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的热状况教学设计

2025-04-26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教材:《地理·必修一》(中国地图出版社) 课时:一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教材相应内容,完成本课学案。 二、教学课题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为新课标要求的学习目标。本课重在运用图表,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是学生理解受热过程的两个重要知识点。与之有关的非主干知识如塑料大棚原理,温室效应作为案例依据时间和学生素质灵活安排。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大气的一些基本状态与原理,这一课时内容的理解是后面学习大气运动的基础,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掌握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运用大气热力性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把握住展示地理现象—揭示规律—总结理论的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2、以问题探究的形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逐步的展开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全球变暖是最紧迫的大气环境问题,树立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教学难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 四、教学方法 教法:比较法、启发互动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分析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 我们首先浏览一下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以达到目标。

【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月球的真实面貌。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月球是没有大气层的。白天,其表面温度可达127℃,夜晚则骤然降至-183℃。昼夜温差高达300多度。这是为什么呢?有大气的地球和没大气的月球有没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来解答疑惑。

【板书】 大气的受热过程

【温故知新】 回顾太阳辐射及其波长的有关知识

【过渡】表面来看,太阳辐射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先到达大气上界,然后到达地表,那么,太阳辐射是不是先给大气加热增温,然后给地面加热呢?其实不

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说说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哪几个环节?

【学生回答】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气削弱部分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到达地表,部分被吸收。

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再把热量传给大气。

【分析】思考回答:太阳辐射通过哪些方式被削弱了? 这些削弱方式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 。

展示课件并指导学生读图,理解削弱作用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

想一想:下列现象与大气的什么作用有关。 1、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2、朝霞和晚霞为什么呈现红色或橙色。 3夏天有云的白天不会太热。

结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容易散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

【问题扩展】 展示图片并思考:外太空为什么看起来是黑暗的? 结论: 太空中没有空气和尘埃,真空无反射、散射作用。 【探究一】讨论太阳辐射在地面的分布是否均匀?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并归纳:地面上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太阳高度角,大气状况,地面状况等因素会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

【小结与过渡】总的说来,通过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三种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了一部分。 那么,大气除了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外,还有没有别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展示课件】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教师指导读图并讲解其过程,强调大气逆辐射的重要作用。

【探究二】1、保温作用的强弱与天气状况有关吗? 2、保温作用的强弱与人类活动有关吗?

3、假如地球没有大气,地面温度将会是怎样变化?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晚秋和寒冬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天气的早晨? 2、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归纳:1、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随之降低, 形成霜冻。

2、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夜晚温度不会太低,所以可防御霜冻。

【过渡】人造烟雾会污染大气吗?地球上60多亿人的活动又会对大气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指出气候变暖是最紧迫的大气环境问题,我们要提倡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

【前后呼应】解决开篇问题――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过渡】 有大气的地球——大气热状况的意义

【本课小结】用图表的形式归纳太阳辐射在地面,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过程 【板书设计】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二、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 【课堂练习】

【课外作业】1、查阅资料了解太平洋国家图瓦卢近年来以及未来的变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种状况人类应该怎么做?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地球上大气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示意图。 六、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课堂互动比较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地理原理,大部分学生能活跃的参与讨论,思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地理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不足之处:课堂节奏把握的不是很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能力不同,所以课堂上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需要教师更加灵活的处理。由于本课图表较多,有时会一带而过,但是学生又没有理解到。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追求教学进度而让学生吃“夹生饭”。


2.1大气的热状况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阶段检测试题(二)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