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广东理综试题(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官方发布)解析

2025-04-28

2014广东高考理科综合考试

试题及评分标准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2 Fe 56 Al 2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 )

A.液泡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 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5.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 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6.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 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1

取样时间 第10天 第20天 第30天 第40天 检测试剂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苏丹Ⅲ试剂 碘液 检测结果 不显色 不显色 橘黄色 蓝色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Ca2+、Cl-、SO42- B.Fe2+、H+、SO32-、ClO- C.Mg2+、NH4+、Cl-、SO42- D.K+、Fe3+、NO3-、SCN- 9.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叙述I KNO3的溶解度大 BaSO4难溶于酸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叙述II 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 B.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 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

11.某同学组装了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Al,其它均为Cu,则 A.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 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Ⅱ逐渐溶解

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 + 2e- = Cu

12.常温下,0.2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

2

0.1 0 A- X Y Z 组分

图5

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A为强酸 B.该混合液pH=7

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D.该混合溶液中:c(A-)+ c(Y)=c(Na+)

13.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 C. 第1 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0~2s内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O?/m?s?11t/s1234?1图6NP14.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 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 M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15.如图8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 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 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 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长

PM图7Q小磁块铜管塑料管图816.图9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块,楔块与弹簧盒、垫块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时弹簧压缩过程中 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 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 C. 垫块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1弹簧盒F1F2342图917.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包裹易碎品,如图10所示,充气袋四周被挤压时,假设袋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则袋内气体 A.体积减小,内能增大 B. 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3

充气囊

易碎品

图10

C. 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增大 D.对外界做正功,压强减小

18.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 改变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改变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19. 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1不变,闭合电键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

B. 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 C. 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20.如图12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量为+Q的小球P,带电量分别为-q和+2q的小球M和N,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与M相距L,P、M和N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与N的距离大于L B. P、M和N在同一直线上

C. 在P产生的电场中,M、N处的电势相同 D.M、N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

21.如图13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 行器的角度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 B.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长

C. 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D.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

P θ U1 U2 L S R0 P 图11

N M P 图12

图13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4

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者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A B C D 现象 结论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溶液变蓝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下层溶液加入CCl4,振荡,静置 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23.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甲>乙>丁 B.原子半径:辛>己>戊

C.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

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24.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2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14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5

甲乙丙丁戊己辛庚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26.(16分)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强 中 弱 叶色 平均叶面积(cm) 浅绿 13.6(100%) 绿 20.3(149%) 2气孔密度(个·mm)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s) 826(100%) 768(93%) 752(91%) 4.33(100%) 4.17(96%) 3.87(89%) -2-2-1深绿 28.4(20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⑴CO2以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

⑵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和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⑶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 ,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

27.(16分)

⑴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15所示。图15中传出神经元 是 。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b1和b2的突触小泡 释放的 是不同的物质。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 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 中枢以及言语区的 参与调节。

⑵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感染可使脊髓神经元受损而影响有关神经反射,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某研究跟踪监测84名儿童先后两次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

效果,结果见右表,D≥4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值越高者血清中抗体浓度越高。

D <4 4 8 16 32

初次免疫 人数 1 0 1 2 8 百分比 1.2 0.0 1.2 2.4 9.5 6

再次免疫 人数 0 0 0 0 0 百分比 0.0 0.0 0.0 0.0 0.0

64 128 256 512 1024 >1024 合计 11 31 10 14 3 3 84 13.1 36.9 11.9 16.6 3.6 3.6 100 0 0 0 6 17 61 84 0.0 0.0 0.0 7.2 20.2 72.6 100 注:D为儿童血清经倍比稀释后检出抗体的最大稀释倍数

由表可知,初次免疫的阳性率为 。请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

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8.(16分)图16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 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丙病的遗传方式是 , Ⅱ6的基因型是 。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 ⑷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的启动子缺失引起的,启动子缺失常导致 缺乏正确的结合位点,转录不能正常起始,而使患者发病。

29.(16分)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生物碱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简称PLBa,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如下:

在固体培养基上,PLBs的重量、生物碱含量随增殖培养时间的变化如图17所示,请回答下

7

列问题:

⑴选用新生营养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 ,诱导外植体形成PLBs的过程称 。 ⑵与黑暗条件下相比,PLBs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优势体现在 , , 。 ⑶脱落酸(ABA)能提高生物碱含量,但会抑制PLBs的生长。若采用液体培养,推测添加适量的ABA可提

高生物碱产量。同学们拟开展探究实验验证该推测,在设计实验方案是探讨了以下问题: ①ABA的浓度梯度设置和添加方式:设4个ABA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3次重复。因ABA受热易分解,

故一定浓度的无菌ABA母液应在各组液体培养基 后按比例加入。

②实验进程和取样:实验50天完成,每10天取样,将样品(PLBs)称重(g/瓶)后再测定生物碱含量。

如初始(第0天)数据已知,实验过程中还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

③依所测定数据确定适宜的ABA浓度和培养时间:当某3个样品(重复样)的 时,其对应的ABA浓

度为适宜浓度,对应的培养时间是适宜培养时间。 30.(15分)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 ⑴下列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 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C.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

D.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⑵反应①是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 ①2CH3ⅡCHCH2 + 2ROH + 2CO + O2一定条件HOHOCHCHCOOCH2CH2I 2CH3CHCHCOOR + 2H2O化合物I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1mol化合物II能与_____mol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

8

烃类化合物。

⑶化合物II可由芳香族化合物III或IV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但只有III能与Na反应产生H2,II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写1种);由IV生成II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 ⑷聚合物

CH2CHn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COOCH2CH3利用类似反应①的方法,仅以乙烯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单体,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6分)

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1/4CaSO4(s)+CO(g)② CaSO4(s)+CO(g) ③ CO(g)

1/4CaS(s)+CO2(g) ?H1=-47.3kJ?mol-1 CaO(s)+CO2(g) +SO2(g) ?H2=+210.5kJ?mol-1

1/2C(s)+1/2CO2(g) ?H3=-86.2kJ?mol-1

CaS(s)+ CaO(s)+6CO2(g)+ C(s) +SO2(g)的?H=

4 2 0 -2 Ⅱ -4 Ⅰ ⑴反应2CaSO4(s)+7CO(g)

__________________(用?H1、?H2和?H3表示) ⑵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 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18, 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曲线 变化规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① -6 -8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8 T/℃ ⑶向盛有CaSO4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反应①于900℃达到平衡, c平衡(CO)=8.0×10-5 mol?L-1,计算CO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⑷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CO2,可在初始燃料中适量加入____________。

⑸以反应①中生成的CaS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2.(16分)

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 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3(3.1%)和Mg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

9

(注:SiCl4的沸点为57.6℃,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

⑴向反应器中通入Cl2前,需通一段时间N2,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高温反应后,石墨中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气体I中的碳氧化物主要为____,由气体II中某物质得到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步骤①为:搅拌、________,所得溶液IV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由溶液IV生成沉淀V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kg初级石墨最多可获得V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 ⑸石墨可用于自然水体中铜件的电化学防腐, 完成图19防腐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33.(17分)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⑴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 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①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③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图20的装置示意图。 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 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 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1

恒温 水浴槽 图20 …… …… V[0.1mol·LFe2(SO4)3] /mL a 10

2 a …… ⑵利用图21(a)和21(b)中的信息,按图21(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

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 量 H2O2(l) www.gkstk.com

34.(1)(8分)某同学设计的可调电源电路如图22(a)所示,R0为保护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闭合电键S.

①用电压表测量A、B两端的电压;将电压表调零,选择0-3V档,示数如图22(b),电压值为 V.

②在接通外电路之前,为了保证外电路的安全,滑片P应先置于 端. ③要使输出电压U变大,滑片P应向 端.

④若电源电路中不接入R0,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 的风险(填“断路”或“短路”).

(2)(10分)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①如图23(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得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有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

砝码质量(g) 弹簧长度(cm) 50 8.62 100 7.63 150 6.66 输出电压U A P B E0 R0 S 能 量 2NO2(g) 1O2(g) 2H2O(l)?(a)

反应过程 N2O4(g) 反应过程 (b)

图21

5

0 0 V

10 1

2

3

15 (a)

(b)

图22

②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23(b)所示;调整导轨,是滑块自由滑

11

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 .

③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 .

④重复③中的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23(c)。有图可知,v与x成 关系,由 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 成正比.

35.(18分)

图24 的水平轨道中,AC段的中点B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P1沿轨道向右以速度v1与静止在A点的物体P2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t1=2s至t2=4s内工作,已知P1、P2的质量都为m=1kg,P与A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AB段长L=4m,g取10m/s2,P1、P2和P均视为质点,P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P1 P2 A L 探测器 砝码 托盘

0.6

光电门 滑块 0.5 0.4 0.3 0.2 0.1

v/m/s 0 (A)

(B)

图23

1 2 3 4 (C)

5 x/m C L B

图24

(1)若v1=6m/s,求P1、P2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和碰撞损失的动能ΔE;

(2)若P与挡板碰后,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B点,求v1的取值范围和P向左经过A点时的最大动能E.

36.(18分)

如图25 所示,足够大的平行挡板A1、A2竖直放置,间距6L.两板间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以水平面MN为理想分界面,Ⅰ区的磁感应强度为B0,方向垂直

12

纸面向外. A1、A2上各有位置正对的小孔S1、S2,两孔与分界面MN的距离均为L.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经宽度为d的匀强电场有静止加速后,沿水平方向从S1进入Ⅰ区,并直接偏转到MN上的P点,再进入Ⅱ区,P点与A1板的距离是L的k倍,不计重力,碰到挡板的粒子不予考虑.

(1)若k=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若2

A1

Ⅱ 6L 图25

A2 + m +q - S1 d M L Ⅰ B0 L N S2 p 13

14

15


2024年高考广东理综试题(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官方发布)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年秋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 Word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