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作业与学的布置与批改和习成
绩之间的关系(计划书)
XXX XX院系 XX级XX专业X班
一、题目提出的背景
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一个颇受关注的热点。为了达到提高升学率
的目的,各高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中最为常用,也是最传统的方式便是压缩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令其将这部分时间挤出用于学习,具体的形式是增加课时与加大作业量。这其中数学科目的学习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发现,一味地增加练习量渐渐无法保证学习效果的增加。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不禁开始反思现有的教学方式的弊端。本课题所研究的,便是数学作业(量与内容)与学习效果(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之间的关联性,以求找到一个合理的作业布置方式,使教学效果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研究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关于教学环节与教学效果的关联性的理论。人人都知道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此的相关研究却算不上丰富。本课题对此作研究,是希望能够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也为将来的更深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教师如何更加合理地通过对数学作业方式和内容的选择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熟练度,选择更为恰当的方式评改学生的数学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有利于学校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文献综述
为了更好地完成该课题的研究,笔者查阅并比较了多篇相关文献,并在此进行了归纳总结。
在所查阅的文献中,部分作者阐述了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多数文献中含有对于现今数学作业从布置到完成到批改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的认识,并针对不同的方面各提出了其各自的见解与建议。有些从数学作业的布
1
置入手,提醒教师布置数学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还有的谈到了作业结构的调整;有些则从评价入手,着重论述了教师应如何更加全面、公正,甚至艺术地评价学生作业,并利用其反馈出教学的疏漏,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还有的从理论上探究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对未知规律的反应,从而从根源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在下面的内容中,笔者将详细列出这些观点并适当评论。
贵州省大方县双由镇双由中心校的雷相华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课外作业的布置和处理,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服务教学。他在《布置数学课外作业之我见》[1]中指出,课外作业是由教师确定的,所布置的作业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将布置课外作业列入课时计划,认真地研究和选择课外作业题。教师要明确教学要求,并讲究趣味性与训练性。为此他提出了七条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1.务必让学生予以足够的注意;2.切勿仓促行事,要计划好布置作业的时间;3.要向学生讲清作业的日的,明确解释怎样完成作业,采取什么格式;4.作业的难度在适当,难易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5.作业的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做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6.作业要有重点,要注意作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7.布置作业要留有余地。在所查文献中,关于如何布置数学作业这一方面,该文献是讲述得最为具体的,所以便以此为基础继续进行归纳。趣味性这一条还有其他文献有提到,茂名市第十六中学的李洋老师提出,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根据中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效性[6]。在“适量”这一方面,陈华如老师在其《中学数学作业量与质的分析》[7]中有详细研究,她认为,认真多做数学题,确有提高数学成绩之效,但必须有一个“梯度”。“精选”数学作业的本质在于让学生“精做”,就是不让数学作业成为一种学习负担,提升数学作业题的含金量,这一点杨平涛老师在其《中学数学作业设置的探讨》[8]中也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教师还可变换作业形式,提供作业题信息多向交流的通道,这一点刘明选老师在其《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2]一文里也有提到,陈欣龙老师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作业移后布置”、“作业移前布置”的独到见解[10]。另外还有作者提到开放性作业的优越性(梁玉莲.,
2
《浅议小学数学开放式的家庭作业》[4],李洋,《谈数学作业的设置创新》[6]),灵活性作业的好处也有人详细地列出(王清彦,《作业布置之我见》[9])。刘明选老师和李洋老师都还讨论了学生自编作业的优势,他们认为:高中阶段,教学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但很多同学还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其根本原因是自己从没主动地思考过教师讲的思想方法,而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摸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的自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通过担当评价者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笔者也是从中学生过来的,对于数学作业的大题量和大重复性也是深有体会。但是笔者自己当时在完成作业时也感受到,由于人是有惰性的,所以老师布置的重复的题目是给自己加深印象的一个绝好的方法。当然,一定的重复是有必要的,但过多的重复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了,这点上笔者赞同陈华如老师的观点。笔者也同样认为精选题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题目有经典与不经典之分,有的题做一道就能让学生练到许多,而有些花费了大量时间最后只练习到了一点知识。此外,就笔者个人的观点来讲,数学作业的创新布置不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众所周知,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目的最终要落实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立足于现实,也反映着现实。现实不会因为个人兴趣的转移而改变,所以不应该着力于让题目来适应学生。刘明选老师有提到“自选作业”与“自编作业”,小规模的尝试,确实可以起到引导学生的效果,但笔者不赞成经常性的采用。而数学作业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笔者确实深深赞同。虽然学生可能会对其中有些题目较为头痛,但那是因为我们的应试教育已经把学生的思维教得僵化了,布置这些题目也是补救的措施之一。
至于数学作业的布置反馈这一部分,《数学探究教学的类型研究》[5]一文中指出:日常教学中发现,作业中的有此错误比较顽固,讲评后仍会出错,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弄清错误的根源,没有搞懂问题的实质。所以批改作业必须加强针对性,这也是在所查阅文献中所共有的观点,同样为共有的观点的还有适当运用评语。陈华如老师还提到了评判手段的变革,倡导教师应
3
汁重对作业的“评”,而非仅仅是对作业的“判”。她提出,从数学语言表达上,从书写格式上,从作图准确性上,从作业整体设计上,从数学推理逻辑性和严谨性上,从解题方法多样性和新颖性上,从完成作业的态度上等等角度,借助作业本,或在课堂上,或通过面对面的沟通,给予学生各种肯定,引导其如何进行反思,针对其作业中的“症结”提出多种思考的通道,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逐渐培养学生“自查、自省、自纠”的良好思维习惯,是实现数学作业功能的关键[8],同样还持此观点的是《浅谈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作业批改及反馈的有效利用》[3]一文,另外《作业在数学教学中的效应》[10]一文中提出了“多样化的作业小结有助于数学的学习和多种能力的培养”的观点。
虽然笔者并没有过成为老师的经历,但多年的学生生涯让笔者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笔者当年还是中学生的时候,除了表示正确的对勾,最希望看到的便是老师将题目错误的部分用红笔圈出来。如果直接写明错误之处,那便少了些探究的乐趣,而若是仅仅画了个叉,有时会耗费大量时间用于寻找错误。在笔者看来,“评”确实比“改”要重要许多。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加大练习量,提高熟练度;更重要的便是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疏漏和不足。但仅仅是发现不足是不够的,“评”之一字便是可以让学生反思,从而达到让学生改正的目的。至于小结,笔者同样认为很重要,虽然学生可能会觉得麻烦,但那是对学生的复习巩固非常有用的一项环节。
文献阅毕,颇有感触。但前辈们的观点与结论也仅仅是建立在他们各自的视角上得出的,有一定的片面性。本次即将进行的研究,将会起到对前人研究的检验,希望能够得出一个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结论。 四、研究设计 1、核心概念
数学作业: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强化和实践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之一。 2、研究目的
4
本次对于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性的研究,是想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通过相关数据与文献,找出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的作用,寻找当前高中在布置与批改数学作业方面存在的普遍弊端,分析症结所在,以求寻找出一条合理的解决之路。 3、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将通过查找与“高中数学作业”有关的文献资料与实际前往XX的数所高中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本次研究的相关文献将会从XX大学图书馆的正式数据库中获得,而问卷调查将针对数学作业的完成过程、完成程度、批改效果三个方面面向学生进行调查。在上面两步完成之后,便是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归纳。文献资料将被整理成一篇文献综述,而调查所得数据将会被制作成表格或图的形式,而研究者将会对此作细致的分析,尽量排除无关或有影响的数据,探究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方式的好坏具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的影响如何,学生对于他们的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有着什么样的期望与建议,而这些想法是否会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这些问题。而文献的作用在于可以从前人研究成果中获取较为精辟的结论,同时将这些结论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拓宽视野,使人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对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最终,这些研究成果将会被制作成一篇论文,笔者将力求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地将研究所得结果列出,再根据自己的分析思考提炼出自己的结论,包括对现有观点的一些看法和对当前高中在布置与批改数学作业方面存在的普遍弊端的解决方案。 4、研究方法
1)文献法: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文献的查阅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本课题所研究的并非前人没有研究过的内容,参考前辈们的研究成果能够给本课题的研究指明一定的方向,使本课题的研究少走些弯路;另一方面,作为没有任何背景与成果的研究者,现有的理论成果是对本课题必不可少的支持。 2)问卷调查法:对于本课题的研究,除去理论部分,还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持,因此如何获得这些数据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决定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最大的原因就是问卷调查能够提供大量的较为直观的数据,便于分析研究。实验法虽然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但该法不仅需要
5
较长的时间与大量的人力,而且其中还有许多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学生个人遭遇的变故,教师的更替等会影响实验结果。至于访谈则无法提供足够多的数据。
初步决定发放200份左右的调查问卷,XX各阶层的高中各选取两所,每所高中每个年级各选择2-3个班级,这样每个班级都会有十几名同学接受调查,除去那些没有参考价值或无法回收的问卷,将剩下的问卷进行整理并分析并作为本研究的依据之一。 附录:
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和学习效果关系的调查问卷
同学你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和学习效果关系的研究。本问卷将打您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此我们深表歉意。您对问卷中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将保密。此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仅供研究参考之用。我们真诚地感谢您的合作,谢谢您!
请您在下列题目中,填入相关信息或选一项最适合您情况的答案。
请问您的性别:_____ 年级_____ 所在学校_____________ 所在班级_________
1、请问您平时课余会花多长时间完成数学作业? ( )
A、0-30分钟 B、30-60分钟 C、60-90分钟 D、90分钟以上 2、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你通常的感觉是? ( ) A、开心,紧张,兴奋 B、无啥感觉 C、痛苦 3、在所做的作业中,你不会做的题目大约有? ( )
A、基本没有 B、5﹪以下 C、5﹪-10﹪ D、10﹪-20﹪ E、20﹪以上 4、遇到思考不出的问题,你通常的做法是? ( )
A、再花一些时间思考,直到做出为止 B、和同学一起讨论
C、将同学的作业或参考书上的答案拿来借鉴 D、空着,等老师来讲或问老师 5、通过解决这些思考不出的题目,你( )?
A、举一反三,同种类型的全都会了 B、以后解决同一题型会少花些时间 C、仅仅会做这道题 D、再遇到一样的题目也不见得会
6
6、你们的数学老师是否布置一些思考题? ( )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每次 7、平时在完成作业后,你是否会研究那些思考题? ( )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每次 8、你们的数学老师对你们的作业批改程度如何? ( ) A、次次都批,道道都批 B、每次都批,挑一些题批 C、通常都批 D、经常不批 9、对于那些做错的题,你通常的做法是? ( )
A、看一下就行了 B、老师要求,所以订正 C、自觉订正,但之后不会再看D、自觉订正,之后也经常复习这些题
10、你是否希望老师在批改后写评语? 是( ) 否( ) 11、你的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名次约为? ( )
A、1-15名 B、16-30名 C、30-45名 D、45名以后 12、请问你对当前数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不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检索方式:主题词检索 检索词:数学作业 数据库:CNKI
[1]雷相华. 布置数学课外作业之我见[J]. 成功,2008(10): 132 ~132 [2]刘明选. 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J]. 新课程(教师版),2007(10): 26 ~26
[3]方春. 浅谈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作业批改及反馈的有效利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08(08):441~441
[4]梁玉莲. 浅议小学数学开放式的家庭作业[J]. 才智,2009(36):103~103
7
[5]王永洪 王桂花. 数学探究教学的类型研究[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2):40~41,56
[6]李洋.谈数学作业的设置创新[J]. 南方论刊·2009年增刊,2009(2):92~94 [7]陈华如. 中学数学作业量与质的分析[J].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142~143
[8]杨平涛. 中学数学作业设置的探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7,22(3):55~57
[9]王清彦. 作业布置之我见[J]. 黑龙江教育,2003(z2):48~48 [10]陈欣龙. 作业在数学教学中的效应[J].科技信息,2008(25):83,8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