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柜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B.无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要设立专柜分开放置 C.无菌物品应按有效期顺序排放使用 D.无菌物品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E.接触无菌包前必须洗手或手消毒 23、使用无菌物品前必须认真检查: A.无菌包的名称 B.灭菌包的灭菌时间 C.无菌包的有效期
D.检查包内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 E.无菌包有无破损或潮湿
24、下列哪些物品宜优先选择高压蒸汽灭菌技术: A.口腔诊疗的牙钻 B.鼻咽镜
C.使用后的开口器 D.腹腔镜 E.支气管纤维镜
25、消毒灭菌过程中,尽可能选择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有: A.使用后的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B.扩阴器、导尿术用物 C.引流管、引流瓶 D.口腔护理用物 E.气管插管用物
26、无菌物品取出后暂不使用,应: A.用无菌巾盖好 B.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C.包好放回原处待用时再取出 D.超过4小时不得使用 E.不可再放回原处
27、放置无菌物品的存放架应: A.距地≥20cm B.距地≥15cm C.距墙≥5cm D.离天花板30cm E.离天花板50cm
28、工作人员发放无菌物品时,必须: A.认真核对无菌标识
B.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方可发出
C.运送无菌物品的工具在运输过程中须保持密闭 D.物品按顺序摆放,并加防尘罩 E.运输工具每日清洗并保持清洁干燥 29、关于消毒技术原则,正确的是: A.物品在消毒前应充分清洗干净
B.需重复消毒的物品,优先选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技术
C.喉镜使用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抹干后,用75%酒精纱块擦拭消毒 D.患者使用的餐饮具、便盆、一人一用一消毒 E.消毒后的诊疗用品独立、密封包装 30、下列哪些是被视为已污染的物品: A.湿包或有明显水迹 B.灭菌包掉落在地 C.包装破损
D.外包装指示带变色没有达到标准 E.误放在不洁的地方 31、物理灭菌方法包括: A.湿热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低温及辐射灭菌法 D.气体灭菌法
E.化学杀菌剂灭菌法
32、可采用湿热93℃,5min热力消毒的物品: A.呼吸机管道 B.麻醉机螺纹管 C.氧气面罩 D.氧气湿化瓶 E.麻醉口罩 【名词解析】 1、无菌技术 2、消毒 3、灭菌 4、无菌物品 5、无菌区域 【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方法、行为或概念是否正确,正确者,在括号处打“√”,错误者在括号“×”
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及容器内面,但对容器的边缘没有严格的规定 ( )
2、从消毒液中取出持物钳时尖端应张开,放入时应闭合。( ) 3、铺无菌盘时,上层无菌巾应扇形折叠,开口边缘向内。( ) 4、取出持物钳时,操作者只能手持钳的上1/3处。( ) 5、已抽吸的静脉注射药液,其有效期时4小时。( )
6、执行无菌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无菌持物钳下2/3不被污染。( ) 7、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
8用无菌持物钳夹取纱布后,可直接伸入酒精瓶内蘸取酒精。( ) 9、未用完的无菌溶液应及时倒回瓶内,以免浪费。( )
10、当消毒液溅到眼部时立即用蒸馏水彻底冲洗眼部≥15min。 ( ) 11、一般无菌操作后可摘下口罩,将清洁一面向内折叠放置备用,每天更换。( )
12、外科无菌手术后,将口罩摘下,将清洁一面向内折叠放置备用,每天更换。( )
13、任何情况下口罩的使用不能>24h。( )
14、非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后由供应室集中处理。( )
15、环境空气质量差及人流量较多的科室不宜使用干式无菌持物钳。( ) 16、当手套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 17、脱口罩时,注意手勿触及口罩的外面。( )
18、医务人员在为同一病人进行治疗或护理工作时,视污染程度,从轻到重可不比更换手套。( )
19、穿脱防护鞋时,为了方便快捷,可直接用手协助。( ) 20、一次性工作帽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 ) 21、负压隔离病室只安排已经确诊的同种疾病患者。( ) 【简答题】
1、医务人员进出感染病区穿戴防护用品时应遵循哪些程序?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实施哪些处理措施? 【案例分析】
小张今天跟老师一起换药,她手持无菌镊从远处来回的夹取无菌棉球、纱布,从桌面拿起一瓶无菌溶液开启,并直接倒入无菌盘的治疗碗内,无菌溶液瓶的瓶口碰到了治疗碗,操作时老师戴的无菌手套碰到了小张的手。请问:(1)小张在上述过程中哪些地方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2)她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 【选择题】 【A型题
1、A 2、C 3、C 4、A 5、C 6、C 7、E 8、C 9、B 10、C 11、A 12、D 13、C 14、C 15、D 16、E 17、E 18、D 19、D 20、B 21、C 22、C 23、A 24、A 25、C 【X型题】
1.ABE 2.ABD 3.ACDE 4.ABDE 5.BC 6.ABCD 7.ACD 8.BE 9.BCDE 10.ABCDE 11.ABCDE 12.BC 13.ABCDE 14.ABCDE
15.ABCDE 16.ABCDE 17.ABCDE 18.ABCD 19.ABCDE 20.ABCD 21.ABCD 22.ABCDE 23.ABCDE 24.ABCD 25.ABCDE 26.ADE 27.ACE 28.ABCDE 29.ABCDE 30.ABCDE 31.ABC 32.ABCDE
【名词解析】
1、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消毒:清除或杀灭环境中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称为消毒。 3、灭菌: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的过程称为灭菌。 4、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5、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简答题】
1、(1)进入清洁区:通过员工专用通道。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工作帽,防护口罩、穿隔离衣、换专用工作鞋。
(2)进入半污染区:进入前穿套工作服,如手部皮肤有破损者用防水敷料包扎后戴手套进。
(3)进入污染区: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加戴一次性帽子和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目镜、手套专用工作鞋。
(4)离开污染区:应先脱手套、手消毒,依次脱防护镜,外层口罩和工作帽、防护服或者隔离衣、隔离裤、更鞋等,分别置于专用容器中,再次消毒手,进入半污染区。
(5)在半污染区,先洗手与手消毒,脱工作服,洗手和手消毒。
(6)进入清洁区,摘去防护口罩、帽子、沐浴衣、并进行口腔、鼻腔及外耳道的清洁。
(7)在下班前应进行个人的卫生处置。
2、(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试题集与参考答案(1~20章)
一、手卫生与感染预防试题
[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洗手的指征: A、进入普通病房前 B、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C、无菌操作前
D、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E、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2、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重要的方法是: A、消毒 B、灭菌 C、清洁 D、洗手 E、戴手套
3、根据手卫生标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5cfu/cm2的科室是: A、供应室消毒区 B、急诊科 C、普通手术室 D、传染病科 E、妇产科检查室
4、根据手卫生标准,下列哪项不属于Ⅲ类区域环境: A、儿科病房
B 、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急诊室 C、供应室清洁区 D、重症监护病房 E、普通病房
5、下列哪项不是手术消毒的指征:
A、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和设备后
B、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前 C、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液之后 D、保持双手较长时间抗菌活性,需戴无菌手套时 E、戴清洁手套前
6、在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其手卫生标准为: A、≤5cfu/cm2 B、≤10cfu/cm2 C、≤15cfu/cm2 D、≤20cfu/cm2 E、≤100cfu/cm2
7、洗手时不符合手卫生要求的是:
A、洗手时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 B、手拧式开关,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C、冲洗时,手指朝上,让污水从指尖流至前臂 D、防止水溅到衣服和地面 E、冲洗至皂液洗液为止 8、列哪项不符合手卫生的要求:
A、手无可见污染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B、手消毒顺序同七步洗手法 C、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 D、摘除外科手套后不用清洁双手
9、一般污染物品(体温计、引流管道等)用1%-2%含氯消毒剂,至少浸泡多长时间以上:A A、10min B、20min C、30min D、40min E、60min
10、对患者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含氯消毒剂用量是排泄物的1/5),搅拌并作用多长时间可达到消毒目的: A、2-6h B、0.5-1h C、0.1-0.3h D、0.3-0.5h E、7-8h
11、洗手前应将衣袖向上卷至腕上: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12、洗手范围应从指尖到手腕上: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13、洗手时揉搓双手不应少于 A、5s B、10s C、15s D、20s E、25s
14、手消毒时,用含抗菌剂的肥皂或用手消毒剂涂抹双手的时间为: A、2min B、1min C、5s
D、15s E、25s
15、外科手消毒用消毒剂充分揉搓双手的时间为: A、10-15s B、1min C、20-30s D、2-6min E、10-25s
16、对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那部分可视为是清洁的: A、衣领 B、袖口 C、腰部以上 D、腰部以下 E、胸部以上
17、戴帽子和口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 B、口罩应遮住口鼻部 C、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D、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 E、口罩使用不能>24h:
18、使用后的防护鞋,应放入专用的容器进行清洁与消毒,其清洁与消毒的频率是
A、每日或每次 B、隔日 C、每三天 D、每周 E、每月
19、被隔离的患者,其传染性分泌物需经几次培养结果为阴性才能解除隔离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20、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 A、病房 B、值班房 C、医护办公室 D、内走廊 E、外走廊
21、下列疾病需采取严密隔离的是 A、疟疾 B、破伤风 C、新生儿脓疱疹 D、霍乱 E、肺结核
22、一患儿,男、7岁,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应采取的隔离措施种类是 A、严密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血液、体液隔离 D、接触隔离 E、肠道隔离 (23-25题为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4岁,入院诊断为“细菌性痢疾” 23、该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保护性隔离 B、严密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肠道隔离
D、所有过敏试验或特殊护理技术操作前都应备齐防护用具 E、给患者床边备好便器 24、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后:
A、向患者/家属交代必要的注意事项 B、告诉患者或家属操作步骤 C、治疗环境应清洁,整齐 D、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 E、向患者解释操作中的不适
25、干式无菌持物筒开启后其有效时间为: A、8h B、6h C、4h D、2h E、1h 【X型题】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原则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用来夹取无菌物品
B、到远处取物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 C、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隔日消毒一次,保持其无菌 D、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E、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平持和倒转 2、布置无菌区域时要保持操作区: A、清洁 B、宽敞 C、消毒 D、明亮 E、一般处理
3、菌物品的使用和保管,正确的是: A、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容器内
B、取出后未污染可立即放回 C、取用时必须使用无菌钳 D、应放在干燥固定地方 E、怀疑已被污染不能使用
4、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洗手、衣帽整洁、戴口罩 B.必须用无菌持物钳取无菌物品
C.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完立即放回 D.无菌包开包后,有效期为12小时 E.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5、进行无菌操作时,无菌手套不慎被刺破或污染应: A、立即消毒破口 B、立即更换
C、再加戴一副无菌手套
D、小心操作不让破口碰及无菌物品 E、立即停止操作 6、常用的持物钳有: A、清洁 B、宽敞 C、消毒 D、明亮 E、一般处理
7、进入爆发型流感等隔离病房时,医护人员戴口罩要注意: A、佩戴两个外科医用口罩 B、佩戴纱布口罩
C、口罩持续使用6~8小时
D、口罩须紧贴面部并完全覆盖口鼻、下巴 E、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下 8、脱手套时正确的是:
A、不管有无污染,直接脱下 B、自手套翻转脱下 C、先将手指部分拉下
D、将脱下的手套放在黑色垃圾袋内
E、已脱手套的手不能直接接触另一手套的外面 (9~12题为共用题干)
老师今天指导小陈学习如何配制消毒液
9、在配制消毒液前,她应评估准备待消毒物品的: A.名称 B.材料 C.构造 D.性能 E.使用要求
10、小陈应做的防护工作包括: A.洗手 B.戴口罩 C.戴手套 D.戴防水围裙 E.戴护目镜
11、配制好的消毒液应做好标签并标明: A.消毒液的名称 B.有效浓度 C.配制时间 D.有效期 E.盛放的器械名称
12、小陈在测定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时,你认为哪些做得不对: A.用搅拌棒将消毒液充分混匀
B.手持浓度监测试纸,一端放在消毒液上,浸泡5s后取出 C.静置1s后与试纸包装上的比色板对照
D.记录所监测的消毒液浓度 E.消毒液每日检测有效浓度
13、以下关于戴脱无菌手套的方法正确的是: A.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B.注意修剪指甲以防刺破手套
C.戴手套后双手应始终保持在腰部以上平视线范围内的水平 D.如手套有破洞或可以污染应立即更换 E.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避免强拉 14、口罩的使用原则包括:
A.佩戴口罩前、脱口罩前后必须洗手 B.根据不同的医疗活动及对象选择合适的口罩 C.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
D.戴好口罩后应检查口罩的密合性
E.戴口罩后和脱口罩时,保持口罩的清洁干燥,避免触摸口罩的外面 15、铺无菌盘时应注意: A.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B.铺无菌盘区域须清洁干燥 C.不可跨越无菌区
D.铺好的无菌盘尽早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E.无菌巾避免潮湿污染
16、患者使用后的棉被可以使用下列哪些方法进行消毒: A.暴晒 B.紫外线消毒 C.臭氧 D.高压灭菌 E.使用床单位消毒器 17、灭菌技术适用于:
A.需穿过皮肤黏膜进入无菌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物品和器材的处理 B.与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密切接触的物品和器材的处理
C.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污染物品的处理
D.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物品的处理
E.SARS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处理 18、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前,操作者应: A.戴好帽子、口罩 B.实施规范的洗手或手消毒 C.必要时穿无菌衣 D.戴无菌手套 E.穿无菌衣,戴好眼罩 19、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前应: A.遵守查对制度 B.核对患者身份 C.核对患者ID号/住院号 D.评估患者病情
E.评估患者精神及心理状况
20、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的内容有: A.操作目的、程序
B.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C.操作中配合的方法
D.操作中或操作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因素 E.操作的注意事项
21、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其环境应: A.清洁、宽敞 B.空气新鲜
C.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达到有关管理规定的指标要求 D.操作前30min停止清扫 E.操作前20min停止清扫
22、关于无菌物品的放置,其要求是:
2、层流洁净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其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 ) 3、小瓶装的皂液尚未用完可进行添加,这样能节约成本。( ) 4、负压隔离病房的回风口设在墙下方,距地面≥0.1m。( ) 5、在接触患者的血液、粘液时,要戴手套。( )
6、距离发射线越远其防护作用越好,因为距放射源特定距离的射线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7、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必须重新套上枕头套以防针刺伤。( )
8当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破损,需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操作时须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
9、医务人员手有破损时,应先用防水敷料保护,再戴手套。( )
10、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患者,同时为该患者进行多项操作时,应视污染的程度从轻到重。( )
11、为患者吸痰,收集引流液标本时,要戴无菌手套。( ) 12、脱口罩时,注意手勿触及口罩的外面。( )
13、一次性的眼罩或面罩应放入生活垃圾废物容器内。( ) 14、一次性帽子用后应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
15、实施标准预防的目的是要防止患者于医务人员之间相互传播疾病。( ) 16、运输废弃物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 )
17、患肺结核、水痘、腮腺炎、麻疹、百日咳、肺鼠疫的患者不可同居一室。( ) 18、离开隔离病房后,接触污染物品前应脱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 19、隔离室一般不限制人员的出入。( )
20、为经血传播疾病的患者进行穿刺、侵入性检查及治疗时,需带双层手套。( )
21、对受孕8~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 22、清除或消灭暂居菌和减少常驻菌的过程称为外科手消毒。( ) 23、负压隔离病房的排风口高出地面3m米以上。( )
24、负压隔离病房的送风口应设在墙上或天花板上,排风口设在墙下方。( ) 25、接触保护性隔离患者时,穿隔离衣应将其清洁面向内,污染面向外。( ) 26、隔离衣挂在病房时清洁面朝内。( )
27、安全生物柜是把处理病原体时发生的污染气溶胶隔离在区域内的第一道防御装置。( )
28、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因为手套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 29、消毒液溅到眼部时应立即用蒸馏水彻底冲洗眼部≥10min。( ) 30、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应在上风口加药。( )
31、细胞毒性药物和其他药物在同一配药室配制时,应先配制它药物。( ) 32、对甲类传染病、“非典”等严密隔离患者,病情允许时可戴口罩外出。( ) 33、传染病区使用的清洁用具使用后应先清洗后消毒。( ) 34、稀释后的消毒液需每日检测有效浓度。( )
35、配置消毒液后,溶液需充分搅匀才做监测,确保测得溶液浓度的准确性。( )
36、明显污染的手是指手上有可见脏污或有病人的蛋白性物质、血液或液体等污染。( )
37、消毒液浓度测试纸要避光干燥密闭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 ) 38、配制漂白粉溶液时,需戴薄膜手套。( )
39、因消毒液易挥发,采用浸泡法和干粉消毒法时应使用带盖容器。( ) 40、破伤风及气性坏疽患者其衣被应一次性使用,用后采用双层黑色胶袋密封。 ( )
41、床旁负压吸引瓶/吸痰机,可两患者同时共用。( ) 42、一次性吸痰内胆、引流管、连接管应每天更换一次。( ) 43、少量的医疗废物可以丢弃在生活垃圾中并与其一起处理。( ) 44、少量药物性医疗废物可装入感染性废物袋,但需在标签上注明。( ) 45、速干手消毒剂是指含有酒精和护肤成分,以减少手部细菌的消毒剂。( ) 46、暂居菌是指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 ) 47、含有抗菌剂的肥皂或皂液或皂液为抗菌皂。( )
【简答题】
1、标准外科医用口罩分3层,请简述每层的作用。
2、传染性疾病科的区域设置中所指的“一缓冲区”是指什么?负压隔离病房的
缓冲间包括什么?
3、负压隔离病房的隔离要求是什么? 4、怎样脱连体防护服?
5、在安全生物柜内不同的样品是如何移动的? 6、简述消毒液的配制方法。
【案例分析】
1、小王为病人注射药物后,拿起针头套双手套上针头,丢在医用垃圾桶中,然后就帮病人更换腹腔引流袋,更换时不慎被引流液流到被安剖割伤的手上,请问小王在标准预防操作中,哪些环节做得不对?
2、某霍乱患者,出现病情变化,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值班者应该怎样处理此尸体?
3、患者男性,45岁,因破伤风入院治疗,患者的衣服被单该如何处理? 4、小李今天在为别人采血时,不慎被针头刺伤手指,该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试问小李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参考答案 【选择题】 【A型题】
1、A 2、D 3、C 4、D 5、E 6、B 7、C 8、D 9、A 10、A 11、D 12、B 13、C 14、A 15、D 16、A 17、D 18、A 19、C 20、D 21、D 22、E 23、D 24、A 25、D 26、C 27、E 28、E 29、C 30、E 31、A 32、E 33、C 34、B 35、A 36、E 37、D 38、B 39、D 40、A 41、D 42、E 43、B 44、D 45、D 46、D 47、A 48、C 49、B 50、D 51、B 52、A 53、C 54、C 55、D 56、A 57、D 58、B 59、B 60、B 61、C 62、D 63、C 64、A 65、B 66、B 67、E 68、B 69、A 70、B 71、B 72、A 73、B 74、C 75、B 76、C 77、E 78、A 79、C 80、C 81、B 82、E 83、B 84、C 【x型题】
1.ABCE 2.ABCD 3.ABC 4.ACD 5.ABCDE 6.ABC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DE 11.ABCE 12.ADE 13.ABC 14.ABDE 15.ABCDE 16ABD 17.ABCE 18.ABC 19.ABCDE 20.ABD 21.ABD 22.ABDE 23.ABCDE 24.ACDE 25.ABCD 26.ABCDE 27.ABC 28.ABCDE 29.ABCDE 30.ABCD 31.ABCDE 32.ABCDE 33.ABCDE 34.ABCDE 35.ABCDE 36.ABCD 37.ABCDE 38.ABCE 39.ABCD 40.ABCDE 41.ABCDE 42.ABCDE 43.ABCDE 44.ABD 45.AD 46.ABCDE 47.DE 48.ABCDE 49.ABCDE 50.ABCD 51.ABCDE 52.BCE 53.ABCDE 54.ABCDE 55.ABCDE 56.ABCDE
【名词解析】
1、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指用不含抗菌剂的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手消毒:指用含抗菌剂肥皂/皂液清洗或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4、针刺伤:指一种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判断题】
1.(×)2.(×)3.(×)4.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8. (×)19. (×)20. (√)21. (√)22. (×)23. (√)24.(√)25. (×)26. (√)27. (√)28. (×)28. (×)30. (×)31.(√)32. (×)33. (×)34. (√)35. (√)36. (√)37. (√)38.(×)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 【问答题】
1、标准外科医用口罩分3层,外层(蓝色)有阻尘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则有过滤作用,可隔住90%以上的5微米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白色)用以吸湿。
2、(1)“一缓冲区”为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专门设立的缓冲区域,区域两侧设人员出入门。
(2)负压隔离病房的缓冲间包括前室或气闸室、更衣室。
3、(1)负压病室只安排已经确诊的同种疾病患者,并限制患者到本病室外活动。 (2)出院时患者物品要做消毒处理方可带出隔离区。
(3)医务人员应加强工作的计划性,集中治疗护理,减少出入频率。 (4)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做好设备日常保养。
4、(1)穿连体防护服的顺序:从上到下,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链。 (2)脱连体防护服的顺序:先将拉链拉开,向上提拉帽子,待头部脱离帽子后再脱袖子,将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脱下,放入医疗废物袋。 5、柜内两种及以上物品需要移动时,一定遵循低污染性物品向高污染性物品移动原则,避免污染性高的物品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对柜体内部的大面积污染。 6、(1)根据消毒液的浓度,算出需消毒剂和稀释液的量。(2)用标有清晰刻度的容器杯量取消毒剂,倒入带盖盛放容器中。(3)用搅拌棒搅拌至消毒剂全部溶解,宜与稀释液完全混匀。 (4)将稀释好的消毒液标上名称、有效浓度、配制时间、有效期、盛放的器械名称。(5)配制特殊消毒剂时注意自我防护。(6)配制用物清洗后晾干备用。 【案例分析】
1、小王有三个环节做得不对:
⑴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小王将针头套套上针头,很容易被刺伤。
⑵用后的注射器不应丢在垃圾桶内,而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内。 ⑶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小王不戴手套为病人更换引流袋,违反了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2、该患者死亡后,对尸体应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用3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
3、患者的衣服、被单一次性使用,用后双层黄色胶带密封,注明疾病名称、科室等标识并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4、小李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 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
毒。
(2) 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抗,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3) 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 向本科室护士长报告,做好登记表的填写及资料保存。 二、无菌技术试题 【A型题】
1、取用无菌溶液时,应首先核对: A、瓶签 B、瓶身有无裂缝 C、瓶盖有无松动 D、溶液有无沉淀 E、溶液有无混浊
2、外用溶液开启后,其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3、无菌容器打开后,其有效时间不超过: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4、铺无菌盘时,其无菌盘的有效期为: A、4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8小时 E、48小时
5、下列哪项戴、脱无菌手套的操作是错误的: 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
B、核对手套袋外标明的手套号码,无菌日期 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 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
6、清除物品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A、灭菌 B、无菌 C、消毒 D、清洁 E、抑菌
7、下述哪项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无菌操作前30分钟清扫地面 B、无菌包潮湿待干后使用
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用立即放回原处 D、治疗室每周用紫外线照射一次 E、操作时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8、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A、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
B、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C、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 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E、无菌物品疑有污染不可再用 9、下列哪项违背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 B、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 C、倒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以触及瓶塞的内面 D、戴手套的手不可以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E、揭开无菌盘时,双手捏住盖巾外面双角 10、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 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B、无菌包上必须注明灭菌日期
C、已打开过的无菌包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 D、取出的无菌敷料不得放回原容器内 E、无菌包的有效期为7天
11、无菌盘于2pm铺好后,在下列什么时间前可以使用: A、6pm B、7pm C、8pm D、11pm E、次日2pm
12、卵圆钳浸泡于无菌溶液中,消毒液面高度应: A、钳长的1/2处 B、轴节下2cm C、轴节处 D、轴节上2~3cm E、轴节上5cm
13、取用无菌溶液时下列哪项作法不符合无菌原则: A、打开瓶盖,常规消毒瓶塞 B、双手将橡皮胶塞边缘向上翻起 C、手握瓶直接倒液入无菌容器中 D、倒液后即消毒瓶塞盖回 E、剩余溶液在24小时内可用
14、长28cm的持物钳,浸泡消毒时,容器内消毒液面的高度为: A、10cm B、12cm C、14cm D、18cm E、20cm
15、铺无菌盘时,除哪项外都是正确的: 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治疗巾 B、注意使用治疗巾边缘对齐 C、治疗巾开口部分及两侧反折 D、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 E、避免潮湿和暴露过久
16、无菌包内物品未用完,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按原痕回包扎好,带端不打结 B、注明开包日期、时间
C、包内物品被污染或无菌包被浸湿,须重新灭菌 D、24小时后失效 E、4小时后失效
17、使用无菌持物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大口容器内 B、液面浸没轴节以上2-3cm C、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持物钳 D、取钳时应将钳端闭合 E、可用于取消毒的油纱布
18、无菌贮槽一经打开其有效使用时间为: A、2小时 B、4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7天内
19、经高压灭菌的纸塑包装物品,其有效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半年 E、1年
20、病区盛放消毒溶液的容器每周更换消毒灭菌: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21、小剂量、单包装的皮肤消毒液,开启后其有效期为: A、三天 B、每天 C、一周 D、两周 E、两天
22、佩戴口罩时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完全覆盖: A、口腔和鼻子 B、口腔和下巴 C、口鼻和下巴 D、口腔 E、鼻子
23、药物过敏试验或特殊护理技术操作前应备齐: A、所需用品和必要的急救药品、物品和器材 B、常用药品,以便抢救时使用 C、常用物品,以便抢救时取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