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一直积压在心里,不如也把这积怨如孩子们放风筝一样放飞了吧。放飞了,心境就开阔了,明朗了,回首向来流泪处发现,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是自己苦苦不肯放手。如今放下了,在湖畔徐行,且行且歌,共赏一帘明媚春光。
夏日骄阳烈焰,待黄昏后,方能出门。轻纨觉衣重,地面上还残留着闷热的气息。此时黑云翻墨,雷声大作,少时大雨滂沱,眼前只有白茫茫一片雨汽。夏时的“三八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再看时,天地清爽一片,不含一丝污浊的气息。天空像洗过一般湛蓝,不见了一会儿的夕阳也娇羞地露出了半边脸。西边绚烂一片,金色,橘色,红色,黄色??无数色彩为夕阳披上绝美的嫁衣。这时全身大概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能得如此美景,实此生一幸事。有时快乐就如此简单,当你埋怨天气闷热时,来一场倾盆大雨,洗尽你心头的烦躁不安,让你的心境如雨后天空般洗练,此刻你的心情如何能不豪迈。只怕也会效仿苏子,去赤壁高歌“大江东去”,且行且歌间,尽显豪迈姿态。
秋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于窗前铺一张宣纸,独临一池秋水,题上一个“心”。秋日的心,是愁是留,难怪易安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也有像刘禹锡那样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日的心,不是让你慨叹闲愁,而是让你用心去感悟秋的美好;每每雨打黄昏后,留得残荷听雨声。你是否能收获一份质朴的愉悦,不谈功利,不谈冷暖,便是此刻在雨中飘摇的枯荷,与你“心心”相惜。也许此刻的空气也变得充满禅意,向往心灵的皈依。勾起
心中久住的歌,伴你在这个独醒的夜,低吟浅唱,咿呀片语,伴你在人生路上,且行且歌,收获的是恬静芬芳。
冬日阴风瑟瑟,天地苍茫一片,天边暮云,空中像扯棉絮一样下着鹅毛大雪,披上猩猩裘,隔窗看雪景,连脚趾尖都是冷的。若此时来一块烤山芋,也许会从心头暖到脚趾头,不必再在窗前搓着冰冷的手了。只需一瓣舌尖的美味便可化解坚冰。在这个冰天雪地里,同样笑语嫣然兮。会幻听一首暖暖的歌,激宕在心间,碰到每个角落都会迸下暖暖的火花,支撑你走到尽头,且行且歌
陶行知说:雨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另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快乐与悲伤只是你的主观意识,乐也生活,悲也生活,为什么不常带笑颜呢?与清风明月相伴,再携一首暖暖的歌,在小径上且行且歌,留下一片缤纷的歌声,那叫潇洒与乐观。
且行且歌
丁沟中学 史美玲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在阳光透过白纱窗帘洒进房间之前,以木早已起床,走出房间,餐桌上是女王大人准备好的早餐,以木匆匆吃了一点,便背着书包在女王大人的唠叨中出了家门。
一路上没有遇到几个人,以木匆匆走着,从小,她便在女王大人的教导下,深信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俗语。
走进教室,不出意料地以木又是第一个。她熟练地走过去打开灯,
又机械地回到位置开始一天的学习。
其实,高三都这样,以木想。
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冰冷的玻璃过滤了温暖的阳光,只留下一丝刺眼的光芒,这是朝阳才有的特性。
班上的人逐渐都来了,填满了原本空空的教室,此时,以木已经完成了那道繁杂的数学题。
“以木,这道题你都写好啦!”同桌亦百的崇拜之情表现得彻底。 “嗯。算了好久才解出来。”以木说完便又沉入无边无垠的题海。 “这种题目也要写很久!真是只会死用功的人才会做出来的事。”前面学霸程径的声音响起。
以木写字的手顿了顿,前面又淡淡的传来一句:“真是笨鸟先飞啊,但要知道自己是不是鸟,要知道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何妨吟啸且徐行
又熬过了一天,以木背着大大的书包走在铺着法国梧桐叶子的路上,不知为何,今天的路怎么变长了,走了很久也没到家。
以木不禁又想到程径的那句“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脚步不自觉又沉一重,走得更慢了。
一阵风吹来,吹开了女孩的刘海,吹飞了飘落在地的叶子。以木抬头,看着漫开飞舞的落叶就像翩翩起舞的枯叶蝶,有多久没有仔细留心这些景物呢?以木想,大概是高三开始的那一天。
以木突然想到很多以前学的一首诗,诗中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以木自是不能如此闲情逸致,不过她自觉还是可以像苏轼那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
且行且歌且珍惜
以木回到家,迎来的自是女王大人的一番质问,大多是关于学习情况的,以木早已习惯。不过,今天女王大人多了一个问题——今天怎么回来晚了?以木笑笑说,自己的境界高了,便躲回房间。
天空中三三两两的星星散落在月亮周围,以木拉下窗帘,白纱窗帘将最红最柔软的月光放进来,以木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房间很漂亮。
打开台灯,以木在日记本上工整地写下:
人生是一趟单程旅行,青春是最美的风景,它是甜蜜的,是苦涩的,是疼痛的,是坚强的。未来说远不远,我要细细品尝每一段时光的味道,且行且歌且珍惜。
且行且歌
育才中学 江宇轩
曾几何时,多少音乐在耳畔被咀嚼,被心灵所吸收;又有多少清新淡雅的歌词被众人所传唱;又多少次为吟歌者流下激动或伤感的泪。但历史的车轮不断碾过数以千计的血肉,我们的祖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只有那永垂不朽的歌声回荡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深处。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看冰冷刺骨的易水,仿佛回到千年的一个晨雾弥漫的早晨,凝望着太子丹那苍白的凝满露滴的脸以及一只递过锋利匕首的手,荆轲笑了,他知道他不可能活着从秦王宫中出来,他只希望死之前,秦王的血能染红一片苍穹。他正冠凝视着逐
渐消失的太子丹在马车上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今日的易水寒冷依旧,荆轲却刺杀秦王失败,他的血染红半片苍穹。只给后人留下了无尽思绪和这首垂名千古的送别诗。
同样残阳如血,只不过多了四起的烟,乌江畔,他的神情已经迷惘,看着一旁随自己征战多年的乌骓马,再看另一旁体温未寒却红颜薄命的虞姬,对着那如血残阳,充溢在四面楚歌中。他抽出了血未干的宝剑吟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挥剑自刎。留给后世只有“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思考和几句英雄自刎前的不朽墓志铭。
且行且歌,是壮美是悲怆。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之下,驾一叶之扁舟,轻楫一柄短桨,刨出一柄断戟,洋溢着前进者的飘逸。苏轼无法抑制自己的苦闷的心情:官场黑暗,无道昏官害百姓,自己多次的阻挠竟被贬到黄州。难道这真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凝望前方从薄雾中升起的明月,苏轼含泪笑了,他无法改变这个世界,这一切让后人去评论吧。他端起一杯新酿的米酒敬了月亮一杯,扣着船舷吟唱道:“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雾已散,一轮明月焕发着如水的光。
同样也在水边 ,只不过是在汨罗江,憔悴屈原矗立汨罗江边,他已经万念俱灰,旧日君主已经归去,朝野之上奸臣当道,他觉得自己不可以一个人独活在这个世上,他要去找楚怀王,他眼睛中焕发出光芒,面朝南方,吟唱着离骚,坠入江中,没有水花,没有波澜,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