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浙教版科学期末复习专题(知识整理及配套练习)
第四章 第1~3节 复习
一、知识要点
1.太阳概况:能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恒星;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太阳的半径是
地球半径的109倍多;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太阳同所有的恒星一样,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主要分为氢和和氦。
2.太阳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肉眼可见)、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情况:太阳黑子(光球层表面温度较低的部分),其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活动的周期11年。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耀斑是突然增亮的部分,日珥是喷射现象;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
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方向。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常会看到淡绿色、红色、粉红色的极光。
5.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1/4;体积为地球体积的l/49;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表面的重力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6。 6.月球表面明暗分布,其中明亮的是山脉和高原,暗处是平原和低地。
7.月球表面最明显是环形山,其形成可能是陨石撞击或古老火山喷发形成的。
8.月球表面与地球上的区别:没有大气,声音也无法传播,所以月球上是一个寂静无声、死气沉沉的世界。没有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昼夜温度温差大,达到300℃。没有任何形态的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没有流星。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9.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1天(约24小时)。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10.自转的证据或结果:
(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2)昼夜交替;(3)一天中杆影的长短、方向的变化。 11.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
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再加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12.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13.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 14.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杆影最长。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
0
15.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如图A、B、C、D四个位置分别如下:
A.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B.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C.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3、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D.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4、其他地区无直射 16.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2)北半球其他地区:
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
冬至日;(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纬度越高,昼夜变化最大)
配套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天体中,距地球最近的是 ( )
A.月球 B.火星 C.金星 D.水星 2.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
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有平原、高原、山脉 C.有碧海蓝 D.有日光、彩虹和风 3.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
A.太阳黑子的多少 B.太阳耀斑的多少 C.日珥的多少 D.太阳表面温度的高低 4.(2011·金华)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B.太阳体积比地球小 C.太阳是由固体组成的球体 D.太阳表面温度很高
5.(2011·衢州)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况。以下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 C.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D.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
6.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表面没有磁场。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列四种情况能做到的是( ) A.用指南针定向 B.用电风扇吹风 C.举行露天演唱会 D.用天平称质量
7. 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B.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 C.人工降雨时,往云层中撒播干冰,可以增加云层的湿度,促使降雨 D.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 9.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大小与月球差不多,因为平时看上去两者差不多大小 B.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有线电视收看 D.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
10.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
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当时,人们对雷达受到干扰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据此你认为是( )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雷达本身的故障 C.外界杂波的干扰 D.太阳活动的影响
11.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嫦娥X号”登月开始了,而你作为一名宇航员到月球上进行考
察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在月球上行走像在水中漫步一样,轻飘飘的,可以跳跃很远 B.虽然是白天,但天空却像地球的晴朗黑夜一般,繁星满天 C.月球上万籁俱寂,宇航员的脚步声显得震耳欲聋 D.月球上的一天特别漫长,几乎是地球上的一个月
12.(2011·湖州)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湖州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422天,月球 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27.3天。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符合事实的是( ) A.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相等 B.地球和月球白天的长度相等
地球 月球 C.地球的一月是月球的一年
年龄 45亿年 45亿年 D.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自转周期 24小时 27.3天 14.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87表面积 5.1×10平方千米 3.8×10平方千米 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
周长 40075千米 10927千米 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基
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 D.火星表层上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15.小明的家乡刚好在北回归线上,他的家乡一年可以观测到 ( )
A.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16.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7.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昼夜更替 C.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D.四季的变化 18.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轴 D、纬度
19.从我国的 “清明节” 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20.晨昏线上各地的太阳高度 ( )
0 0
A、总是等于90 B、总是等于0
0 0
C、只是春分、秋分时等于90 D、只有夏至日或冬至日等于9021.下列地点中,阳光能照射到水井底部的是 ( )
A、上海 B、北京 C、海口 D、杭州 22.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
A.地球有昼夜半球之分 B.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 C.晨昏线在地球表面自西向东移动 D.地球上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23.在《观察当地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的实验中,不需要直接测量的量为( ) A、标杆的高度 B、太阳高度 C、杆影的长度 D、杆影的方向
24.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南纬67o B、北纬80o C、南纬40o D、北纬23o
25.当太阳照射的方向和地球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时,北京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6.计算我国城市住宅楼群的间距。如果为使底层住户能在全年的正午都见到
阳光,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什么时候的楼影计算?(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春分日 27.下列纬度带上有可能出现极昼的是:
00/ 00A.0 B.2326NC.63.5S D.67.5N 28.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29.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30.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0级强烈地震。该地震
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1.当晨昏圈与地轴平行时(即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 ( )
A、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B、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光线与地轴成66.5o的夹角 D、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2.当1oS的地方的太阳直射时,此时的日期大概是在( )
A、3月21日前一、二天 B、9月23日前一、二天 C、6月22日前一、二天 D、12月22日前一、二天 二、填空题
33.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表面温度约 ,中
心温度高达 ,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约 千米,太阳的直径约 千米。 34.月球表面特征: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环形山是陨石撞击月面和火山活
动的产物,月球表面在阳光照耀下明暗相间,明亮部分是 、高原,阴暗部分是广阔的___________。
35.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出现在太阳 层中的太阳 ,它由于比周围温度低而显得较暗。 (2)B叫日珥,它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该层在图中用字母 表示。 (3)太阳活动的显示形式还有耀斑和太阳风,耀斑发生在 层,太阳风发生在 层。(4)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 年,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
变化,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有一定关系。此外,太阳活动还扰动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 现象。
36.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因此地球上产生了 现象。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运动的方向是 ;地球公转时地轴呈 ,地轴的北极始终指向 附近。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 天,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37.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
纬23.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 ,冬至日太阳直射 (南纬23.5°)。在同一天里,纬度不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不同,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 最高, 最低。
38.学校的作息时间一般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控,以适应昼夜长短的变化。今天我们
所处的季节的白昼时间比冬季要 (填“长”或“短”),造成一年中白昼时间长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填“自转”或“公转”)。
39.一家主题公园工作,圣诞节快要到了,他的工作是装扮圣诞老人陪孩子们玩。但是装扮圣诞老人是
非常辛苦的,因为身上要穿厚厚的棉袄,而圣诞节期间的天气又实在太热了。请判断:
(1)如果比利所在国家处在中纬度地区,那么他的国家应该位于 半球。(填“南”或“北”) (2)圣诞节来临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 。(填选项代号) A、北回归线 B、北极圈 C、南回归线 D、赤道
(3)圣诞节时,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是 。(填选项代号) A、昼长于夜 B、夜长于昼 C、极昼 D、昼夜等长 40.回答问题:
(1)此图是以地球 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判断理由是 。 (2)A、B、C、D四地中,位于晨线上的是 ,位于昏线上的是 。 (3)再过6小时以后,处于子夜的是 。
41.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北京市某校李红同学发现:阳光照射下家里的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都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他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帮助分析回答:
(1)一天中,使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2)北京市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机会。
(3)为了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我国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___
日的楼影来计算。
42.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以及在右图中画出地球处于A位置时的太阳光照图(要求绘
出太阳光线、地轴、晨昏线、夜半球)。 (2)地球在A位置时,a地处于____季,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3)地球在B位置时,b地处于___季,昼长____小时;
(4)地球在D位置时,杭州的日期是___,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昼 夜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读右面的半球图填空或绘图:
B (1)此图是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图,最外一圈表示 ; 西径
(2)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00
A 东径
(3)当图中A 点为太阳直射点时,这一天是 (填“月、 日”)前后,北极圈上的正
午太阳高度为 (填 “最大”或“最小”);
(4)这一天,B地的昼长为一年中最 (填“短”或“长”),我国的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三、实验探究题
44.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
如图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小军同学猜想坑洞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
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质量m/g 20 20 20 20 20 60 85 体积V/cm 7.5 7.5 7.5 2.5 1.8 7.5 7.5 3下落高度h/cm 50 60 70 70 70 70 70 坑的深度d/mm 2.6 3.5 5.0 11.3 12.4 14.6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实践与活动:根据下面图文材料,回答(1)~(3)题。
某活动小组为了探讨“地球运动对气温的影响”,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学校操场上竖一根1.5米长的木桩,观察并记录木桩影子长短的变化和相应的气温变化。 (1)A、B是他们绘制的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观察图,其中 图是反映正午日影情况。
(2)假如A、B图反映的是浙江某地冬、夏季节正午日影情况,那么,反映冬季正午日影的是 图。
(3)假如你是活动小组成员,请你在观测的基础上,完成下表。 季节 夏季 冬季
正午日影长短 昼夜长短 气温高低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ABADD DADDD BBAAA DBAAB CBBCD ACDDD DB
二、 填空题
33.6000℃ 1500万℃ 1.5亿千米 140万千米 34.环形山 山脉 平原和低地
35.(1)光球 黑子 (2)色球 C (3)色球 日冕 (4)11 磁暴 36.昼夜 自西向东 倾斜 北极星 365
37.南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夏至日 冬至日 38.长 公转
39.(1)南 (2)C (3)A
40.(1)北 地球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2)A C (3)C
41. (1)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无 (3)冬至 42.(1)图略 (2)夏季 90°
(3)秋季 12 (4)3月21日 昼最短夜最长 43.(1)赤道 (2)图略 (3)12月22日 最小 (4)长 昼长夜短 三、实验探究题
44.(1)下落高度 (2)3、6、7 (3)略 45. (1)B (2)A (3)如表格:
季节 下午日影长短 昼夜长短 气温高低
夏季 短 昼长夜短 高 冬季 长 昼短夜长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