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课标要求】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考点 具体明晰 个人收入的分配 分配制度 ①生产决定分配 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效率与公平 ①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②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课堂导入】
在第二单元介绍完“如何生产问题”的基础上,本课介绍如何合理分配财富问题。主要从个人收入分配角度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课堂展示——(自学成果)】(组内小展)
(要求: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快速高效核对自学成果,确保答案正确,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标
记)
【课堂探究——(对学群学)】(班内大展) 探究一:情景模拟: 《老赵说事》
俺们村的基本情况: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耕地基本靠牛,照明基本靠油,生活那就一个字“穷”。后来,实行土地承包后,老赵某承包了本村的五亩菜地,他认真学习农业知识,向农业指导员请教。精耕细作,采用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先进技术。结果,赵某的菜地产量和收入非常不错。老赵还供养儿子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因为很能干,收入不菲。 老赵和儿子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探究二:设置情景
(1)赵老太太也发挥余热在村口开了一家早餐店和小超市,生意很红火。 这种分配方式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2)赵某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兆头,他拿出了积蓄继续投入生产,开办了一个蔬菜种植公司,红红火火的做起了生意。
那么赵某公司里面存在哪些可能的分配方式?
探究三:我们来探讨一些情形
A是某外商独资企业中的普通职员,月工资3000元,是按劳分配吗?为什么?如果不是按劳分配,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B把钱存入银行定期获得利息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C承包土地后转租给他人获得的收入,这是哪种分配形式?你还能举出属于这种分配方式的例子吗?
D获得专利后进行转让,获利10万元,这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E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属于那种分配形式?
注:我们刚才谈到的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管理都是可以用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
F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应作具体分析,请填写如下表格:
探究四:王乐义,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首创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在此基础上,他又把眼光投向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上。他常说,“天下农民是一家,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自己的发明,无偿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四面八方的百姓,改变了中国北方冬季少青菜的历史,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王乐义的做法对我们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有何启示? 【课堂整理】完善本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工作环境 公有制企业中 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入股 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 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居主体地位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含义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公平的含义及重要体现 主要表现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与意义 意义
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
制度保证
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重要举措
另一重要举措 分配 与
公平 效率的含义以及提高的意义
一致性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对立性
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
【课堂巩固】 1.随堂巩固
2.【例】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材料能够体现的分配方式有( ) A.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与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不存在这种分配方式,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指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工人的工资收入。
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是按劳分配,而农民流转土地所得的收入(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收入),是以土地为要素所得的收入,因此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课堂扩充】 初次分配:
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 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 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 二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
三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 再分配:
是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 ) 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
公平是指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它包括“机会均等、规则平等、差距适度、共同富裕”等内容。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它承认适度的差距,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平均主义则抹杀一切劳动差别和分配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违背了公平原则,压抑劳动者积极性,所以公平与平均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⑵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⑶ 反对平均主义,防止收入差距悬殊;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倡导回报社会 注:共富不能理解为所有的劳动者、所有的地区同时、同等程度的富裕,不能理解成同步富裕。
兼顾公平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要区分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具体的分配政策:
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分配原则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政策是以共富为目标,倡导先富帮后富,扩大中等收入者
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