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
一、基础知识(30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档案dàng 唱喏碌gū 坎坷..rě 骨..kē B.打烊意zhǔ 倒嚼价xuē .yáng 属..jiǎo 削.C.电荷晓fó 剽悍biāo .h? 女红.gōng 拂..D.潜水qiǎn 旦角香pan 模板mú ..ju? 喷..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 ( )
A.粮囤/囤积 处暑/牲畜 刹那/古刹 着陆/着实 ........B.镌刻/隽永 惩办/乘机 靓妆/菁华 悲怆/疮痍 ........C.擂鼓/打雷 伺候/伺机 弓弩/驽马 绯闻/斐然 ........D.媲美/辟邪 拙劣/浑浊 撰写/编纂 花蕾/蕾丝 ........3.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风声鹤唳 胶着战 鸿蒙初辟 毁家纾难 B.扺掌而谈 三棱镜 戎马倥偬 纷至沓来 C.仗义执言 辩证法 流言蜚语 残羹冷灸 D.低声啜泣 哈密瓜 明眸浩齿 愀然不悦 4.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杀羽而归 轧马路 素昧平生 龇牙咧嘴 B.再接再厉 敞蓬车 独辟蹊径 杀一儆百 C.人文荟萃 捉迷藏 未雨绸缪 开门缉盗 D.春风骀荡 一溜烟 殚精竭虑 稗官野史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自学了这么多年,也掌握了较高的技艺,但师出无名,在这讲究门派渊源的圈子里,自己能被....
别人承认吗?
B.在辩论会上,张雷同学思维严密,反应敏捷,巧舌如簧,不仅征服了评委,而且也征服了他的对手。 ....C.车到山旁,振聋发聩的瀑布声就把我从沉思中一下拉回到现实,我不禁惊叹于这大自然的伟力。 ....D.在这场几十年难遇的大雪灾中,湖南省首当其冲,全省有一百多个县市区、近三千万人不同程度受....
1
灾。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全运会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举办城市乃至全
国都给它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B.台风“莫拉克”是台湾遭受了五十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已导致五百余人死亡或失踪,大陆人民积极
捐款捐物,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扶贫济弱、大爱无疆。
C.目前,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总量居世界第二位,然而由于捐献器官数量有限,器官紧缺已成为阻碍我
国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问题。
D.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下半年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空,其主要任务
是拍照和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我国下一步火星探测打下基础。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
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
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
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
将登台参加比赛。
9.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郑州是京广、陇海两条铁路的 点。
(2)电影《见习律师》是是以李克强总理为 拍摄的。这部1982年面世的电影,由孙淳主演,讲述了北大法律系见习生言文刚的办案故事。
(3)她那双眼睛一顾一看,满戏园子里便 ,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 A.交会、原形、万籁无声 B.交汇、原型、万籁无声 C.交会、原型、鸦雀无声 D.交汇、原形、鸦雀无声
10.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 。 , , 。 。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
2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③⑤④⑥①② D.⑤③④①⑥②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申之以.
孝悌之义 B.以.其无礼于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C.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请立太自为王,以.绝秦望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顷之.
未发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蜩与.
学鸠笑之曰 B.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失其所与.,不知 唯求则非邦也与.?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 )
A.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B.蒙故业,因.遗策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结为兄弟。”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欲苟顺私情,则.
告诉不许 B.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C.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临视,则.虫集冠上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
C.盘盘焉.,囷囷焉.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杀鸡焉.用牛刀 犹且从师而问焉.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夫晋,何.厌之有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B.何.谓相坐 何.敢助妇语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之二虫又何.
知 D.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歼灭,何.载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能复饮乎.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B.郁乎.苍苍 相与枕藉乎.舟中 C.以吾一日长乎.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彼且恶乎.待载 子卿尚复谁为乎.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德合一君,而.
征一国者 D.某所,而.母立于兹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秦王恐其.破壁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是马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C.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
还也 D.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且.行且珍惜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D.若属皆且.为所虏 且.庸人尚羞之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不足为.
外人道也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乏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
B.而君幸于赵王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
C.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行成于思,毁于随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C.今君乃亡赵走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D.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B.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
在 C.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
学也 2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若.
入前为寿 B.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C.亦若.是则已矣 D.合契若.
神 2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B.吾知所以..距子,吾不言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28.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今者.项庄拔剑舞 B.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C.或异二者.之为 D.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29.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女也.
不爽,士贰其行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0.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
)
)
) 5
A.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以一当十 .
D.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16分)
(一)《耶律屋质》
耶律屋质,字敌辇。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
会同间,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太后闻之,怒甚,遣皇子李胡以兵逆击,遇安端、刘哥等于泰德泉,败归。李胡尽执世宗臣僚家属,谓守者曰:“我战不克,先殪此曹!”人皆相谓曰:“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军次潢河,隔岸相拒。
时屋质从太后,世宗以屋质善筹,欲行间,乃设事奉书,以试太后。太后得书,以示屋质。屋质读竟,言曰:“太后佐太祖定天下,故臣愿竭死力。若太后见疑,臣虽欲尽忠,得乎?”太后曰:“我若疑卿,安肯以书示汝?”屋质对曰:“李胡、永康王皆太祖子孙,神器非移他族,何不可之有?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太后乃遣屋质授书于帝。
帝遣宣徽使耶律海思复书,辞多不逊。屋质谏曰:“书意如此,国家之忧未艾也。能释怨以安社稷,则臣以为莫若和好。”帝曰“彼众乌合,安能敌我?”屋质曰:“即不敌,奈骨肉何?况未知孰胜?借曰幸胜,诸臣之族执于李胡者,无噍类①矣。以此计之,惟和为善。”帝然之。
始相见,怨言交让,殊无和意。太后谓屋质曰:“汝当为我画之。”屋质进曰;“太后若能释怨,臣.乃敢进说。”太后曰:“汝第言之。”太后复谓屋质曰:“议既定,神器竟谁归?”屋质曰:“太后若授永康王,顺天合人,复何疑?万口一辞,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乃许立永康。 .
天禄二年,耶律天德、萧翰谋反下狱,刘哥及其弟盆都结天德等为乱。耶律石刺潜告屋质,屋质遽引入见,白其事。刘哥等不服,事遂寝。未几,刘哥邀驾观樗蒲②,捧觞上寿,袖刃而进。帝觉,命执之,.亲诘其事。刘哥自誓,帝复不问。屋质奏曰:“当使刘哥与石刺对状,不可辄恕。”帝曰:“卿为朕鞫之。”屋质率剑士往讯之,天德等伏罪,诛天德,杖翰,迁刘哥。
保宁五年五月薨,年五十七。帝痛悼,辍朝三日。
(选自《辽史?列传第七》,有删改) [注]①噍类: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着的人。②樗蒲:赌博的一种活动。 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相见,怨言交让 让:责备 .B.太后曰“汝第言之。” 第:只管 .C.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 夺:强取 .D.刘哥等不服,事遂寝 寝:停止 .
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处之从容,人莫能测 扣弦而歌之 ..
6
B.欲行间,乃设事奉书,以试太后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顺天合人,复何疑? 作计何不量! ..D.捧殇上寿,袖刃而进 秦王环柱而走 .....
33.下列句子中,都能反映耶律屋质“善筹”的一组是(3分) ( )
①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 ②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 ③臣愿竭死力
④即不敌,奈骨肉何?况未知孰胜? ⑤当使刘哥与石刺对状 ⑥屋质率剑士往讯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3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太宗驾崩后,太后不同意诸大臣让世宗继承王位的主张,派皇子李胡起兵,骨肉相残的局面险些发
生。
B.在矛盾调解的过程中,耶律屋质秉持“惟和为善”的观点,先说服太后接受了和议,后说服世宗放弃
了坚持敌对的想法。
C.和解开始时,双方各不相让,最后通过耶律屋质的调解,太后终于答应世宗的要求,同意立永康王。 D.刘哥和他的弟弟勾结耶律天德叛乱,后来因为耶律石刺将计划暗中告诉了耶律屋质,叛乱才没有能
发生。
(二)与薛寿鱼书①
[清]袁枚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
7
道艺两失。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
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⑥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⑦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岂不惜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②若:和,同。③不禄:死的委婉说法。④夭札:因病而早死。⑤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艺,技艺。⑥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 3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 执:拉住。 .B.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意:猜测。 .C.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寿:使……长寿。 .D.貌袭之,道艺两失 袭:承袭。 .
3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 .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B.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 寡人之于国也 .C.一瓢先生其理学乎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D.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 .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37.作者反对重理学轻技艺,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他这一态度的一句是( )
A.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B.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 C.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 D.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 3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雪留下的奇特病案和有效方剂比理学语录有意义得多。 B.周公、孔子是不朽的,精通某种技艺的人也可以不朽。
C.医术也是仁术,薛雪通过行医实践了孔子的仁学,体现出他的价值。
8
D.薛雪行医救人很有成就,但盛年辞世,令人痛惜。
第Ⅱ卷
三、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4分) (一)《耶律屋质》
(1)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军次潢河,隔岸相拒。 (2)若太后见疑,臣虽欲尽忠,得乎?
(3)书意如此,国家之忧未艾也。能释怨以安社稷,则臣以为莫若和好。 (4)借曰幸胜,诸臣之族执于李胡者无噍类矣。 (二)《与薛寿鱼书》 (1)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2)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3)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4)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 四、补写名句(共10分)
1. ,各自东西南北流。 2.心非木石岂无感, 。 3.映阶碧草自春色, 。 4. ,两朝开济老臣心。 5.吴楚东南坼, 。 6. ,凭轩涕泗流。 7.山寺钟鸣昼已昏, 。 8. ,忽到庞公栖隐处。 9.春水碧于天, 。 10. ,皓腕凝霜雪。 五、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共20分)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 4.君子不病人之不己知,病.不知人也:: 。 5.察.
臣孝廉:: 。 6.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 7.扶辇下除.
:: 。 8.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9.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9
10.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11.大行不顾.
细谨:: 。 1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 13.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 14.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 15.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1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1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18.此言得.之:: 。 19.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 20.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来源学。科。网]
21.距关,毋内.
诸侯:: 。 22.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 23.愿大王少假.借之:: 。 24.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 25.君安与项伯有故.
?: 。 26.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 。 27.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 28.即.刻启程:: 。 29.妾不堪.
驱使:: 。 3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31.暮.春者,春服既成:: 。 3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3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34.大将军邓鸷奇.其才:: 。 35.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 3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37.今有一言,可解.燕国之患:: 。 38.穷.
且益坚:: 。 3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
绵绵无绝期:: 。 4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天津市新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 2.C 3.A 4.D
10
6.D 7.D(A项主客倒置,应为“而且它给举办城市乃至全国都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B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就改为“表达了中华名族血浓于水的感情,表现了中华名族扶贫济弱、大爱无疆的高尚精神”;C项成分累赘,去掉“阻碍”“问题”,瓶颈比喻事情进行中容易发生阻碍的关键环节)
8.B 9.C(①交会:会合,相交;交汇:(水流气流等)聚集到一起,会合②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褒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③万籁无声: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10.C 11.C 12.D 13.B 14.D 15.A 16.B 17.D 18.C 19.D 20.D 21.B 22.C 23.A 24.D 25.C 26.A 27.D 28.A 29.C 30.D 文言文
(一)《耶律屋质》 31—34 CDAC
(二)《与薛寿鱼书》35.B 36.D 37.C 38.D
(一)《耶律屋质》(1)如果真的打仗,那么就是父子兄弟之间相互残杀了!军队临时驻扎在潢河,两军隔岸相互对抗。
(2)如果太后怀疑我,我即使想极尽忠心,可以吗?
(3)信中表达的意思像这样,国家的祸患就不能完结了,如果能够消除怨恨来使国家安定,那么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得上和议好。
(二)《与薛寿鱼书》
(1)即使是你的仇人,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 (2)你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来为过世的祖父作传。
(3)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4)可是你竟然忌讳而不愿宣扬,甘心舍弃你祖父神奇的医学成就而把他依附到臭腐的理学之中。 【参考译文】
耶律屋质,字敌辇。仪态简约沉静,有才识,重承诺。遇到突发的事件,能从容镇定处理,人们不能窥测他的才识。
会同年间,太宗驾崩,众大臣拥立世宗,太后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派皇子李胡带领军队攻打他们,在泰德泉遭遇安端、刘哥等抵御,失败回去。李胡把世宗的大臣和家属全部抓起来,对守卫的人说:“我作战不能取胜,就先杀死这些人!”人们对他说:“如果真的打仗,那么就是父子兄弟相互残杀了!”军队临时驻扎在潢河,两军隔岸相互对抗。
当时耶律屋质跟随太后,世宗认为他善于筹划,想暗中让他办事,就找了件事写信,来试探太后。太后收到信,把信拿给耶律屋质看,耶律屋质看完信,说道:“太后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所以我愿意竭尽自
11
己的力量效命。如果太后怀疑我,我即使想尽忠心,可以吗?”太后说:“我如果怀疑你,怎么肯把信给你看呢?”耶律屋质回答说:“李胡、永康王都是太祖的子孙,神器没有转给其他家族,有什么不可呢?太后应该考虑长远的计策,和永康王和议。”太后于是让耶律屋质写信给皇帝。
皇帝让宣徽使耶律海思回信,信中有很多不恭敬的言辞。耶律屋质进谏说:“信中表达的意思像这样,国家的祸患就不能完结了。如果能消除怨恨来使国家安定,那么我认为设有什么比得上和议好。”皇帝说:“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与我匹敌呢?”耶律屋质说:“即使战不过你,对待兄弟怎么样啊?况且还不知道谁胜利?即使说你侥幸胜利,被李胡抓住的众大臣的家属就没有活着的人了。根据这个谋划这件事,只有和议是最好的。”皇帝认为他说得对。
开始相见,双方充满怨言,相互责备,没有一点和议的心意。太后对耶律屋质说:“你应当替我谋划这件事。”耶律屋质进谏说:“太后如果能够消除怨恨,我才敢进献谋略。”太后说:“你只管说。”太后又对律屋质说:“和议已经确定,神器最终归谁啊?”耶律屋质说:“太后如果把神器交给永康王,顺应天意,符合人心,又有什么怀疑的啊?众人一致,都希望立永康王,是不可强行改变的啊。”于是同意立永康王为皇帝。
天禄二年,耶律天德、萧翰因谋反被关进监狱,刘哥和他的弟弟刘盆都勾结耶律天德等人作乱。耶律石剌暗中报告给耶律屋质,耶律屋质立即带着耶律石刺入朝觐见皇帝,禀告那件事。刘哥等人不服,于是停止处理这件事。不久,刘哥邀请皇帝观看赌博,捧酒杯祝皇帝长寿,在袖里藏着刀子进献。皇帝发现,下令抓住他,亲自审问那件事。刘哥自己发誓,皇帝又不追究了。耶律屋质上奏说:“应当让刘哥跟耶律石剌当面对质,不能就这样饶恕了他。”皇帝说:“你替我审问他。”耶律屋质率剑士前往审讯刘哥,耶律天德等人服罪,杀了耶律天德,对萧翰实施杖刑,流放了刘哥。
保宁五年五月耶律屋质去世,年龄五十七岁。皇帝祝痛哀悼,停朝了三天。 (二)《与薛寿鱼书》 【参考译文】
天生了一位不朽的人物,可是他的儿子或是孙子却一定要把他推入必然朽灭的地方!这就是我忧愤地悲伤的原因啊!所谓不朽的人与事物,并不一定光是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后弈的射技、弈秋的棋艺、俞拊的医术,都是可以不朽的。假使一定要等到出了周公、孔子这样的人物然后才可以不朽的话,那么古往今来的人间哪里能够有如此众多的周公、孔子这样的人呢?!
你的祖父一瓢先生,是一位不朽的医生,在活到高寿的时候不幸去世了,我正想着要收集记述他的概要事迹,用来使他永传不朽,可没想到你寄来的墓志铭中竟然没有一个字涉及医学,反而把他依附到了陈文恭先生讲论理学一类的事情当中什么什么的。唉!从此一瓢先生就要不被传扬了!要淹没了!
任何学问都贵在身体力行,而不在于口头讲论。神圣的学问没有哪一种比得上仁学的了,先生能够凭着他的医术施爱于大众,使他们没有因病而早死的不幸,这就是孔子的“老人,要使他们晚年安心;年轻人,要使他们归向仁学”的学问啊!从自己的现实地位和情况出发去实践仁学,有什么比这更为高尚呢?!那么何必舍弃这个去追求别的东西呢!王阳明功勋卓著,胡世宁还讥笑他多了一项讲论理学的事情;文恭先生又照样去从事它,在我的心里依旧认为是不对的。然而,文恭,是位高官;你的祖父,是位平民。高
12
官要是借助平民来抬高自己,名声就会很好;可是平民要是依仗高官来使自己也显得地位尊贵,就太浅薄了。如果拉住路上的人然后问他说:一瓢先生不是名医吗?即使你的仇人,也没有不同的意见;又问他说:一瓢先生大概是位理学家吧?即使你的亲人,也有不同的意见。你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实给先人立传,却用人们都怀疑的事实给先人立传,只怕是因于“技艺上的成就位次在下”的说法而去做那计较名位的事了吧?!不知道技艺就是仁道中有实践特点的学术啊!精心地探求技艺,哪种技艺不属于仁道?!表面上符合仁道,仁道和技艺两者都会被丢弃。燕王哙和子之哪曾没有依托尧舜禅让的故事来宣扬高尚?!可是最终却被木匠与造车之人所嘲笑。医术作为一门技艺,尤其不能轻易谈论;神农氏开创了它,黄帝光大了它,周公让家宰兼管着它,其中的道理一直通向神圣的境地。如今天下的名医绝迹了,只有讲论理学这一类的人仍然没有绝迹的原因是什么呢?医疗的效果会立即表现出来,所以名医在一百个医生中也没有一个;理学讲论之时没有依据,所以浅薄的儒生到处都是。你不把先人尊奉到百无一人的人物当中,却反而使他被贬低到了到处都是的人们当中,真是大错特错啊!
我从前曾经患了病、病得很重,生命已处于危险之中,那时即使有十位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朱熹这样的理学家又有什么帮助?!可是先生独独能用一药物使我活命,这就是我从心里折服而且实在地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啊!料想此外一定有可以用来救助世人、可以用来使世人长寿的奇特医案和良方,要是记述下来并使之流传下去,定会高出程朱“语录”中的陈腐言论极其之多。可是你竟然忌讳而不愿宣扬,甘心舍弃你祖父神奇的医学成就而把他依附到臭腐的理学之中。这样,在理学界未必能够增加一个虚假的席位,但医学界却反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人物了。难道不荒谬吗?!难道不令人感到痛惜吗?!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