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家庭里的成员——教学设计

2025-04-26

单位根据你课前搜集的民族服饰资料,选择一个民族,代表这个民族介绍他们的服饰特点。我代表旅游团的团长来倾听,哪个民族介绍的服饰最有特点,最具民族风格,我们旅游团就到哪个民族那儿去旅游。

学生活动:小组内选定民族后,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这个民族的服饰资料。

师生互动:每个小组派两三名学生介绍民族服饰,(朝鲜族、壮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老师适时捕捉服饰特点做以强调,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往往会显示民族某一方面的特征。

小结:听了各民族的介绍,我知道了每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很有特点,都显示了它们民族特有的风格。(板书:独特)选哪个民族呢?我要回去和我的团员们好好商量商量。

b.看一看,少数民族服饰

师: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做了功课,给大家带来一组民族服饰图片。

(多媒体展示少数民族服饰图片:藏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白族、傣族。)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师引导学生将民族服饰图片与自己刚才的文字介绍做对照,加深对民族服饰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师:大嘴青蛙听大家说的那么好,想考考大家,敢接受考验吗? 5、完成课本60页,看服饰猜民族填聚居地的练习。

师分别指明六个学生回答,(课堂时间有限,只要求学生根据服饰猜出民族)并要求说出判断的理由。

二、多媒体视频练习,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师:到这里,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学完了。大家的民族知识掌握了多少呢?(板书:我国民族知多少)老师要考考大家。

(多媒体播放:《红太阳照边疆》、《幸福万年长》、《大阪城的姑娘》、《一个美丽的地方》、西藏纪录片、《鸡冠帽的传说》等视频、音频片段)几个练习题选择了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几个,画面以民族聚居地的环境为背景,展示了少数民族的服饰,歌词中也透露了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有关信息,和课堂所学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

师生互动:学生看画面,判断民族;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服饰、聚居地等不同的角度说出判断的依据,巩固课堂知识。

三、学唱歌曲《中华大家庭》升华情感,结束学习。

师:同学们,有一首歌唱得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大家庭。最后让我们站起来,手拉手,唱响《中华大家庭》,唱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和睦团结,唱出我们拥有众多兄弟姐妹的那份自豪。

板书: 11.大家庭里的成员

我国民族知多少民族:汉 少数 人口:92% 8% 分布:大杂居 小聚居 服饰:独特

附:《中华大家庭》歌词 汉 满 纳西 京 东乡 独龙 侗 水 彝 苗 壮 门巴 土家 维吾尔 柯尔克孜 瑶 德昂 乌孜别克 鄂伦春 基诺 赫哲 傣 布朗 锡伯 哈尼 俄罗斯 仡佬 仫佬 景颇 藏 傈僳 怒 佤 鄂温克 裕固 朝鲜 土 阿昌 普米 撒拉 塔吉克 毛南 保安 蒙古 羌 拉祜 白 回 塔塔尔 珞巴 畲 黎 达斡尔 高山 布依 哈萨克 五十六朵花吉祥 中华民族一家亲 ……

附:自制民族分布图

11. 《大家庭里的成员》教学设计 蓝田县蓝关镇中心学校: 王娜

教学内容: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58—6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由哪些民族组成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2.根据服饰初步认知部分民族特征。 3.掌握一些调查、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参与动手制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各种学习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获取知识和情感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和睦大家庭 ,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读图、读表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

根据服饰初步认知部分少数民族的特征。 教学关键:

针对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轻松掌握抽象、不易识记的民族人口和分布情况,并通过对民族服饰的了解,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特征。 教法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法:“活动探究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通过搜集调查,整理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服饰资料。(也可拿实物)

教师准备:

1、参考远程教育网资源,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2、给每位学生印制一张“自制民族分布图”。(分三类,课前分发)

3、绘制一张大的中国行政区地图(课前贴于黑板左侧墙壁上,并用白纸遮挡);制作9个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名称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11课,了解祖国大家庭里的成员。

1.播放歌曲,激发爱国情感,了解民族成员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歌曲。同学们边听边想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华大家庭》MTV,学生观看)

指明学生回答问题(这首歌介绍了中华大家庭里的56个民族)。 师追问引导:这56个民族中谁的人数最多?(生:汉族)(板书:汉族)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汉族较少,我们习惯叫他们(生:少数民族)(板书:少数民族)

2、图表结合,了解民族人口 (1)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总人口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58页下面的文字, 找一找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的具体比例。(板书:人口)

学生活动:按要求看书自学,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师指名回答,板书:92% 8%)

(2)了解少数民族的具体人口,重点识记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59页“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及分布表”人口那一列,看看各少数民族的具体人口状况。然后数一数人口超过400万的民族有几个?

学生活动:按要求读表,了解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圈画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

(师指名回答后,多媒体课件展示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服饰图片——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

古族、藏族。强调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了解人口最少的珞巴族只有2000多人。)

3、图表结合,了解民族分布

(1)读图,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总的分布特点 师提问了解班里的民族分布。

师:这是我们班的民族分布情况。那么,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6个民族又是怎样分布的?请同学们在58页找一句概括各民族分布特点的句子。

学生活动:按要求看书,了解各民族总的分布特点。(我国共56个民族,分别聚居或散居在全国各地。)

师生互动:(投影出示:课本58页民族分布图)师指图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汉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东部、中部,散居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聚居在边疆地区,散居在汉族地区。

师小结:总得来说,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没有明显的界限,是杂居在一起的,但各自又都有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这种分布特点我们把它简单概括成:大杂居、小聚居。(板书:大杂居 小聚居) (2)在活动中,重点识记部分少数民族的分布

a.活动——自制民族分布图

师: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我们来自己动手做一个简单的民族分布图。(老师以一个民族为例在投影仪上做示范。)

学生活动:按要求自制民族分布图。(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制作好之后,师挑一张标有“藏族、朝鲜族、高山族、傣族”

的自制分布图投影展示,和学生共同查看,核对正误。

b.活动——贴一贴,送民族回家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贴一贴,送民族回家” 游戏,检查一下其他同学分布图的制作效果。9个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看谁能把它们送回主要聚居地。

(撕掉遮盖中国政区图的白纸)

学生活动:9名学生上台将写有民族名称的卡片贴上中国政区图。其余同学当老师,查看贴图的正误。

师:其中有五个民族大家对它们的聚居地应该比较熟悉。 (指明学生说出五个民族自治区,师简单介绍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师生互动:师指贴图,学生重点识记——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族自治区;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师:民族的分布,我们掌握这个图就可以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

4、结合课外搜集的民族服饰资料、图片,了解部分民族服饰 (1)展示课前搜集的民族服饰资料,了解民族服饰和一些民族特征。

A.活动——说一说,少数民族服饰

师:有一个旅游团对民族服饰很感兴趣。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


11大家庭里的成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数学史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