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140道判断题(附答案)

2025-04-30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Y 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N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N

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N 1.对不按时入学或流失的适龄儿童,应当对他们本人进行处罚。( )

2.学校对故意损害公物的学生,可以责令照价赔偿,并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 )

3.在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时,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应当由学校确定。( )

4.我们应当坚持“学科中心”或“学术中心”的教材观。 ( )

5.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 )

6.网络上可以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

7.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

8.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间有绝对的界限。 ( )

9.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 ( ) 1、×N 2、×N 3、× N4、× N5、× N6、× N7、√Y8、× N9、√ Y10、√Y11、√ Y

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Y√)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Y) 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Y) 4.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N)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

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Y)

6.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N) 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Y)

8.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N)

9.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Y)

10.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展学习。(y)

一、判断题

1、Y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 )

2、N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 )

3、Y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 )

4、Y《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5、Y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 )

6、N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 )

7、N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 )

8、Y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 )

9、Y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 )

10、Y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 )

11、Y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

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 )

12、Y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 )

13、N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 ) 14、N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 ) 15、Y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 )

16、N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 )

17、N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 )

18、N《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 )

19、Y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 )

20、Y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 )

21、Y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 ) 22、N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 )

23、Y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 )

24、Y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主要的意图在于,试图在儿童的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所代表的人类种族经验或逻辑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明显的脱节问题。( ? ) 25、Y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 )

26、Y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 ) 27、N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 ) 28、Y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 )

29、Y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辅助的行为方式。( ? )

30、N通俗地讲,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的活动。( ? ) 31、N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 ) 32、N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 )

33、Y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 )

34、N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切忌让他们参加有报酬的劳动。( ? )

35、Y教育评价主要是一种用来评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质量高低的工具与手段。( ? )

36、Y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也

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范围。( ? )

37、Y深入实际、了解学生,是教师写好学生操行评定的基本前提。( ? )

38、N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 )

39、Y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 ) 40、Y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 )

1、Y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N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所以“组织者”一定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 3、N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4、Y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

5、N发现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 1、N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N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N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N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Y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Y )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N )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Y )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N )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N )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N )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N )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Y )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Y )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Y )

1、Y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3、Y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N


中学教育学140道判断题(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全带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