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练习(四)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社会设置?
2、 什么是虚拟社区?它有什么特点? 3、 请阐述城市化的含义。
4、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5、 什么是贫困文化论?
6、 简述现代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二、论述题
1、 谈谈您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2、 谈谈您对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关系的看法。
阶段练习(四)(答案)
一、简答题
1、社会设置源于英语social institution,有人译为社会制度。有三个层次的意义: 第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或政治学的专门术语,指的是社会的根本制度; 第二,指特定领域中具有特定价值取向的行为模式、规则与习惯;
第三,指日常工作中的规章制度。
在本课中,我们从第二层含义上来讨论这个问题。为了避免理解上的困难,教材把其译为社会设置。
2、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特点:超时空性; 匿名性和符号性; 人际关系松散;
自由、民主、平等和共享等。
3、城市化亦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4、生育率降低;
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5、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了贫困文化论。他认为,贫困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结构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此种类型的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穷人的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本身也在此种文化的约制与保护下不断延续。 6、 人口规模大,密度高; 城市人口异质性强;
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
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 城市社会活动科层化;
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社会流动性高; 城市文化世俗化;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城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度低。
二、论述题
1、 对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争论中的几种观点进行讨论,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2、 结合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相互作用,谈谈您对这二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