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测试
八 年 级 思 想 品 德 试 卷
选择题答案表: 题 号 答 案 题 号 答 案 1 14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26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入答案表内。每小题2分,共52分)
1、10岁的成都小女孩姚启凤热爱芭蕾舞,因家境贫寒,每晚只能在昏黄的路灯下,在父亲捡来的一张毯子上默默地苦练起芭蕾舞基本功,风雨无阻!姚启凤身上体现的良好品质有
A.自尊自信、自强不息 B.自强自立、虚荣自负 C.自卑知耻、平等待人 D.自尊自信、张扬固执 2、漫画《伸脚打的》告诉我们
A.迎合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语言文明是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 C.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就得不到他人尊重 D.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3、生活中,当我们和别人针锋相对时,别人也是针尖对麦芒。这时,往往尴尬的是自己。这说明
A.应该拒绝和别人交往 B.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C.凡事都要忍气吞声 D.以上说法都对 4、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湖南邵阳市一所中学开出了“犯错押金”,要求犯错的学生交1000元的押金。针对“问题学生”征收“犯错押金”,该校的这种做法
①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违反了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 ②是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③有助于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④是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2年11月2日,江苏扬大附中学生徐砺寒在上学途中,不慎刮坏一辆宝马车,但他没有因车主不在而溜走,而是留下表示道歉、愿意赔偿及联系方式的字条??。这引发了一连串后续事件:车主因感动不让他赔偿,修车行愿意免费维修,网友也纷纷表示感慨??这表明:
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②做借了事,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徐砺寒、车主、修车行他们在传递正能量 ④他们的行为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社会肯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旅游景区乱刻字画、航班延误冲上跑道、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要避免这些有损
1
国人形象的事,需要我们
①明哲保身 委曲求全 ②明辨是非 为人正直 ③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④随波逐流 知耻后勇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2012年底网络上传播着“世界末日就要来临”的信息。南京女高工听信世界末日传言, 捐掉几百万家产。面对此类网络信息,我们要 A.善于分辨,不听,不信,不传播,不盲从
B.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尽早做好各种准备 C.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D.立刻把该信息告知自己的亲朋戚友 8、下列对“社会流行\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流行”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 ②“社会流行”背后总有商业运作的推动 ③“社会流行”都是时尚的,对我们有益处的 ④对流行的事物,我们需要独立思考,避免盲目效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武汉公交新规从今年3月1日起实施。市民普遍反感的车上进餐、带狗入车、青壮年占用老弱病残孕专座、用随身物品占座位等不文明行为,在新规中均被禁止。这表明
A.公民应尊重社会,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B.公民应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承担对自然的责任
C.公民选择文明乘车行为主要是因为社会舆论压力和他人监督 D.公民参与公共生活、遵守公共规则,必然会牺牲个人自由
10、桐乡杭白菊是嘉兴的优势产品。针对外地冒牌白菊威胁桐乡杭白菊品牌的情况,桐乡杭白菊生产企业坚持标明产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保护了桐乡杭白菊产业的健康发展。可见
A.诚实守信就是真实不欺 B.诚实守信需要做到信守诺言 C.诚实守信能够创造财富 D.诚实守信能够融洽人际关系
11、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不幸被人抢走了为重孙治病的4200元钱。正当家境贫困的老人万分难过时,两位网友在微博上发起“42个人,一个谎言”的爱心活动——征集42名爱心网友,每人捐款100元送给老人,并称警方已经破案,钱已追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说谎 B.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C.诚实守信,才能赢得肯定和尊重
D.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12、“受人之托,终人之事?‘言必行,行必果”共同说明
A、只有诚实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B、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 C、只有守信才能打下牢固的事业基础 D、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13、尽管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
2
A.都有平等的思维方式 B.都有平等的处事能力 C.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 D.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义务 14、“人生而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是指
①生命的平等 ②人格尊严的平等 ③享受权利的平等 ④财富的平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中学生小英到鼎湖山游玩时,被游客不小心踩了一脚。游客说:“对不起”。小英谦和地说“没关系”,并报以对方一个微笑。由此可见
A.小英是一个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人 B.小英是一个不会计较、宽容过度的人
C.只要宽容和理解,社会就会和谐 D.宽容是化解矛盾的唯一有效方法 16、“宽以容人,厚德载物”。为人宽容,就应该
①曲直不辨 ②事事忍让 ③换位思考 ④讲求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A.宽容就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管他人感受 B.学会放弃自己的主张与他人交往 C.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 D.一味迎合别人才能成就事业 18、克雷尔特说:“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这启示我们要学会
A.欣赏别人 B.与别人合作 C.平等待人 D.与别人共处 19、“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便有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这句名言主要启示我们要善于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20、竟争是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
A.在竞争中合作 B.换位思考 C.道德和法律 D.平等待人
21、近年来,微创业模式消然兴起----一个或几个人牵头,聚集众人的微小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终实现大家的梦想。微创业,就是要让创业不再是一个人的战斗。微创业模式的兴起说明
A.社会的发展进步,已不需个人的艰苦创业 B.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C.当前形势下,已没有适合个人创业的条件 D.合作比竞争更有利于事业成功 22、“锃亮的车身如镜子,一尘不染的座椅宛如私家沙发”,湛江市民给它冠以“最干 净的士”的美誉。“湛江最干净的哥”李土成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下列对李土成 评价错误的是
A.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B.在平凡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同时获得社会肯定 C.他是为了出名才这么做 D.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23、阿里木十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八年来,阿里木把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给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亲切地称他为“烤
3
羊肉串的慈善家”。某班同学围绕“最能感动我的阿里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同学们列举了他的很多事例及其高尚品质。你认为其中最感动人的是
A. 勤劳致富换取社会回报 B.热心行善追求最高荣誉 C. 巨资助学赢得网友好评 D.艰苦奋斗践行社会责任
24、人民网推出“大爱之美——寻找爱的面孔”大型报道,为全国50个文明城市分别选出代表城市形象的好人典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只要形象好的人,就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②他们承担了社会责任 ③他们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④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25、截止2012年,我国赴美国留学生达到l9万。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假如你是赴美留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最正确的是
A.坚守自己的行为习惯 B.漠视、歧视美国的多元辛化 C.尊重两国文化的差异,入乡随俗 D.融合两国文化的差异,以我为主 26、已故沈飞集团董事长罗阳,坚持三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仅用5年时间就研制出超出过去50年总和的战斗机新机型,促进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罗阳的事迹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
A.对名利的追求 B.对社会的贡献 C.不断战胜挫折 D.不放弃生的希望 二、简答题(10分)
27、仔细阅读右边漫画,你能从中悟出哪些道理?
4
三、辨析题(1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28、当今社会,存在着一些不诚信的行为: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坑蒙拐骗行为等,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对此,同学甲说:“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要严厉打击这些行为。”同学乙说:“做人要宽容,所以要宽容这些行为。”
请你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作出辨析。
四、分析说明题(12分,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29、何玥——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家境贫寒的她,平时对自己很节检,但对有需要又特别大方。当学校组织大家给患重病同学捐款时,当注川发生地震时,她总是捐出 的全部零花钱。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款,她却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在忍受 折磨、面对死亡恐惧的弥留之际,她仍然想到要帮助别人,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 的人。在何玥走完短短12载的生命历程后,她的一肝两肾成功植入三名患者体内。何 无私举动,打动了无数中国人。
请你结合所学有关知识,谈谈对何玥先进事迹的感想。
5
五、活动探究题(14分,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30、香港一媒体记者宋某在东千佛洞题字留名事件,尘封13年后,近期被网友曝光,引来一片谴责。品味漫画,回答问题:
(l)为什么宋某“留芳”不成反“遗臭”?(8分)
(2)你认为此案例对我们有什么警示?(6分)
6
五、活动探究题(14分,要求紧密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30、香港一媒体记者宋某在东千佛洞题字留名事件,尘封13年后,近期被网友曝光,引来一片谴责。品味漫画,回答问题:
(l)为什么宋某“留芳”不成反“遗臭”?(8分)
(2)你认为此案例对我们有什么警示?(6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