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说说我们的生活社区 主题一、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社区的概念。
2、让学生感受社区成员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 学生准备:
1、自己设计好调查、实地考察自己社区的所在地,迁居的时间。 2、了解自己邻里之间相关的情况。 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实地考察的社区情况。 2、为学生提供一些调查的社区。
3、督促学生完成社区成员对社区愿望的调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一、课前准备,调查搜集材料 二、交流展示,发现问题 三、出谋划策,提出好的想法 四、课外延伸,为社区做实事 教学过程: 导入
让学生阅读和观察单元导读。
教师布置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生活在社区中,但对自己的社区又了解多少呢?课前,同学们都带着问题注意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进行分组交流。
可以自读也可同桌进行交流。(对图比较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紧扣课文内容提出有质量的设问。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新事物。
个人发表。请学生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的画面和文字,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从小就生活在现在的社区吗?有没有像小文一样,是从其它地方搬来的呢?请几个曾经搬过家的同学发言,介绍自己家过去住过的地方。
教师小结
我们生活的社区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社区中的居民也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人搬走了,有些人从其它地方搬来。社区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其中的人联系在一起。每一个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都应该爱护和维护它,社区的发展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5.布置家庭作业
各种各样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存在风格各异的社区。
2、让学生感受社区成员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进一步加深了解社区。 学生准备:
1、自己设计好调查了解风格各异的社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与小组数目相联相同的较大的纸若干张、胶水、彩色笔。 教学活动及过程 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对社区有了更多的了解。课前请同学们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下面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资料,选取有代表的图片贴在白纸上,制作一张“社区小报”。 小组制作
(1)每位学生介绍自己的
(2)选取有代表的图片贴在白纸上,制作一张“社区小报”。 (3)推荐一名介绍。 全班交流
推荐一名介绍“社区小报”,搜集风格各异的社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简单的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
鼓励学生将各小组完成的“社区小报”,制作成壁报,供学生欣赏,评议。
课题3—4到处都有社区/我眼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的理解。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具有特色的社区照片、图片或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同
样收集。
一张较大的世界地图以及与小组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图片)看一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互相交流。 小组交流。
在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反映世界各国具有特色的社区照片、图片或相应的文字资料,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搜集反映世界各国具有特色的社区照片、图片或文字资料,并找一找地图上所占的大致位置。 小组交流。教师了解学生搜集的情况进行归类。 全班交流。
请小组代表介绍资料,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上找一找它所占的位置。 并给正确的判断,正确的教师将照片贴在较大的地图上。 个人制作。
请学生展开想象,画一画自己的生活社区图。 家庭作业
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都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新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这些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主题二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课题1我们共同享有的社区
教学目标
认识社区的各种公共设施,认识自己作为社区的一员与这些设施的关系。 了解公共设施对于社区居民生活的意义,从而形成爱社区设施的意识和行为。 激发和增进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新近之情。
通过新旧社区设施的变化,体会这些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及社会的进步。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都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新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这些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教学过程
导入:请学生阅读课文第10-13页,结合自己的观察,想一想,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相似吗?请几个学生发言。
全班讨论
生活中常见到的设施有哪些? 为什么要增添这样的新设施?
新设施对于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说明设施的具体用途,结合图片进行。)
3.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社区有了比以前更丰富的了解和认识。 家庭作业
将课上所学的内容讲给家长听。
课题2。变化中的社区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文化生活。
让学生体会到社区的进步与许多人劳动和努力的结果。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一些反映自己社区或学校社区所在变化的照片或图片。 让学生选取所在社区生活的某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阅读课文第14-17页。教师说明:书上展示了50年前、30年前的社区,还展示了现在的社区。其实同学们自己所生活的社区过去和现在也在发生变化。社区的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需要我们不断的认识它,这节课课题;变化中的社区,那么,从哪些方面最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社区呢? 2.交流活动
课前同学们让搜集一些反映自己社区或学校社区所在变化的照片或图片,现在请同学们介绍自己让学生搜集一些反映自己社区或学校社区所在变化的照片或图片,它表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教师了解学生搜集的情况欣赏。 请小组代表介绍资料。 4.全班交流。 家庭作业
周末,请家长带自己到附近的自由市场或其它公共场所看一看,并留心观察人们的言谈举止。
主题三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 课题1-2早市引出的问题/选出自己的当家人
教学目标
感受居(村)委员会与每个居民的密切联系,了解居(村)委员会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了解居(村)委员会的不同产生方式,比较不同的特点,初步了解直接选举的优越性。
养成关心公共事务、热心社区活动、积极为社区服务的态度。
初步理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性,为学生培养现代民主意识打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居(村)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包括设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学生阅读课文第18-19页,结合自己的观察,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自由讨论:书上的情景你们在生活中遇到或者听说过吗? (请学生自由发言,可从中选几个较典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探究活动
同学们为了解决问题想出了一些好办法,但你们想出这些好办法怎样才能起作用?应该把这些办法送到哪个部门,应该告诉谁?类似的问题该谁来负责?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进一步提问居(村)委员会如何产出? 5.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社区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解决,而且对居(村)委员会的产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节课我们还要更加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家庭作业
向家长了解自己所在地区居(村)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包括设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等。
课题2选出自己的当家人
导入 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自己所在地区居(村)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包括设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等。同学们的收获如何?请学生自由发言。 全班自由讨论。 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