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3、引导学生抓重点字词品读文章,读出字词里面暗藏的意思。 4、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部分人物资料介绍,猜一猜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
2、质疑:一个看门人如何登上科学的宝座?出示课题《玩出了名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列文虎克玩什么?玩出了什么名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请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3、检查自读情况:
1
(1)认读生字词。 (2)完成课文内容填空。 三、体味玩的过程
1、列文虎克是怎么玩镜片的?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划出写他玩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和想法。
2、学生默读课文,写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第三自然段——磨镜片,感受“耐心”
出示句子: 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1)这段话中藏着几个多音字,该怎样读?(指导读准“磨薄”) (2)继续用抓重点字词的读书方法,找出这段话中藏着的一组重点词。( “厚—薄”)从这组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那时候没有先进的机器,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一点点磨,磨平、磨细、磨薄。再读读这句话,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列文虎克的耐心。)
3、交流第四自然段——玩放大镜,体悟 “思考、尝试”
(1)磨制出放大镜,列文虎克可以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他还有了新的玩法,读读第四段,看看列文虎克又是怎样做出显微镜的?
(2)列文虎克有了什么新想法?
(3)出示句子: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4)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说明什么?(列文虎克在边玩边思考) (5)有了想法以后,他就决定马上——试一试。
2
(6)就这样越玩越带劲,他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从哪儿看出这镜片真的“简单”?哪些地方其实又说明这镜片“不简单”? (7)理解“小人国”“居民”。 四、感悟名堂之大
1、列文虎克只是一个普通的看门人,他的发现却惊动了全世界,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
2、从“连” “千里迢迢”“拜访”重点词语中感悟列文虎克取得的成就之大。
3、带着崇敬的心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出示句子: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强调怎样的玩,才是有意义的。)
五、总结升华
引导学生总结列文虎克“玩的三个层次”。找出玩出名堂的原因。 六、布置作业:
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七、板书设计:
15. 玩 出 了 名 堂 耐心
思考 发现微生物 尝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