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案

2025-04-27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案——尊师礼仪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 二、教学内容

1、见老师主动问好,少先队员敬队礼,分别时说“老师再见”。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要主动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

4、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5、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6、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 时完成 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7、服 从 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8、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9、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三、知识连接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毛泽东尊师:

毛泽东八岁进家乡一个私塾念书,拜毛禹珠为师,一直读到十三岁。后来,谈起少年时的情形,他还特别感谢 毛禹珠 先生对他进行的启蒙教育。1965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了三十二年的故乡,他请来了韶山的老人们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给 毛禹珠 老师敬酒,老人感激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却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行走礼仪

教学目标:

1.知道行走礼仪。

2.愿意学习并使用这些礼仪。 3.以正确行走礼仪为荣。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假日旅游礼仪。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小朋友们,礼仪是现代人的交往的根本,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正确的礼仪展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我们都知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走路还有许多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同学们,我们今天就跟着礼仪小使者出发,去看看行走还有哪些礼仪要注意!

板书:行走礼仪

二、 出示课件,感知行走礼仪。 1、 行走姿势

今天我们请一位小朋友在我们面前走一走。

(甲同学走完)我们再看一看小明的走路方式,我们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学生: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学生: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

学生: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 板书:行走姿势

那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走路中,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呢?当然是和小明一样,像他这样走路,才好看呢。 2、 上下与出入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请看下面的VCR,同学们想给VCR中的小胖提出哪些意见呢? 学: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

学: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 学: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 板书:上下与出入

希望小朋友们在平时出入教室,上下楼梯等也能够做到以上几点,不要像小胖一样。 3、 行走问候

同学们在我们的路上,我们可能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许会碰到熟人,那你该怎么打招呼呢?

学: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

学: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那我们如果迷路了,该如何问路?

学: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

学: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

学: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 板书:行走问候 4、文明礼让

同学们那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个懂得文明礼让的好孩子,该如何做个文明礼让的文明人呢?

学 :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学 :在放学路队中,两人以上自觉成队,拒绝任何路边发放的宣传单,不买路边小摊小贩的物品。

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 板书:文明礼让 三、 总结

今天我们的礼仪小知识就学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行走中注意这方面的礼仪规范。

同学礼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同学交往的日常礼仪,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同学交往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情感与态度:文明礼仪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光靠嘴上说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得落实在行动上,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爱的新同学他就是多拉A梦,我们一起来向他打声招呼吧 2.同学们向多拉A梦打招呼

3.老师采访多拉A梦:第一次见到同学们,你对大家的印象如何? (同学们都对我说“你好”,我感觉他们真的太有礼貌,太热情了。)

4.一个“你好”就把我们彼此的心一下子拉近了,看来这礼貌用语的魅力可真不小啊! 二学习礼貌用语

1.你还知道哪些像“你好”这样富有魅力的词吗? 2.指名说说。老师板书

3. 多拉A梦班里有个叫王红的同学,最近她在和同学交往时遇到了些麻烦,你可以来帮帮她吗? 4.表演小品:

有一次美术课上王红忘带水彩笔,她看见同桌李明带了彩笔,她没和李明打招呼就拿李明的彩笔画了起来,用完后她也没和李明说声谢谢。第二天美术课,王红又忘了带彩笔,可这次李明却说什么也不肯再借给王红了。王红觉得李明很小气,真的李明小气还是王红自己的问题呢?

a看了小品你想对王红说什么? 能帮帮王红找找原因吗? b同学小组讨论

c指名回答。 5.小结

原来是王红在向别人请求帮忙时却忘了使用礼貌用语,一个不懂礼貌的人自然不会受别人的欢迎,如果王红下次在遇到困难时会使用这些礼貌词她还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吗?下面我们继续看小品 6.表演小品:

一次王红在数学课上忘了带直尺,这次她很有礼貌地向李明借,李明爽快地把直尺借给了她。

看就是这些具有魔力的礼貌词在王红需要帮助时助她一臂之力,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记在心里。 7.读礼貌用语儿歌。 三学会尊重他人

1.我们同学之间除了要做到以礼待人,还要互相尊重,特别是不能给同学起绰号。

最近,多拉A梦班里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杨立是新转来的同学,他老是戴着帽子,上课时也不摘。李刚等同学很好奇,他们打算摘下杨立的帽子,看看他头上究竟有什么秘密。这一天课间,李刚见杨立向教室走来,便赶快躲在门后。当杨立跨进教室时,李刚伸手摘下他的帽子,原来杨立的头上是一块块秃斑。“快看杨立的头!哈??哈哈哈??”这时,周围一些同学也跟着笑起来。

2.如果你是杨立,你会怎样? (四人一组讨论。) 3小结:

是啊!杨立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非常难过,伤心地哭了。正因为杨立害怕被别人取笑,所以他不但不爱说话,也很少和大家一起玩。李刚取笑杨立,使杨立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给他带来了心灵的伤害,给别人起绰号或拿别人的缺陷和短处取笑,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 那么,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平时你们曾被别人取过绰号吗?你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你想对那些给你起绰号的同学说些什么? a小组讨论 b指名说。

5.同学们刚才举了很多被别人取笑的烦恼事,如果在你身边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做? 6.小结:

首先,我们不可以给同学起绰号,拿别人的缺陷和短处来取笑。如果身边发生了取笑别人的事,我们要给予批评和制止。 四总结全文

礼貌是交往的名片,希望大家在与同学交往时能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能学会尊重对方,相信同学之间一定能像家人一样相处得融洽又温馨。

学唱《我们从小讲礼貌》

升国旗礼仪

一、教学目标

1、升旗时要求学生做到队伍整齐、安静,不说笑,不打闹。 2、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3、升旗时,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仪表要整洁大方。 4、唱国歌时声音要洪亮,态度要严肃,看清指挥,唱好节奏。 听国旗下讲话时,神情要专注,要有适时适度的鼓掌。 5、通过升国旗礼仪的教育,教育学生爱祖国,缅怀革命前辈,勤奋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能自觉做到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三、教学难点:掌握文明礼仪习惯检查标准,形成较强的自觉纪律。

四、教学准备(升旗录像、多媒体课件、国旗、旗手) 五、活动设计(重要的活动环节)(活动流程) 六、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好吗?(播放情景录象)

1、让同学们说一说,评一评:你看到了什么?解放军叔叔是怎么做的?好在哪里?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升国旗礼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升旗要注意哪些礼仪呢?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二)学习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已经参加了几次升旗仪式,谁来说说参加升旗仪式要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1、教师小结后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参加升旗仪式要做到集合时队伍整齐、安静,不说笑,不打闹。 ★按学校的要求统一穿校服,仪表要整洁大方。

★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唱国歌时声音要洪亮,态度要严肃看清指挥,唱好节奏。 ★听国旗下讲话时。神情要专注,适时适度的鼓掌。 (三)学习礼仪要求:

1 、孩子们,对照上述礼仪要求,说说你做到了哪一点?还有哪些没做好的?以后应该怎么做?

2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随机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3、老师将同学平时参加升旗仪式的情景用DV拍了下来,现在播放出来让学生自己评一评谁做得最好,好在哪里?谁做得不够好,应该怎么做?

4、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升旗仪式,比一比谁做得最好。 (四) 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升旗仪式上都要今天这样,参加升旗仪式要做到集合时队伍整齐、安静,不说笑,不打闹。升旗仪式开始时要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唱国歌时声音要洪亮,态度要严肃看清指挥,唱好节奏。听国旗下讲话时。神情要专注,适时适度的鼓掌。 (五)读一读,背一背(多媒体出示) 升国旗 ,最庄重,身肃立 ,情感浓。 少先队,是先锋,红领巾,飘前胸。 敬队礼,出威仪,唱国歌,展气势。 国旗红,先烈血,忆先驱,宜勤学。 爱中华,如母亲,永不改,报国心。 (六)故事启迪

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以后你看到国旗该怎么做? (七)拓展:除了国旗,你还知道有哪些代表着祖国?(国徽、国歌??)

(八)小结:学习也一样,要有好的习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把学习搞好,要想通过学校教育成材,就必须有一根时刻鞭挞自己的棍棒,好比一只远翔的风筝,需要有一根结实的细线牵着一样,这根棍棒是成长指挥棒。这根

“棍棒”是学校的纪律,必须所有人都遵守,才能保证我们的学习。学习上课礼仪是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

(八)结合本班实际,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升旗仪式的常规要求:

1 集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2 出队时要做到前后左右对齐。

3升旗时要做到挺胸收腹,双手立正,行注目礼。 4 唱国歌时要眼看指挥,声音洪亮。 (九)表演:学站军姿;学唱国歌。 (十)填一填,做一做。 对照礼仪要求,能做到哪些没有做到的,请写下的送自己一个 来,什么时候做到了,就送自己一个 自己评价 同学评价 (十一)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守秩序守纪律的好学生,前一段时间里,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迅速地改正过来。本学期礼仪标兵按本堂班会制定的标准评选,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做好!

七、 板书设计: 升国旗礼仪 庄严 肃穆 行注目礼 少先队员行队礼

着装礼仪

教学目标:理解服饰美。理解服饰与塑造形象的关系,掌握服饰修饰的原则。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服饰礼仪的重要性,从而注重仪表,塑造良好的小学生形象。

教学内容 :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服饰装扮的一般原则。服装色彩的搭配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服饰修饰的途径与技巧 ,着装TPO原则,色彩搭配技巧

教学难点 :熟练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服饰的技巧。 教学方法 :互动法、直观感受法、对比互评法、多媒体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同学们当然也不例外。你看,我们身边又有哪个同学不是这样?每当穿上买的新衣服,心里总是美滋滋,走起路来也特别有神气。

作为小学生,你们正在求学的时期,又没有经济收入,穿戴方面不宜赶潮流、追时髦,只要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作为小学生,怎样打扮自己才算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小学生着装礼仪。

二.呈现新课。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穿着舒适得体。

那同学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看看他们有没有做到。

出示几位不同穿着的同学的图片,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不恰当的地方。

2、学习服饰礼仪的基本原则

(1) TPO原则 Time(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场合) ①时间原则

时间既指每一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也包括每年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以及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时间原则要求着装考虑时间因素,做到随“时”更衣。

②地点原则

地点原则代表地方、场所、位置不同,着装应有所区别,特定的环境应配以与之相适应、相调的服饰 . ③场合原则

目的、目标、对象。穿着打扮应注意场合及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有目的地选择服饰。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服饰要求,只有与特定场合的气氛相一致,相融合的服饰,才能产生和谐的审美效果,实现人景相融的最佳效应。 (2)个性化原则(图片分析说明)

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气质选择合适的服装,突出个性,又要顾及共性。 (3)协调原则

着装要与年龄相协调。 着装要与体型相协调。 着装要与肤色相协调着装要与身份相协调。

3、服饰色彩搭配(呈现一些有对比性的图片,生观察并讨论) ①同色搭配法 ②相似色搭配法 ③对比色搭配法 三、巩固。

小学生在课堂、集会、升旗仪式之上,符合礼仪的衣着应该是: 1、要干净整齐,不能邋遢有异味; 2、不能穿背心,更不能光膀子; 3、不能穿拖鞋,更不能打赤脚; 4、不能戴有色眼镜;

5、男女学生的红领巾要系正戴好,要脱帽,摘掉头巾,队徽、校徽应佩戴在上衣左上方;

6、衣服扣子要系好,不能敞胸露怀;

7、参加追悼会或祭奠革命烈士,要衣冠整齐,不能穿花花绿绿的衣服;

以上都是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衣着服饰方面的礼仪规范。小学生不能在学校穿背心,破损的红领巾更不能佩戴,这也是对红领巾的不尊重。小学生不能佩戴饰品、不能穿过短或暴露的衣服,这样打扮并不漂亮,也不符合小学生礼仪规范。

在节假日中,或在一些除星期一须穿校服外,其他时间可穿也可不穿校服的学校里,许多同学都喜欢穿上自己精心挑选的衣服,但此时一样要强调大方、整洁。女同学不可追求打扮得象成年女性一样艳丽,甚至花枝招展;男同学呢,要注意卫生,天天穿干净整齐的衣服,不必追求穿高级质料的服装。

小学生也要注意自己的头发打扮。一般来说,女同学的发式应以理短发、梳辫子为宜,不要留披肩发,更不可涂脂抹粉与画眉毛。男同学最好理学生头,不能留长头发。要保持小学生应有的活泼气息。鞋子、袜子要常换,鞋子要常擦,决不可让鞋子发出酸臭味儿。女同学要注意不宜穿中、高跟皮鞋,而应穿球鞋、布鞋或平跟鞋。 四、小结

同学们,爱美是一点儿也没错的,但人的打扮一定要得体,要适当,才显出美和可爱。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形象要求。小学生就象一朵朵刚刚开放的小花,天真活泼、纯洁无邪就是少年儿童最美丽的地方。如果我们一味学大人打扮得非常复杂、非常郑重,甚至花枝招展,珠光宝气,那只会弄巧成拙,反而把最美的本色弄丢了。

最后我们来学习一首穿着礼仪儿歌。

新时代,讲文明,好少年,树新风。

重仪表,讲身份,穿和戴,有学问。

首整洁,次美观,要自然,要大方。

按校规,穿校服,不攀比,宜朴素。

仪容美,贵洁净,勤洗手,衣冠整。

称呼得体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称呼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称呼语。 3.以正确使用称呼语为荣。

4.知道向别人问候敬意。对象、时间、场合、地点不同,要采用不同的称呼语及称呼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称呼语。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相遇、相处,比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同学等等。那么,和不同的人相遇,该怎么称呼呢?礼仪小使者要出发了,我们赶快跟随他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示课件,感知礼貌用语。

今天的礼仪小使者是小明。早晨,小明起床从自己房间出来,看到妈妈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 板书:妈妈,早上好!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妈妈,早晨好!妈妈,早安!) 上学路上,小明看到邻居奶奶买菜回来,他怎么称呼和问候的? 板书:奶奶,您好!

如果是你,还可能怎么称呼,问候? 三、礼仪活动实践:

1、看课后题:说说下列场合该如何问候?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A、问声:“您好!” B、点头微笑/ C、招招手。

D、面带微笑静静的看着。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看见熟人正在讲台上讲话,就面带微笑静静看着,而不是招招手、闻声“您好?”。

在图书馆大家都在安静的看书,为什么一个小朋友看到同学迎面走来不问候“您好”而是点头微笑? 2、比比看,那个小朋友记得快 太阳升,早上好, 见面说您好、您早,

遇到老师忙问候:“老师早上好!”

老师对我点头笑。 晚上星星布满天, 爸爸加班才返还,

“爸爸晚上好,您辛苦了!” 爸爸夸我长大了。 四、礼仪链接 老师讲故事:

大作家巴尔扎克笔下著名的吝啬鬼葛朗台,看到女儿欧也妮有一只恋人存放的藏有“两斤重”金子的梳妆匣,“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他称女儿是“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想撬开那只梳妆匣。当欧也妮坚决表示“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时,他惊恐而冷酷地说:“你敢吗欧也妮”面对丈夫的无耻和贪婪,葛朗台太太“晕过去了”。“噢,孩

子,咱们别为了一只匣子生气啦。”他换了一副求饶、狡黠的嘴脸。 这里,葛朗台对同一个谈话对象多次更换称呼,是以特定的对话目的和他心理活动的变化为依据的。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经常看见到由于心理变化而变化称呼的现象。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学生举例谈感受。 五、课堂礼仪实践

1、同学们,你们用什么样的语言称呼他们呢?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对爸爸妈妈的朋友,女性应该叫“阿姨”;对于比家长年龄小的男性应该叫“叔叔”,年龄大的则叫“伯伯”。

(3)爷爷奶奶辈的老年人,女性统称为“奶奶”,男性统称为“爷爷”。

(4)对于领导、专业人士等可以称呼他们的职务和职业,比如“章教授”、“蔡博士”、“王校长”、“李主任”、“韩医生”“高律师”和“董工程师”等等。

(5)省略姓,而仅仅叫别人的名字,是非常亲切的一种称呼。比如同学张金津,叫他“金津”;邻居姐姐叫王元元,叫她“元元姐姐”;妈妈的同事于小宁,称呼她“小宁阿姨” 2、以组为单位排演课堂剧:参观的客人来到我们班 六、师小结:

我们小学生应该从小就懂得正确使用称呼的道理,养成正确使用称呼的习惯,切勿使用不健康的称呼,如“哥们儿”、“小妞”、“爷们儿”等,随时注意学习一些有关称呼的知识。做到这些,相信每位小朋友都能成为说话得体、有知识、有教养的好学生。

问候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问候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问候语。 3.以正确使用问候语为荣。

4.知道向别人问候敬意,。对象、时间、唱歌、结清不同,要采用不同的问候语及问候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问候语。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红花数朵。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相遇、相处,比如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同学等等。那么,和不同的人相遇,该怎么打招呼呢?礼仪小使者要出发了,我们赶快跟随他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示课件,感知礼貌用语。

今天的礼仪小使者是小明。早晨,小明起床从自己房间出来,看到妈妈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

板书:妈妈,早上好!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妈妈,早晨好!妈妈,早安!) 上学路上,小明看到邻居奶奶买菜回来,他怎么和问候奶奶的? 板书:奶奶,您好! 如果是你,还可能怎么问候? 三、礼仪活动实践:

1、看课后题:说说下列场合该如何问候?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A问声:“您好!” B点头微笑/ C招招手。

D面带微笑静静的看着。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看见熟人正在讲台上讲话,就面带微笑静静看着,而不是招招手、闻声“您好?”

在图书馆大家都在安静的看书,为什么一个小朋友看到同学迎面走来不问候“您好”而是点头微笑? 2、比比看,那个小朋友记得快 太阳升,早上好, 见面说您好、您早,

遇到老师忙问候:“老师早上好!” 老师对我点头笑。 晚上星星不满天, 爸爸加班才返还,

“爸爸晚上好,您辛苦了!” 爸爸夸我长大了。 四、礼仪链接

贝老师讲故事: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一个美好的故事发生了?? 美的回声

一个孩子对着群山高喊:“喂,你干吗?”群山回应道:“喂,你干吗?”妈妈告诉孩子说:“你对他说‘我们是朋友!’,听听他会说什么。”孩子又大声喊:“您好,我们是朋友!”大山回应道:“您好,我们是朋友!”孩子听了非常高兴。妈妈说:“孩子,你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有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待你。” 五、课堂礼仪实践

1、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样的语言对待别人呢? 2、以组为单位排演课堂剧:参观的客人来到我们班 板书: 问候

早晨好、晚上好、您好、辛苦了

餐桌礼仪

教学目标:

1、了解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2、教育学生吃饭时要文明礼貌。 教学重点:了解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文明用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一天三餐,从小到大,我们吃过那么多次饭,你知道吃饭时的学问吗?你知道怎么做才文明吗? 二、讨论交流

吃饭时怎样做才卫生文明?

小组讨论,指定代表回答,其他同学给予纠正或补充,老师注意引导。

1、吃饭前。(洗手,摆放碗筷??) 2、吃饭时。 大拇指扣住筷子上端。

? 食指及中指夹着上面的筷子。 ? 中指和无名指控制下面的筷子。 ? 等长辈就座后,才可以就座。

? 未上菜时,不能玩弄杯、碗、筷等,长辈开始吃了,才可以吃。 ? 用餐时,口中有食物,不宜说话;打喷嚏、咳嗽,应而朝餐桌后面,拿手帕或餐巾遮住口鼻

? 不要在饭桌上提到“好难吃”、“厕所”之类的词,惹别人倒胃口。

? 骨头残渣不可直接吐在桌面上,应用筷子或手半握拳靠近口部取出,放在骨盘里或备用的盘里。 ? 不要把筷子、汤匙放在口中吸吮。

不用筷子在盘内翻上翻下犹豫不决,不可夹了食物又放回原处。 不拿筷子当牙签剔牙或拿着筷子比划着与人谈话。 ?? 用餐时可轻声说话,但不能喧哗,

? 长辈给倒饮料,不想喝时,宜婉转谢绝,不可动摇双手,用手盖住杯口或将杯子扣着。

? 喝汤时不能端起汤碗直接喝,要用汤匙舀着喝。 ? 不能把筷子直立插在饭碗中。

3、吃饭后。(擦桌子,洗碗筷,漱口??) 三、评一评

1、看一段视频材料,评一评他在吃饭时候,那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二、激情明理

1.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提示: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

2.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师: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放音频一:“朱德元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 3.全班交流

4.小结:战士们的想法没有错。朱军长每天都有许多需要处理的重要的事情,如果插在前面理发,没有人会反对。而且,战士们都抢着请他先理。但是朱德并没有这样做,他懂得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板书: 为他人着想 从自己做起

师:某部六练的战士们也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下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5.放音频二:六连战士“听电影”的故事 6.同桌互相说说:

(1)六连战士们为什么不站起来看电影?

(2)六连战士既然看不到电影了,站起来走走,随便谈谈话,可以吗?为什么?

(3)如果战士们向群众要会上级制定给他们的位置,现场会发生什么情况?

7.小结: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应该想到公众的利益。只有大家共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的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8.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好榜样。谁能来夸夸我们身边的好榜样? 五、全课总结:

1.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2.小结:公共秩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愿望、共同利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鄂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5~8单元教材教法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