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
申论真题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要求作答。
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公告 职位表 真题解析 在线估分 职位表下载 笔试备考专题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http://v.huatu.com/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交流群:13108943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2.本试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应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所选项涂黑。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
5.本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抄录、复制题本内容,不得截留或藏匿题本。凡违反者,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二、给定资料
一、与第一代(或称\老一代\)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指新生代 农民工中的\后\群体)相比较,解决第三代农民工(指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后\群体)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突出的难点)是什么?你作出这一判断的 依据(理由)是什么?请根据【给定资料一】和【给定资料二】,以最简单的语言作答(第一问不超过5个字,第二问不超过200字)。(16分)
解析:此题为比较分析类试题。作答第一问需要在对材料进行全面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三代农民工问题的比较分析,指出解决第三代农民工问题的最关键问 题;作答第二问,对自己指出的问题为何是关键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要
求根据【给定资料一】和【给定资料二】,可知主要从这两个材料进行作 答;第一问不超过5个字,需要考生能够站在一定高度,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原因分析可使用内外因分析法。 参考答案:
发展型生存是解决第三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首先,从第三代农民工自身来讲,有一定文化,对土地感情不深,强烈认同并追求城市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平等民主意 识,向往发展型生存;其次,从外部因素来讲,当前城市发展还不能解决数量庞大的第三代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及与户籍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一系列问 题,同时当前农村建设还不能满足第三代农民工的各种需求,对其吸引力还不够,因此发展型生存是解决第三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
二、 请根据【给定资料四】,并联系其他给定资料,分别扼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和新型犯罪多发的原因。(250字以内,不必展开论述)(11分)
解析:本题是分析加概括题型,要求考生\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和新型犯罪多发的原因\,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概括归纳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有较多句子阐述原因,可直接概括出来;题干中要求\分别扼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和新型犯罪多发的原因\,显然需要分开作答,其一是\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的原因\,其二是\新生代农民工新型犯罪多发的原因\;要求\根据【给定资料四】,并联系其他给定资料\,可知主要通过阅读【给定资料四】进行作答,同时还要结合其他材料。 参考答案: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他们对工作挑剔,不仅要求较高待遇,还追求工作之外的自我生活空间。 第二,他们年轻、阅历浅,不愿吃苦又想过上好日子,在诱 惑面前易引发犯罪。 第三,他们有一定的维权意识,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合法权益在现实中得不到维护和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新型犯罪多发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扰乱经济、金融秩序等新型犯罪被他们当做发财捷径。 第二, 多元化价值观和文化冲突致使他们失去了原有规范的束缚。
第三,较高的物质期望和现实因素的限制之间的矛盾导致他们极易偏离道德规 范和社会行为准则2
三、围绕本期《新闻1+1》的标题\我们要进城\(可理解为\让新生代农民工进城\),用自己的语言,为【给定资料 二】的内容写个提要。(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要求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语言顺畅。)(23分)
解析:本题是公文型加概括 型题目,考查考生概括问题和公文写作知识。题干要求\围绕本期《新闻1+1》的标题'我们要进城',用自己的语言,为【给定资料二】的内容写个提要\可 知是为新闻写提要,实质上就是写内容提要,相当于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作答本题主要通过对【给定资料二】进行阅读概括来进行,将【给定资料二】的主要内容 概括出来即可。对于新闻提要这种公文,有多种类型和写作思路,对于本题来讲,适宜以全面概括的思路进行,可用凝练的语言,将新闻的主要信息和观点概括出 来。
参考答案: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他们多出生于 改革之后的80年代、90年代,对城市不遥远,几乎不会种地,有一定文化,对公平有较高期待,认同并追求城市生活方式。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存在一系列困境:对农村不那么依恋,但进入城市又存在各种门槛;虽然通过辛勤劳动享受了都市生活的便利,但受到子女教育成长问题的困扰;一方面有一定的平等、维权意识,对时代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希望融入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户籍障碍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政策体制阻碍了其生存和发展。 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一是关注农民工进城如何给他们公平的待遇,二是如何在农村对其产生吸引力。一方面城市要有公平的政 策和待遇,并做出体制上的改变,改变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状态;另一方面农村也要有公平的政策和待遇,要在农村发展新型农业、养殖业等,利用科学技术致富, 增加农村的吸引力,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回农村创业。
四、请以【给定资料三】所列举的事例为基本素材, 联系其他给定资料,撰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微型调查报告。(50分) 写作要求:
1.做到有序有议, 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切忌只是罗列事例、堆砌材料。
2.文章标题自己控制:正文应有简洁的序言和结语,主体按\价值观\、\择业 观\、\生活观\三方面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并自拟小标题。(示例:\价值观: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要善 于对给定资料中无序的事例按材料的性质进行归类,以便合理安排主体部分的内容;给定资料中有的事例只提供一些信息,需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有的过长的事 例需要压缩,以适应篇幅的限制。
4.书写工整,不得在卷面上透露或暗示考生姓名、单位等违规信息。
写作思路:本题是公文写作题,题干要求\以【给定资料三】所列举的实例为基本素材写一篇调查报告\,考查考生公文写作知识。考生首先需要了解调查报告这种 公文的基本内容包含哪些方面,并掌握调查报告的公文格式。本题对考生的写作方向有比较明确的指示:一是以【给定资料三】所列举的事例为基本素材;二是要对 给定资料中的事例进行归类概括;三是正文要有简介的序言和结语,主体按照\价值观\、\择业观\、\生活观\三方面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并自拟小标题。且 标题有相应示例\价值观: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综合分析之后可见本题难度相对较大,相当于写三篇小作文。考生在写作时,不要仅限于 【给定资料三】,还要联系其他给定资料,要善于运用给定资料中的事例和数据来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该调查报告可分为两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标题。总标题可拟成\关于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择业观、生活观的调查报告\。
第二部分: 正文。正文分序言、主体、结语三部分。
序言:写明调查的意义目的所在,交代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现实状况、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主 要观点。
主体: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拟三个小标题:\价值观: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择业观:关注精神需要的 满足,扩展自身发展空间\、\生活观:向往城市生活的怀抱,建构都市幸福生活\,按照三个小标题将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要注意结合材料,善于运 用材料中的相关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结语: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从材料中找出可行的对策,并联系实际进行完善和扩展。最后总 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展望前景。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
一、数学运算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部分考查的题型、题量都有较大变化,整体难度增加。具体情况如下:
1、与2011年国考相似、取消了对数字推理题目的考查
在2010年及其以前的考试中,数字推理题目的题量一直稳定为5道,但在这次考试中却取消了对这类题目的考查,显然其变化紧跟国考变化。 2、数学运算题量增加、题型考查比较全面
在这次安徽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题量由2010年的10道增加到15道,题量增加了50%;考查的题型总体来说比较常规,包含的题型也比较全面,浓度问题、抽屉问题、牛吃草问题以及几何问题等题型均有考查。题目难度较以往难度稍有增加,整体来看,难度不大。 【例题1】
14.某招聘会在人场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求职人数一样多,从开始入场到等候人场的队伍消失,同时开4个入口需30分钟,同时开5个入口需20分钟。如果同时打开6个入口,需多少分钟?
A.8 B.10 C.12 D.15 【名师解读】这是一道很典型的“牛吃草”问题。设每个入口每分钟入场的人数为1个单位,根据题目条件,可利用“牛吃草”的核心公式,求得每分钟新增排队的人数为(30×4-20×5)÷(30-20)=2;入场前已排队等候的人数为30×4-30×2=60。如果同时打开6个入口,从开始入场到队伍消失时,需要60÷(6-2)=15分钟。此题答案为D。
3.出现了相对难度较高的题目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2010年及其以前的安徽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部分题目难度都较低,很少出现难度较高的题目,但在这次安徽公务员考试中出现了整体难度较高的题目,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题2】
12.一个半径为r的圆用一些半径为r/2的圆去覆盖,至少要用几个小圆才能将大圆完全盖住?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名师解读】这道题难度较高,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已知大圆半径为r,小圆半径为r/2,则4个小圆的面积和恰好等于一个大圆的面积。为保证小圆尽可能的覆盖大圆,当4个小圆不重叠时,所覆盖大圆部分的面积必小于大圆自身面积。若用5个小圆覆盖大圆,因为小圆的直径等于大圆的半径,所以当5个小圆不重叠时,
无法盖住大圆的圆周,而6个小圆则恰好盖住大圆圆周,此时中间空白处再加1个小圆,可将大圆完全覆盖,所以共需要7个小圆。如图所示: 此题答案选C。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1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的言语部分呈现如下三大特点: 1.题量较往年有所减少 2011年安徽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量由2010年的35道减为25道,减少的部分主要是表现在阅读理解部分——由2010年的25道减为15道。其中,片段阅读为10道,文章阅读为5道。具体可参见下表: 题量 题型 词、句表达 阅读片段阅读 理解 文章阅读 2011年 10 10 5(一篇) 2010年 10 17 8(两篇) 2.题型保持不变,考查内容全面 同2010年相比,2011年安徽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在题型上保持不变,包括了对词语、句子、片段、文章等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查。就具体题型而言,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表现出了考查内容多样化的特点。选词填空、语句表达、片段阅读、文章阅读——可以说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几大常规题型都有所涉及。 【例题】 34.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国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我国的环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子垃圾等。我国水和大气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土壤的污染现在又凸显在我们面前。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传统的污染物排放没有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层出不穷,中国环境问题面临严峻形势。
B。新的环境问题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C。我国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因为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大。 D。环境污染问题的呈现有它的特殊规律,即先出现水和大气的污染,再出现土壤的污染。
【名师解读】由文段第二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可知,经济快速发展只是新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背景,并不能得出“新的环境问题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结论,故B错误,排除。由文段第一句可知,传统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才会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C项忽视了这一前提,错误。文段只是客观描述了前前后后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无法得出D项所概括的特殊规律。故本题答案为A。
另外,还包含了一些其他省份公务员考试不常考的题型,例如句法结构判断,修辞手法判断、标点符号的运用、语序判断、长句的理解等等,反映了浓郁的安徽省考特色。 【例题】
18.下面句子中,语法结构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李老师戴上老花镜看报 B。老张赶驴子到河边饮水 C。小王骑车到医院看叔叔 D。赵师傅找尺子量玻璃
【名师解读】本题考查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A项李老师分别是戴上老花镜和看报两个动作的主语,C项骑车到医院、看叔叔的动作发出者都是小王,D项找尺子和量玻璃的主语都是赵师傅,A、C、D三项都是连动句。B项中,“驴子”先是充当“赶”的宾语,又充当了“饮水”的主语,是兼语句。故本题答案为B。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型如此全面,体现了命题人对考生人文素养的重视。
3.选材广泛,难度设计稳定
考查题型全面决定了安徽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选材也较为广泛,从题目所给材料内容来看,文化、科学、经济、哲学、环境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且与实际联系较为
紧密。另外,尽管题量有所减少,但难度保持基本稳定。词、句表达侧重对考生语法基础知识的考查。阅读理解侧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整体理解和把握的能力。题目整体难度适中,其中一些题目乍看较为简单,但还也需要仔细思考一番,才有可能将正确答案选出。 三、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结合历年真题我们可以看出,在这次安徽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考查的题型更加全面,考查的推理规律更多,题目的考查方式更加灵活,具体见下表: 2011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基本情况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题型 古典型图形推理 古典型图形推理 古典型图形推理 视觉型图形推理 考查规律 图形的几何特征----对称性 图形的叠加 立体图行与其三视图的对应 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封闭区域数 九宫格型图形推理 字母在字母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九宫格型图形推理 图形中的数量关系 九宫格型图形推理 图形的旋转 视觉型图形推理 新型图形推理 新型图形推理 图形的重组 图形的空间想象 图形的对称性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2011年安徽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部分具有如下特点: 1.考查规律简单明了 图形推理部分虽然考查的题型与规律较多,但是考查的规律都是常见的,并且其规律比较明显,很容易判断。 【例题1】 62.
【名师解读】这是一道比较传统的题目,考查的是图形的叠加。第一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组也具有相同的规律,此题答案选B。 2.题型新颖多变,对图形推理的考查融合了对常识的考查
在这次安徽公务员考试中出现了两道新型图形推理题目(第69题个第70题)。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第70题是安徽常考的四选一题目变化而来,对这道题目规律的考查,是建立在剪纸常识基础之上的,其本质考查的是图形的对称性;而69题是比较新颖的题目,这道题目考查了立体图形的空间想象,利用循环快速解题,具有一定的技巧性。 【例题2】
70.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剪纸方法很多,下图是一种剪纸方法的图示(先将纸折叠,然后再剪,展开即得到图案)
下面的四个图案,不能用上述方法剪出的是
A B C D
【名师解读】根据题干给出剪纸的方式,可知得到的图形至少具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对称轴。4个选项中只有C不含有相互垂直的对称轴。此题答案选C。 (二)定义判断 1.题量增加
与2010年相比,定义判断部分由5道增加为10道。单从题量的变化上看,明显加大了对定义判断的考查。
2.题型稳定
虽然定义判断的题量突增,但是考查的题型并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是单定义判断。在题目的设置上,保持了以往的命题习惯,所有的题目在提问时都用到了“属于”或“不属于”的字眼。考生在审题时,要认真仔细,尽量避免犯低级错误。 【例题】
45.外部不经济,指企业或个人日常生产或生活,由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活动而受到不利的影响,但又不能从造成这些影响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得到相应补偿的现象。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外部不经济的是
A。张某的一项新发明被其他人使用,使用者并没有向他支付使用费。
B。黄河上游的居民大量种草植树,自己在收获了木材的同时也改善了下游居民的水源质量,但他们并没有向下游居民收取任何费用。
C。淮河上游的造纸厂直接向淮河排放污水,造成下游两岸农作物大量减产,造纸厂没有向受影响的农民进行赔偿。
D。一家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之后,随着产品数量的大幅度增长,生产成本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但是,这种上升的成本却无法得到补偿。
【名师解读】外部不经济的定义要点是:①企业或个人的日常生产或生活;②由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活动受到不利影响;③不能得到相应补偿。A项不符合要点①和②;B项改善水源质量不是不利影响,不符合要点②和③;C项符合定义要点;D项生产成本上升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不符合要点②。故答案选C。 3.定义涉及学科更加广泛
从定义涉及的学科看,有经济、教育、管理、哲学、医学、物理,其中,经济学考了4道,教育学考了2道,其他各有一题。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的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部分中,很少会涉及物理学等自然学科的定义,可见预见定义判断的命题趋势——涉及学科会越来越广泛。 【例题】
49.光的折射是一种光学现象,是指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某海边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现象。
B。鱼儿在清澈的水里面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沿着你看见鱼的方向用鱼叉去叉它,却叉不到。
C。太阳光照在镜面上,再从镜面上照到学生的脸上,学生会感到刺眼。 D。当你站在岸边,看见清澈见底、深不过齐腰的水时,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实际水深比你看到的要深得多。
【名师解读】光的折射的定义要点是:①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一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②方向发生偏折。A项海市蜃楼的产生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B项我们在看鱼时,光线在水中和空气中两种介质中发生了偏折,因此叉不到;C项学生感到刺眼是由于光的反射;D项水深比我们看到的要深,也是由于光在空气和水中发生了折射。故答案选C。 (三)类比推理 1.题量稳定
类比推理题是10道题,维持了2010年的题量。可以预见,类比推理题作为判断推理部分的稳定题型,仍将继续保持下去。 2.题型布局更加合理
类比推理的10道题,考了3道两词型,2道三词型,5道对当型。同2010年的类比推理题相比,减少了2道两词型,增加了1道三词型,增加了1道对当型。在保持10道题的基础上,题型布局更加合理,依旧突出对对当型题目的考查力度。 【例题】 52.和谐:和睦
A。内隐:外显 B。懦弱:胆怯 C。温和:暴躁 D。诚实:虚伪
【名师解读】和谐和和睦是近义词,B项懦弱和胆怯也是近义词。A、C、D三项都是反义关系。故答案选B。 54.汽车:汽油:奔跑
A。电灯:电流:发光 B。飞机:跑道:起飞 C。火车:铁轨:奔驰 D。电视:电线:显示屏 【名师解读】汽车有汽油才能奔跑;电灯有电流才能发光。故答案选A。 3.题目的设计技巧性增强
类比推理的出题的可伸缩性比较强,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这也给出题人更加广阔的命题空间,同时也加大了考生的思考难度。 【例题】 57.“浓”对于 ,相当于“否”(音同“丕”)对于 A。清,是 B。淡,泰 C。稀,定 D。疏,是 【名师解读】浓和淡,否和泰都是反义关系。其实,本题是基于两个成语来命题的,“浓”和“淡”出自“浓妆淡抹”,“否”和“泰”出自“否极泰来”。题目在设置上,也明显在暗示考生向这方面去思考。 (四)逻辑判断 1.题量增加 同2010年相比,本部分增加至15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得到非常明显的体现。 2.题型更加丰富 在15道逻辑判断题目中,有5道必然性推理题,2道分析推理题,8道可能性推理题。同2010年相比,增加了分析推理题,加大了对结论型题目的考查。其题型分布如下表: 题型 分析推理题 必然性推理题 三段论 假言命题 可能性推理题 结论型 削弱型 加强型 【例题1】 73.如果所有的鸟都会飞,并且企鹅是鸟,那么企鹅会飞。从这个前提出发,需要加上下列哪一项前提,才能逻辑地推出“有些鸟不会飞”的结论。 A。有的鸟会飞,并且企鹅是鸟。 B。企鹅不会飞,并且企鹅是鸟。 题号 75、77 79 71、72、73、82 题量 2题 1题 4题 74、78、80、81、83、84 6题 76 85 1题 1题 C。企鹅不会飞,但所有的鸟会飞。 D。企鹅不会飞,并且企鹅不是鸟。
【名师解读】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前件“所有鸟都会飞,并且企鹅是鸟”是一个联言命题。要推出“有些鸟不会飞”即要否定前件的一个联言肢,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因此需要“企鹅不会飞”为前提。此时可推出“或者有的鸟不会飞,或者企鹅不是鸟”要使其中一个选言肢必然成立,就需要另一个选言肢不成立为前提,即需要“企鹅是鸟”为前提。故答案选B。 【例题2】
75.甲乙丙三朋友去参观车展,看到一款轿车。甲说:“这不是‘奇瑞’,也不是‘荣威’。”乙说:“这不是‘奇瑞’,而是‘红旗’。”丙说:“这不是‘红旗’,而是‘奇瑞’。”后来,车站管理员说:“三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第三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由此可知
A。这辆轿车是奇瑞轿车 B。这辆轿车是荣威轿车 C。这辆轿车是红旗轿车 D。上面三辆轿车都不是 【名师解读】分析推理类题目,采用代入法。将A项代入,可知甲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乙的两个判断都是错的;而丙的两个判断都是对的,符合车站管理员的断定;B和C项带入都不符合。因此答案选A。 3.难度适中
虽然逻辑推理题目增加了5道题,但是其难度并没有随着增加,都是比较传统的题目类型。掌握好常考的知识点,按照惯用的解题思路,考生只要能细心仔细都能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
83.在市场经济里,供求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大企业往往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获取大量利润,但也可能因为供求错位一时无法立即作出反应而造成重大损失。而小型企业虽说利润不算很高,却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转产。因此 A。在市场经济中小企业要比大企业好得多 B。大规模的经营组织方式不可取 C。不能简单否定小型经营模式 D。搞小企业是小打小闹,浪费精力
【名师解读】结论型题目。A、B、D项均不能由题干推出。题干阐述了小企业可能比大企业更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转产,可见小企业也不是一无是处,没有优点,因此可以推出C项不能简单的否定小型经营模式。故答案选C。 四、常识判断
1.关注国情、省情、社情
这次安徽省考常识判断对“三情”考查倾向非常明显,除了对一般时事单纯填空式考查外,其余均以学科角度为切入点,考查一个或多个知识点。 例如: 常识判断87题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的货币政策。
A。宽松 B。稳健 C。从紧 D。适度宽松 【答案】B
【考查方式】单纯填空式考查 【考点】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 常识判断89题
2011年“两会”期间,许多网民利用网络交流形式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这种“民意直达高层直通车”的沟通方式主要体现了( )。
A。社会听证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专家咨询制度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答案】B
【考查方式】以两会沟通方式为切入点 【考点】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常识判断95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我国国民为了防止核辐射扩散对健康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于是争相抢购碘盐、碘片等预防性物品,个别商店趁机哄抬物价。这一事实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 B。滞后性 C。盲目性 D。竞争性 【答案】C
【考查方式】以3月我国部分地区抢购碘盐、碘片为切入点 【考点】市场调节的缺陷 常识判断104题
安徽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全省生产总值增长( )。
A.7%以上 B.8%以上 C.9%以上 D.10%以上 【答案】D
【考查方式】填空式考查
【考点】安徽省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目标 2.同一考点,不同的考查角度
安徽省考常识判断部分考题,题型题量稳定,均为单项选择30题,但通过与去年真题的对比我们可以明确察觉到,有些真题考查相同的一个知识点,但是切入点和考查方式有所区别。 例如:
2010年86题与2011年90题 86.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可持续性 D。可协调性 (答案:A)
90.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国坚持走低碳之路,主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 )。
A。核心 B。第一要义 C。根本方法 D。基本要求 (答案:D)
2010年88题与2011年115题
88.2010年1月15日,我国出现了千年一遇的( )现象,云南、湖南、安徽、山东等十几个省市的群众观看到这难得一见的天文景观。
A。日全食 B。月全食 C。日环食 D。月环食 (答案:C) 115.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日、月食的成因只与日、地、月三个天体的几何位置有关 B。日食与月食都是自然现象,所以它们是不可能准确预报的
C。当月相是朔的时候就一定会发生日食
D。如果日食带在我国经过,肯定是东部的居民先看到 (答案:A)
前两道题均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但是考查内容不一致,切入点也不一样。后两道题,考点均为日食和月食,但是前者为单纯时事填空题,而后者则考查日食、月食的相关原理。
这给考生明确的信息是,复习一个知识点要做到全面,如果考生能够全面把握住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使切入点和考查方式多变,仍能做出准确答案。同理,如果考生既能关注日食、月食,又能深度把握相关原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应对考试会更从容。
3.他省公考真题在试卷中出现,历年真题对备考指导作用上升
2011年安徽省考真题中出现其他省份真题,这对考生利用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备考,起了指导作用。 例如:
常识判断101题即为浙江公考真题
101.行政决策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是( )。 A。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B。调查预测,拟定方案
C。评估优选,确定方案 D。实施方案,修正完善 (答案:C)
常识判断107题与2009年湖北、天津行测常识第2题极度相似
107.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所形成的初步定型的甲骨文,其后经过了六千多年的演
变,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字。下列汉字演变过程的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隶书 小篆 楷书 行书 B。小篆 隶书 行书 楷书
C。隶书 小篆 行书 楷书 D。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答案:D)
2.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 )。
A。金文 B。大篆 C。隶书 D。草书 (答案:C) 研究公务员试题对公务员考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考生要重视对公务员历年真题的学习和研究积累。这将对公务员考试大有裨益。
综上,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真题,总体难度不大。希望考生能够在安徽公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五、资料分析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的材料维持在三篇,题量稳定,共有15道,参考时限为15分钟。对同比、倍数、比重、百分数等基本概念进行了重点考查。整体来说,难度中等,基本上与去年持平。另外,在今年的考试中,也注重对考生计算能力的考查,大部分题目都可通过简化、速算技巧快速求出正确答案。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的题目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常识综合考查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安徽行测资料分析部分增加了对考生的常识考查。 【例题1】
116.2010年,我国人均GDP大约为( )。
A.1000多美元 B.2000多美元 C.3000多美元 D.4000多美元 【名师解读】由材料第一段可知,2010年我国GDP为58791亿美元。文字材料中没有给出我国在2010年的总人口数,因此在这里是对考生常识部分的一个考查。2010年我国人口大约为13亿多,我们可以取14亿,则所求为58791/14=4XXX美元,根据首数法,可直接选择D。 2.注重计算技巧的考查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安徽行测资料分析中计算型题目仍是考查的重点,但对计算技巧和优化技巧更加看重,其中大部分题目均可运用简化、速算技巧求出正确答案。首数法、取整法、范围限定法是解题过程中常见的方法。 【例题2】
117.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大约为( )。
A.11310万吨 B.30475万吨 C.43330万吨 D.68904万吨 【名师解读】由材料第二段可知,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为54641/(1+79.3%)≈54641/1.8=3XXXX万吨,根据首数法,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