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象练习题
1.(09石景山1)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 + 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 D.30min~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2.(09西城1)在一定压强不同温度(T1<T2)下,可逆反应2X(g)+ Y(g)中,
2Z(g);ΔH<0
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 ?
A B C D
3.(09宣武1)已知A(g)+B(g)C(g);ΔH=a。右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200℃
和300℃时,体系中B的百分含量和时间t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a>0 ;② a<0;③ R表示300℃的曲线 ;④R表示200℃的曲线 ⑤200℃时的平衡混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时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⑤
4 (09崇文1)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A、B、C、D四种物质,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m A(s)+ n B(g)
p C(g)+ q D(g) 达到平衡后,测得B的浓度为
0.5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B的浓度为0.2 mol/L。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ф)与温度(T)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化学方程式中 n > p + q
C.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提高B的转化率
5.(09丰台二)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2A(g)+B(g)2C(g),△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的变化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①再加入C,A的体积分数的改变情况 ②缩小体积,A的转化率的改变情况
③保持压强不变通入少量He ,B的物质的量改变情况 ④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改变情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09海淀2)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放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物质的量之比n(X)的关系如图1。改变温度
n(Y)和压强,生成物Z的百分含量如表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X 温压Z的质 或度/℃ 强/kPa 量分数 Y
的20101 0.40 转0 化
率30101 0.48
1 2 3
图1
4
n(X)n(Y)
0 400 303 0.52 ΔH>0
202 0.52 表1 40A.3X(g)+Y(g)4Z(g);
0 B.X(g) +
3Y(g)4Z(g);ΔH>0
C.3X(g)+Y(g)3Z(g);ΔH<0 D.X(g)+3Y(g)3Z(g);ΔH<0
7.(08宣武1)在一定温度、压强和有铁触媒的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2、H2和NH3 。若起始时
n(N2)=x mol、n(H2)=y mol、n(NH3)=z mol (x、y、z均不为0 ),平衡时n(N2)=0.1mol、n(H2)=0.3mol、n(NH3)=0.08mol。下列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x : y =1 : 3
B.N2、H2的转化率不相等
C.平衡时,H2与NH3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 : 2
D.x的取值范围为0<x<0.14
8(08西城1)可逆反应:aA(g)+bB(s)cC(g)+d 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过程中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 ΔH>0 B.T1>T2 ΔH<0
C.P1<P2 a=c+d D.P1<P2 a+b=c+d
9.(08石景山1)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H<0。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个点中,只有b、d点的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B.前10 min内用υ(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06 mol/(L·min)
C.25 min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将密闭容器
的体积缩小为1L
D.图中的两条曲线,X是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 变化曲线 10.(08海淀2)某温度下,2 L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 2X(g)+ Y(g)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温度不变,容器体积变为1 L时,Z的物质的量增大
B. 在温度、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用Z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为0.8 mol?L-1?min-1
C.若体积不变,升高温度重新达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 1.4 mol ,则正反应的△H < 0 D.在温度、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若再充入2 mol X、1 mol Y ,重新达平衡后,Z的体积分数不变
11.(08丰台 1)某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 (g);ΔH>0,在密闭容器中达平衡,下列
2Z(g),经60 s 达平衡,此时 Y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小于v逆增大的倍数
C.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混和气体颜色变深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平衡移动的方向一致 12.(08崇文1)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ΔH<0,向某体积恒定的
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2∶1充入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下图是某物理量(Y)
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图中T表示温度),Y可以是 Y
T1 A.SO2的转化率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密闭容器内的压强 D.O2的体积分数
0 T2 t
13(08朝阳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
L (s) + a G (g)
b R (g)
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其中压强P1 < P2, 由此可判断
A.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a > b
C. G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 增大压强,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
14.(09通州)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yB(g)
zC(g)
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mol/L。(若A的浓度降低为0.2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B的转化率降低 C的体积分数下降 15.(08海淀1)对于可逆反应N2(g) + 3H2(g) 2NH3(g); △H<0,下列研究目的和图示相符的是 研究 目的 A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 B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C 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D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图示 16.(09通州)现有反应X(g)+Y(g) 到平衡,
在t2 s时由于条件变化使平衡破坏,到t3 s时又达平衡。 则在图中t2 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Z的浓度
D.升高温度
0 t1 t2 2Z(g),ΔH<0。右图表示从反应开始到t1 s时达Z X或Y Z t3 t 17(09通州).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2NO(g) + O2(g)
ΔH>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18.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0 x CH3OH(g) ΔH<0,y 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B.正反应速率: C.平衡常数:
T1>T2>T3 υ(a)>υ(c)
υ(b)>υ(d) M(b)>M(d)
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 M(a)<M(c)
19.(12分)碳单质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
(1)焦炭可用于制取水煤气。测得12 g 碳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煤气时,吸收了131.6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
成气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
物质 T/℃ n/mol T/℃ 初始 T1 T2
①请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 Ⅰ.计算K1= 。
Ⅱ.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温度T1和T2的关系是(填序号)__________。
a.T1>T2 b.T1<T2 c.无法比较
③在T1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改变NO的转化率的是 。 a.增大c(NO)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移去部分F
(3)工业上可用焦炭冶炼金属。若0.5 mol碳完全与赤铁矿反应,得到0.6 mol铁,同
时生成2种常见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 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将PCl3(g) 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10 min时达到平衡:
活性炭 2.030 2.000 2.005 NO 0.100 0.040 0.050 E 0 0.030 0.025 F 0 0.030 0.025
PCl3(g) + Cl2(g)
有关数据如下:
PCl5(g)
初始浓度(mol/L) 平衡浓度(mol/L) PCl3(g) Cl2(g) PCl5(g) 2.0 c1 1.0 c2 0 0.4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10 min内,v(Cl2) = 0.04 mol/(L·min)
B. 当容器中Cl2为1.2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
C. 升高温度(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平衡时PCl3的
D. 平衡后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 21. T ℃时,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容器中
8
a
(1,6)
Ⅰ
(8,2) (11,2) b c
Ⅱ t/min
2 4 6 8 10 n(H2)/mol
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6 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4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 mol·L-1·min-1
B. 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H>0 C. 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D. T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 22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
2Z(该反应放热),
2
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大于T2 B. Y一定呈气态
C.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当n(X):n(Y):n(Z)=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23.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Z(g)(未配平)。温度为T0时,各物质的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H >0 B.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
D.发生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X)= v(Y)= 2v(Z) 24. 已知可逆反应:2NO2(g)
N2O4(g)中,NO2、N2O4的消耗速率
与其浓度存在如下关系:v(NO2)=k1·c2(NO2),v(N2O4)=k2·c(N2O4)(其中k1、k2是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一定温度下根据上述关系式建立右图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对应的状态表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B.若某温度时k1=k2,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5
O v消耗
NO2 A
N2O4
c
C. 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O2,平衡时:c(NO2)+c2(N2O4)=1 mol·L-1
D. 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O2,当c(NO2)=c2(N2O4)时,NO2的转化率是33.3% 25.已知:CO(g)+H2O(g) CO2(g)+H2(g) ?H=– 41 kJ/mol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① ②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CO 1 0 H2O 4 0 CO2 0 1 H2 0 4 达平衡过程体系 能量的变化 放出热量:32.8 kJ 热量变化:Q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 B.容器①中CO的转化率等于容器②中CO2的转化率 C.平衡时,两容器中CO2的浓度相等 D.容器①中CO反应速率等于H2O的反应速率
26.已知: H2(g) +I2(g) 2HI(g) ΔH = -14.9 kJ/mol。某温度下在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0.008 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
起始浓度 甲 乙 c(H2) / mol/L 0.01 0.02 c(I2) / mol/L 0.01 0.02 c(HI) / mol/L 0 0 A.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是甲中的2倍 B.平衡时,甲中混合物的颜色比乙中深 C.平衡时,甲、乙中热量的变化值相等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27.温度为T时,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PCl5,发生PCl5(g) A.反应在0 ~50 s 的平均速率v(Cl2) =1.6×10-3mol/(L·s)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025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 则该反应的ΔH <0
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 1 mol PCl5, 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0.1 mol/L 28. 在一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CO和0.4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 CO(g)+2H2(g)CH3OH(g) 实验测得300℃和500℃下,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醇物 时间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质的量 温度 300℃ 0.080 0.120 0.150 0.168 0.180 0.180 500℃ 0.120 0.150 0.156 0.160 0.160 0.160 A.该反应的焓变ΔH > 0,升高温度K增大 B.300℃时,0~20 min H2的平均反应速率 ν(H2) = 0.003mol/(L·min) C.采取加压、增大H2浓度、加入催化剂的措施都能提高CO的转化率 D.500℃下,向该容器中初始加入0.1 mol CO和0.3 mol H2,依据现有数据可计算出反应 达平衡后甲醇的浓度 PCl3(g) + Cl2(g) 反应。反应过程中c(Cl2)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9.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 CH4(g)+2NO2(g) N2(g)+CO2(g)+2H2O(g) ΔH=a kJ/mol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 molCH4和1.2 molNO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温度 T1 T2 时间/min n/mol n(CH4) n(CH4) 0 0.50 0.50 10 0.35 0.30 20 0.25 0.18 40 0.10 …… 50 0.10 0.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 min内,T1时υ(CH4)比T2时小 B.温度:T1<T2 C.ΔH:a<0 D.平衡常数:K(T1) <K(T2) 垐 30.(2010)某温度下, H2(g)?CO2(g)噲 H2O(g)?CO(g)的平衡常数K?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 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31.(2011北京高考12)已知反应:2CH3COCH3(l) 催化剂 9.该4 CH3COCH2COH(CH3)2(l)。取 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曲线 B.反应进行到20min末,H3COCH3的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 v(0?C)?1 v(20?C) ?n(0?C)?1 ?n(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