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与研究

2025-04-26

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 题 类 别学 科 分 类课 题 名 称课 题 负 责 人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 表 日 期

实施方案

A1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 高级中学学科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与研究 颜秉鑫

微山县第一中学 二00六年十二月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程名称:《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学科教育理念对高中教学带来了深刻影响,新课程要求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落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行为的转变,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以实现新课标理念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研究和实验,教师发表有价值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寻求一条简约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为探求学科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积累理论基础。从实践价值看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终身学习观念。 3、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课题组负责人颜秉鑫,校教务主任,主管学校教学工作,是我省高级教师,大学学历,长期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是我县学科中心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教学会会员,市级先进个人。其他参与者均是学校中青年一线教师,年富力强具有创新和钻研精神,多数为各学科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教科改经验。大部分参与者获得过市县教学能手、优质课执教者称号,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公开发表教育论文、参与或与他人合著论著。各位参与者教育教学成绩突出,部分教师长期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因此,从课题参与者的知识水平、年龄结构到教科研能力,我们课题组都有较大的合理性、优越性,能够胜任所申报课题的研究。 三、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全面推选的形势下,课程内容和结构,教学模式亟需变革,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我们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改革为理念,以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以《高

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与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 四、实验目标:

1、本课题的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改革课堂现状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单一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验使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知识观、学生观,学会选择、构建、使用合理的教学模式。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较高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五、研究对象: 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 六、研究内容:

以学科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为研究重点,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实验研究,探索有利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与学方式,主要包括:

1、各学科新教学方式组织形式的探索与实践。

2、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3、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4、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5、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及学习能力的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各学科研究的课题如下:

1、英语组:利用新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式。 2、生物组: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 3、语文组:积极探索课堂创新教学方式、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4、数学组:积极探索课堂创新教学方式。 5、教学管理:”和谐发展”的班级管理。

6、化学组: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的探究。 七、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比较法,文献、资料分析法,调查法等。

八、研究目标检测体系: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转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明确自主、 探究、合作性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育 利用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 (1 0分) 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生是否具备了自主、探究、合作性 学习的能力。 分 数 3 3 4 5 5 5 2 2 3 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明确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 是否能够开展自主性学习 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 (1 5分) 学生学习方 式的转变 自我调节。 学生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 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 自我补救。 (4 5分) 学生是否能够依据所学知识提出新的 问题。 针对新问题能否展开调查、收集数据, 是否能够开展探究性学习 形成解释,并评价、检验成果。 (1 0分) 学生是否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科学研

究联系起来。 学生是否具备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 神。 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展开合作 3 3 4 是否能够开展合作性学习 的习惯。 学生能否自觉地学习中学会合作。 (1 0分) 学生在学会合作的基础上能否明白合 3 作性学习的重要性 5 5 4 3 4 4 3 是否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 自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并引导学生 的新的教学理念 (1 0分) 成为学习的主体。 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 伽古启0甜,¨批斟肖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由重教向重学的 方向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否放在了提示新知 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上。 是否实现了教师角色行为 教师是否实现了由“教受”向“指导” 的变化。 (1 5分) 的转变,是否将重点放在了激发学习 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上。 是否关注学生的情结和情感体验,是 否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原 则。 是否加强了直观教学与演示、模拟实 验、运用现代声像与计算机技术进行 教师教学方式 的变化 (35分) 是否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的 教学。

组合并收到一定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愉快教育、和谐教 (1 0分) 育、成功教育等教学改革的尝试。 学生满意教师的教学方法且学习兴趣 浓厚。 4 4 3 4 3 5 5 教学方式是否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与学的 新模式是否突出了教为主 良性循环。 新型教学模式 的构建 (2 0分) 导学为主体学生的学习为 教学方式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 中心的思想 (1 0分) 爱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 究,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学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 养成。 新的教学方式是否具有可 教学模式要求的硬性标准不宜太高, 操作性并易于推广 (1 0分)

易于操作。 教学模式可以在不同标准的学校普遍 开展,适应性强。 九、课题研究步骤实施:

时间:三年(2 0 06年4月----2009年7月) 准备阶段:

2006.4 召开学科教研组长和科研骨干参加的课题工作会议,检索相关资料,讨论课程目标和内容。

2006.5 确定课题目标和内容,学习有关理论,落实课题研究人员。

2006.6 将讨论结果形成文字材料,提出立项申请。 实施阶段:

2006.12 课题组成员研究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并上报批准。

2007.1 课题研究开题。以年级组为单位开设公开课,探索新型教学方式,课题组成员听课、评课、说课、讨论,要求整

理教案。

2007.2 寒假,印发相关资料,要求教师学习教学策略相关理论。写出阶段总结及论文。

2007.4 对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的培训。

2007.5 确定本学期工作重点。主要工作:课堂教学观摩、课件制作。

2007.6 以年级组为单位开设公开课,探索新型教学方式,课题组成员听课、评课、说课、讨论,要求整理教案。开展研究性学习。

2007.7-8 暑假,课题研究人员撰写新型课堂教学方式的体会与总结,写出阶段总结及论文。

2007.9 确定本学期工作重点。主要工作:课堂教学观摩、课件制作、探索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2007.10 全面开设研讨课,要求体现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研究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2007.11 开展学科教学观摩活动。注重学科内的借鉴交流。 2008.2 寒假,各学科撰写研究论文、子课题研究报告。 2008.3 确定本学期工作重点。主要工作:课堂教学观摩、课件制作评比。

2008.4 课件制作评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专题讨论。

2008.5 做好阶段性研究总结。

2008.7-8 暑假,课题研究人员撰写学科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总结与体会。

2008.9 确定本学期工作重点。主要工作:交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

2008.11 以年级组为单位开设公开课,探索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组成员听课、讨论、说课、评课。

2009.2 寒假,撰写阶段总结和教学方法经验介绍。

总结阶段:

2009.3 撰写教学案例、教案、课堂教学实录,整理论文。 2009.6-7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十、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物化成果(包括典型课例、课件、资源等)。

十一、课型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指导小组:李景桢、朱思启 课题领导小组:严先纯、刘宝奎 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颜秉鑫 理论实践指导、督查、总结、立项、论证、成立课题组,培训研究人员并组织研究

成员:张 明 利用新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式 论文、研究报告 王运娥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 论文 郭晶晶 积极探索课堂创新教学模式论文、课件 吴小寒 积极探索课堂创新教学模式论文、课件 马 静 探讨并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论文 赵 亮 探讨并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论文 郭晓莲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的探究 论文 侣传旺 撰写研究报告 十二、保障措施

我校是微山县高级中学龙头学校,济宁市重点中学,拥有先进的高标准的物理、学科、生物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微机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图书馆、阅览室资料、音像资料齐全,各类报刊、杂志、读物文献资料丰富。青年教师精力旺盛,科研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学校领导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视,不仅保证研究经费到位,而且专门成立了负责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小组和研究队伍,学校以最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保障课题的实施。

微山一中《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

方式变革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


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与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江苏省常熟市2024届高三适应性训练测试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