体积
变化
忽略不计)
A.9 B.10 C.11 D.12 1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T1>T2,SO2与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B.图乙表示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1 CH3COOH溶液
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丙表示Zn-Cu原电池反应过程中的电流强度的变化,T时可能加入了H2O2
-
D.图丁表示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体后,溶液中c(CO32)的浓度变
化
18.A、B、C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D、E、F是常
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E中一定都含有A的元素 B.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 C.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 D.若A是非金属,则B一定为金属
19.向足量H2SO4溶液中加入100mL 0.4 mol·L—1 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kJ。
如果向足量Ba(OH)4 mol·L—1 HCl溶液时,放出的热量为2.2kJ。2溶液中加入100mL 0.
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Ba2+(aq)+SO42—(aq)=BaSO4(s) △H=-18kJ·mol—1 B.Ba2+(aq)+SO42—(aq)=BaSO4(s) △H=-2.92kJ·mol—1 C.Ba2+(aq)+SO42—(aq)=BaSO4(s) △H=-0.72kJ·mol—1 D.Ba2+(aq)+SO42—(aq)=BaSO4(s) △H=-73kJ·mol—1
20.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
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00 mL 2.0mol?L-1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
测得
溶液的C(OH—)=1mol/L
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0 mL 4.0 mol?L-1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
后所得
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C(H+)=0.1mol/L则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标
准状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