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2025-04-29

13、概念学习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 。

14、 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15、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 在理解中的表现。 16、识记按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识记和 。

17、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而言,其智力活动一般要经过审题、联想和 三个基本环节。

18、所谓 概念 ,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

19、按照维特罗克的模式,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这一经验的 开始的。

20、 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

21、教材的概括分 和 。

22、实际学习的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叫做 。 23、 复习是相对于集中复习而言的,它是指把复习内容安排在不同时间。 24、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一种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是可进行操作和实践的知识。

25、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实现的。 26、教材的概括化是指达到___________水平。 27、概念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8、记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29、遗忘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当被同化的知识的可分离性强度低于某一关键水平时,它就不能回忆或再认出来,这个关键水平称为可利用阈限______________。

31、_________指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占有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在头脑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

三、辨析题

1、将本身没有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也是一种形式的有意义学习。 正确。

2、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3、只要学生能够给出概念的精确定义,就说明其学习已经达到概念水平。 错误。

4、按照维特罗克的模式,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这一感觉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 正确。

5、复习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益,复习方式有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实验研究表明整体识记效果最佳。

6、在概念理解的过程中,变式是从方法方面促进概念理解,比较则是从材料方面促进概念理解。

7、理解并不简单是信息通过感官直接进入我们的头脑中的。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简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3、简述知识学习的含义、种类和作用。

4、简述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5、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知识理解的水平?

6、简述知识巩固的途径。

7、简述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8、简述知识的表征存储形式。

五、论述题

1、假设现在要传授学生“直角三角形”概念,根据概念教学原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2、请结合中学教学实际,谈几点概念教学的建议。 3、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

4、论述维特洛克理解的生成性过程。 5、论述知识巩固的途径。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2、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 )。

A、归属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符号学习D、概念学习E、命题学习 3、( )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E、代表学习 4、作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是( )。 A、直观B、概括化C、记忆D、比较E、抽象化 5、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有( )。

A、概念理解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概念内化 6、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 )。

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方式E、概念网络 7、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结构E、抽象思维 8、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 )。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实物直观D、模象直观E、表象直观

9、儿童在知道“苹果”、“梨”是“水果”后,再学习“香蕉”也是一种“水果”,这种学习叫做( )。

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E、下位学习 10、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

A、并列结合学习B、总括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E、归属学习 12、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E、概念学习 13、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E、隔一天再复习

14、概念学习有两种形式,那么概念的教学也有几种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有( )。

A、例——规则B、规——例法C、规——例——规法D、实物法E、概括法 15、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 ) A、符号B、名称C、内涵D、外延E、结构

1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 )。 A、遗忘的进程不均衡B、遗忘先快后慢C、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D、遗忘先慢后快E、遗忘的速度越来越快

17、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归属学习

18、已经掌握了“铜、铁、锌导电”的知识,再学习“金属导电”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 19、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不包括( )。

A、有利于知识的发散B、有利于知识的保持C、有利于知识的识记D、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

20、学生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E、代表学习 21、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E、感知直观

22、儿童能够运用加减乘除法则解决实际的问题,这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法则的(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具体知识 D、抽象知识 23、儿童能够说出整数加减乘除法则,这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法则的(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具体知识 D、抽象知识

24、“蝙蝠是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这一命题是以( )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的。

A、命题网络 B、概念网络 C、产生式系统 D、图式

25、一提到教室,我们头脑中便呈现“教师、学生、课桌、板凳、黑板”等形象,这是因为我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教室的( )。

A、命题网络 B、认知结构 C、产生式系统 D、图式

26、某位数学教师在讲授“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时,不仅用常见的图示◣来说明,还用◤、◢、◥等图示来说明,他在这里所运用的数学活动方式是(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变式D、比较

27、根据知识的功能,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28、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 A、图片B、演示实验C、图表D、模型E、教学电影 29、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 )。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30、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派生类属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E、命题学习 31、上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32、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叫做( )。

A、概念的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33、儿童学会用“狗”(语音)代表他们实际见到的狗,这种学习是( )。 A、符号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概念学习

34、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35、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 )。

A、知识理解 B、知识巩固 C、知识应用 D、知识提取 E、知识重现 36、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

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正例 B、反例 C、案例 D、概念 E、命题 37、知识理解的标志有( )。

A、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B、能正确地执行动作 C、能背诵 D、能读写 38、根据理解的生成性理论,学习过程不是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 )开始的。

A、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 B、从长时记忆中提取 C、选用感觉信息中的信息 D、与感觉经验进行对照

39、维特洛克认为为了生成自己的理解,学习者需要努力建立两类联系:( )。 A、当前学习内容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B、当前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C、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的联系D、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之间的联系

40、在教“鸟”概念时,用蝙蝠作为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是恰当地运用了( )。

A、正例 B、反例 C、案例 D、概念 E、命题

41、维特洛克认为建立当前学习内容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

A、加题目和列小标题 B、提问题 C、说明目的 D、总结或摘要 E、画关系图或列表

42、维特罗克认为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

A、举例B、类比与比喻C、证明D、复述E、解释

43、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中心环节是( ),关键环节是( )。

A、知识理解 B、知识巩固 C、知识应用 D、知识提取 E、知识重现 44、下列关于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知识属于人们的认知经验 B、知识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

D、知识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E、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养成 45、以下哪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 D )

A、关于袋鼠的定义B、某明星的个人档案C、名人的自传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46、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C )。

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

二、填空题

1、为了提高知识理解水平,常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 、言语直观。 2、为使学生掌握“果实”的概念,在向学生提供各种实物或例子时,除具有可做种子这一本质特征外,其他非本质特征,如可食或不可食及形、色、味都不断变换,从而使学生形成关于果实的正确概念,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

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产生式系统。 4、学习者头脑中所有的知识观念及其组织,心理学上称之为 。 5、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

6、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可以把知识划分为 和 。

7、所谓 ,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而言,它是某一学习者的全部观念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可以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及其组织。

8、 就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一个知识单元,它包括与某主题相关的一套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其构成了感知、理解外界信息的框架结构。 9、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划分为具体知识和 。 10、 是我们能够评价是非对错的最小的意义单元。

11、适当的超额学习,指实际学习的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时 ,效果最佳。 12、归属学习包括两种形式: 和 。


知识的学习与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重庆市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管理办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