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历年真题主观题汇总
2016年上半年真题
22.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2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24.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 25.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26.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7.简述美誉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28.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29.简述动作技能培养的途径。
30(1)张老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0(2)张老师贯彻哪些教学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1(1)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 31(2)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
2015年下半年真题
22.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23.教学中“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
- 1 -
24.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25.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2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27.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8.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
29.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30(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 30(2)请结合案列加以分析论述。
31(1)请运用动机相关知识解释小美专业课面试失利的原因。 31(2)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
2015年上半年真题
2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2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24.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 25.学生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26.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27.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28.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9.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 2 -
30.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据材料小芳同学的表现,在对她的教育中,你认为应该贯彻哪些德育原则?运用哪些德育方法?请分别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1(1)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哪些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31(2)请指出问题解决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014年下半年真题
22.目前,我国普遍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23.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4.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25.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26.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27.简述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28.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30(1)梁老师成功地运用了哪一德育原则? 30(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31.根据心理学原理分析小林思维变化的特点,提出促进小林思维发展的建议。
- 3 -
2014年上半年真题
2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23.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24.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25.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26.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27.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28.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29.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30.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31(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中涉及的学习原理。 31(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
2013年下半年真题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23.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24.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25.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26.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8.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 4 -
29.简述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30(1)王老师成功地运用了哪一教学原则? 30(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31(1)请指出这四个人的气质类型。 31(2)请说明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
31(3)请说明教师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2013年上半年真题
22.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23.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24.逆向迁移就是负迁移。 25.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 26.简述学科中心论的主要观点。
27.简述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28.简述人格的特征。 29.简述品德的结构。
30.试以德育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31(1)运用心理学知识评价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 31(2)这个案列对教师教法有何启发?
- 5 -
2012年下半年真题
22.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23.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24.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无关。 25.负强化就是惩罚。
2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27.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28.简述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 29.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30.试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对这两次谈话加以评析。 31(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
31(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
2012年上半年真题
22.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23.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
24.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25.个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26.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
- 6 -
28.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29.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30.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试加以分析。 31.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张琼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2011年下半年真题
22.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23.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求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得到发展。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如果按照社会要求去要求个人,这些社会要求就会阻碍个人本能的健全发展。
24.杜威继承和弘扬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精华,猛烈地批评了旧教育的理念与做法,并在教育界首次将其称之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概念的由来。他还系统阐述了新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新的教育实践。后来,人们把与传统教育相对立的、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称之为“现代教育”。 25.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26.简述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27.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 7 -
28.简述必修课及其特征。
29.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30.试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的理论来评价这位老师教学的得失。
31请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今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说,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 8 -
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
2016年上半年 教师生活的魅力 2015年下半年 善待拙折 2015年上半年 做最真的自我 2014年下半年 在教育中感受幸福 2014年上半年 我的梦想 2013年下半年
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2013年上半年 请以你的孩子为荣 2012年下半年 人才需要“发现” 2012年上半年
最难忘,校园的那一种声音2011年下半年 我为什么当老师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