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25-04-29

江西师大附中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命题人:黄翠 审题人:刘梅生 2016.2

一、选择题(27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B.将成家而致汝。 致:使??来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称王

D.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经营:治理,这里指金玉珠宝等物。

解析:王:使动用法,使称王。

考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和掌握及其词类活用现象。能力层级为理解和应用C。 选 C 难度系数 4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A.奈何取之尽锱铢 B.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C.始臣之解牛之时 D. 技经肯綮之未尝

解析:例句中的“之”属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代词,指代金玉珠宝B相当于“的”,

助词。D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考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使用。能力层级为理解掌握B。 选 C 难度系数 5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B.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C.技盖至此乎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解析:A才,表条件;于是,表承接。C语气词,表感叹;相当“于”,表比较。

D从,引出对象;表比较。B两个都是连词,表修饰。

考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使用。能力层级为理解掌握B。 选 B 难度系数 4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B.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C.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D.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解析:A选项“世”通假“逝”。B选项“羞”通假“馐”。C选项“少”通假“稍”。 考点:文言文字词中的通假字。能力层级为B。 选 D 难度系数 5

5.下列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缣素:丝织品,统而言之都叫绢;一般洁白的称之为素,带黄色的叫缣。 B.太牢:牢,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称之太牢。 C. 千乘:一千辆兵车。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成为一乘。 D. 端章甫:这是做小相的穿戴。端,古代礼帽,用布制;章甫:整块布做成的礼服。

解析:端,整块布做成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成。 考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能力层级为识记A。 选 D 难度系数 4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B.令人长号不自禁

C.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D.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解析:A宾语前置句。B宾语前置句C宾语前置句。前三句都属于倒装句,D选项属于判断句。

考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能力层级为理解掌握C。 选 D 难度系数 4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克服 的保守思想。

②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

种 的行为,公安部门更应该加大惩处的力度。

③报载,最近某贪官在法庭上受审时,竟然要求法官放他一马,情愿不做官,回家去种田。这种 的要求真是可笑至极。 A. 举棋不定、违法乱纪、不情之请 B. 畏首畏尾、违法乱纪、厚颜无耻 C. 畏首畏尾、铤而走险、厚颜无耻 D. 举棋不定、铤而走险、不情之请

解析: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铤而走险: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违法乱纪:违犯法令,破坏纲纪。不情之请: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厚颜无耻:脸皮厚,不知羞耻。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答案:B 难度系数 3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代制度建设进程、人性化设计意识、人口密度是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频繁出现的原因。

B.俄罗斯外交部网站在3月28日公布的消息中指出,联合国大会在前一天通过的确认克里米亚公投无效的决议无效,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稳定乌克兰局势。

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被玄宗当成御用文人的李白,天天写诗文伺候权贵,最终被“赐金放还”,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正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

D.对于目前市场上谈“转基因”色变,袁隆平建议可遵循实验法则,若一定要检验转基因水稻是否对人体有害,最好的方法就是试吃。

解析:A项,不合逻辑,应是“进程慢”“意识弱”“密度大”是“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频繁出现的原因。C项,主客颠倒,诗是李白的真实写照。D项,成分残缺,应该在“色变”后面加上“的问题”或“的现象”。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答案:B 难度系数4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里所说的“血”,是昌化鸡血石地子中所含有的红色斑块和斑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血石的红色以鲜红为贵,嫣红次之,其他依次排列等级。 ①其中要害是个“鲜”字 ②身份便会大跌

③如做成的鸡鸭血汤之血色 ④指的是“新鲜”和“鲜红”

⑤血的红色要恰如刚宰杀的鸡流淌下来的鲜红淋漓的血 ⑥若血隔日持久,其色必变暗,之后渐成紫黑 A.①⑤④③⑥② B.⑤①④⑥③② C.⑤⑥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⑤④⑥

解析:语段的中心是说明“血色”的等级。根据语境,排在首位的只能是⑤,然后按照然后以“鲜“为引导,先点出强调,再解释说明,从而比喻使之形象生动,按照“鲜红”“嫣红”的顺序依次展开。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答案 B 难度系数 3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吉翂,字彦霄,冯翊莲勺人也。世居襄阳。翂幼有孝性。年十一,遭所生母忧,水浆不入口,殆将灭性,亲党异之。

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翂年十五,号泣衢路,祈请公卿,行人见者,皆为陨涕。其父理虽清白,耻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翂乃挝登闻鼓,乞代父命。高祖异之,敕廷尉卿蔡法度曰:“吉翂请死赎父,义诚可嘉;但其幼童,未必自能造意。卿可严加胁诱,取其款实。”法度受敕还寺,盛陈徽纆,备列官司,厉色问翂曰:“尔求代父死,敕已相许,便应伏法。然刀锯至剧,审能死不?且尔童孺,志不及此,必为人所教。姓名是谁,可具列答。若有悔异,亦相听许。”翂对曰:“囚虽蒙弱,岂不知死可畏惮?顾诸弟稚藐,唯囚为长,不忍见父极刑,自延视息。所以内断胸臆,上书万乘。今欲殉身不测,委骨泉壤,此非细故,奈何受人教邪!明诏听代,不异登仙,岂有回贰!”法度知翂至心有在,不可屈挠,乃更和颜诱语之曰:“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翂对曰:“凡鲲鲕蝼蚁,尚惜其生;况在人斯,岂愿齑粉?但囚父挂深劾,必正刑书,故思殒仆,冀延父命。今瞑目引领,以听大戮,情殚意极,无言复对。”翂初见囚,狱掾依法备加桎梏;法度矜之,命脱其二械,更令著一小者。翂弗听,曰:“翂求代父死,死罪之囚,唯宜增益,岂可减乎?”竟不脱械。法度具以奏闻,高祖乃宥其父。

丹阳尹王志求其在廷尉故事,并请乡居,欲于岁首,举充纯孝之选。翂曰:“异哉王尹,何量翂之薄乎!夫父辱子死,斯道固然。若翂有靦面目,当其此举,则是因父买名,一何甚辱!”拒之而止。年十七,应辟为本州主簿。出监万年县,摄官期月,风化大行。自雍还至郢,湘州刺史柳悦复召为主簿。后乡人裴俭、丹阳尹丞臧盾、扬州中正张仄连名荐翂,以为孝行纯至,明通《易》、《老》。敕付太常旌举。初,翂以父陷罪,因成悸疾,后因发而卒。 (选自《梁书》卷四十七)

10. 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

B. 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

C. 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

D. 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

解析:通过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神仪”后面与“明秀”语义联系更加紧密,“足称”后面搭配“佳

童”才使意义完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断句。能力层级为理解B。 选B 难度系数 4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3分)( )

A.遭母忧,即丁母忧,指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古人常把亲人去世之后极尽哀伤看做是其人的至诚孝心来赞扬。

B. 登闻鼓,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挝登闻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冤屈的百姓在衙门口击鼓鸣冤时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

C. 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古代的刑具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刑罚的变化而变化。

D.辟,也称征辟,指古代自上而下授予官职的方式,专门由帝王征召来授予官职。被征召的人往往是比较有威望的人。

解析:(“专门由帝王征召来授予官职”错,征辟制是帝王征召或地方州郡征召。) 考点:考场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选D 难度系数3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吉翂自小就非常孝顺父母。在他父亲因遭诬陷入狱后,他到大路上哭号喊冤,请求高官救父,其情其景,令过路之人纷纷落泪。

B. 为救父命,他冒死到京城击鼓鸣冤,感动了皇帝,皇帝下令让蔡法度重审其父冤案。 C. 蔡法度为弄清“乞代父命”的真相,对吉翂先是威胁,后是诱哄,但吉翂不为所动。 D. 吉翂虽知生命的宝贵,但为了换回父亲的生命,视死如归;回答蔡法度问话,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此事被上奏到朝廷,其父遂被赦免。

解析:B项中“重审其父冤案”表述错误,文中并无体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选 B 难度系数 3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父理虽清白,耻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 (2)但囚父挂深劾,必正刑书,故思殒仆,冀延父命。

解析:(1)关键词“耻”“虚”“引咎”“当”,每个1分,语句通顺1分

(2)关键词“但”“劾”“殒”“冀”,每个1分,语句通顺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吉翂父亲从道理上虽是清白的,但以遭狱吏审讯为耻,于是自己便凭空承担了罪过,按交待的罪判处死刑。

(2)只是我父亲遭到告发,定会按刑律处死。所以想用自己的死,希望延续父亲的性命。 文言文参考译文 :

吉翂字彦霄,冯翊郡莲勺县人,世代居住在襄阳。翂从小孝顺父母。十一岁时,母亲去世,他悲伤地连一口水也不喝,几乎饿坏了。亲朋邻里对此都很惊异。

天监(梁武帝年号)年初,翂父任吴兴郡原乡县令,遭到奸吏诬陷,被逮捕押到京城大狱。翂时年15岁,听到消息后,他到大路上号哭,哀请过往的高官帮忙救他的父亲,直感动得行人纷纷落泪。吉翂父亲从道理上虽是清白的,但耻于遭狱吏审讯,于是自己便凭空承担了罪过,按交待的罪判处死刑。翂闻讯后就去击鼓惊动朝廷,翂请求以死换回父亲的活命。梁武帝感到非常惊奇,给司法官蔡法度下令说:“吉翂请求以死偿父命,孝义实在可嘉;只是他还是个孩子,所以他未必能想出这个主意,你可以严加威胁和诱哄,审得实情。”蔡法度接受任务回到衙署,在公堂上摆满绳索刑具,厉声问翂说:“你替父去死,皇上已经允许,接下去就应该处死;但刀锯无情,你真的想死吗?况且你是个孩子,不会想出这个主意,一定是被人指使的。那人姓什么叫什么,你要一一如实回答。假如你有反悔,我也答应你。”

吉翂回答说:“我虽蒙昧智弱,但怎么会不知道死的可怕呢?只是弟弟们都还年幼,唯有我年龄稍大,不忍心看着父亲被处死,而自己延缓着苟活下去,这就是我独立拿主意,求请皇帝的理由。如今我要为救回父亲而不惜一死,让尸骨葬在九泉之下,这不是小事,怎么会受人指使呢?皇帝恩准我替父去死,这对我好比登天成仙一样,怎么会反悔呢?”蔡法度知翂已经铁心,威胁无用,就转而诱哄,对他说:“皇上知令尊无罪,马上就要释放并谅解他,我看你神采仪表都很出众,称得上是个好孩子,现在假如回心转意,那么你们父子可双双活命。为何以此美妙年华,却苦苦要求去死呢?”翂回答说:“所有大鱼小鱼蝼蛄蚂蚁,尚且受惜自己的生命,何况人呢?怎么愿被碾成粉末,只是我父亲深遭告发,定会按刑律处死。所以想用个人的死,希望延缓父亲的性命。如今我合上眼睛,伸长脖,来听凭处死 现情恩已尽,别无他想,再无一言可答。”吉翂刚被关押时,狱吏依法将很重的脚镣手铐都给他戴上,蔡法度可怜他年幼,命人将他的脚镣手铐摘去。另让人给他换一副小的,吉翂说:“我请求替父先死,身为一名死囚,只应该增加刑具,怎么能减少呢?”始终不肯减去身上的刑具。蔡法度把这一情况全部上奏,梁武帝于是宽恕了吉翂的父亲。

丹阳尹王志访求吉翂在廷尉的全部过程,并且请吉翂在丹阳住下,想在第二年年初,作为孝道笃厚的优秀人物向朝廷举荐。吉翂说:“王志可真怪啊,怎么把我吉翂估计得这么浅薄啊!父亲受辱,儿子就该去死,道义本应如此。假如我厚着面孔,不知羞愧,去接受王志的举荐,那就是借着父亲博取名声,这耻辱是多大啊。”吉翂拒绝了王志的要求。吉翂十七岁时,应征召为本州主簿。出监万年县,代理县令一年,教化感动百姓,仁义之风盛行。吉翂回到郢地,湘州刺史柳悦又召为主簿。后来吉翂同乡人裴俭、丹阳尹丞臧盾、扬州中正张仄连名举荐吉翂,认为他孝行笃厚真诚,精通《易》、《老子》。皇上下令太常表彰举荐。当初,吉翂因父亲被诬为有罪,因而患下心悸病,后来因心悸病发作而去世。

三、古代诗歌鉴赏(11分)

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两题。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

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结合诗句说明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艺术手法?(5分)

解析:抓颈联的关键词语“红香”“绿色”以及“拂”这个拟人化的动作即可

分析得出答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 D 评价鉴赏难度系数 4

答案:①拟人,如“柳拂”一句,巧用人“拂”的动作来形容柳枝随风之态。(2分)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3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解析:抓文章开头的晴朗天气和最后一联的抒情句中的“痛饮”即可看出喜悦之情, 从注释中的提示及其“谁是得闲人”可见作者一方面踌躇满志,一方面又在忙中偷闲,享受其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 D 评价鉴赏 难度系数 3

答案: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忙中偷闲的快乐。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阿房宫赋》中展现出阿房宫中的众多女子早晨打理发髻的句子是“ , ”。 (2)《阿房宫赋》中“龙”和“虹”作为喻体,来表现阿房宫的长桥及其通道之壮观的句子是“ , ? , ?” (3)秦人不暇自哀, , 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 。

(4)况阳春召我以烟

景, 。 ,序天伦之乐事。

解析:(1)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阿房宫赋》篇。

(2)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阿房宫赋》篇。

(3)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阿房宫赋》篇。

(4)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篇。 答案:(1)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

考点:识记并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难度系数:2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小题。

选 择 【英国】罗伯特·库克

“有钱是多么快活!”坐在茶几旁的肖夫人,当她拿起古色古香的精细的银茶壶倒茶时,心里也许是这样想的。她身上的穿戴,屋里的陈设,无不显示出家财万贯的气派。她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然而,由此而认定她是个轻浮的人,却是不公平的。

“你喜欢这幅画,我很高兴,”她对面前那位正襟危坐的年轻艺术家说,“我一直想得到一幅布吕高尔的名作,这是我丈夫上星期给我买的。”

“美极了!”年轻人赞许地说,“你真幸运。”肖夫人笑了,那两条动人的柳眉扬了扬。她的双手细嫩而白,犹如用粉红色的蜡铸成似的,把那只金光灿灿的戒指衬得更加耀人眼目。她举止娴静,既不抚发整衣,也不摆弄小狗或者茶杯。她深深懂得,文雅能给予人一种感染力。

“幸运?”她说,“我并不相信这套东西。选择才是决定一切的。”年轻人大概觉得,她将富有归于选择两字,未免过于牵强。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很有分寸地点点头,让肖夫人继续说下去。

“我的情况就是个明证。”

“你是自己选择当有钱人的啰?”年轻人多少带点揶揄的口吻。

“你也可以这样说。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拙笨的学生……”肖夫人略微停停,故意给对方说点恭维话的机会。但年轻人正在暗暗计算她在学校里呆的时间。

“你看,”肖夫人继续说,“我那时只知道玩,身上又有一种叫什么自然美的东西,但却有两个年轻人同时爱上了我。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爱上我。”

年轻人似乎已横下心不说任何恭维的话,但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烦躁的神色,虽然一直在考虑如何将谈话引到有意义的话题上去。他太固执了,怎么也不肯逢迎。

“两个当中,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学艺术的学生,”肖夫人说,“他是个浪漫可爱的青年。他没有从商的本领,也没有亲戚的接济。但他爱我,我也爱他。另外的一个是一位财力显赫的商人的儿子。他处事精明,看来前程未可限量。如果从体格这个角度去衡量,也可称得上健美。他也像那位学艺术的学生一样倾心于我。”

靠在扶手椅上的年轻人赶忙接住话茬,免得自己打呵欠。

“这选择是够难的。”他说。“是的。要么是家中一贫如洗,生活凄苦,接触的尽是些蓬头垢面的人。但这是罗曼蒂克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要么是住宅富丽堂皇,生活无忧无虑,服饰时髦,嘉宾盈门,还可到世界各地旅游,一切都应有尽有……要是能两全其美就好了。” 肖夫人的声调渐渐变得有点伤感。

“我在犹豫不决的痛苦中煎熬了一年,始终想不出其他办法。很清楚,我必须在两人当中作出选择,但不管怎样,都难免使人感到惋惜。最后……”肖夫人环视了一下她那曾为一家名叫《雅致居室》的杂志提供过不少照片的华丽的客厅,“最后,我决定了。”

就在肖夫人要说出她如何选择的这相当戏剧性的时刻,外面进来了一位仪表堂堂的先生,谈话被打断了。这位先生,不但像一位时装展览的模特儿,而且像一幅名画里的人物,他同这里的环境十分协调。他吻了一下肖夫人,肖夫人继而将年轻人介绍给她的丈夫。 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谈了十五分钟。肖先生说,他今天碰见了“可怜的老迪克〃罗杰斯”,还借给他一些钱。

“你真好,亲爱的。”肖夫人漫不经心地说。 肖先生稍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

“可怜的迪克〃罗杰斯,”肖夫人喟然叹道,“我料你已猜到了,那就是另外的一个。我丈夫经常周济他。”

“令人钦佩。”年轻人略略地说,他想不出更好的回答。他该走了。

“我丈夫经常关照他的朋友,我不明白他哪来这么多时间。他工作够忙的。他给海军上将画的那幅肖像……”

“肖像?”年轻人十分惊讶,猛然从扶手椅上坐直了身子。

“是的,肖像。”肖夫人说,“哦,我没有说清楚吧?我丈夫就是那位原来学艺术的穷学生。我们现在喝点东西,怎么样?” 年轻人点点头,似乎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 ) A.肖夫人学生时代的两个追求者,一个是穷困的学艺术的学生,一个是富有的显赫商人的儿子,在对比中,前者代表了浪漫,后者代表了现实。 B.年轻人认为肖夫人“幸运”,肖夫人却相信“选择”,话不投机,谈话气氛也不够和谐,

但年轻人并没有多说什么,表现出他的礼貌和艺术气质。 C.人的动作、行为往往可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这篇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分别

表现了年轻人厌倦、掩饰和意外、惊讶的心理。 D.肖夫人的举手投足和富足生活给了年轻人一个印象,使他甚至也使读者误解了肖夫人年轻

时的选择,这实际上是小说作者“无心插柳柳成荫”。 E.小说的情节起伏有致,作者先娓娓叙写肖夫人与年轻人交谈的情形,接着写她谈年轻时的选择,到“最后,我决定了”,使情节达到高潮。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表现出他的礼貌和艺术气质”的分析有误,与“艺术气质”无关。D项,“无心插柳柳成荫”不对,是作者刻意的安排。E项,对小说高潮部分的判断有误,高潮部分在结尾。

考点:分析作品内容情节及其结构特点,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 C 难度系数 4

答案:AC(答对一个选项得3分,答对两个得满分)

17.文中特别强调客厅的雅致豪华,请分析这样写的用意。(6分)

解析:从人物形象塑造、小说情节发展、小说主题表现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 D 难度系数 4

答案:①人物上,通过环境、细节描写表现肖夫人夫妇生活富足,突出夫妻二人对物质的追求。②内容情节上,为文中的误会层层蓄势,给人感觉肖夫人的选择是商人的儿子,增强了结尾出人意料的效果。③主题上,肖先生因为爱情改变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选择了做一个世俗画家,突出了“选择”给人带来的改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众多评论者认为出镜最少的肖先生是小说的主人公。结合相关内容,概括并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6分)

解析:抓住小说中人物的言行表现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 D 难度系数:4

答案:①追求浪漫,富有才华:年轻的肖先生是一个热爱艺术、穷困但追求浪漫的青年,可以从肖夫人关于肖先生年轻时的回忆看出。②忠于爱情,转向世俗:为了爱情,肖先生改变了艺术追求,成为了一个追求金钱与权势的世俗画家,从对肖先生家的描写可以侧面体现出。③仪表不凡,疼爱妻子:从对他的外貌描写看出他仪表不凡的艺术气质,从他回家后与妻子的对话与亲昵举动,及他为妻子做出的改变,提供给家里富足的物质生活可以看出。④富有爱心,心胸宽厚:自己富贵不忘接济落难的朋友。(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 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六、语言知识综合运用(5分)

19.下面是对上世纪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数据调研,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分) 类别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身高(平均) 155.5厘米 158.6厘米 160.6厘米 体重(平均) 41.3公斤 42.1公斤 46.5公斤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 (基数为100) 99.04 97.37 90.86 (1) 通过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0个字)(3分) (2) 根据你的生活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超过10个

字)(2分) 解析: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归纳认读结果。重视数据变化,注重图表细节,把

握考题要求。关注图表中的三个“比较”:出生类别,身高体重,机能综合素质。意思只要求相近即可给分。 考点:语言表达中简明、连贯、得体。 能力层级 E 难度系数 4

答案:①80后9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比70后增加,但机能综合素质

下降。(3分) ②生活条件好(营养好),身体锻炼少(运动少)。(2分)

七、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前段时间,网上热传的视频,9岁东北男孩对妈妈放言:你敢生二胎,我就敢死;据《武汉晚报》报道,2015年1月,13岁女孩以死威逼父母放弃二胎,怀孕妈妈含泪流产……。还有更严重的,山东青岛一小学四年级七八个孩子搞了个反弟弟妹妹联盟,坚决反对爸妈生二胎…….

对此,民众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孩子们的行为太离谱了,父母有自己选择是否生孩的权利。也有人认为,孩子们的行为虽然过分了,但是其诉求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父母也应该把孩子当做家庭的成员,尊重并倾听他们的想法

根据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解析:这是一道评析类作文,要求考生提炼自己的观点,选好角度,从而深层

次去剖析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 E 难度系数 3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