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良生家教(创于1991年) TEL:13016551100 2015-12-13 第1页 共8页
专题十二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考点导航
1. 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加上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考点剖析
1.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和主要方式
(1) 重要性: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不同地区需要通过地域联系,实
现优势互补,并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
(2) 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3) 交通运输 方式 铁路 公路 水路 优点 缺点 备注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 历史最悠久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占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适应性强 高、运费较贵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航空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 一 管道 连续性强、损耗小、巡全方便、运量很大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转移的主要手段。发展方向朝“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
(4) 通信分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电信通信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诞生,大大地促进了
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5) 商业贸易:在商业活动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商业贸易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 古代:以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沿河道呈条带状分布;以步行一马车为主的地区城市形态
紧凑,多呈块状。
(2) 近代:火车、电车的发展,城市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形成星状。
(3) 现代:汽车时期,城市沿主要公路延伸,形成多层次的星状;城市的地铁、高速公路等的
发展,使城市空间形态由平面向立体化发展。
3.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1) 平原地区: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沿河伸展的多成带状。 (2) 山岳地区:常沿山麓或沟谷扩展,多呈带状。 4.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 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之一是要有便利的交通便于商品集散,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
线,水陆交通便利的交通枢纽以及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为商 品流通提供了优越
盐城良生家教(创于1991年) TEL:13016551100 2015-12-13 第2页 共8页
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2) 交通条件的变化影响商业网点的兴衰,如扬州、随京杭运河开通而形成且发展起来的,后
来又随着运河淤塞、京沪铁路以及海上运输的发展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3) 商业网点的区位原则:如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应选择在市中心;如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则
应在市区环路边缘的高速公路出入口。
例题解析
例1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1~2题。
1. 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对图中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
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为“井”字形 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
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 丁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2题高速公路、铁路穿过市中心,会干扰城市交通。
例2 读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政治 B.山地 C.河谷 D.交通
4.若该地区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答案:1.A 2.A
解析:商业网点受政治因素影响小;河流一般河宽水丰,地形平坦比较利于交通运输,因此河流干流沿岸,商业网点发育比支流密度大。
盐城良生家教(创于1991年) TEL:13016551100 2015-12-13 第3页 共8页
达标练习 一、单选题
1.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分别体现最灵活、最高效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公路 B.水运、铁路 C.公路、航空 D.航空、管道 读右图,完成2~4题.
2.图中1、2、3依次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 A.铁路、水路、公路 B.水路、公路、铁路 C.公路、铁路、水路 D.公路、水路、铁路
3.仅从运费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b 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③ B.在a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① C.②代表的运输方式在ab区间运费最省 D. c点以我的合理运输方式是③
4.下列产品适宜选择交通运输方式③的是( ) A.木材 B.蔬菜 C.服装 D.药品
石家庄原是一个小村庄,后来石家庄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发展成为人口超百万的河北省行政中心,据此回答5~6题。
5.石家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华北平原 B.矿产资源丰富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工农业基础好 6.石家庄的变化说明了( )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B.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看城市建设规模的大小 C.交通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城市规模的变化 读“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回答7~9题
盐城良生家教(创于1991年) TEL:13016551100 2015-12-13 第4页 共8页
7.决定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首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经济 D.交通
8.京沪高速铁路不经过的省份有( ) A.河南 B.江苏 C.山东 D.安徽
9.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A.有利于提高铁路的安全性 B.不与其他铁路交叉,可以提高速度 C.节省中国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D.架桥比较便宜
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标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读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 ) A.a 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 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11.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 ) 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 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 D.尽量通达人口稀少的地区 读“我国各交通运输方式在旅客周转量中份额的变化图”(周转量=运距×客运量),回答12~13题
盐城良生家教(创于1991年) TEL:13016551100 2015-12-13 第5页 共8页
1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A.铁路、航空、公路 B.公路、铁路、航空 C.航空、公路、铁路 D.铁路、公路、航空 13.在货运中主要采用③运输方式的企业是( )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 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 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下图为某区域国道上加油站的分布图。分析回答14~15题。
14.影响加油站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车流量 C.地价 D.炼油厂的位置 15.推测距大城市最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北方的城市一般沿河流带状发展 ②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多沿交通轴线发展 ③轮船时代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态 ④综合交通使城市形态向多方向分散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判断题
1.当前,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首要因素是地形。( ) 2.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不断减弱。( ) 3.交通运输多样化、快捷化、网络化使城市形态呈现多样性。( ) 三、综合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盐城良生家教(创于1991年) TEL:13016551100 2015-12-13 第6页 共8页
(1)该区地形基本上以 为界,明显分为 和 两类 (2)观察图中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看出,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3)A地区成为当地商业中心的条件是 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20世纪后,安徽省阜阳市对外 口岸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城市中心也发生了三次转移。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阜阳市的对外交通口岸泉河。由于泉河淤塞,20世纪20年代后,主要对外口岸转移到颖河两岸三里河一带,现在这里是阜阳市的市中心。1958年,颖河上修建了颖河大闸,因航运不便,新建的工厂转移到大闸以南的七里湾一带。20世纪70年代,阜阳至淮北的铁路通车,之后又修通了至淮南的铁路,火车站一喧形成河东工业区和仓库区。20世纪90年代,京九铁路全线贯通,阜阳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1)由材料可知,阜阳最早的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目前,阜阳与外地之间的客货流主要是通过 运输完成的。
(2)读图①→②→③交通口岸转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3)未来的商业建立在①、②、③、④的 处合理,理由是 。
(4)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的变迁和城市形态的变化说明了 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真题回放
(201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2012年任何12月26日京广高铁天上式开通运营,从首都北京到广州,全程2294千米,最短用时约8小时,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图1为“京广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图1
盐城良生家教(创于1991年) TEL:13016551100 2015-12-13 第7页 共8页
1.影响京广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 C.文化 D.经济
2.高铁沿线城市某些路段的两侧,常架起近两米高屏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噪声污染 B.保证行驶安全 C.净化城市空气 D.美化沿线环境 3.京广高铁的运营( )
A.加快了沿线城市间客运速率 B.增加了沿经城市间货运总量 C.促进了沿线资源跨区域调配 D.实现了沿线地区间产业转移
盐城良生家教(创于1991年) TEL:13016551100 2015-12-13 第8页 共8页
答案: 一、选择题
1~5:CCDAC 6~10:DBACD 11~16:BDDBBB 二、判断题
1.× 2.√ 3. √ 三、综合题
1.(1)200米等高线(或铁路线) 平原 山地 (2)沿河流及交通线分布 (3)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2.(1)水运(河运) 铁路 (2)河流泥沙淤塞,航道变浅 (3)④ 京九铁路南北贯通,使阜阳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客货流量大,火车站附近成为阜阳城市发展新的生长点 真题回放
1.D 2.A 3.A
4)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